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高二理综上学期期中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11 本试卷共7页,36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

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收卷时只交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

每小题4分,共6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系统或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 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液和淋巴
C. 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 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2、运动员进行长时间运动如铁人三项赛时,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如
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胰岛B 细
胞分泌增多,血
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 长时间运动机体消耗大量能量,因而血糖浓度会不断降低
C.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和脂肪的分解,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要
D.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发生变化,说明人体内环境处于不稳定状态
3、下图为某生物体中有关免疫的一系列变化的过程示意图,对其描述错误的是( )
A.上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只有细胞C 、细胞B 、细胞E 三种
B. 过程a 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 过程b 产生的物质X 可以和Y 特异性结合
D. 有过敏反应的人在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不会发生图中的任何反应过程
4、下列有关生物学知识及其应用,不正确的是( )
A .糖尿病患者需按时口服胰岛素
B .用乙烯利可以催熟菠萝
C .大脑皮层H 区受损的患者听不懂别人的谈话
D .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有利于提高其环境容纳量
5、如图所示,A 、B 、C 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 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
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时间(h )
0 1 2 3 4 胰岛素含量(μU·mL)
14.2 12.0 8.9 7.5 6.2 胰高血糖素含量(pg/mL ) 65 100 153 220 420
A. A、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
B. A直立生长,B、C向光弯曲生长
C. D图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物向左弯曲生长
D. D图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物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
6、下图表示某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这个种群的增长曲线是“S”型,该环境条件所允许的
最大种群数量大约是500只
B.如果此种群是鱼类,我们的捕捞量控制在曲线的b点之
下最合适
C.如果此种群是老鼠,我们限制其种群数量的最好方法是
尽量降低K值
D.该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点在b点,b点后环境阻力加大增长速率降低
7.在一定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C的生成速率与B的消耗速率相等B.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A,同时生成3n molB C.A、B、C的浓度不再变化D.A、B、C的浓度之比为1:3:2
8.能用能量判据判断下列过程的方向的是()
A.水总是自发地由高处往低处流
B.多次洗牌以后,扑克牌的毫无规律的混乱排列的几率大
C.有序排列的火柴散落时成为无序排列
D.冰在室温下能自发地熔化为液态水
9.下列事实不能
..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氧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B .开启啤酒瓶后,瓶中立刻泛起大量泡沫
C .工业合成氨时使用催化剂能极大地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 .红棕色的NO 2,用冰水冷却后颜色变浅
10.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 4。

0.5mol CH 4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液态水时放出
445kJ 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2CH 4(g)+4O 2(g) == 2CO 2(g)+4H 2O(l); △H= +890kJ ·mol -1
B .CH 4(g)+2O 2(g) ==CO 2(g)+2H 2O(l); △H= -890kJ ·mol -1
C .CH 4(g)+2O 2(g) ==CO 2(g)+2H 2O(l) △H= +890kJ ·mol -1
D .1/2CH 4(g)+O 2(g) == 1/2CO 2(g)+H 2O(l); △H= -890kJ ·mol -1
11.在298K 、101kPa 时,已知:2H 2O(g) = O 2(g) + 2H 2(g) △H 1
Cl 2(g) + H 2(g) = 2HCl(g) △H 2
2Cl 2(g) +2H 2O(g) = 4HCl(g)+ O2(g) △H 3
则△H 3与△H 1和△H 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H 3=△H 1+2△H 2
B .△H 3=△H 1+△H 2
C .△H 3=△H 1—2△H 2
D .△H 3=△H 1—△H 2
12.常温下pH 为2的盐酸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 c (H +)=2.0 mol ·L —1
B .稀释10倍时溶液的pH 变为1
C .溶液中水的离子积是1×10
-12 D .溶液中:c (OH —)=1.0×10—12 mol ·L —1 13、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为q
F 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定义式只适用于点电荷产生的电场
B .F 是检验电荷所受到的力,q 是产生电场的电荷电量
C .电场强度的方向与F 的方向相同
D .由该定义式可知,场中某点电荷所受的电场力大小与该点场强的大小成正比
14、要使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增大则:( )
A 、增大电容器的带电量
B 、增大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压
C 、增大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
D 、增大电容器两极板的距离
15.两个大小相同、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导体小球A 和B ,彼此间的引力为F .另一个不带电的
与A 、B 大小相同的导体小球C ,先与A 接触,再与B 接触,然后移开,这时A 和B 之间的作用
力为F',则F 与F'之比为:( )
A.8:3 B.8:1 C.1:8 D.4:1
16、下列关于电阻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当温度极低时,超导材料的电阻率会突然减小到零
B.材料的电阻率取决于导体的电阻、横截面积和长度
C.常用的导线是用电阻率较小的铝、铜材料做成的
D.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二、双项项选择题:本题共9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全选对得6分,只选1项且正确得3分,多选、错选、不选得0分。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电荷发生相互作用时才存在电场
B、电场是一种物质,它与其他物质一样,是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客观存在的东西
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产生的,电场最基本的特性是对处在它里面的电荷有力
的作用
D、电场和电场线都是人为设想出来的,其实并不存在
18、在真空中,两点电荷所带电量的量值均为q,它们相距r,则两点电荷连线中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可能是:()
A、0
B、
C、
D、
19.如图a、b、c是正点电荷一条电场线上的三个点,电场线的方向由a到c,a、b间的距离等于b、c间的距离。

用φa、φb、φc和E a、E b、E c分别表示a、b、c三点的电势和电场强度,可以断定()
A、φa>φb>φc
B、E a>E b>E c
C、φa-φb=φb-φc
D、E a=E b=E c
20.如图所示,a、b直线分别表示由同种材料制成的两条长度相同、粗细均匀的电阻丝甲、乙的伏安曲线,若R A、R B表示甲、乙电阻丝的电阻,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a代表的电阻丝较粗
B. b 代表的电阻线较粗
C. R A >R B
D. R A <R B
21、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的电源与定值电阻R 1、R 2及滑动变阻器R 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
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由中点滑向b 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读数增大
B 、电流表读数减小
C 、电压表读数增大
D 、电压表读数减小
22.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 △ H <0,下列各图正确的是( )
23.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A .pH=7的溶液
B .c(H +)=c(OH -)=10-6
mol/L 的溶液
C .使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
D .pH=2的硫酸溶液与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
24、下图所示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M 、N 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

下列与此相关的表
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合称为突触小体,是神经元树突的末端
B.a 点兴奋时,膜内电位a 点为正、b 点为负
C.神经递质存在于③中,⑤处液体属于组织液
D.经④释放的神经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N 的兴奋
25、下列探究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通过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可以采集、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如鼠妇、蚯蚓等
B.随机选取若干样方,计数样方内某丛生单子叶植物的丛数,可以求得该种群密度
C.通过对酵母菌培养液抽样检测的方法,可以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 A R 1V R 2
E r R a b
D.在蚜虫活动的范围内,可以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蚜虫的种群密度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82分)
三、非选择题:
26.(16分)甲亢是东莞地区的常见病,主要原因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右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调控的模式图,请回答:
(1)甲亢患者表现为容易激动、失眠、心跳增快等,这说明甲
状腺激素的作用之一是_______________,同时也说
明了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_______________。

(2)临床上常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查甲亢,原因是甲状腺激素能
够通过_______________运输到全身。

甲亢患者体内促甲状
腺激素含量很低,其主要原因是过程_______________(填图中数字)加强的结果。

(3)图中激素B能与甲状腺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甲状腺细胞的反应,这反映出细胞膜的功能之一是能进行______________。

有些甲亢患者的体内产生了大量激素B受体的抗体,该抗体可以结合激素B受体且充当激素B的作用。

从而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这类疾病在免疫学上应称为______________病。

(4)下丘脑也能通过传出神经直接调节甲状腺的活动,此时相应的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以______________形式传导到甲状腺,此反射弧中的效应器由____ __________组成。

27.(16分)下图为特异性免疫的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甲细胞是,其成熟的场所是。

(2)记忆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将迅速,产生大量的乙细胞。

(3)乙细胞是,分泌的物质戊是。

(4)虚线部分表示的免疫过程属于免疫,其中丁细胞为。

(5)进行器官移植手术后,免疫系统会对来自其他人的器官当做“非己”成分进行攻击,这就是早期器官移植失败的原因。

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28.(16分)鄂黄长江大桥下的湿地是由长江携带的泥沙长期淤积逐渐形成的,将该湿地由近水边到岸边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核心区等区域,如图1所示。

据图回答问题:(1)该湿地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__,从光滩区到核心区这几个区域的不同具体体现在
空间结构的__________方向上。

区别核心区和近水缓冲区这两个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2)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调查核心区或近水缓冲区的芦苇种群数量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描述芦苇种群数量变化时建立的数学模型应该是
曲线。

(3)在统计不同区域的植物盖度(表示植被的茂密程度)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
________________。

(4)现在长江中下游不管是白鳍豚,还是普通的江豚的种群数量都在锐减,保护他们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6分)回答下列与实验探究相关的问题。

Ⅰ.为了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材料:具2片真叶且长势相同的该品种大豆幼苗若干、完全培养液、蒸馏水、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壶等。

(1)实验步骤
①将上述大豆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分别置于等量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

②用喷壶分别将和喷洒在A、B 两组幼苗上。

③将两组幼苗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的。

(2)实验结果:A组植株的平均高度小于B组植株平均高度。

(3)如果A、B两组各选用1株幼苗进行实验,将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理由是。

Ⅱ. 转基因技术可以使某基因在植物体内过量表达,也可以抑制某基因表达。

假设A基因通过控制赤霉素的合成来控制大豆的株高,请完成如下实验设计,以验证假设是否成立。

(1)实验设计(借助转基因技术,但不要求转基因的具体步骤)
a. 分别测定正常与矮生植株的赤霉素含量和株高。

b. 通过转基因技术,一是抑制正常植株A基因的表达,二是。

c. 测定两个实验组植株。

(2)支持上述假设的预期结果
①与正常植株对照,A基因表达被抑制后,。

②与矮生植株对照,。

30、(16分)
(1)0.1mol/ L 下列溶液pH 由小到大的排列是 。

(填序号)
①HCl ②H 2SO 4 ③NaOH ④CH 3COOH
(2)强酸(HA )与弱酸(HB )的区别:(选填>、<、=)
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pH (HA)________pH (HB)
②pH 值相同时,溶液的浓度C (HA)__________C (HB )
(3)某化学探究小组试用简单的实验证明,在醋酸溶液中存在着:CH 3COOH
H ++CH 3COO -
的电离平衡,他们设计如下实验步骤,请你填写实验现象及实验所能说明的问题或结论。

31、(16分)(1)反应 A + 3B = 2C + 2D 在四种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_______( 填序号用>、<、=等表示)
A.ν(A)=0.3mol/(L·s )
B.ν(B)=0.6mol/(L·s)
C.ν(C)=0.4mol/(L·s)
D.ν
(D)=0.45mol/(L·s)
(2)某研究小组探究某反应在温度..为378、398K 时的反应时间....、反应物配比.....等因素对其产.率.
的影响。

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填写在横线_______上) 编号
温度/K 反应时间/h 反应物物质的量配比 实验目的 ①
378 4 3:1 实验②和④探究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②和__________探究 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378 4 4:1 ③
378 3 _______ ④ 398 4 4:1 (3)工业上将CH 4转化成CO ,常采用催化转化技术,其反应原理为:
现象 结论 步骤1
在醋酸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 醋酸溶液显酸性 步骤2
取适量上述溶液加热
溶液颜色_______ 平衡向 _______ 方向移动 步骤3
取(1)中溶液加入醋
酸钠固体,振荡
溶液颜色_______ 平衡向 _______ 方向移动
2CH4(g)+3O2(g)4CO(g)+4H2O(g) △H=-1038kJ/mol。

工业上要选择合适的催化剂,以提高生产效率。

请在答题卡中,画
出该反应在有催化剂与无催化剂
.........两种情况下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
变化示意图,并进行必要标注
....。

32.(16分)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为测定盐酸的浓
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填空:
(1) 配制100mL 0.10mol/L NaOH标准溶液。

(2) 取20.00mL待测稀盐酸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
的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

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NaOH溶液的浓度
(mol/L

滴定完成时,NaOH溶
液滴入的体积(mL)
待测盐酸溶液的体积
(mL)
1 0.10 22.6
2 20.00
2 0.10 22.72 20.00
3 0.10 22.80 20.00
回答下列问题:
①酚酞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

(填序号)
A.3.1~4.4 B.5.0~8.0 C.8.2~10.0
②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

③根据上表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④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操作,(填序号)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甲乙丙
⑤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

(多选扣分)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
B 、用酸式滴定管取用待测盐酸溶液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溶液润洗
C 、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D 、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E 、不小心将标准液滴至锥瓶外
33.(16分)为实现 “节能减排” 和“低碳经济”的一项课题是如何将CO 2转化为可利用资源。

(相对原子质量 C 12 H 1 O 16 )
(1)25℃,1.01×105
Pa 时,16g 液态甲醇(CH 3OH )完全燃烧,当恢复到原状态时,放出
热量363.3kJ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目前,工业上常用CO 2来生产燃料甲醇。

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l L 的密闭恒容容器中,充入l mol CO 2和3mol H 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 2(g)+3H 2(g)
CH 3OH(g)+H 2O(g) ΔH =-49.0 kJ/mol 。

测得CO 2和CH 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 ;
② H 2的转化率= ;
③ 下列说法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每消耗1mol CO 2的同时生成1mol CH 3OH
B. CO 2、H 2、CH 3OH 和H 2O 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 : 3 : 1 : 1
C. 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D. 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④ 下列措施中,能使上述平衡状态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 .升高温度
B .将CH 3OH(g)从体系中分离
C .使用高效催化剂
D .恒温恒容再充入1 molCO 2和3 mol H 2
34.(1)某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簿金属圆板的厚度d ,示数如图所示。

由图可读出d=________mm 。

(2)某同学使用如下器材做“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 待测小灯泡(额定电压12V ,工作时电阻为100Ω左右); 电源E (电动势为14V );
0.25
0.50 0.75 1.00
c (mol/L) 0 3 10
电压表V (量程为15V ,内阻约为15k Ω); 电流表A (量程为100mA ,内阻约为10Ω);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Ω); 单刀单掷开关;导线若干。

①在实验中,既要满足实验要求,又要减小误差,应选用的实验电路图________。

A B C D ②请根据所选的实验电路图在实物图上连线。

③该同学描绘的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由图可求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P=________W 。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④由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可知:在较低电压区域(0-2V )内,小灯泡的电阻几乎不变;在较高电压区域(7-10V )内,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它们变化规律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35.如图,水平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为E ,一个带电小球质量为m ,轻质的绝缘细线长为L ,静止时小球位于A 点,细线与竖直方向成37°角,重力加速度为g , (sin370
=0.6;cos370
=0.8)求:
(1)小球带何种电荷?电荷量多少?
(2)现将小球拉回到竖直方向(图中B 点),后由静止释放,小球通过A 点位置时的速度大
小是多少?
(3)若将小球到水平方向(图中C 点)由静止释放,则小球通过A 点位置时细线对小球的
拉力为多大?
36、一束初速度不计的电子在经U 的加速电压加速后,在距两极板等距处垂直进入平行板间的匀强电场,如图所示,若板间距离d ,板长l ,偏转电极边缘到荧光屏的距离为L ,偏转电场只存在于两个偏转电极之间。

已知电子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求:
(1)电子离开加速电场是的速度大小; (2)电子经过偏转电场的时间;
(3)要使电子能从平行板间飞出,两个极板上最多能加多大电压?
(4)电子最远能够打到离荧光屏上中心O 点多远处?
E
C
高二生物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28.(16分)
高二化学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30、(16分)
(1). ② ① ④ ③ (4分) (2).①< (2分) ②< (2分) (3).(每空2分,共8分)
31、(16分)(1)A > D > B = C (3分) (根据情况可适当给分)
(2)(每空3分,共9分) 编号
温度/K 反应时间/h 反应物物质的量配比
实验目的
① 378 4 3:1 实验②和④探究__温度对产
率的影响__
实验②和_____③_____探究 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② 378 4 4:1 ③ 378 3 ___4:1____

398
4
4:1
(3) (4分) (根据情况可分布给分)
步骤2 取适量上述溶液加热 溶液颜色___变深____ 平衡向 正反应_ 方向移动
步骤3
取(1)中溶液加入醋
酸钠固体,振荡
溶液颜色__变浅_____ 平衡向 _逆反应_ 方向移动
高二物理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34、
35、解:(1)小球带负电荷。

2分
由平衡可知mg
qE
=
37tan 。

2分 解得E
mg
q 43=。

2分 (2)小球由B 点摆到A 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
02
1)37cos 1(37sin 2
00-=
--A mv mgL qEL 。

3分 解得2
22
gL
v A =。

3分 (3)小球由C 点摆至B 点过程由动能定理 02
12
-=
-B mv qEL mgL 。

2分 小球在B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L
v m mg F B
2=-。

2分
联解以上各式可得细线对小球的拉力为
mg F 2
3
=。

2分
(4)电子从边缘飞出时打在荧光屏上离O 点最远
l
d v at ==
0tan θ。

2分 L
y `
tan =θ。

1分
离O 点最远的距离为2
`
d y y +
=。

1分
联解以上各式可知
l l
L
d
y
2)
2(+ =。

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