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球的竞赛规程word精品文档14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门球场地(见图1)
1、门球场地为长方形,由限制线圈定,平整且无任何障碍物。

2、比赛线长20-25米,宽15-20米。

3、限制线在比赛线外50厘米至1米处,与比赛线平行。

说明: ●场地尺寸,线的宽度及颜色、比赛线和限制线之间的距离等由比赛组委会确定。

4、原则上,比赛线为带状,宽1-5厘米,限制线和其他线要清楚可见。

场地的尺寸以线的外沿为准。

5、线的颜色与场地地面要易于识别。

6、比赛线构成4个角,自开球区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第1角、第2角、第3角、第4角。

7、第1角和第2角之间的比赛线为第1线(短线);第2角和第3角之间为第2线;第3角和第4角之间为第3线;第4角和第1角之间为第4线。

8、开球区是一个长方形,其边线由第4线及其限制线以及从第1角向第4角方向的1米和3米距离处的两条垂直于第4线的线组成。

二、球门(见图1和图2)
1、球门包括第一门、第二门、第三门,球门柱之间为球门线。

每个球门的位置如下:
(1)第一门的位置:球门线与第4线平行,与其外沿垂直距离4米,其中心点与第1线外沿垂直距离2米;
(2) 第二门的位置:球门线与第1线平行,其中心点与第2线外沿垂直距离2米,与第1线外沿垂直距离为第2线全长的3/5;
(3)第三门位置:球门线与第3线平行,其中心点与第4线外沿垂直距离2米,与第3线外沿垂直距离为第4线全长的1/2.
2、球门由直径为1厘米(±1毫米)的圆形金属棒制成,有两个直角,形状为“┏┓”形。

球门垂直固定在地面上,球门横梁下沿距离地面19厘米、球门柱内宽22厘米。

球门的颜色与场地要易于识别。

3、每个球门正上方可设号码标志,规格不超过10厘米×10厘米。

说明: ●比赛组委会可视情况决定一门的位置,一门距离可小于4米。

●球门号码标志在球门上的位置以及球门的颜色由比赛组委会决定。

三、终点柱(图1、图2)
1、终点柱置于场地中心。

2、终点柱为直径2厘米的圆形金属棒,垂直竖立于地面且高于地面20厘米。

终点柱的颜色与地面要易于识别。

说明:●终点柱顶上可设标志物,如场地号码牌。

四、自由区
1、自由区设在限制线外。

2、为了确保比赛顺利进行,自由区应有足够的空间。

3、比赛进行期间,队员、教练员、裁判员以及经过允许的人可以进入自由区。

五、替换席
1、替换席设于自由区内。

2、替换席内应为队员、教练员准备座位。

说明:●自由区的大小以及替换席的设置由比赛组委会决定。

六、附属设施
1、记分牌应设在场地上队员和观众便于观看的位置。

2、记分牌的设置应视场地情况而定,但不能影响比赛。

说明:●记分牌的设置位置由比赛组委会决定。

第二条器材
一、球槌(见图3)
1、球槌由槌头和槌柄组成,呈T字形,重量及材质不限。

2、槌头长18-24厘米,材质坚硬,原则上为圆柱形。

3、槌头两端面为击球面,直径为3.5~5厘米。

4、槌柄长50厘米以上,固定在槌头的中间,槌柄可以是弯曲的。

二、球(见图3)
1、球是由合成树脂制成的质量均匀的球体,直径为7.5厘米(±0.7毫米),重230克(±10克)。

2、球分红、白两色,每场比赛红球、白球各5个,共有10个。

红球标白色奇数号码,为1、
3、5、7、9;白球标红色偶数号码,为2、
4、6、8、10。

号码大小为5×5厘米,标在球面对称的两侧。

三、器材的审定
正式比赛使用的器材必须经国家体育总局审定合格并有中国门球协会的认可标志。

第二章球队
第三条球队的组成
每支球队由5名正式队员及3名以内替补队员组成,其中1人担任队长。

每支球队可有1名专职教练员。

如教练员兼任队员,则应包括在队员名额之内。

第四条教练员和队员
一、教练员的职责
1、统领全队,并对全队的言行负责。

2、指定队长、申请替补队员、申请缺员比赛。

二、队长的职责
1、队长代表全体队员,也应对全队的言行负责。

2、选择先攻、后攻或替换席。

3、提交击球顺序名单。

4、比赛结束后在成绩单上签名。

5、队长可按照以下要求向裁判员提出询问:
(1)询问的提出只限于事发的当时,答复后不得追问。

(2)提出问题时要谦恭有礼。

6、当教练员不在场时,队长应代行其职。

说明:●无论教练员是否在场,队长均可以被授权代行其职。

7、当队长不能行使其职责时,必须指定一名队员代理队长,并报告裁判。

三、服装
1、参赛队员必须在胸前佩戴表明击球顺序的号码标志,号码不得小于10厘米×10厘米,字体不限。

2、教练员须在胸前或手臂佩戴表明身份的标志。

3、队长须在左臂佩戴表明身份的标志。

4、同一队的所有队员须统一着装。

说明:●根据比赛的目的、级别以及每场比赛的程序不同,可以禁止没有按规定统一着装的队伍或队员参赛。

5、教练员和队员都必须穿运动鞋。

说明:●鞋底应是平底的,且不能有损坏场地的附属物。

6、队员身上不得带有可能妨碍比赛的附属物。

四、教练员和队员的基本守则
1、应懂得并遵守门球比赛规则。

2、必须接受裁判员的裁决。

3、必须本着公平竞赛的精神对待其他球队、队友及观众,礼貌交流。

4、不得有影响裁判员裁决及掩盖犯规的行为。

5、不得有拖延比赛的行为。

第三章赛前准备
第五条赛前准备
一、选攻
比赛开始前,裁判员组织双方队长“挑币”,猜中方挑选先攻或后攻,另一方挑选替换席。

二、提交击球顺序名单
两队队长向裁判员提交各自击球顺序名单。

三、赛前检查
裁判员将确认击球顺序名单,检查场地器材及参赛队员服装。

第四章赛中
第六条比赛方法
一、比赛形式
1、比赛在两队之间进行,每队各5人。

2、比赛由先攻队的第一名队员开球,然后两队按各自的击球顺序交替进行,直到比赛结束。

二、比赛时间
每场比赛时间为30分钟。

三、比赛开始
1、比赛在主裁判员喊出“比赛开始”后开始。

2、比赛开始时,参加比赛的队员在开球区后从1到10依次排列。

(见图4)
四、比赛结束
1、比赛在主裁判员宣布“比赛结束”时结束。

2、如果30分钟比赛时间到,而比赛还在进行中,应遵循以下方式结束比赛:
(1)如先攻方队员正在比赛,则须等到下一号后攻方队员完成击球后,比赛结束。

(2)如后攻方队员正在比赛,则在其完成击球后,比赛结束。

五、击球顺序和球
1、击球顺序是从1号到10号。

2、队员每人一球,且球号与队员击球顺序一致。

3、先攻方使用红球,后攻方使用白球。

说明:●对于每一个队员来说,除了自球以外的9个球都被称为“他球”,例如,对1号击球员而言,1号球是自球,而其他的9个球是他球。

六、队员替换
1、队员替换是指场上队员被替补队员所替换。

说明:●提交击球顺序名单后,在名单上的每名替补队员只能替换一名队员。

2、被替换下场的队员,不能再次上场参加该场比赛。

3、教练员或队长应在比赛开始前或呼号前通知裁判员进行替换。

4、不得替换击球员。

5、如果已替换下场的队员又重新上场比赛,或替补队员未向裁判员办理替换手续而上场比赛,比赛无效(参见第十条第二款)。

说明:●替补队员采用被替换下场的队员号码,且必须佩戴号码标志。

七、缺员比赛
1、比赛期间,球队因故出现缺员时,比赛可以继续进行,但教练员或队长须报告裁判员。

2、缺员比赛,该号球保持原状,其他队员使其得分有效。

第五章胜负
第七条胜负的判定
一、得分和成绩
1、得分:
(1)通过一门,得1分。

(2)通过二门,再得1分,共计2分。

(3)通过三门,再得1分,共计3分。

(4)撞柱,再得2分,共计5分。

说明:●个人满分为5分,全队满分为25分。

2、比赛结束时,各队每名队员所得分值相加为该队总分,总分多者胜出。

二、当两队得分相等时的胜负判定
1、两队得分相等时,按以下顺序判定胜负:
(1)撞柱多的队获胜。

(2)当撞柱数相等时,通过三门多的队获胜。

(3)当撞柱数和通过三门数都相等时,通过二门多的队获胜。

2、根据上述仍不能判定胜负时,按以下顺序进行同分决胜:
(1)比赛结束后,球员按1到10号的顺序站成一排,依次击球通过一门,成功通过一门多的球队获胜。

说明:●如果在比赛结束时有缺员,不能补充队员。

(2)如果仍不能决出胜负,则1号和2号队员分别通过一门决定胜负;仍不能决出胜负,则3号和4号队员分别通过一门决定胜负……依此类推直到决出胜负。

如果有一方缺员,则轮到另一方相应队员时只要过一门该队即获胜。

3、如果根据本款1不能决出胜负,也可以不执行本款2的方法,直接判为平局。

说明:●根据比赛的性质,可以由组委会决定是否判为平局。

三、全队满分
某队得25分为全队满分,并按以下方法判定胜负。

1、当先攻球队率先获得25分,待下一号的后攻队员完成击球后,比赛即告结束,并判定胜负。

2、由于先攻队员击球造成后攻队率先获得满分,待该队员完成击球后,比赛结束,并判定胜负。

3、由于后攻队员击球造成先攻队率先获得满分,待该队员完成击球后,比赛结束,并判定胜负。

4、当后攻队率先获得满分,比赛结束,并判定胜负。

说明:●两支队伍都达到25分,胜负则根据本条第二款之2、3来决定胜负。

第八条弃权行为
一、弃权
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该队即被认为弃权,判对方获胜。

1、球队宣布放弃比赛。

2、球队在比赛开始时少于5名队员。

二、拒绝比赛
裁判员宣布继续比赛,而某方拒不执行时,判该方拒绝比赛,对方获胜。

三、非法上场
当球队中有无资格参赛队员上场比赛,即被视为“非法上场”,判对方获胜。

说明:●有参赛资格的队员是指在参赛队伍名单中,符合参赛要求,而且比赛开始前经过确认。

●国内比赛弃权、拒绝比赛和非法上场均判对方队15:0获胜,个人得分计为5+3+3+2+2,国际比赛由组委会决定。

第六章比赛通则
第九条击球员
一、击球员进场和退场
1、击球员是指被呼号而进场比赛的队员。

2、击球员击出的球无过门、无撞击、出界、满分或击球员犯规时,击球权即告结束。

3、击球权结束后,击球员应立即退场。

二、超时
1、击球员必须在10秒内击球(参见第十二条第一款)或闪击(参见第十六条第一条款1)。

2、10秒计时的开始:
(1)裁判员第一次呼号时。

(2)当续击权发生时(参见第十二条第三款)。

3、当击球员超过10秒没有击球或闪击,判超时犯规。

说明:●10秒由裁判员做出,裁判员的计时为最终计时,并具有约束力。

4、击球员超时犯规,取消击球权,被移动的球放回原位。

但如果是在闪击时超时犯规,根据不同的情况,按第十六条第四款之2、3中关于闪击犯规的规定执行。

说明:●犯规后所有的球应该放回移动前的位置。

三、击球员可以要求确认的事项
击球员可以对以下几点要求确认,确认用时不算裁判用时(参见第二十一条)。

1、确认成功过门。

2、确认成功撞柱。

3、确认成功撞击。

4、成功撞击后,确认自球和他球的接触情况以及他球之间的接触情况。

说明:●以下情况也可要求确认:
①确认压在球门线上的球是来自门前方,还是来自门后方。

②确认闪击时所放他球是否压在球门线上。

③确认通过三门的球是否触及终点柱。

④确认自球与他球是否密贴。

⑤确认成功撞击的球号。

⑥确认撞击后自球与被撞击的球之间的接触情况。

⑦确认撞击后被撞击的球与他球之间的接触情况。

第十条有效比赛行为和无效比赛行为
一、有效比赛行为
有效比赛行为是指按规则规定进行的比赛行为,包括正确的比赛行为和犯规的比赛行为。

1、正确比赛行为是指击球员正确地击球和闪击,使比赛继续进行下去。

2、犯规比赛行为是指击球员的比赛行为犯规。

二、无效比赛行为
无效比赛行为是指在裁判员用时期间的击球员或其他队员的比赛行为。

第十一条球体移动
一、有效移动
击球员的正当击球行为而使球产生移动称有效移动。

二、无效移动
以下移动为无效移动,被移动的球应放回原位。

说明:●由于无效移动而导致他球产生了第二次和(或)第三次运动,这些球都应被放回原处。

但是,如果一个无效移动的球碰撞了有效移动的他球,则他球移动有效。

1、因犯规的动作而产生的球的移动。

2、因无效比赛行为而产生的球的移动。

3、球在通过一门前,使他球产生的移动。

4、界外球进场时,造成与球门或终点柱接触的球产生的移动。

5、界外球未成功进入场内的移动。

6、满分球的移动。

7、击球员触及球门或终点柱而造成他球的移动。

8、闪击过程中造成自球或他球的移动。

说明:本款8举例
●撞击以后,自球与他球接触,击球员捡起他球时而使自球产生移动。

●撞击以后,被撞击的球与他球接触,击球员捡起被撞击的球时使他球产生移动。

●撞击以后,自球与数个他球接触,当临时移开第三他球时,自球和另一个他球产生移动。

●当他球与球门或终点柱接触,在闪击过程中,捡起被撞击的球脱手,掉在球门或终点柱上,间接地使他球产生移动。

●撞击以后,自球与球门或终点柱接触,在闪击过程中,被撞击的球在被捡起后掉下来撞在球门或终点柱上,间接地使自球产生移动。

●撞击以后,自球与被撞击的球同时与同一球门或终点柱接触,在闪击过程中,当捡起被撞击球时,间接地使自球产生移动。

●当他球与被撞击的球同时与球门或终点柱接触,在闪击过程中,当捡起被撞击的球时,间接地使他球产生移动。

●自球与球门或终点柱接触,由于闪击的作用力使与该球门或终点柱接触的他球产生移动。

9、除以上1至8之外,其他由裁判员认定的无效移动。

说明:本款9举例:
●出界球撞上界外球而使其产生移动。

●由于天气等其他原因而使静止球产生移动。

●当队员服装(衣袖、裤脚或服装其他部分)、帽子掉下来碰到球而使其产生移动。

第十二条击球
一、击球
1、击球是指击球员用击球面击打自球的行为。

2、击球员不应拒绝击球。

说明:●击球过程中,击球面先触及地面,再击到球为正当击球。

二、开球
1、开球时,击球员必须将自球置于开球区内。

(见图5)
说明:●击球员在开球区内可以改放自球,但必须用手改放。

●如果击球员的球槌碰到了没有放在场地内的球不犯规。

2、击球员可以申请临时移开妨碍通过一门的他球。

三、续击权
1、击球时,自球过门且停在界内,享有一次续击权。

2、击球时,撞击到他球且自球与被撞击的球都停在界内,击球员必须闪击被撞击的球,每次成功闪击后,击球员均享有一次续击权。

四、击球犯规
1、如果击球员按如下方式击球为击球犯规。

(1)推球、连击或使用击球面以外的部位击球。

说明: ●推球是指击球面与球体长时间接触,使球与球槌呈同步伴送的运动状态。

●连击是指一次击球动作中,击球面两次触及球体的动作。

(2)击球员用脚踢槌柄或槌头、用手击球槌或手握槌头击球。

(3)间接移动球。

说明:●间接移动球是指以下几种情况:
①击球面击打球门、终点柱、地面或草而使球产生的移动。

②当球与球门、终点柱接触,槌球触及球门或终点柱而使其产生移动。

(4)在获得闪击权之前击球。

(5)获得闪击权后,没有闪击而击球。

(6)成功闪击后,在获得续击权前击球。

(7)开球时,没有将自球置于开球区内。

(8)击球时错击他球。

(9)自球仍在移动时,击打自球。

2、当发生击球犯规时,取消击球权,按以下几种情况处理:
(1)如果是本款1中(1)、(2)、(3)、(4)、(5)和(6)的情况,将移动的球放回原位。

(2)如果是本款1中(7)的情况,由击球员拿回自球。

(3)如果是本款1中(8)的情况,被移动的他球放回移动前的位置。

(4)如果是本款1中(9)的情况,自球放到界外。

(5)如果是在闪击时发生击球犯规,根据不同情况,适用第十六条第四款之2、3的规定。

说明:●自球放到界外是指将自球放到离击球犯规点最近的比赛线外垂直10厘米处。

第十三条
过门
一、过门及有关规定
1、球过门以通过球门线为基准,是指经过正当击球或正当闪击使球的整体由球门线的前方越过到球门线的后方(按逆时针方向),入球一侧为门前,出球一侧为门后,依一门、二门、三门的先后顺序依次通过(见图6)。

说明:●球门线是指两门柱后方之间的连线。

2、成功通过球门是指球首次分别依次通过一门、二门、三门。

另外,成功通过一门还要符合第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

3、如果球从门后方往门前方运动并停在球门线上,击球员在下一轮击球时将球击打移动到球门后方,过门无效。

说明:●如果球从球门后方移动到球门前方,且不与球门线接触,待下一轮击球时,将球击打移动到球门后方,过门有效。

4、闪击他球过门时,只要放置他球时没有与球门线接触(见第十六条第一款2),过门有效。

5、界外球进场过门无效。

6、界外球进场时,从球门前方进入球门并停在球门线上,待下一轮击球时,可以完成过门。

如果是从球门后方进入球门并停在球门线上,则适用本款3。

(见图6)
二、有效过一门
击球员自开球区击球,使自球通过一门,并停在界内,过一门有效,称为“一门得分”。

说明:●有效过一门的球称为界内球(参见第十七条第一款)
第十四条撞击终点柱
撞柱,称为满分,是指已成功过三门的球撞击终点柱。

1、击球员闪击他球撞柱,在放置他球时,如该球与终点柱接触,撞柱无效。

2、过三门的球停止时与终点柱接触,撞柱有效。

3、已过三门的界外球进场撞柱无效。

4、撞柱满分的球应拿出场外。

第十五条撞击
一、撞击
1、击出的自球移动后触及他球,即为撞击。

如果击球前自球已与他球接触,只需击打自球,撞击有效。

2、自球成功过一门前与他球相碰,撞击无效。

二、闪击权的获得
1、有效撞击发生后,自球与被撞击的球停在界内,击球员获得闪击权,需进行闪击。

2、如果击球员同时获得数个闪击权,闪击他球时与被撞击的次序无关,需要闪击全部被撞击的球。

3、被撞击的球出界、满分,则失去对该球闪击权和续击权。

4、撞击数个球有与留在比赛线内的球的数量相同的闪击权和续击权
三、闪击优先
1、一次击球过门且获得闪击权,优先进行闪击。

2、击球员同时获得闪击权与续击权,闪击权优先。

四、重复撞击
1、在续击中,再次撞击被闪击的球,则构成重复撞击犯规。

2、如果发生重复撞击,取消击球权,按如下方式处理:
(1)自球放到界外。

(2)被重复撞击的他球置于重复撞击发生处。

(3)在重复撞击以前,球的移动有效。

第十六条闪击和闪击过程
一、闪击
1、闪击是指放置好球后,通过击打自球产生的冲击力使他球产生移动。

2、放球是指踩住静止的自球,将被撞击的他球与自球贴靠。

3、他球必须放在比赛线以内。

4、击球员不得放弃闪击。

说明:●向界外闪击时,踩球前应该指示方向。

5、成功闪击他球而产生的任何移动均有效。

二、闪击过程中击球员的行为
1、闪击过程中击球员的行为,是指从撞击后各球静止开始,到击球员成功闪击后将脚从自球上移开的所有行为。

说明:●击球员在闪击过程中的行为顺序如下:
①捡起被撞击的球。

②踩稳自球。

③使他球与自球贴靠,且他球必须在比赛线以内。

④放好他球后,将手移开。

⑤击打自球使他球移动。

⑥将脚从自球上移开。

●击球员可以在踩稳自球以后再捡他球。

●如果同时踩上自球和被撞击的球,视为已放好球。

2、击球员在闪击过程中允许有以下行为。

(1)同时踩住自球和他球。

(2)只踩住自球时,改踩或改变方向。

(3)放球时触及自球。

(4)重新放球。

(5)击球员击打自球同时击到踩球脚。

(6)自球在击球员脚下移动。

说明:●当自球在击球员脚下移动时,如果裁判员判断其移动有利于过门、撞柱、撞击时,裁判员将球放回原位,击球员才能击球。

3、同时撞击数个他球时,如果自球静止后与数个他球接触,击球员应自己临时移开第二次以及以后需闪击的他球。

说明:●击球员临时移开他球顺序如下:
①如果与两个他球接触时,捡起并临时移开第二次闪击的他球。

②如果与三个他球接触时,每次捡起一个并临时移开,也可以两个一同捡起并临时移开。

●被临时移开的他球不得放在对比赛构成障碍的地点。

●如果被撞击的他球移动后停止,与另一个他球直接或间接接触,击球员可以捡起被撞击的球。

三、闪击完成
有效闪击是指以下情况:
1、被闪击的球移动后离自球的距离在10厘米以上。

2、被闪击的球撞柱满分。

3、被闪击的球出界。

(参见第十七条第二款)
四、闪击犯规
1、闪击过程中的犯规:
(1)击球员捡起被撞击的球进行闪击以前,被撞击的球直接移动了自球或其他他球。

(2)放球前,踩自球或再踩时,球从脚下离开。

(3)放球后,再踩时,自球从脚下离开。

(4)闪击时,放球手未从被闪击的球上拿开。

(5)闪击时,击球员只击打了踩球的脚而未击到自球。

(6)闪击他球移动离自球的距离不超过10厘米。

说明:●如果被闪击的球移动超过10厘米,但碰上诸如球门之类的障碍物后反弹回来停在不足10厘米处,闪击有效。

(7)闪击后,被闪击的球碰上诸如球门之类的障碍物,停止时与自球接触。

(8)闪击时,自球从脚下离开。

(9)击球员同时对多个他球进行闪击。

说明:●击球员同时对多个他球进行闪击是指以下情况:
①击球员捡起第一个要闪击的球后,又改变了闪击顺序。

②同时捡起多个被撞击的球。

如果自球同时与3个他球接触时,需第二次及以后闪击的他球可以临时移开。

③自球与一个被撞击的球接触,击球员却触及了其他被撞击的球。

(10)击球员将被撞击的球置于比赛线外进行闪击。

(11)成功闪击后,抬脚时,自球从脚下离开。

2、闪击犯规,取消闪击权和续击权,按以下几种情况处理:
(1)如果闪击犯规发生在各球停止之后、放球之前:自球与被撞击的球放回原位。

(2)如果闪击犯规发生在放球以后、闪击完成以前:自球放到界外,他球放回放球位置。

(3)如果闪击犯规发生在闪击完成后:自球放回原位。

(4)闪击后,被闪击的球碰上球门或终点柱,弹回静止后与自球接触:自球与被闪击的球位置不变。

(5)如果击球员将被撞击的球放在比赛线外进行闪击:自球与被闪击他球放回撞击后的位置。

3、闪击犯规处理后,如果自球与被撞击的球之间距离不足10厘米,应把自球拿出界外。

说明:●如发生第2款(3)的情况,即使在闪击犯规后自球与被撞他球之间距离不足10厘米,由于闪击成功完成,自球仍放在原位而不拿出界外。

第十七条界内球和界外球
一、界内球
1、界内球是指成功通过一门后,仍停在比赛线以内的球。

2、击打界外球进入比赛线以内,则成为界内球。

二、界外球
1、界外球是指球出界或由于犯规而被裁判员放置在界外的球。

2、界外球应放在出界点或距离犯规地点最近的比赛线外10厘米处。

3、击球员如果认为界外球妨碍击球,可以要求裁判员临时移开。

说明:●妨碍击球是指妨碍站位、妨碍挥杆、妨碍击球方向。

三、界外球进场
1、击打界外球进入比赛线内为界外球进场。

2、击球员击界外球,球又出比赛线外,该球成为新的出界点的界外球。

四、界外球进场犯规
1、界外球进场的过程中触及他球为犯规,应判界外球进场犯规。

说明:●本条中他球是指场内球包括界外球,不包括无效运动的球。

●他球与球门或终点柱接触,自球撞击球门或终点柱后,间接地使他球产生移动,他球移动无效,自球移动有效。

2、界外球进场犯规按如下方式处理:
(1)自球放到界外。

(2)因界外球进场犯规而使他球移动,将他球放回原位。

第十八条触球犯规
击球员因非规则允许的原因触及了界内球和界外球,为触球犯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