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箱庭疗法对社交焦虑大学生的干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交焦虑指一个人在和其他人交往或在其他人面前表现时体验到的消极情绪,对个体的社会交往活动造成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和情绪困扰[1]。
箱庭疗法是在有治疗者陪伴的情况下,来访者自由地从玩具架上挑选玩具,在特制的盛有细沙的箱子中进行自我表现的心理治疗方法[2]。
箱庭疗法有自发式和指导式。
传统的箱庭疗法认为没有理智因素干扰箱庭疗法最有效,咨询师会让来访者“与沙子一起工作”或“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来与面前的材料一起工作[3]。
一些研究证明了自发式团体箱庭疗法干预社交焦虑的有效性[4]。
指导式与自发式箱庭疗法的相同之处在于,其都认为只要给予适当的条件就能激发无意识深处自我治愈的能力,不同在于自发式箱庭疗法认为这个合适的条件是在非语言的自由空间里,而指导式箱庭疗法认为治疗师更直接的介入有利于创造这样的空间[5]。
采用指导式箱庭疗法对社交焦虑个体进行干预的研究目前仅有陈顺森等人用主题性团体箱庭疗法对社交焦虑大学新生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主题性团体箱庭的干预效果弱于自发式[6]。
Lorraine Razzi Freedle 等在大脑损伤患者的研究中提出了“箱庭的感觉反馈圈”,认为在箱庭治疗的过程中,箱庭似乎允许他们绕过认知限制直接获得保留的大脑功能[7]。
Jonathon D Brown 认为人们认识自我总是要经过内省等认知过程[8]。
以往研究表明了社交焦虑与自我之间的关系。
据此本研究假设陈顺森等人研究结果的原因在于与指导式相比,自发式的组员未经认知过程直接达到了自我评价的改变。
因此,社交焦虑改善更快。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本研究在陈顺森等人的研究基础上,对干预后一个月的效果进行了研究。
一、研究方法(一)被试
在大学论坛、微博等上发布招募信息,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筛选被试:总分高于13分,或焦虑分高于12分,或回避分高于7分。
这个分数参照了彭纯子对高社交焦虑大学生的筛选标准[9]。
然后结合DSM-IV-TR
[10]
关于社交焦虑
障碍的诊断标准进行再次筛选。
最终确定23名被试,根据SAD 分数对被试配对,分为三组:自发组8人,男生2人,女生6人;指导组7人,男生0人,女生7人;控制组8人,男
生3人,女生5人。
指导组一名组员中途脱落。
(二)工具
1.箱庭治疗工具。
箱庭设备一套,包括标准沙箱一个,玩具架两个,玩具约2000个,数码相机一个,团体箱庭制
作过程记录表若干份。
2.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 ,SAD )。
由Watson 和Friend 编制,用以评估社交焦虑水平、筛查社交焦虑患者。
SAD 由28个项目组成,其中14个项目评估社交回避,14个项目评定社交苦恼。
SAD 内部一致性很高,采用“是-否”评分制时,条目—总的相关系数均值是0.77;它与其它社交焦虑量表的相关系数也达0.75以上。
分数越高表明回避或焦虑水平越高[11]。
3.自编的半结构式访谈问卷。
根据本研究的假设、团体箱庭对人际交往的作用和对积极自我概念的重构作用编制,共6题,涉及人际交往的情况、自我评价、对本次团体的反馈,最后一题为补充题。
(三)研究设计与程序
本研究为等组前后测设计,研究过程如下。
1.前测。
筛选被试时施测SAD ,符合入组条件的被试填写半结构式访谈问卷。
2.干预。
自发组和指导组分别按照已经设计好的团体方
案进行每周一次,共六周的团体箱庭。
组长是研究者,有一
年半以上的箱庭治疗经验。
干预在心理咨询方向博士生导师督导下完成。
自发组按照张日昇的限制性团体箱庭程序进行。
指导组每次给被试一个主题,根据的是以往研究中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及组前访谈。
第一次和最后一次不设主题,2~5次的主题分别为“一个让自己焦虑的场景”“我与异性”“我自己”“我的原生家庭”。
每次结束前研究者会允许被试改变一个玩具,但是不能动已经动过的。
控制组不进行干预。
每次团体结束后对干预组被试实施半结构式访谈。
3.后测。
在团体结束后立即施测SAD ,两个干预组进行半结构式访谈。
4.追踪。
在团体结束后一个月,干预组再次施测SAD 。
(四)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对SAD 数据进行处理,对半结构式访谈的文本进行分析。
二、结果(一)SAD 分析
1.三组干预前社交焦虑情况。
对三组干预前SAD 得分进行克-瓦式单向方差分析,从表1中可以看出,SAD 的各量表上三组无显著差异。
2.三组干预后效果。
对三组SAD 的前测和后测分数分
别进行维尔克松符号等级检验,分数比较见表2。
作者简介:王媛丽(1988—),女,汉族,河北张家口人,讲师,硕士。
注:本文系2016年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校级科研基金项目“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认知因素和人际互动特点因素研究”(编号:2016XJJYB20)。
摘要:为了缓解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文章探讨了自发式和指导式团体箱庭疗法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效果,得出
与指导组相比,自发组未经认知过程直接达到了自我评价改变的结论,认为这种方式会使社交焦虑改善更快。
关键词:大学生;社交焦虑;团体干预;指导式箱庭疗法;自发式箱庭疗法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401(2018)08-0060-03团体箱庭疗法对社交焦虑大学生的干预效果
王媛丽,白振荣,郑莹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社科部,河北张家口,
075000)
表5自发组反馈
表6指导组反馈
表4组员对自己比以前满意人数(人)
焦虑分和总分前后测差异达到边缘显著。
指导组的各量表前后测差异不显著;控制组各量表前后测差异不显著。
指导组减少多于控制组。
3.干预组干预一个月后效果。
对干预组追踪和前测进行维尔克松符号等级检验,结果见表3。
自发组干预后一个月回避分与前测有显著差异;焦虑分和总分边缘显著。
指导组回避分与前测无显著差异;焦虑
分与前测差异显著;总分边缘显著。
(二)半结构式访谈文本分析
对最后一次半结构式访谈问卷进行分析。
表4显示了干预组自我评价的变化。
根据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12]中自我概念的维度,把组员对自己满意的方面的反馈文本进行总结,自发组、指导组反馈结果如表5、表6所示。
表1三组SAD 前测
量表自发组(M ±SD )指导组(M ±SD )控制组(M ±SD )H Sig 回避
焦虑总分
10.75±1.98211.88±2.35722.63±2.774
8.33±3.07711.50±1.64319.83±3.189
10.50±1.60410.88±1.45821.89±3.100
3.172.332.81
0.210.310.25
表2三组SAD 前后测分数比较
组别
项目M ±SD Z Sig 自发组
指导组
控制组
回避焦虑总分回避焦虑总分回避焦虑总分
2.75±4.33
3.25±3.696.00±7.091.66±3.012.83±5.45
4.50±7.600.75±1.480.25±3.280.87±3.97
1.6901.9471.8931.091.051.261.410.210.59
0.0900.0510.0580.2760.2930.2070.1570.8360.553
表3干预组SAD 前测追踪分数比较组别
项目M ±SD Z Sig 自发组
指导组
回避
焦虑总分回避
焦虑总分
3.00±3.42
4.37±
5.067.37±7.962.50±4.183.66±3.77
6.16±
7.41
1.9731.8931.9021.590
2.2071.753
0.0490.0580.0570.1120.0270.080
三、讨论
(一)团体箱庭疗法对社交焦虑的即时效果
SAD 反映了自发组焦虑分和总分经过干预,达到边缘
显著,回避分则没有显著减少。
指导组和控制组在三个量表分数上都没有显著变化。
但是指导组比控制组效果好。
这反映自发组经过干预,社交焦虑的改善优于指导组,而指导组优于控制组。
这个研究结果与陈顺森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
一致,如果干预次数增多,干预组也许改善更多。
分析半结构式访谈的文本资料发现,自发组有更多人对自己更满意,指导组对自己比以前满意的人较少,这说明自发组有更多组员建构了积极的自我概念,说明自发式团体箱庭对社交焦虑的干预效果要好于指导式。
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自发组和指导组在自我概念的发展上不同。
自发组比以前更为积极的自我概念涉及人际交往的主动性、参
组别比以前满意
有一些比以前满意
没有比以前满意
总计自发组
指导组
50
24
12
86
项目
维度
人数(人)举例
社会自我
主动性参与度
表达自己交往中自信接纳信任他人
15212空闲时间主动联系好友出去玩
接别人的话题能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
和异性尤其是陌生异性相处时更具有自信更能多容忍一些自己以前看不惯的行为了
心理自我情绪状态7
活的更坦然了
项目
人数(人)举例
发现原
因提出希望
接纳和信任他人主动性
不要在乎他人评价开心面对
1121
自己要接纳身边人和自己不好的地方自己要主动迈出一步
不必一直在乎他人的看法而压抑自己
要开心快乐地过好接下来的生活,
迎接每一个挑战自卑不接纳信任他人21我觉着我人际交往最大的障碍其实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归因于我的不自信
意识到了自己总是没界线(与别人相处时)
,不接纳的很多
注:另有1人提出比以前接纳自我,1人觉得比以前会表达自己,1人觉得比以前内省。
(上接第56页)
除此之外,在课堂上教师要举出相应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
例如,在讲火山的时候,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讲解,如日本,教师可以创设具体的情境,把日本某次火山活动的新闻作为案例来研究,增进学生的模拟感。
教师在教学时还可以故意设错,让学生感悟实际生活中的对与错,如教师可以给出这样一个案例:有的人在开车时,因为中途上厕所,时间比较短,所以就没有停止发动机,直接造成了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得出:这个过程还是应该关闭发动机的,虽然再次启动发动机有些麻烦,但保护环境还是应该放在第一位的。
这样,虽然在很多限制条件下,一些地理活动与实践难以开展,但是通过案例研究法和模拟活动,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而学生要根据自己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对地理环境有所再造,用创新的视角去看待事物,并对事物保持辩证的眼光才是重要的。
比如,出于对环境的保护,在21世纪出现了新能源的利用,如太阳能和风能、新型电车和自行车的推广,也反映了社会对环境的态度;那么学生学到了这一地理知识,该对新的能源和环境做出怎样的改变与利用,才是新一代学生该思考的问题。
教师要在平时的课堂中多为学生设置疑难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学生学习了风
带的形成,也了解了六个风带的具体地理位置,那么就可以设问:世界上哪些地区可以利用风能来发电?布局风能发电还要考虑哪些因素?除了风能以外还有哪些是可再生的资源?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连贯性学习;也可以问学生风能的创新作用,鼓励学生天马行空地进行思考,学会创新,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
再如,在讲必修二“人口迁移”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讨论题目: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前提下,如何减少人口迁移带来的不利影响?学生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需要教师的积极调动和精心设计与组织。
总之,在新的学科核心素养的推动下,高中地理课堂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还是应该多从学生的核心素养入手,帮助学生形成对地理学习的正确观念和态度,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注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此外,教师也应对地理知识进行精细化和专业化学习,让学生在专业的知识背景中较轻松地实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侯婧.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6.[2]郭永馨.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的研究[D].上
海:上海师范大学,2016.
[3]田肖肖.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初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衔接研究[D].石
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7.
与度、表达自己、交往中自信、接纳信任他人、情绪状态这些方面;而指导组也有对自己比以往更为接纳的组员,但更多是发现自己社交焦虑的原因或对自己提出希望,表现在认识到自己自卑、不接纳信任他人,希望自己接纳和信任他人、人际交往中主动性提高、不要在乎他人评价及开心面对。
指导组发现的自己社交焦虑的原因和对自己提出的希望很大程度上在自发组已经得到改善或实现了。
Jonathan Brown 认为内省是形成自我认识的一个途径,而这个结果正好验证了“箱庭的感觉反馈圈”,命题组还处于内省阶段,而自发组跨过了认知阶段直接获得了积极的自我概念。
如果这是成立的,那么指导组在内省之后自我评价可能得到改变,其效果可能会在干预后逐渐显现出来。
(二)团体箱庭疗法对社交焦虑的长期效果
一个月之后,自发组回避分有显著下降。
而组员的焦虑和总分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箱庭在重构组员积极自我概念和缓解社交焦虑上是稳定的,而不是暂时的。
指导组有了继续的改善,其中焦虑水平有了显著的下降,总分边缘显著,这些都晚于自发组。
回避分有了大幅度的下降。
这与自我概念的改变过程是一致的,证明了指导组还处在自我概念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还没有获得积极的自我概念。
本研究的追踪时间为一个月,也许追踪时间延长效果体现更好。
总之,从两组团体箱庭干预的长期效果可以看出,自发组获得了相当稳定的积极的自我概念,而指导组获得了更深的自我认识,即内省的过程是积极自我概念发展的一个
阶段,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是在团体结束之后逐渐实现的。
研究证明了前述假设。
参考文献:
[1]HOLT C S,HERIMBERG R G,HOPE D A..Situational domains of social phobia[J].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1992(6):63-77.[2]张日昇.箱庭疗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3]TENNESSEN J,STRAND D parative analysis of directed sand -play therapy and principles of Ericksonian psychology[J].The Arts in Psy -chotherapy,1998,25(2),109-114.
[4]张雯,刘亚茵,张日昇.团体箱庭疗法对人际交往不良大学生的治疗过程与效果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2),264-265.
[5]BARBARA A,TUMER PhD.The handbook of sandplay therapy [M].Temenos:Temenos Press,2004.
[6]陈顺森,林凌.团体箱庭疗法缓解大学新生社交焦虑的效果[J].内蒙
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4(3):81-85.
[7]FREEDLE L R.Sandplay therapy and the individuation process in adul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An exploratory qual -itative study[D].Santa Barbara:Fielding Graduate University,2006.[8]布朗乔·纳森.自我[M].陈浩莺,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9]彭纯子.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团体干预的实验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1.
[10]DANIEL L.Segal.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 -
ders (DSM-IV-TR)[M].John Wiley &Sons,Inc,2010.[1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陈支那.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其学校适应[J].滁州学院学报,2010,12(6):
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