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固氮微生物二、固氮酶三、影响固氮作用的主要因素(共6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生长,又利于固氮;但当环境中存在NH4+和NO3-等含氮化合物时,固氮酶 会受到产物(chǎnwù)NH4+的反馈抑制,其活性会急剧下降;只有在环境中缺 少化合态氮时,才会同化氮。
2.氧气 氧气对好氧微生物是必要的生活条件。但固氮酶对氧相当(xiāngdāng)敏感,只
有在氧分压低时才能固氮。
各种微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防氧保护机制。
并把这些能量和还原力交给组分I。
单独组分I和组分II均没有固氮能力,只有当二者结合成全酶后才具有固 氮活性。
N2 + 2e + 6H+ +(18 ~24)ATP — 2NH3 + H2 +(18 ~24)ADP + 18 ~24 Pi
第四页,共六页。
三、影响固氮(ɡù dàn)的主要因素
1.C/N比与含大量能源与碳源,既利
第二页,共六页。
二.固氮酶
组分I :相对分子量大,真正(zhēnzhèng)“固氮酶”,又称钼铁蛋白。 功能是接受组分II传递 还原力(NADH2)和能量,
催化N N生成NH3
组分II:相对分子量小,固氮酶还原酶,不含钼,又称铁蛋白。
功能是接受能量(ATP)和还原力(NADPH2、FADH2、FMNH2)
共生固氮菌:与特定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才具固氮特性,此时微生物与植物紧密结合,一 起形成一种独特的组织结构,在生理上互利互惠。 根瘤菌和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共性固氮体系在所有固氮体系中固氮活性最高。
联合固氮菌:生长在植物根际、叶面或动物肠道等处才能固氮。联合固氮菌和宿主 植物之间不形成特殊的结构。联合固氮体系也是一种互惠的关系。
第六页,共六页。
第三节 微生物的耗能代谢(dàixiè)(生物固氮) 一、固氮(ɡù dàn)微生物
二、固氮酶 三、影响固氮作用的主要因素
第一页,共六页。
一、固氮(ɡù dàn)微生物
已确定的有古生菌、真细菌(xìjūn)、放线菌和蓝细菌等近百属,均为原核生物。 专性好氧、兼性或专性厌氧菌;自养菌、异养菌 自生固氮菌:单独存在时即可完成固氮作用。自生固氮虽然效率低,但种类多,分 布广,总固氮量不容忽视。蓝细菌是最重要的自生固氮菌。水域(shuǐyù)环境比陆 生环境的固氮蓝细菌效率高。
(1)自生固氮菌的抗氧保护机制
a 呼吸保护 b 构象保护 (2) 蓝细菌保护固氮酶的抗氧保护机制
a 分化出特殊的还原性异形胞(——适宜固氮作用的细胞) b 非异形胞蓝细菌固N酶的保护
第五页,共六页。
内容 总结 (nèiróng)
一、固氮微生物。已确定的有古生菌、真细菌、放线菌和蓝细菌等近百属,均为原核 生物。水域环境比陆生环境的固氮蓝细菌效率高。根际、叶面、动物肠道等处的固氮微 生物。功能是接受能量(ATP)和还原力(NADPH2、FADH2、FMNH2)。单独组分I和 组分II均没有固氮能力,只有当二者结合成全酶后才具有固氮活性。(2) 蓝细菌保护固氮 酶的抗氧保护机制。a 分化(fēnhuà)出特殊的还原性异形胞(——适宜固氮作用的细胞)
2.氧气 氧气对好氧微生物是必要的生活条件。但固氮酶对氧相当(xiāngdāng)敏感,只
有在氧分压低时才能固氮。
各种微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防氧保护机制。
并把这些能量和还原力交给组分I。
单独组分I和组分II均没有固氮能力,只有当二者结合成全酶后才具有固 氮活性。
N2 + 2e + 6H+ +(18 ~24)ATP — 2NH3 + H2 +(18 ~24)ADP + 18 ~24 Pi
第四页,共六页。
三、影响固氮(ɡù dàn)的主要因素
1.C/N比与含大量能源与碳源,既利
第二页,共六页。
二.固氮酶
组分I :相对分子量大,真正(zhēnzhèng)“固氮酶”,又称钼铁蛋白。 功能是接受组分II传递 还原力(NADH2)和能量,
催化N N生成NH3
组分II:相对分子量小,固氮酶还原酶,不含钼,又称铁蛋白。
功能是接受能量(ATP)和还原力(NADPH2、FADH2、FMNH2)
共生固氮菌:与特定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才具固氮特性,此时微生物与植物紧密结合,一 起形成一种独特的组织结构,在生理上互利互惠。 根瘤菌和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共性固氮体系在所有固氮体系中固氮活性最高。
联合固氮菌:生长在植物根际、叶面或动物肠道等处才能固氮。联合固氮菌和宿主 植物之间不形成特殊的结构。联合固氮体系也是一种互惠的关系。
第六页,共六页。
第三节 微生物的耗能代谢(dàixiè)(生物固氮) 一、固氮(ɡù dàn)微生物
二、固氮酶 三、影响固氮作用的主要因素
第一页,共六页。
一、固氮(ɡù dàn)微生物
已确定的有古生菌、真细菌(xìjūn)、放线菌和蓝细菌等近百属,均为原核生物。 专性好氧、兼性或专性厌氧菌;自养菌、异养菌 自生固氮菌:单独存在时即可完成固氮作用。自生固氮虽然效率低,但种类多,分 布广,总固氮量不容忽视。蓝细菌是最重要的自生固氮菌。水域(shuǐyù)环境比陆 生环境的固氮蓝细菌效率高。
(1)自生固氮菌的抗氧保护机制
a 呼吸保护 b 构象保护 (2) 蓝细菌保护固氮酶的抗氧保护机制
a 分化出特殊的还原性异形胞(——适宜固氮作用的细胞) b 非异形胞蓝细菌固N酶的保护
第五页,共六页。
内容 总结 (nèiróng)
一、固氮微生物。已确定的有古生菌、真细菌、放线菌和蓝细菌等近百属,均为原核 生物。水域环境比陆生环境的固氮蓝细菌效率高。根际、叶面、动物肠道等处的固氮微 生物。功能是接受能量(ATP)和还原力(NADPH2、FADH2、FMNH2)。单独组分I和 组分II均没有固氮能力,只有当二者结合成全酶后才具有固氮活性。(2) 蓝细菌保护固氮 酶的抗氧保护机制。a 分化(fēnhuà)出特殊的还原性异形胞(——适宜固氮作用的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