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与饮食结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与饮食结构分析
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间来我院就诊的865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患者42例,糖尿病患病率为4.85%;其中男性22例、女性20例,男性患病率为2.54%,女性患病率为2.31%。
国内大多数关于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哈萨克族人群糖尿病总患病率及男性患病率、女性患病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提示这一现象与其常年从事放牧、体力活动较多,且从地理位置及血缘上为相对隔离人群,具有较大的遗传同源性有关。
哈萨克族有着自己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羊肉、乳制品、馕为主食,脂肪、蛋白、盐类摄入较多,而蔬菜及膳食纤维摄入少。
笔者认为,哈萨克族糖尿病的发生率低,与本民族生活习惯有着一定的关系。
哈萨克族有新生儿含服羊尾油的习惯;新生儿出生后2-3天开始,让新生儿含服羊尾油(方法:将半熟状态的羊尾油切成约3×4×5cm左右的薄片,将细木棍插到羊尾油的另一端大人用手抓紧,另一端让新生儿含服并时刻观察勿将其吞下),每日2-3次,时期为1-2个月。
胰腺是一个重要的消化器官,胰腺分泌的胰液中的消化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起着“主角”的作用,特别是对脂肪的消化。
胰腺又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参与调节体内能量的消耗与储备,维持身体的内环境稳定。
胰腺的腺泡上皮专司外分泌,而胰岛细胞却具有内分泌功能。
成熟的胰岛素储存在胰岛β细胞内的分泌囊泡中,在外界刺激下胰岛素随分泌囊泡释放至血液中,并发挥其生理作用。
胰液由胰小管上皮分泌,胰泌素是刺激胰液分泌的强有力激素,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主要有:蛋白水解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羧肽酶A及B,脂解酶;脂肪酶;胆固醇酯酶;磷脂酶A2;淀粉酶;核苷酸分解酶;核糖核酸酶;脱氧核糖核酸酶。
胰液中的蛋白酶原不具活性,蛋白酶原激活可有两种形式:一是自身的活化,另一是由肠激酶激活,肠激酶是一种高分子蛋白质,来自十二指肠和空肠上端的黏膜,变成具有活性的蛋白酶,继而激活其他酶原。
肠激酶只能激活胰蛋白酶原,此作用是有特异性的。
现已有较多材料证明膳食的构成可以影响酶原颗粒及胰液中脂肪酶、蛋白酶、淀粉酶三种酶含量的比例,惯用高脂肪、高蛋白质膳食者,胰液中脂肪酶及蛋白酶含量升高。
笔者认为,羊尾油以甘油酯为主,由于甘油酯属于高级饱和脂肪酸且含量较高,所以质地较坚硬,因此新生儿含服时不易断裂,当新生儿含服1-2个月羊尾油时、血中游离脂肪酸大量增加,刺激胰岛B细胞以及下丘脑的糖中枢,从而使得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同时外周靶组织细胞胰岛素受体数目增多,受体与胰岛素亲和性增加,促进骨骼肌、脂肪等外周胰岛素靶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来改善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
新生儿通过一段时期含服羊尾油使新生儿胰液中的多种酶强有力的激活,以自身活化的形式激活蛋白酶原,使胰岛细胞有较强的内分泌功能,同时通过胃肠道吸收,肠激酶激活,变成具有活性的蛋白酶,继而激活胰蛋白酶原。
同时使胃肠激素中的缩胆囊素-促胰酶素增多,进一步增加胰酶分泌的效应,能增强葡萄糖对胰岛素的刺激作用,从而影响了胰岛B细胞受体的功能,数量及机体胰岛素的敏感性,因此新生儿期含服羊尾油可能是哈萨克族糖尿病发生率较低的另一个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