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民族民间艺术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土民族民间艺术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
研究
摘要:人们对本土民族民间艺术的认识与重视度不够,如何拯救并发掘失落的民族民间艺术,并将其发扬成不容忽视的问题,要治根治本地振兴民族文化就得通过进校园活动,在各学校逐步普及本土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从简单综合保护到开展研讨、融入教学,并更好地开展学校的艺术教育,同时可以形成具有“本土优秀民族民间艺术内涵”特色。
关键词:本土民族民间艺术小学美术教学研究
民族民间艺术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艺术宝藏中的精华。
从诞生以来,它就像一朵朵绚丽的花儿,曾展现出鲜艳的色彩,散发出清新的芬芳。
但它们却都在悄悄地枯萎,它们一直是文化遗产中保护最薄弱的部分,特别是在如今这个信息全球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对于本土化的民族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也成社会热点,我们的教育有义务让下一代的继承人,肩负起保护与发展民族民间艺术的重任,推进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一、本土民族民间艺术与小学美术的联系
民族民间艺术有强烈的本土文化色彩,可以增强人们对美的感悟,提高审美能力,也可以起到使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加紧密的非审美功能的作用。
民族民间艺术是民众创造的,供自用或自娱的,具有民族特色和带有民族文化的艺术品或艺术活动。
从民间民族艺术特色方面来看与小学美术课程有以下的联系:
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播形式大部分口头相传或手把手教授。
如父传子,或拜师所学等等。
所以,往往同一风格的民间艺术品都是在同一地域流传。
所以,无论在形式上抑或在内容上本土民族民间艺术运用于小学教学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从本土民族民间艺术作品的选材以及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上,可以打开学生的视野。
同时结合民族民间艺术的文化背景去理解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民族民间艺术具有以手工创作为主的特点。
因此,作品具有独一无二,且具个性与特性并具有较高的观赏性。
所以在工艺性方面对以民族民间融入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二、本土民族民间艺术融入小学美术教学分析
1.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可能性。
民族民间艺术的教育也是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之一,通过开展民族民间艺术教育活动,可以让民族艺术的种子从小孩子们心里生根、发芽。
2.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民族特色,也有稀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艺术,教师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美无处不在。
老师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收集民间艺术作品,阅读相关的书籍材料,了解
民族民间艺术,并制定相关课程等。
如此次留下小学的西溪文化节活动与“大师进校园,非遗进课堂”的活动。
主要安排了五大板块内容:(1)结合校本课程开发,组织编写适合教学的相应教材;(2)根据寓教于乐、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将民族民间艺术纳入日常课程表;(3)学会民族民间艺术相关传统技巧,学会欣赏、制作及创作具有生活味、随意味、质朴等特色的民间作品;(4)定期在校内外举办作品展览,并聘请陈水琴、张伟等民族大师作为学校的外聘指导老师;(5)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引导学生接受乡土情的教育,使传统文化得到新生的力量,保护优秀传统文化。
留下小学的活动十分丰富,研讨会上,教师与专家可以相互交流心得,同时让学生从小了解家乡文化,热爱自己的家乡。
学校也展开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进行一系列的作品展。
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品尝了成功的快乐与喜悦,老师在教以及学生在学的共同发展过程中提高了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
3.进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必要性。
(1)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民间文化。
本土民族民间艺术是在当地特有的地理环境、历史以及宗教中形成的,它以独特的形式存在。
它是一门手艺,它的技能技艺保持全凭口诀和手把手教授,缺乏大规模的广泛传播,也没有书面的记载。
“口授身传”这个特殊的传播方式使得民间艺术后继乏人,他与机器化时代的工业化生产形成鲜明的对比。
民族民间艺术恰如遗金散珠,有之不知,心中无数。
(2)民族民间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印记,是世界文化资源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美术的课堂上引入对本土民族民间艺术的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本土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与喜爱,进而增强他们的民族归属感,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
由此可见,本土民族民间艺术作为美术教育的契机显得尤为必要。
Reference
[1]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14。
[2]陈文燕几近绝技的“西溪小花篮”回来了[J].杭州日报,2005,(03)。
[3]崔锦王鹤民间艺术教育[M].人民出版社,2008,10。
[4]尹少淳主编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
[5]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
[6]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
[7]陈伟泉孔庆根主编源于西溪发于文化[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6,11。
[8]郭华坚“书墨飘香伴童心民族文化代代传”西什库小学民族民间艺术进校园活动。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