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体位垫在交腿皮瓣术后预防压疮中的应用1敬珊珊 2吕小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制体位垫在交腿皮瓣术后预防压疮中的应用1敬珊珊 2吕
小丽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自制体位垫在交腿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术后预防压疮的效果。

方法选40例以交腿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术患者,术后应用体位垫进行体位摆放。

结果应用自制体位垫使压疮的发生率降低了97.5%。

结论在交腿皮瓣术后应用自制体位垫,可以有效预防压疮发生。

【关键词】自制体位垫;交腿皮瓣;压疮
Application for self-made position pad in the leg flap repair soft tissue defects after surgery prevention of pressure sores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prevention of pressure sores by using the self-made position pad in cross-leg flap for repairing soft tissue defects after surgery. Methods selected 40 cases to
cross-leg flap for repairing soft tissue damage in patients,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postural position placed the pad. Results the self-made position pad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pressure sores by 97.5%.
Conclusions the pressure sores can be effectively prevented by applicating the self-made position pad in cross-leg flap after surgery.
【Key words】 self-made position pad ;cross-leg flap ;pressure sores
交腿转位皮瓣是指将小腿某一带有血供的皮肤及皮下组织转位至躯体另一部位,一期达到消灭创面、修复组织缺损及整复畸形之目的,多用于不宜做游离皮瓣移植及不能用局部带血管蒂皮瓣修复的软组织缺损 [1] 。

2013年1月—2014年3月共收治小腿软组织缺损行交腿皮瓣术患者40例,为防止发生压疮分别给予自制体位垫摆放体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40例,均为车祸致小腿软组织缺损,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26-52岁,平均(34.6±5.0)岁。

其中小腿筋膜皮瓣22例,腓肠神经或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8例。

小腿软组织损伤面积最大46cm×18cm,最小8cm×7cm。

1.2 体位垫的制作方法
1.2.1 外套采用皮革材料,拉链形式,便于随时取下、清洗、消毒。

1.2.2 内衬采用高密度海绵,质地柔软,透气性好,用于躯干和肢体不同部位,起到固定作用,达到减压效果。

1.2.3 规格由康复治疗师根据不同交腿皮瓣术后患者的体位需求,设计不同的规格,包括长方形、斜坡形、圆圈形等多种形状,规格不同,厚度不同的体位垫,以满足各种交腿皮瓣患者的需求。

图一下肢垫图二下肢垫
图三下肢垫图四上肢垫
图五侧身垫
1,3 护理
1.3.1 皮瓣护理为防止术后血管痉挛,影响皮瓣成活,术后需给予患肢保暖、镇痛。

保持室温在24℃左右,室温过高会让患者感到全身不适,引起情绪波动,温度过低,影响皮瓣血运[2]。

不利于移植皮瓣血液循环。

因此,术后给予100W烤灯,照射距离为40-60cm,持续照射24hr。

皮瓣局部涂抹肝素钠软膏,以促进皮瓣成活。

1.3.2 皮瓣观察和相应处理术后应密切观察皮瓣情况,观察手术交叉伤口处的血运情况,双腿皮肤颜色有无差异。

每小时观察皮瓣的颜色、色泽。

青紫表示静脉回流受阻,苍白表示动脉供血不足。

观察毛细血管充盈反应用玻璃棒或小指指腹压迫皮瓣,压迫物移去后皮色可在1-2秒转红润,表示血供良好[3]。

护士应全面观察、综合判断,如发现有受压、扭曲、感染、血液循环障碍时要及时报告医生以求早期对症处理,以免造成皮瓣坏死。

1.3.3 功能锻炼交腿皮瓣术后患肢需强迫体位3-4周,应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自主活动双上肢。

由于双下肢长期处于固定位置,肌肉易疲倦、麻木、萎缩,应被动按摩足部、双大腿、双髋关节及骶尾部。

在术后皮瓣血运及伤口愈合稳定后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和协助下行股四头肌的主动收缩锻炼,进行踝关节背屈、跖屈训练,以达到恢复和维持关节活动的作用,防止关节僵硬,骨质疏松等并发症的发生[4]。

足部垫自制体位垫,以防止足下垂和足部压疮。

断蒂后,由于长时间的外固定架固定,肢体制动使关节活动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断蒂后更应注意尽早尽快的指导和协助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的锻炼以及踝关节的被动或主动活动,以促进正常的功能恢复[5]。

应选择麻醉药还在起作用时就开始被动活动,进行关节功能锻炼,由康复师帮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也可以提高关节功能恢复的速度。

1.4 预防术后骶尾部和足跟压疮发生。

为了预防术后骶尾部和足跟压疮的发生,应根据患者的体型和皮瓣术不同选择不同的体位垫。

手术前康复治疗师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的体型和生理曲线设计出图纸后制作,再应用于患者,保持患者的功能位,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使皮瓣区域充分悬空,避免局部受压。

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下肢垫选择斜坡形,促进血液循环,利于皮瓣成活,增加舒适感,长方形足垫置于床尾,防止足下垂,足圈置于踝部,悬空足跟部,防止足跟部压疮,R形侧身垫置于侧胸部和髋部以减轻骶尾部的压力,防止骶尾部压疮的发生。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下肢垫应选择凹槽形,以满足手术后特殊姿势的需要。

2 结果
本组40例,1例发生骶尾部压疮(为Ⅰ期),39例未发生压疮,压疮发生率为
2.5%。

3 讨论
交腿皮瓣是一种操作简单、行之有效的治疗下肢软组织缺损及足部缺损的常用方法,但术后患者卧床3-4周,体位的要求是为了避免患肢和皮瓣受牵拉,由于长时间卧床,骶尾部和足跟部是受重力最严重的地方,容易导致压疮的发生,因此为减少压疮的发生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量身订制体位垫。

应用自制体位垫,避免皮瓣血管吻合处受压和扭曲,同时用下肢垫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利于皮瓣成活。

侧身垫减轻骶尾部的压力,避免了骶尾部压疮的发生,足圈不仅避免了足跟部的受压,还避免了双足互相挤压,防止足部压疮的发生,
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刘向业,匡新建.应用交腿皮瓣移植修复小腿骨裸露创面[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2.18(6):346-347.
[2] 李月锐,.邓细香.小腿皮瓣移植术后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报,2010(11):1816.
[3] 秦晋,祝怡为,冯伟.交腿皮瓣的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3(09):153.
[4] 胡蓉,黄丽萍,刘菁.封闭式负压引流联合交腿皮瓣修复术治疗下肢皮肤缺损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学,2012,13(6):116-118.
[5] 候云,韦娟.交腿皮瓣外固定修复足部皮肤缺损的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2013(03):257-2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