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技校生敬业精神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技校生敬业精神的培养
摘要敬业精神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可靠保障。

当前用人单位对员工的敬业精神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敬业精神欠缺成为制约技校学生就业的瓶颈之一。

培养学生敬业精神是技校实现毕业生顺利就业和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需要。

关键词技校生敬业精神培养
近年来,随着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中职毕业生就业所必须具备的敬业精神被提到很高的位置上来看待。

社会需要敬业精神,企业需要敬业精神。

作为培养人才的学校,在学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接受社会的挑选之前,除了教给他们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的职业技能外,还须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可靠保障。

当前用人单位对员工的敬业精神提出了更高要求。

通过社会熏陶、学校教育、学生自身的修养等多种途径,培育时代所需的可用之才,是当前技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技校的培养目标是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劳动者。

如何培养具有敬业精神的劳动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技校工作者应该从反复强化、匡正谬误、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净化心灵、运用典型、感化提高、努力实践等方面入手,培养有高尚职业道德和强烈敬业精神的高素质的技校毕业生。

一、利用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这一有力阵地,在职业道德教育和就业指导当中反复强调重申,使其成为学生的思想观念
我校属工科类中职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主要面向国有大中型企业、三资企业及民营企业等。

从学生一进入学校起,德育工作除了培养安全防范意识、守纪守法意识之外,还要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强化学生的爱岗敬业意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努力将他们从一个“学校人”转变成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选择了工科学校,选择了工科类的专业,就应该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把学好专业理论知识和掌握精湛的职业技能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的目标。

招生就业处还要在推荐学生就业之前开设专题讲座,进行有关择业技巧和从业要求的指导,引导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做到“四个要”。

一要职业定位准确。

既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见业勇为”,“先就业,后择业”,又要心甘情愿以第一线工人干起,决不能因为我校的毕业生具有中专学历,有一技之长,就不愿在生产一线当工人。

二要爱岗敬业。

认真履行职业道德规范,尤其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就业岗位。

不敬业就会失业,不爱岗就会下岗。

三要勤学苦练。

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发挥自己的潜能,勇于立业、创业。

四要踏实苦干。

努力争当会做人、会做事、爱学习、能吃苦、与用人单位共荣辱、为用人单位做贡献的好员工。

二、发挥教师爱岗敬业的示范作用,言传身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敬业的高尚
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渠道,教学过程对于敬业精神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但与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其他内容不同,敬业精神培养不再单纯依靠知识传授,而更在于教师举止之间的表现。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所表现出来的专业功底、备课状况、讲课情态以及对于学生的态度等,学生都能够体会出教师对于自己职业的态度。

那些功底深厚、备课认真的教师的敬业精神对学生有一种无声的鞭策和引导作用,使他们在教师的敬业中感受到敬业的高尚。

相反,那些功底差、不负责任甚至玩世不恭的教师也会使学生对于职业产生一种误导。

因此,强化教师爱岗敬业精神是培养学生敬业精神的潜在的也是最有力的手段。

三、突出技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优势,在实习实验中培养敬业精神,使其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技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较强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我校秉承“以人为本,能力为主”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崇德尚技,自强不息”的校训。

我们充分利用间周上实训课时学生接触社会、接触具体工作岗位的新鲜感,加强对他们专业兴趣的引导,培养他们对将来岗位的感情。

在他们实训的过程中,将枯燥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具体化、兴趣化,不断地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获得知识的同时,轻松愉快、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对专业的学习和技能的强化训练中去。

同时,通过实习实训,使学生对具体的敬业有了切身的体验:只有不畏艰辛,不回避困难与挫折,努力上进,积极工作,坚持不懈,勇挑重担,才能使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并做得出色;如果怕吃苦,怕劳累,面对困难采取退缩、逃避的态度,拈轻怕重,那工作中就不会创造出好的业绩,就会被单位、老板“炒”。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一种精神品性,实现敬业精神的文化品位提升
校园文化建设中对于敬业精神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形成敬业观念,因此,必须要把学习兴趣、专业爱好层面的内容提升为一种作为文化精神的修养。

其手段就是将兴趣爱好不单纯地停留在具体的操作中,而是以活动为平台,举办各种知识竞赛、技能比武、标兵评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以对专业岗位能力的精益求精和实际工作中的全身心投入,把兴趣爱好变成对专业知识所构成体系的深入钻研和积累,在全校营造浓厚的学习操练氛围,进而形成一种精神品性。

校园文化建设对敬业精神培养的途径是具体的、丰富的。

我们除了开展一些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培养活动之外,还必须渗透到校园文化的其它环节,尤其是入学教育和就业指导当中,只有不断地、反复地、多方式地进行强调和重申,才能使其成为学生的观念,而敬业精神只有以观念的方式存在,才是最为深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