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关系及时序特征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XIANGCUN KEJI 2022年3月
(上)乡
科技
村XIANGCUN KEJI
文化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关系及时序特征研究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秦世峰 周丽春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
[摘 要]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加速乡村振兴进程,同时乡村全面振兴有利于文化传承创新。
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为研究对象,构建文化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优先度模型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产业子系统与乡村振兴子系统的耦合互动关系及时序特征。
结果表明,2013—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产业子系统与乡村振兴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均呈上升态势,但二者耦合度C 值维持在0.448~0.500,长期处于拮抗阶段;虽然耦合协调度由2013年的中度失调水平提升至2019年的初级协调水平,但距离优质协调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政府需持续强化政策引导与资源投入。
[关键词] 乡村振兴;文化产业;耦合协调度;时序特征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2)05-22-4
0 引言
加强文化建设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对保护、传承、发展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具有积极意义。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繁荣兴盛农村文化。
研究文化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之间的耦合关系,明晰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的协调机制和发展阶段,有利于推动文化市场发展,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目前,学术界针对文化产业、乡村振兴耦合的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两方面。
一是关于文化产业的耦合机制研究,主要集中于旅游产业耦合关系与区域经济
耦合关系。
张琳等[1]
以我国西南地区13地为例,综合
测算了农业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唐勇
等[2]实证分析了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
合协调水平。
二是关于乡村振兴的耦合机制研究,主要集中于地区教育耦合关系、新型城镇化耦合关系、电子商务耦合关系与旅游产业耦合关系。
杨磊等[3]从要素耦合、结构耦合和功能耦合3个向度,构建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和乡村振兴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徐
维祥等
[4]
重构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系统分析了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水平。
综上文献,鲜有学者围绕文化产业和乡村振兴展开关联分析,关于两个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与协调发展研究尚不多见。
鉴于此,笔者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为例,在阐明文化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机制的基础上,构建科学合理的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优先度模型与耦合协调度模型,系统性探究2013—2019年广西文化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及时序特征,并为推动二者相互促进、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借鉴和现实参考。
1 文化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
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是笔者的研究基础。
借鉴相关学者[5]的研究结果,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系统性和数据可获得性等原则,结合广西文化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共选取28个细化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YJC760002)。
作者简介:秦世峰(1993—),男,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农村经济。
XIANGCUN KEJI 2022年3月(上) 23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笔者所有研究数据均来源于2014—2020年《广西统计年鉴》与2013—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1 数据预处理方法
由于各指标数据存在量级差异,笔者采取极差标准化法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预处理,计算如下:
min()0.01max()min()
ij j ij j j X X z X X +
−=+− (1)
-max()0.01max()min()
j ij
ij j j X X z X X =
+−- (2)
式(1)、式(2)中,z ij +、z ij -分别代表正指标与逆指
标的标准化取值,X ij 为第i 年中j 指标的原始取值,max (X j )
和min (X j )为当年该指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公式加入0.01进行非负处理避免出现标准化取零情况。
2.2 权重确定方法
笔者采取客观赋权法中的熵值法进行权重确定。
令u j 为第j 个评价指标的熵值,计算方法如下:
1
ij
ij m
ij i z e z ==
∑
(3)
1
ln ln m
ij j ij
i e u e m
==∑ (4)
当e ij =0时,令ln e ij =0;设w j 为第j 个评价指标的熵权值,即指标权重:
11j j n
j
j u w u =−=
−∑n (5)
式(5)中,0≤w j ≤1,且满足1
1n
j j w ==∑。
2.3 综合发展指数
综合发展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n x j ij j
Z w x =∑ (6)n
y j ij j Z w y =∑ (7)
式(6)、式(7)中,x ij 、y ij 分别是两个子系统各指标的标准值,w j 代表各指标权重,Z x 、Z y 为文化产业综合发展指数与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指数,指数越大,则代表该系统发展水平越高。
2.4 优先度模型
优先度是指某要素相对区域内其他要素发展超
表1 文化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
目标层
维度层指标层
单位指标属性
指标权重文化产业
产业规模文化产业机构数量x 1个正0.048 3文化产业从业人员x 2人正0.134 2产业效益
文化产业总产出x 3万元正0.057 5文化产业增加值x 4万元正0.044 3产业环境
艺术表演团体数量x 5个正0.051 6公共图书馆数量x 6个正0.117 9群众文化机构数量x 7
个正0.109 4博物馆数量x 8
个正0.059 1产业投入
文化、旅游、体育和传媒支出占比x 9
%正0.077 2主要文化部门财政补助x 10万元正0.065 3产业产出
广播节目综合覆盖率x 11%正0.054 4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x 12
%正0.055 3出版报纸、期刊、图书册数x 13
万册正0.090 0档案馆开放卷数x 14万卷正0.035 6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y 1亿元正0.091 0农村机械化水平y 2kW/hm 2
正0.049 3农村个体工商户y 3
个正0.124 3生态宜居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积y 4
m 2正0.054 6自来水受益村占比y 5%正0.058 8农村每万人村卫生室数y 6个正0.056 9乡风文明农村初中教育以上程度占比y 7%正0.070 0农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占比y 8
%正0.086 8治理有效
农村最低保障人数y 9
万人逆0.087 5农村化肥使用量(折纯量)y 10
万t 逆0.082 7生活富裕
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y 11元正0.067 0每百户计算机台数y 12
台正0.061 4城乡收入比例y 13%逆0.046 2农村恩格尔系数y 14
%
逆0.063 5
24 XIANGCUN KEJI 2022年3月
(上)乡
科技
村XIANGCUN KEJI
前或者滞后的程度,用于衡量文化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发展水平差异。
优先度计算公式如下:
x
y Z P Z =
(8)
式(8)中,P 为优先度。
当P >1.1时,表明乡村振兴滞后于文化产业发展;当0.9≤P ≤1.1时,表示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同步发展;当P <0.9时,表示文化产业滞后于乡村振兴发展。
2.5 耦合度模型
耦合是指两个系统或多个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为此建立文化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度模型,见式(9):
2
×()
x y
x y Z Z C Z Z =
+ (9)
式(9)中,C 为文化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度,Z x 为文化产业综合发展指数,Z y 为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指数。
按照耦合度C 的取值范围划分为6个阶段,其中C =0为无序阶段,0<C ≤0.3为低水平耦合阶段,0.3<C ≤0.5为拮抗阶段,0.5<C ≤0.8为磨合阶段,0.8<C <1为高水平耦合阶段,C =1为有序阶段。
2.6 耦合协调度模型
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来表征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具体如下:
×D C T = (10)
T =αZ x +βZ y (11)
式(10)、式(11)中,D 为耦合协调度,取值范围为0~1,D 值越大则代表文化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越高;
T 为综合协调指数,α、β为系统待定系数且α+β=1,由于文化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重要程度一样,因此令α=β=0.5。
将耦合协调度划分为以下9个等级:0<D <0.2为严重失调,0.2≤D <0.3为中度失调,0.3≤D <0.4为轻度失调,0.4≤D <0.5为濒临失调,0.5≤D <0.6为勉强协调,0.6≤D <0.7为初级协调,0.7≤D <0.8为中级协调,0.8≤D <0.9为良好协调,0.9≤D <1.0为优质协调。
3 实证分析
3.1 文化产业和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分析3.1.1 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分析。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与测算公式获得2013—2019年广西文化产业发展各维度指标数据与综合发展水平,见表2。
广西文化产业呈现良好发展趋势,其中综合发展水平在2013—2017年稳步上升,2018年略微下降,2019年
飞速增长达到最高值(0.803),同时期产业环境逐步改善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2019年,各项指标得分均为7年内最高值或接近最高值,原因在于近几年政府对文化产业加大了投入力度。
随着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不断集聚,文化创意设计与文化信息服务等新型产业形态逐渐形成,丰富多样的艺术文化产品较好地满足了人们个性化精神文化需求。
表2 2013—2019年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水平
年份产业
规模产业效益产业环境产业投入产业产出综合水平20130.1060.0220.0030.0370.0930.2612014
0.0290.0210.0150.0860.1400.29120150.0620.0620.0910.1020.1090.42620160.0480.0760.1740.0650.1030.46620170.0200.0940.3080.0710.1090.60220180.0040.0560.3260.0540.1020.5422019
0.154
0.101
0.323
0.077
0.148
0.803
3.1.2 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分析。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与测算公式获得2013—2019年广西乡村振兴发展各维度指标数据与综合发展水平,见表3。
整体来看,广西乡村振兴发展水平一直保持上升态势,其中2018年实现台阶式跨越发展,综合水平得分由2017年的0.547发展至2018年的0.750,这一现象得益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随着农业现代化转型,乡村思想文明建设,新农村改造等事业的不断推进,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社会民生得以改善,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稳步提升。
表3 2013—2019年广西乡村振兴发展水平
年份产业
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综合水平20130.0030.0340.0020.0590.0020.10020140.0550.1070.0640.0490.0950.37020150.0930.0940.1580.0550.1130.51320160.1120.0960.1010.0760.1520.53720170.1270.1050.0530.0730.1890.54720180.1970.1200.0770.1510.2050.7502019
0.267
0.115
0.073
0.129
0.253
0.819
运用优先度模型对2013—2019年广西文化产业综合发展指数与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指数进行比较,结果见表4。
2014—2018年,除2017年外均为文化产业滞后型,表明广西文化产业基础相对薄弱,文化消费市场活力有待激发。
从综合指数来看,广西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指数逐年提升,而文化产业综合发展指数
则有所波动,2016—2017年广西文化产业综合发展指数为上升趋势,2017—2018年为下降趋势。
2019年,广西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文化产业综合发展指数由2018年的0.542增长至2019年的0.803,实现了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同步发展。
表4 2013—2019年广西文化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关系类型
年度文化产业综合
发展指数Z x
乡村振兴综合
发展指数Z y
关系类型
20130.2610.100乡村振兴滞后型20140.2910.370文化产业滞后型20150.4260.513文化产业滞后型20160.4660.537文化产业滞后型20170.6020.547乡村振兴滞后型20180.5420.750文化产业滞后型20190.8030.819同步发展型
3.2 文化产业和乡村振兴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运用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出2013—2019年广西文化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耦合阶段及耦合协调程度,结果见表5。
2013—2019年,广西文化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度均在0.448~0.500范围内波动,长期处于拮抗阶段,耦合水平不高。
从耦合协调度来看,广西文化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协调发展水平逐步提高,2013年为中度失调状态,2014—2015年为濒临失调状态,2016—2018年为勉强协调状态,2019年二者已呈现初级协调状态。
这表明文化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离达到优质协调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进一步探究文化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耦合机制,分析影响系统产生不协调的因素,以采取相关措施推动二者的高度协调发展。
表5 2013—2019年广西文化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耦合度
及耦合协调度
年份耦合度C耦合阶段综合调和
指数T
耦合
协调度D
耦合协调
程度
20130.448拮抗阶段0.1810.287中度失调20140.496拮抗阶段0.3310.405濒临失调20150.498拮抗阶段0.470.484濒临失调20160.499拮抗阶段0.5020.501勉强协调20170.499拮抗阶段0.5750.536勉强协调20180.493拮抗阶段0.6460.564勉强协调20190.500拮抗阶段0.8110.637初级协调
4结论与建议
笔者基于2013—2019年广西文化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样板数据展开分析,得到以下结论:①2013—2019年,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在波动中有所提升,其中产业环境发展指数变化幅度最大,综合发展指数从2013年的0.261提升至2019年的0.803,2018年综合发展指数虽略微下降,但2019年实现跨越式增长;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指数则一直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综合发展指数从2013年的0.100提升至2019年的0.819,2018年实现阶段性跳跃发展,其中产业兴旺发展指数与生活富裕发展指数变化幅度相对较大;②2013—2019年广西文化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耦合阶段均处于拮抗状态,耦合度稳定在0.448~0.500,整体耦合水平不高,但耦合协调程度呈现逐年变好趋势,由2013年的中度失调水平提升至2019年的初级协调水平。
结合以上分析结果与广西实际发展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建议:①围绕“壮族三月三”“刘三姐”等民族文化资源,重点打造广西地域特色文化品牌,加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以传统节庆活动、历史名胜古迹、非遗物质文化为载体开拓乡村旅游新市场,建设乡村博物馆、乡村文化墙等展现传统文化,文旅融合带动乡村经济提质转型;②统筹推动乡村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建设进程,研究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在资金、人才资源上进行倾斜,加快推动一批成熟度较高、可复制性较强的示范项目落地,以点带面促进乡村文化产业快速发展;③积极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借助互联网技术推动数字文化制造、文化创意服务、民间艺术手工等行业发展,构建以质量为导向、充满活力的高水平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以高质量文化产品助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张琳,贺浩浩,杨毅.农业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我国西南地区13地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1(7):891-896.
[2]唐勇,席元凯.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分析:以江西为例[J].商业经济研究,2018(23):150-152.
[3]杨磊,朱德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耦合机制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141-149.
[4]徐维祥,李露,周建平,等.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的动态演进及其驱动机制[J].自然资源学报,2020(9):2044-2062.
[5]方忠,张华荣.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发展的实证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39-45.
XIANGCUN KEJI 2022年3月(上)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