郑州市2020-2021版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II)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市2020-2021版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2题;共44分)
1. (2分) (2018高二上·安庆期中) 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A . 根据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趋势,推出Al的第一电离能比Mg大
B . 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素最高正价都是+7
C . 根据同周期元素的电负性变化趋势,推出Ar的电负性比Cl大
D . 根据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的规律,推出CO2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
2. (2分) (2018高二下·吴忠期末) 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于斯莫利等三位化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富勒烯(C60)开辟了化学研究的新领域。

后来,人们又发现了一种含碳量极高的链式炔烃──棒碳,它是分子中含300~500个碳原子的新物质,其分子中只含有交替连接的单键和叁键。

对于C60与棒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C60与棒碳中所有的化学键都是非极性共价键
B . 棒碳不能使溴水褪色
C . C60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与CuO发生置换反应
D . 棒碳与乙炔互为同系物
3. (2分) (2016高一下·吴中期中) 呼气法在医学上常用于门螺旋杆菌的诊断,下列关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质子数是6
B . 质量数是6
C . 电子数是13
D . 中子数是13
4. (2分) (2016高二上·西湖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表示反应热是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数据
B .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C . 发生碰撞的分子只要具有足够的能量,就能够发生有效碰撞
D . 化学反应速率可通过实验测定,比如可以测量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释放出的气体的体积,或者可以用比色的方法测定溶液颜色的深浅进行换算
5. (2分) (2016高二下·黑龙江期末) 某电动汽车配载一种可充放电的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池总反应为:Li1﹣xCoO2+LixC6═LiCoO2+C6(x<1),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放电时,Li+在电解质中由负极向正极迁移
B . 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xC6﹣xe﹣═xLi++C6
C . 充电时,若转移1mol e﹣,石墨(C6)电极将增重7x g
D . 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CoO2﹣xe﹣═Li1﹣xCoO2+xLi+
6. (2分) (2018高一下·临汾期末) 某学生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化学反应X+2Y=2Z能量变化情况的研究。

当往试管中滴加试剂Y时,看到U形管中液面甲处降、乙处升。

关于该反应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②该反应为吸热反应;③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更高;④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更高;⑤该反应过程可以看成是“贮存“于X、Y内部的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而释放出来。

A . ①④⑤
B . ①④
C . ①③
D . ②③⑤
7. (2分) (2015高三上·辽宁期中) 为了比较铁和铜金属活动性强弱,某研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一些
方案,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能根据以上各种现象或产物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方案一共有()
方案现象或产物
①将铁片置于CuSO4溶液中铁片上有亮红色物质析出
②将铁丝和铜丝分别在氯气中燃烧产物分别为FeCl3和CuCl2
③将铁片和铜片分别放入热浓硫酸中产物分别为Fe2(SO4)3和CuSO4
④将铁片和铜片分别置于稀硫酸溶液中铁片上有气泡,铜片上不产生气泡
⑤将铁片和铜片同时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并用导线连接铁片溶解,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A . 2种
B . 3种
C . 4种
D . 5种
8. (2分)对于可逆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4v正(O2)= 5v逆(NO)
B .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 ,则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 .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后,若增大容器容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 . 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为2v正(NH3)= 3v正(H2O)
9. (2分)碱金属和卤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 . 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B . 卤素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C . 碱金属单质的密度逐渐增大
D . 卤素单质的密度逐渐减小
10. (2分) (2015高三上·海淀期末) 已知:①2C(s)+O2(g)═2CO(g)△H=﹣220kJ•mol﹣1②氢气燃烧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1molC(s)完全燃烧放出110 kJ的热量
B . H2(g)+ O2(g)═H2O(g)△H=﹣480 kJ•mol﹣1
C . C(s)+H2O(g)═CO(g)+H2(g)△H=+130 kJ•mol﹣1
D . 欲分解2 mol H2O(l),至少需要提供4×462 kJ的热量
11. (2分)根据图示回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此装置用于铁表面镀铜时,a极为铁
B . 此装置用于电镀铜时,硫酸铜溶液的浓度不变
C . 燃料电池中正极反应为 O2+2e-+2H+=H2O
D . 若用该装置进行粗铜的精炼,当有1 mol水生成时,可得到64 g精铜
12. (2分)以下关于氟、氯、溴、碘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①HF、HCl、HBr、HI中酸性最强的是HF ②单质F2、Cl2、Br2、I2中,I2沸点最高
③单质F2、Cl2、Br2、I2中,氧化性最强的是F2 ④HF、HCl、HBr、HI还原性最强的是HI
⑤单质F2、Cl2、Br2、I2中,与氢化合最容易的是F2⑥HF、HCl、HBr、HI沸点最高的是HI
⑦HF、HCl、HBr、HI稳定性逐渐减弱
A . 只有①
B . ②⑤⑦
C . ①⑥
D . ③④
13. (2分) (2016高一下·扶余期末) 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是()
A . I﹣131的原子组成:5378I
B . HCl电子式:
C . Na2S的电子式:
D . D2O的摩尔质量为:18g/mol
14. (2分)对反应A+B AB来说,常温下按以下情况进行反应:①20 mL溶液中含A、B各0.01 mol;②50 mL溶液中含A、B各0. 05 mol;③0. 1 mol•L−1的A、B溶液各10 mL;④0. 3 mol•L−1的A、B溶液各50 mL。

四者反应速率大小关系是()
A . ②>①>④>③
B . ④>③>②>①
C . ①>②>④>③
D . ①>②>③>④
15.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化学键断裂放出能量
B . 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C . 单质中可能含离子键
D . 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16. (2分) (2019高二上·宜丰期末) 有关下图及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蒸发FeCl3溶液制备无水FeCl3
B . 电解精炼铝
C . 构成铜锌原电池
D . 定量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17. (2分) 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广州成功举办了第16届亚运会.广州采取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的措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发展核能发电,以减少火力发电带来的SO2和CO2的排放问题
B . 发展低碳经济,利用太阳能、风能实现城市照明
C . 推行“限塑令”,研发用二氧化碳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
D . 使用填埋法或焚烧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
18. (2分) (2017高一下·孝感期中)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化学键是一种作用力
B . 化学键可以使原子相结合,也可以使离子相结合
C . 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产物分子内的化学键形成
D . 极性键不是一种化学键
19. (2分) (2016高二下·太谷期中) x、y为两种元素的原子,x的阴离子与y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由此可知()
A . x的原子半径大于y的原子半径
B . x的第一电离能小于y 的第一电离能
C . x阴离子的半径小于y阳离子的半径
D . x的电负性大于y的电负性
20. (2分) (2018高二上·沈阳开学考)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 ΔH<0.
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 图Ⅰ表示的是t1时刻增大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 . 图Ⅱ表示的是t1时刻加入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 . 图Ⅲ 表示的是温度对平衡的影响,且T甲小于T乙
D . 图Ⅲ表示的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乙使用了催化剂
21. (2分) X和Y是原子序数大于4的短周期元素,Xm+和Yn-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第一电离能X<Y
B . X的原子半径比Y小
C . 电负性X>Y
D . X和Y的核电荷数之差为m-n
22. (2分) (2016高一下·淮安期中) 下列有关电化学原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在现实生活中,电化学腐蚀要比化学腐蚀严重的多,危害更大
B . 原电池就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C . 氯碱工业,主要依托电解熔融的氯化钠来制取工业上重要的化工原料烧碱和氯气
D . 可充电的电池称“二次电池”,在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在放电时,又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二、填空题 (共6题;共34分)
23. (4分)我国古代青铜器工艺精湛,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但出土的青铜器大多受到环境腐蚀,故对其进行修复和防护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发现,腐蚀严重的青铜器表面大都存在CuCl2.关于CuCl2在青铜器腐蚀过程中的催化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
A.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B.增大了反应的速率
C.降低了反应的焓变D.增大了反应的平衡常数
(2)
采用“局部封闭法”可以防止青铜器进一步被腐蚀.如将糊状Ag2O涂在被腐蚀部位,Ag2O与有害组分CuCl2
发生复分解反应,该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
图为青铜器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的电化学腐蚀的示意图.环境中的Cl﹣扩散到孔口,并与正极反应产物和负极反应产物作用生成多孔粉状锈Cu2(OH)3Cl,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若生成4.29g Cu2(OH)3Cl,则理论上耗氧体积为________ L(标准状况).
24. (5分) (2016高一下·辽源期中) 如图所示装置:
(1)若烧杯中溶液为稀硫酸,两极反应式为:正极________;负极________.该装置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2)若烧杯中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则负极为________.
25. (3分) (2016高一下·莆田期末) 用“>”或“<”回答下列问题:
(1)酸性:H2CO3________H2SiO3
(2)碱性:Mg(OH)2________Al(OH)3
(3)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2O________H2S.
26. (6分) (2016高二下·葫芦岛期中) A、B、C、D、E为前36号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递增,已知:A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原子核外有两个未成对电子,且B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B、C、D处于同周期,C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前后相邻元素;D的电负性较大,仅次于氟元素;E是前四周期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 E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C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其后面相邻元素的原因是________;
(2)实验测得A2D的蒸气密度比相同条件下理论值明显偏大,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3) A、B、C形成的三原子分子中B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该分子中含有的σ键和π键的数目之比为________.
(4) +3价的E形成的八面体配合物ECla•bNH3,若1mol配合物与足量AgNO3溶液作用生成2molAgCl沉淀,则b=________.
27. (7分) (2018高三上·邢台期末) 氯乙烯是合成聚氯乙烯的单体,制取氯乙烯的方法有乙炔加成法、乙烯氧氯化法等。

(1)乙炔加成法包含的主要反应如下:
CaO+3C CaC2+CO↑
CaC2+2H2O→Ca(OH)2+HC≡CH↑
HC≡CH+HCl CH2=CHCl
①CaC2的电子式为________。

②该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投资低、收率高等优点;其缺点是________(列举2点)。

(2)乙烯氧氯化法包含的反应如下:
CH2=CH2(g)+Cl2(g)→ClCH2-CH2Cl(g) △H1
2CH2=CH2(g)+4HCl(g)+O2(g)→2ClCH2-CH2Cl(g)+2H2O(g)△H2
ClCH2-CH2Cl(g)→CH2=CHCl(g)+HCl(g)△H3
总反应:4CH2=CH2(g)+2Cl2(g)+O2(g)→4CH2=CHCl(g)+2H2O(g) △H4
则△H4=________(用含△H1、△H2、△H3 的代数式表示)。

(3)将一定量的1,2-二氯乙烷充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lCH2-CH2Cl(g)→CH2=CHCl(g)+HCl(g),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 (w) 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温度低于290℃时,氯乙烯的产率为0,其原因是________;该反应的△H________(填“>”或“<”) 0。

②已知A点的总压强为101kPa,则A点对应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③不考虑反应的选择性,若要进一步提高氯乙烯的平衡产率,则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任写两条)。

28. (9分) (2016高二上·河东期中) 在10L容器中,加入2mol的SO2(g)和2mol的NO2(g),保持温度恒定,发生反应:SO2(g)+NO2(g)⇌SO3(g)+NO(g).当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容器中SO2(g)的转化率为50%.试求:该温度下、该容器中,再继续加入1mol的SO2(g),则:
(1)化学平衡将向________方向移动,NO2的转化率将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经计算,当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时,容器中SO2(g)的浓度是________ mol/L;
(3)整个过程中,SO2的转化率由50%变为________ %,NO2的转化率由________ %变为________ %.(4)计算结果给我们的启示是:增大一种反应物物的用量,其转化率将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另一反应物的转化率将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现实生产中的意义是:可以通过增大________的用量,来提高成本高的反应物的利用率.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2题;共4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二、填空题 (共6题;共34分) 23-1、
23-2、
23-3、
24-1、
24-2、
25-1、
25-2、
25-3、
26-1、
26-2、26-3、26-4、27-1、27-2、27-3、28-1、28-2、28-3、2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