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
摘要】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国
家颁布高中政治新《课标》,把课程内容调整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四大模块,这是教育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
的明确指引,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成为政治课教师必须探讨的新课题。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9-7406 (2019)06-251-01
在新一轮课改中,高中政治首次出现了“模块”设置。
所谓“模块”就是指基于明确的教育
目标、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而形成的相对完整独立的学习单元。
这要求高中政治教师选择一种
教学策略,以紧扣政治课各模块内涵,体现模块教学优势,促进学生发展需求。
实施生活化
教学即为一优选策略。
所谓生活化教学,是指关注学生现实生活,引导学生超越现实生活,
改善当下生存状态,提升生活质量为主旨的教学状态。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活化”
的模式,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生活中发展自我,从而提高学
生的学科素质和在社会中的竞争能力。
一、用鲜活的生活内容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事求是地讲,在当前高中阶段各门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政治学科并不是一个讨学生喜
欢的学科,大多数学生都反映这门学科枯燥乏味,理论说教成分较浓,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
热情与兴趣。
其实也难怪,毕竟学生所反映的这些也基本属于实际情况,我们更多地应当从
我们自身课堂的氛围与教师策略开始反思。
笔者以为,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为有效的
方式策略就是把课本理论知识与我们的具体生活联系在一起,让他们感到学有所用,这样就
会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不竭动力。
在讲述国家宏观调控这一章节的知识时,学生昏昏欲睡,于是笔者便从当时银行将对储蓄利率进行调控这一时事出发,给学生分析银行为什么会进行
调控,这其实就是宏观调控的一种表现。
结合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还有人民币的升值与外
汇情况综合考虑,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这一原理,并从中激发出浓烈的探究政治知识的兴趣。
同时,学生对于我们祖国一党专政、举国体制的优越性也有了很深的认识,大大增强了民族
自尊心与自豪感,对于他们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有着很大的好处。
还有比如某些学生经常进
行衣着名牌形象攀比,教师就可结合起来进行正确的消费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讲解;讲到
企业如何树立自己的品牌,树立正确科学的经营之道,我便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假冒伪劣产品
从反面讲解,等等。
总之一句话,只有将我们的知识学习根植于生活这方土地,它才有生生
不息的蓬勃的生命力。
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
利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多媒体技术。
教师只有不段创新教学手段,才能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
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以调动各种感
官功能,增加教学的魅力,同时也能把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但学生不了解的一面展现在学生
面前。
三、建构真实课堂
过去的政治课教师总是过多地关注间接经验、书本世界与科学世界,漠视了学生的直接
经验、生活世界和心理世界;同时,在追求政治课德育价值取向的过程中,会充斥着大量假命题、假情境、假课堂,这些均让学生感觉课堂是不真实的。
政治课模块教学走向生活化,直
接将理论的张力建构在生活世界中。
对于学生来说,模块学习就有了生活意义与生命价值,
学会判断,善于用批判性思维来分析生活中的哲学、经济学,来辨别国家的大政方针。
四、呈现现实生活
政治课模块在内容上强调了与生活的联结,这就对生活化教学提出了要求。
同时,高中
学生与初中时相比,他们更为关注身边的人与事,关注社会层面的问题与自然界真实的问题,这更为生活化教学提供了可能。
生活化教学充分发挥高中生的这一特点,从学生的兴趣、能
力和需要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尽可能多提供各种活动设计,将现实生活中的文化、
政治、经济、道德尽可能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觉得熟悉,易于体悟。
五、进行体悟学习
这里所说的体悟是指在政治模块学习中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意识活动,是感知的
事物、知识在头脑中的重新组合、选择和建构。
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体悟学习,学生
可能还会不断生成许多问题。
教师一方面将现实生活引人课堂,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开展主题
实践活动或研究性学习。
在这一途径中,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与交流机会,
引导学生能够从各自的特长与关切出发,主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
富有个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态度与创新精神。
六、注重静态教学资源选取的生活化处理
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可以和教材内容联系起来。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
意正确、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活用教材,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教学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为学生的自身发展拓展道路提供帮助。
教师在备课前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报刊、杂志等途径
收集与课程相关的资源,把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时政热点,学生生活中的事引进课堂,借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教学与生活的和谐统一,丰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品味。
总之,让高中政治课堂走向生活化,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更是时代形势的要求使然,
我们需在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影响下,让政治知识充分彰显其学科魅力与意义,让学生在政治
知识的探索中彰显生命的价值、生活的美好。
参考文献
[1]史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性思考团.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1).
[2]张冬祥.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的生活化教学思考团.科技信息,2008(35).
[3]陈卓.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对策团.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