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槠豆干生产配方及制作工艺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期(总第525期)2021年4月农产品加工
Farm Products Processing
No.4Apr.
文章编号:1671-9646(2021) 04a-0023-04
苦槠豆干生产配方及制作工艺研究
沈梦姣X,靳祥凯2,刘兆堂3,耿曾奇1, *
*张珍林1收稿日期:2020-11-10
基金项目:皖西学院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2010376061);皖西学院安徽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S202010376080);皖西学院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WXXY2020133, WXXY2020134)。
作者简介:沈梦姣(1998—),女,硕士,研究方向为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
*通讯作者:张珍林(1984—),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食品深加工。
(1.皖西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安徽六安237012; 2.六安市叶集区科技局,安徽叶集237431;
3.六安市叶集区刘兆堂豆腐王豆制品销售中心,安徽叶集237431;
4.贵阳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02)
摘要:以苦槠果实为原料,研制一款新型苦槠豆干食品。
通过感官评定结合正交试验进行苦槠豆干工艺研究和配方 优化。
结果表明,原料配比、浸渍时间、特制卤料用量是影响苦楮豆干品质的3个主要因素,质量为200 g/块的苦
槠豆干,原料配比为1:5(40 g 苦槠粉,200 g 纯净水),冷却成型切成厚薄均匀为20 g/块的片状,在200 g 特制卤
料中完全浸渍6h ,得到的豆干感官品质最佳。
通过该工艺研制出的苦楮豆干品质风味佳,为苦楮食品的深加工提供 理论基础。
关键词:苦槠粉;豆干;配方;工艺研究
中图分类号:TS236.9 文献标志码:A doi : 10.16693/ki. 1671 -9646(X ).2021.04.006
Study on Production Formula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Dried Tofu with
Castanopsis sclerophylla Beans
SHEN Mengjiao 1-4, JIN Xiangkai 2, LIU Zhaotang 3, GENGZengqi 1, "ZHANG Zhenlin 1
(1. College of Biotechnology and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 West Anhui University , Liu'an , Anhui 237012, China ;
2. Liu'an Yeji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reau , Yeji , Anhui 237431, China ;
3. Liu 'a n Yeji Pilot Area , Liu Zhaotang Tofu King Soybean Products Sales Center , Yeji , Anhui 237431, China ;
4. School of Food and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 Guiyang University , Guiyang , Guizhou 550002, China)
Abstract : To develop a new dried tofu with Castanopsis sclerophylla beans as the raw materials. Process study and formula op -
timization for this dried tofu were performed through sensory evaluation as well as orthogonal experi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atio of raw materials , soaking period , and the amount of special marinade were the 3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 - ity of this dried tofu. Under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 dried tofu having the best organoleptic quality could be obtained : a big
block of dried tofu with a total weight of 200 g was made by the raw material ratio of 1 : 5 (40 g Castanopsis sclerophylla bean
flour , 200 g purified water ) , cooled and molded and cut into blocks having uniform thickness , 20 g per block. Dried tofu produced by thisprocess has good quality and flavor , providing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further processing of Castanopsis scle -
rophylla food.
Key words : Castanopsis sclerophylla bean flour ; dried tofu ; formula ; process study
苦楮(Castanopcis sclerophylla )别名苦楮栲、楮 栗、槠树等,属壳斗科常绿乔木[1-3],是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的主要种群之一,在安徽、江西、福建、浙 江等地分布较广何。
苦槠果实富含黄酮、淀粉、维生 素和多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元素。
据本草纲目记载, 其果实益气、充饥、明目,有清热解毒、降血脂血压 等功效,特别是对痢疾和止泻有独到的疗效〔河。
苦槠 果实加工的产品是纯天然绿色有机食品,在民间已 有1 000多年的食用历史,江西省抚河流域地区人们 常使用苦槠树果实粉治疗腹泻病。
目前,苦槠淀粉 在生产中主要用于制作苦槠豆腐、年糕、凉皮、粉 丝等。
随着人们对苦槠保健功能的不断认识,苦槠 食品越来越受到青睐,但目前市场上苦槠食品品种 较为单一,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
豆制品是我国一种食用历史悠久的传统美食, 因其产品本身风味独特且营养丰富[9-11],含有大量蛋 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还含有钙、铁、磷等多 种人体所需矿物质而受到广大群众喜爱[12-14]o 此外,
・24・农产品加工2021年第4期
豆制品中含有的卵磷脂可去除人体血管壁上附着的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预防心血管疾病,尤其适宜“三高”、肥胖和血管硬化者食用。
在国内,卤制豆干在休闲食品市场占有一定份额[15-17],但总体而言种类单调,产品多停留在口味的研发上,从而忽略了产品原材料的开发创新。
以苦槠粉为主要原料,结合传统豆干的制作方法,探索了一款新型苦槠豆干的加工工艺。
不仅为苦槠的深加工开辟新的途径,同时也进一步拓展了豆干食品的市场,从而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发展前景广阔。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仪器
苦槠,采自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张村,皖西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食品工程教研室鉴定为山毛榉目壳斗科植物苦楮(Castanopsis sclerophylla(Lindl.)Schott)的干燥子叶;鸡蛋、纯净水、柠檬、辣椒粉、生抽、食盐、洋葱、生姜、小米椒等,均为市售食品级。
JH3101小型电子秤,上海本昂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产品;CF-ZGB2661型九阳不锈钢蒸锅、JY-CGW3038型九阳平底不粘锅,九阳股份有限公司产品;WK2102型美的电磁炉,美的集团有限公司产品;HC360型粉碎机,济南天宇专用设备有限公司产品。
1.2试验方法
1.2.1操作步骤
(1)苦槠粉制备。
准备自然脱落的苦槠果,曝晒至壳一压即破为止,去壳取肉。
将处理好的苦槠果肉用纯净水浸泡7d,浸透程度达到无硬芯即可。
浸泡完成后磨浆去渣,将浆液再次浸泡净化去涩,浸泡期间定时搅拌,去涩浸泡2d效果最佳;再次浸泡结束后弃去上层清液,取岀湿粉,干制后过100目筛保存。
(2)苦槠豆干初步制作。
首先,称取一定量苦槠粉,加水搅成粉浆,充分静置沉淀后弃去上层清液。
然后清洗鸡蛋并叩开,称取与苦槠粉等量蛋液过60目筛,加入一定量的纯净水,滴加2~3滴柠檬汁混合均匀,倒于蒸锅内,电磁炉温度控制为70~80°C,加热慢煮。
煮至微沸时(50~60°C)倒入苦槠浆,用文火煮成糊状(边煮边搅拌至表面冒泡),起锅,倒入盒内,让其自然冷却成型后备用。
(3)特制卤料制作。
先分别称取辣椒粉25g、辣椒面25g、熟白芝25g麻置于一个容器中,加入适量生抽、食盐混匀。
然后热锅加入玉米油250mL,油温烧至150T左右,加入香菜15g、大葱葱白15g、洋葱20g、大蒜5g、生姜5g、若干干制小米辣椒(放入量视产品适应人群而定)、桂皮2g、八角2g、香叶2g、花椒1g,冰糖3g、食盐5g。
一起煎炸,制作过程可加入适量鸡精提鲜。
炸至约8min左右,有香味溢岀,且香菜、葱白、洋葱萎缩变焦黄时,捞岀配料,最后趁热将油倒在之前混匀的辣椒粉面中后冷却至室温[10]。
⑷苦槠豆干的成品制作。
按照豆干净质量20g,将初步制作好的苦槠豆干切成均匀片状,再将提前准备好的卤料定量装入容器内,放入豆干浸渍一段时间,用保鲜膜封口常温放置,充分卤制。
卤制结束采用抽真空包装,在豆干食品保质期内开袋即食。
1.2.2试验设计
(1)单因素试验设计。
根据苦槠豆干预试验结果,确定单因素分别从原料配比、浸渍时间、特制卤料用量这3个因素岀发,按照上述加工工艺步骤进行制作,并按照感官评价标准进行感官评定。
(2)正交试验。
按照单因素设计进行正交试验。
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设计见表1。
表1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设计
A原料配比
水平
(苦槠豆:纯净水)B浸渍时间C特制卤料用量
/%t/h/g 11:33100
21:56200
31:69300(3)感官品质试验。
根据GB2712—2014对豆制品感官品质指标的有关食品标准和规定,结合苦槠豆干的自身特点,按照表2从10个方面进行苦槠豆干感官评价,邀请10位具有正常味觉功能和感官品质评价能力的成年人,按照感官品质评定十分制原则进行打分,随机给予每位评价员苦槠豆干样品进行感官品质评价,要求评价小组人员评定时互不干扰,每试吃完一种样品后漱口以减小误差[18-21]o 感官品质评价见表2o
表2感官品质评价
项目评分标准分数/分
色泽
(满分10分)
呈均匀一致的黄棕色,有光泽7~10
呈淡黄色或色泽黯淡、发青,无光泽
色泽灰暗而无光泽
4~6
0~3风味
(满分10分)
苦槠味道浓郁纯正,香味突出7~10
味较浓,味道纯正,无异味4~6
味较淡,不纯正,有异味0~3口感
(满分10分)
口感细腻爽口7~10
口感稍粗糙
口感粗糙
4~6
0~3硬度
(满分10分)
硬度适中7~10
硬度较
硬度很硬
4~6
0~3弹性
(满分10分)
弹性好7~10
弹性一般
弹性差
4~6
0~3成片性
(满分10分)
偏薄,形状完好均匀7~10
片较薄,无破损,较均匀4~6
片厚或不成片,有破损,厚薄不均0~3
2021年第4期
沈梦姣,等:苦楮豆干生产配方及制作工艺研究・25・
(续表2)
2结果与分析项目
评分标准
感官评分/分
咀嚼性(满分10分)易咀嚼 较易咀嚼 难咀嚼
7~104~60~3黏附性(满分10分)
黏附性适中黏附性较强黏附性很强
7~104~60~3咸淡性(满分10分)咸淡适中 较咸或较淡 太咸或太淡7~104~60~3表面干湿度(满分10分)
表面干湿适中 表面较干或较湿 表面很干或很湿
7~104~60~3
2.1单因素结果与分析
2.1.1原料配比感官评定结果与分析
在苦槠豆干样品中,考虑主要影响因素为原料配 比、浸渍时间和特制卤料用量,现固定浸渍时间为 6h ,特制卤料用量为200 g ,原料配比依次为1 : 3,
1 : 5,1:6。
原料配比对苦楮豆干感官品质的影响见图1。
01 : 2
1 : 3
1 : 4 1 : 5 1 : 6 1 : 7
原料配比/ g : g
图1原料配比对苦槠豆干感官品质的影响
由图1可知,浸渍时间和特制卤料用量不变, 苦槠豆干制作的用料中加入纯净水的量逐渐增加, 当苦槠粉与纯净水的体积比为1:5时,感官品质最 佳,当减少或增加纯净水的用量时,感官品质均下 降。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苦槠粉在纯净 水中的溶解饱和程度有关,纯净水少量或过量使苦 槠粉不能充分溶解或溶解过饱和,从而直接影响到 苦槠豆干的初步成型及最终产品的感官品质。
因此, 从营养价值及口感风味各方面综合考虑,结合感官
评定最终结果,当苦槠豆干制作的用料配比为1 : 5 时, 产品感官品质最佳。
2.1.2浸渍时间感官评定结果与分析
在苦槠豆干样品中,考虑主要影响因素为原料 配比、浸渍时间和特制卤料用量,现固定苦槠豆腐
原料配比为1:5,特制卤料用量为200 g ,浸渍时间 依次为3, 6, 9 h 。
浸渍时间对苦槠豆干感官品质的影响见图2。
由图2可知,原料配比和特制卤料用量不变,
0-----------------------------1-------------------------------L 3 6 9
浸渍时间t / h
图2浸渍时间对苦槠豆干感官品质的影响
浸渍时间依次递增,当浸渍时间为6h 时,苦槠豆干 感官品质最佳,降低或延长浸渍时间,感官品质状 态均下降。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浸渍 时间不足,卤汁无法完全渗透至苦槠豆干内部;另 一方面若浸渍时间过长,则可能导致卤汁完全渗透 在豆干内部,卤料中香辛料的味道完全掩盖住苦槠 豆干本身风味,这2种情况都将使得最终产品品质 下降。
因此,从营养价值及口感风味各方面综合考 虑,结合感官评定最终结果,当浸渍时间为6 h 时, 产品感官品质最佳。
2.1.3特制卤料用量感官评定结果与分析
在苦槠豆干样品中,考虑主要影响因素为原料 配比、 浸渍时间和特制卤料用量, 现固定原料配比 为1 : 5,浸渍时间6 h ,特制卤料用量依次为100, 200, 300 g 。
特制卤料用量对苦楮豆干感官品质的影响见图3。
10・
8
6 4 2
蛊磺
0--------------------------------------------------------------L 100 200 300
特制卤料用量/ g
图3特制卤料用量对苦槠豆干感官品质的影响
由图3可知,原料配比和浸渍时间不变,随着 卤料用量逐渐增加,当卤料用量为200 g 时,苦槠豆 干感官品质最佳,降低或添加卤料量,感官品质状 态均下降。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卤料用量较 多或较少都会影响苦槠豆腐的浸渍效果,由于卤料 中有效成分的附着时间和其用量有直接关系,所以 都会影响苦槠豆干的最后品质口感。
因此,从营养 价值及口感风味各方面综合考虑, 结合感官评定最终 结果,当卤料用量为200 g 时,产品感官品质最佳。
2.2正交试蹄果
根据正交试验结果设计组数,评价员依据感官 评价表得岀苦槠豆干感官评定结果。
正交试验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在苦槠豆干制作过程中,
影响产
•26•农产品加工2021年第4期
表3正交试验结果
试验号A B C感官评分/分1111 3.9
2122 6.3
3133 4.4
4212 6.5
52237.2
62318.6
7313 6.0
8321 5.8
9332 5.4
5.5 4.9 5.6
6.9
7.4 6.8
5.7 5.7 5.7
R 4.37.7 3.6
品感官品质的主要因素顺序依次为B>A>C,即浸渍时间对苦槠豆干感官品质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原料配比,卤料用量影响最小。
且该产品的配方优化的最佳参数组合为A2B2C2,即原料配比为1:5,浸渍时间为6h,特制卤料用量为200g时,在该方案生产制作的苦槠豆干感官评分为8.6分,品质最好。
3结论
采用传统制作苦槠食品的工艺,配以豆干食品加工方法,对苦槠食品加工进行配方优化,研制苦槠豆干新型苦楮食品。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结合感官评定来研究不同因素对苦槠豆干感官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原料配比为1:5,浸渍时间为6h,特制卤料用量为200g时,生产制作的苦槠豆干感官评分为8.6分,产品各方面品质优良。
在苦槠豆干的制作过程中,浸渍时间的重要性很容易被忽略,在感官验证中得岀浸渍时间越长豆干口感越鲜咸,完全掩盖了苦槠豆干的本身口感,这一感官现象在Christopher T Wilson等人㈣的研究中也有提及;其次,原料配比也很关键,通过多次预试验,发现由于原料配比的不恰当会导致苦槠豆干岀现产品口感过硬或产品不成型,直接影响最终成品的品质;同时,在这一阶段制作过程中因加入一定量蛋液,试验组通过添加适量柠檬汁除腥。
这一系列苦槠豆干工艺的改进和配方优化,对豆干尤其是苦槠豆干新食品的生产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郑科旺,付梅芳,黄超凡,等.苦楮粉的基本性质初
探[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7,37(3):9-14. [2]涂宗财,刘光宪,豆玉新,等.苦槠果实总黄酮的提取
与纯化[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29(1):33-36. [3]涂宗财,刘光宪,王辉,等.苦槠淀粉物性初探[J].食
品工业科技,2008,29(8):121-124.
[4]张爽.苦槠果实活性成分提取与开发研究进展[J].农产
品加工,2017(12):67-68.
[5]周鲜娇,陈秋愉,陈蓉,等.响应面法对苦槠果实中黄
酮提取工艺的优化[J].湖北农业科学,2016(22):
5911-5917.
[6]杨武英,丁菲,李晶,等.八种野生壳斗科植物果实营
养成分的分析研究[J].江西食品工业,2005(3):23-
24.
[7]毛佳怡,秦礼康,曾海英,等.传统卤豆干工艺优化及其
对风味物质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19,40(23):
137-150.
[8]Andrew Muhammad,Constanza Valdes.Export tax reform
an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imported soybeans in China[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Applied Economics,2019(3):
511-525.
[9]Zhonghua Liu,Jinhui Zhao.Research progress of soybean
protein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En-
gineering,2019(4):321-334.
[10]王春叶.豆干感官品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08.
[11]卜宇芳,赵良忠,尹乐斌,等.卤豆干生产过程微生物
检测及安全控制[J].食品科学,2014(5):107-110. [12]韩翠萍,历卓,葛子榜,等.加工工艺对传统豆干质构
特性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19(4):203-208. [13]张雪,侯银臣,李磊,等.卤制调味料对豆干品质的影
响[J].粮油食品科技,2018,26(1):53-56.
[14]于新,吴少辉,叶伟娟.豆腐制品加工技术[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112-113.
[15]马玉山.酱卤制品的调香技术[J].肉类工业,2007⑷:
10-12.
[16]Yanez Jorge L,Woyengo Tofuko A,Jha Rajesh.Nutrient di
gestibility of soybean products in grower-finisher pigs1[J].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2019(11):4598-4607. [17]陈楚奇,赵良忠,尹乐斌,等.湘派豆干卤制工艺优化
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113-
120.
[18]谢丽娟,张月团,王洪娟,等.即食五香豆干生产工艺
的优化[J].中国调味品,2011,36(7):89-92. [19]Yang Hu,Chunhong Piao,Yue Chen.Soybean residue
(okara)fermentation with the yeast Kluyve romyces marxi-anus[J].Food Bioscience,2019(31):452-461. [20]赵延伟,王雨生,陈海华.豆制品的质构与感官评定相
关性的研究[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29(2):126-131.
[21]Adriana C Guerreiro,Custodia M.L Gago,Maria G.C,et al.
The influence of edible coatings enriched with citral and eu
genol on the raspberry storage ability,nutritional and sens
ory quality[J].Food Packaging and Shelf Life,2016(9):
20-28.
[22]Christopher T Wilson,Janice Harte,Eva Almenar.Effects
of sachet presence on consumer product perception and ac
tive packaging acceptability:A study of fresh-cut cantal-
oupe[J].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8(12):
53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