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
一、填空题
1.多音字组词
还hái huán模múmó
2.指出下面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1)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

(2)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讲的就是这种情况。

(3)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您说得太对了,这就是京剧中的杂技成分。

3.结合课文知识填空。

(1)古诗回放。

①《村居》的作者是,前两句是:,。

②默写《赋得古草原送别》:离离原上草,。

,。

(2)《找春天》一文中的孩子们找到了春天,发现她在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
(3)《开满鲜花的小路》中,鼹鼠先生收到邮寄来的包裹,里面是。

(4)《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中,邓小平爷爷在亲手栽种了一棵柏树。

4.写出可以替换下列句子中画横线部分的词语。

(1)那位年岁大的大娘正在苦苦寻求,探索那个刚刚帮助了自己的好心人。


(2)我们一家人对这个美丽的公园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

(3)这个十分,非常高的杨树已经种植了几十年了。

5.画出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青螺(luó lèi)毁灭(fěi huǐ)茁壮(zhuó zuò)
缤纷(bīng bīn)省略(lüè luè)肝脏(zāng zàng)
6.比一比,组成词语,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支、枝
皮、被
二、语言表达,句子训练营。

7.按要求写句子。

(1)我懂得妈妈的深情一片。

(改为反问句)
(2)我长得这么健康。

我有一个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的巨大摇篮。

(用关联词连句)
8.按要求写句子。

(1)英勇的解放军战士歼灭了全部敌人。

(改为“把”字句)
(2)饥饿的蚂蚁吃了一条大青虫。

(改为“被”字句)
(3)昨天傍晚下了一夜的雨。

(修改病句)
(4)王红看小说。

(扩句)
9.按要求写句子。

(1)大自然是有它自己的规律的。

(改为反问句)
(2)他只好奋力驱走了那只嘲鹰。

(缩句)
10.句子训练。

(1)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声从那一团越发繁茂的垂蔓里边发出。

(缩句)
(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转述句)
(3)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4)用“新鲜”的两种意思造句。

①空气经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

②没有变质,也没有经过腌制、干制等。

(5)把成语“ 车水马龙”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三、修改病句
11.课文回顾站。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

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1)这段话写出了天都峰的特点是:、。

(2)作者写这两个特点是突出,暗
示。

四、信息匹配
12.选词填空:
A.猛烈B.执烈C.激烈
(1)经过的争论,最终他被说服了。

(2)战士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匍匐前进。

(3)教室里响起了的掌声
(4)敌人不断反扑,战斗非常。

13.我是拼音小能手
身躯气息树根湖边转弯集合
五、现代文阅读
课文阅读。

海底动物各有各有特点,海参靠肌肉的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火车还快。

乌贼和章鱼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有些贝类自己不动,但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14.这段话围绕哪句来写的?
15.这段话写了、、、、和几种动物。

16.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远程—忽然—旅游—一般—
17.你还知道那些海底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请你简要写下来。

小阅读
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

她睁开眼睛一看,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呀!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笋芽儿看看这儿,看看那儿,怎么也看不够。

她高兴地说:“多美好的春光啊!我要快快长大!”
18.找出描写美好春光的句子。

19.用画线的词“终于”写一句话。

20.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
六、文言文阅读
课内阅读。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问之,曰:“欲作
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21.下面对文中第二句话的标点,最恰当的是()。

A.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B.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C.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22.解释带点词语的意思。

弃.去:
还.卒业:
23.“问之”是指李太白问老媪。

他是这样问的:““。

24.人们为什么给山下的小溪取名为“磨针溪”呢?下面的说法最合理的是()A.为了纪念曾经在这条小溪边磨针的老媼。

B.为了纪念曾经经过小溪的大诗人李白。

C.为了学习发扬老媪坚持不懈的磨针精神。

七、书面表达
25.有首歌儿唱得好:“谁不说咱家乡美?”是啊,在我们的心目中,我们的家乡总是那么迷人,总有美丽的景色。

下面,就请你来做一做家乡的小主人,写一写记忆深刻的家乡景物吧!
我的家乡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还有;归还;模样;模范
【解析】【分析】还有,另外还有。

归还,还给别人物件。

模样,人的长相或装束打扮的样子。

模范,是个褒义词,本指制造器物时所用的模型,引申为值得人学习或取法的榜样。

【点评】字形分析法指谜面上有关的笔画、部首或整个字组合在一起来猜谜语的方法。

将谜面上有关的笔画、部首或整个字组合在一起。

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

多音字有以下几种用法: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语体不同,读音不同,读音有区别语体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等;方言词汇的存在造成多音。

2.【答案】(1)排比
(2)引用
(3)设问
【解析】【分析】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

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1)连用三个(可以……)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是排比。

(2)“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是引入现成的诗句,借以在说明问题、阐明观点时增强说服力,是引用。

(3)先提出问题,然后紧接着回答是设问句。

故答案为:(1)排比
(2)引用
(3)设问
【点评】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答案】(1)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柳枝;摇哇摇;枝头笑
(3)长颈鹿大叔;花籽
(4)天坛公园
【解析】【分析】(1)《村居》是唐代诗人高鼎写的描写农村田园生活的诗作,前两句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这两句生动地描写了春天时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是白居易,原文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描写了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2)《找春天》描写孩子们到田野中寻找春天的足迹: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3)《开满鲜花的小路》中鼹鼠先生收到了长颈鹿大叔寄来的包裹,他不认识是什么,又来鼹鼠先生无意中把“礼物”弄丢了,春天来了,鼹鼠先生丢失“礼物”的小路边长出了美丽的鲜花,原来长颈鹿大叔送给他的“礼物”就是“花籽”。

(4)《邓小平爷爷植树》描写邓小平爷爷1985年植树节在天坛公园栽种下一棵柏树的故事。

故答案为:(1)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柳枝;摇哇摇;枝头笑;(3)长颈鹿大叔;花籽;(4)天坛公园。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古诗和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背诵和默写能力,也涉及读书方法和课文理解的内容。

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诗句和课文的理解,以及自己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古代文学知识进行准确作答,答案要规范,书写要正确。

4.【答案】(1)年迈;寻觅
(2)恋恋不舍
(3)特别
【解析】【分析】(1)“年迈”是形容年龄很大的意思;“寻觅”就是寻求、探索的意思;
(2)恋恋不舍指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
(3)“特别”是非常、十分的意思;结合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可以选用恰当的词语进行替换。

故答案为:(1)年迈;寻觅;(2)恋恋不舍;(3)特别。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近义词的掌握情况。

作答时要结合所给词语的意思,根据平时对词语的学习积累,可选择适当词语,顺利作答。

5.【答案】luó;huǐ;zhuó;bīn;lüè;zàng
【解析】【分析】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侧重的是“常用字的字音”。

考查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

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是考试的重点、形声字、形近字次之。

多音字、难读字是“认读”的难点。

复习时应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把记忆和训练结合起来。

本题中:青螺(luó)、毁灭(huǐ)、茁壮(zhuó)、缤纷(bīn)、省略
(lüè)、肝脏(zàng)。

故答案为:luó;huǐ;zhuó;bīn;lüè;zàng。

【点评】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

6.【答案】一支;枝干;皮球;被子
【解析】【分析】支,量词,一支铅笔。

枝干,树枝的干系。

皮球,一种球类。

被子,睡觉盖在身上的床上用品。

【点评】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和辨析,学生应该进行仔细对比。

7.【答案】(1)我难道不懂得妈妈的深情一片吗?
(2)我之所以长得这么健康,是因为我有一个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的巨大摇篮。

【解析】【分析】(1)这句改写感叹句,可以在“懂得”前面加上表示“难道不”表示否定;在句末加上语气词“吗”,把句号改写成问号即可作答。

(2)这句中“我长得这么健康。

”与后面的“我有一个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的巨大摇篮。

”是结果和原因的关系,应该用“之所以......因为......”进行连接作答。

故答案为:(1)我难道不懂得妈妈的深情一片吗?(2)我之所以长得这么健康,是因为我有一个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的巨大摇篮。

【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

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8.【答案】(1)英勇的解放军战士把全部敌人歼灭了。

(2)一条大青虫被饥饿的蚂蚁吃了。

(3)昨天夜里下了一夜的雨。

(4)王红正在书桌前十分入迷的看着小说。

【解析】【分析】(1)这句改写“把”字句,要把“全部敌人”放在歼灭了的后面,前面加上“把”进行作答;(2)这句改成“被”字句,把“一条大青虫”放在句首,后面加上“被”和“饥饿的蚂蚁”,把“吃了”放在最后。

(3)句子中“昨天傍晚”与后面“下了一夜的雨”,前后矛盾,应该把“傍晚”改成“夜里”。

(4)扩写句子要加上一些描述性成分,把“王红”怎样看小说写具体。

故答案为:(1)英勇的解放军战士把全部敌人歼灭了。

(2)一条大青虫被饥饿的蚂蚁吃了。

(3)昨天夜里下了一夜的雨。

(4)王红正在书桌前十分入迷的看着小说。

【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

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9.【答案】(1)难道大自然没有它自己的规律吗?
(2)他驱走了嘲鹰。

【解析】【分析】(1)改写反问句应该在句首用上表示反问的语气词“难道”,把“有”改成否定词“没有”,句末加上语气词“吗”,把句号改写成问号。

(2)缩写句子是把句子中描述、说明作用的“奋力驱走”和“那只”去掉,保留句子的主干。

故答案为:(1)难道大自然没有它自己的规律吗?(2)他驱走了嘲鹰。

【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

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10.【答案】(1)鸣叫声发出。

(2)蔺相如说,秦王他都不怕,不会怕廉将军。

(3)白鹭本身是一首优美的歌。

(4)①刚下过雨,空气很新鲜。

②今天,菜市场的菜很新鲜。

(答案不唯一)
(5)期天,我和妈妈去购物。

走在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车可真多啊,公交车、私家车、电动车……路上的行人行色匆匆。

走在大街上,耳边是各种各样的声音,真是热闹啊。

【解析】【分析】(1)本题要求缩写句子。

去掉修饰语“ 一种尖细又娇嫩的”“ 从那一团越发繁茂的垂蔓里边”,留下主干;
(2)本题要求将句子改为转述句。

将原句中的冒号改为逗号,双引号去掉,再将问号改为句号,并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即可;
(3)本题要求将句子改为陈述句。

删掉原句中的“不”“吗”变为肯定,问号变为句话即可;
(4)本题要求用“新鲜”的两种意思造句。

根据提供的词语含义,分别写一个通顺、完整的句子即可;(5)本题要求将“车水马龙”的情景写具体。

车水马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

结合“车水马龙”的意思进行合理想象,要注意不要有语病。

故答案为:(1)鸣叫声发出。

(2)蔺相如说,秦王他都不怕,不会怕廉将军。

(3)白鹭本身是一首优美的歌。

(4)①刚下过雨,空气很新鲜。

②今天,菜市场的菜很新鲜。

(答案不唯一) (5)星期天,我和妈妈去购物。

走在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车可真多啊,公交车、私家车、电动车……路上的行人行色匆匆。

走在大街上,耳边是各种各样的声音,真是热闹啊。

【点评】本题考查了缩写、改写句子、语言表达等。

(1)本题考查句子的缩写。

缩写时去掉修饰成分,抓住主干,缩到最简即可。

缩写句子注意不改句意,不变结构,只保留主干。

(2)(3)本题考查学生改写句子的能力。

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句式的改变或要求其他形式的改变。

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注意保持句子的意思不变。

(4)本题考查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

解答此类问题,要认真分析所给词语的含义,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结合平时的语言积累,使用指定的词语写句子即可。

(5)本题考查学生用具体的情景表现词语意思的能力。

解答此类问题,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或阅读积累完成。

11.【答案】(1)高;陡
(2)爬天都峰的困难;登上这么高、这么陡的山峰,是需要勇气和力量的。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出来即可。

(2)考查概括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是对一篇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做出的确切、扼要的说明,简单说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者作者要告诉人们什么。

故答案为:(1)高、陡
(2)爬天都峰的困难;登上这么高、这么陡的山峰,是需要勇气和力量的。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此题考查对中心思想的概括能力。

12.【答案】(1)C
(2)A
(3)B
(4)C
【解析】【分析】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

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A.猛烈:因力量、气势大而表现强烈。

一般指过大的力量。

与(2)语境相符。

B.执烈:具有强烈感情、激情或热情的,一般指热情的状态。

与(3)语境相符。

C.激烈:着重指运动紧张或双方斗争尖锐,达到很高的程度,常形容争论、辩论、竞争、搏斗等。

一般指已经到了失控的状态。

与(1)、(4)语境相符。

故答案为:(1)C;(2)A;(3)B;(4)C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13.【答案】shēn qū;qì xī;shù gēn;hú biān;zhuǎn wān;jí hé
【解析】【分析】身躯:身材;身躯高大。

气息:呼吸时出入的气。

树根:埋在土里吸水的部分。

转弯:要说真题的但总是绕道别的话题去绕来绕去的。

集合:(简称集)是数学中一个基本概念,它是集合论的研究对象,集合论的基本理论直到19世纪才被创立。

最简单的说法,即是在最原始的集合论。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同时还可以看出学生对生字书写的掌握情况。

【答案】14.海底动物各有各有特点。

15.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贝类;深水鱼
16.长途;突然;旅行;普通
17.剑鱼能长到四五米长,但是长而锋利的上颌就占到了它体长的三分之一;皇带鱼是最长的硬骨鱼类,最长甚至能长到15米,它们没有牙齿依靠鳃耙滤食小生物。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作答时要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4.阅读语段,这段话是围绕“海底动物各有各有特点”这句话来写的,介绍了海底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和
特点。

故答案为:海底动物各有各有特点。

15.这段话围绕第一句,主要介绍了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贝类和深水鱼的不同特点。

故答案为: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贝类;深水鱼。

16.“远程”指很远的路程,与“长途”是近义词;“忽然”标识时间很短,与“突然”是近义词;“旅游”指导某个地方去游玩,与“旅行”是近义词;“一般”指很普通,没什么特点,与“普通”是近义词。

故答案为:长途;突然;旅行;普通。

17.海底动物还有很多,剑鱼能长到四五米长,但是长而锋利的上颌就占到了它体长的三分之一;皇带鱼是最长的硬骨鱼类,最长甚至能长到15米,它们没有牙齿依靠鳃耙滤食小生物。

故答案为:剑鱼能长到四五米长,但是长而锋利的上颌就占到了它体长的三分之一;皇带鱼是最长的硬骨鱼类,最长甚至能长到15米,它们没有牙齿依靠鳃耙滤食小生物。

【答案】18.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

19.经过思考,他终于将这道数学题做出来了。

20.喜欢。

因为笋芽向往光明,他不怕困难,勇敢地长大。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作答时要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8.“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这句话描写了笋芽儿看到的美好的春光。

故答案为: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
19.“终于”意思是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作答时要结合词语的意思进行正确作答。

故答案为:经过思考,他终于将这道数学题做出来了。

20.语段中描写的笋芽儿奋力的向地面生长,要看一看这个美好的世界,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所以我们都喜欢笋芽儿。

故答案为:喜欢。

因为笋芽向往光明,他不怕困难,勇敢地长大。

【答案】21.C
22.放弃;回去
23.老婆婆,您磨铁杵干什么呀?
24.C
【解析】【点评】(1)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其义自现。

(3)此题主要考查结合语境对人物语言的揣摩能力,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4)解答此题要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再读一读这个给出的选项,然后分析判断。

2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解答此题时,首先要牢固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使用方法,其次要善于仔细分析题中语段的语境,最后运用平时积累的标点符号的作用去解答题目。

一句话没说完用逗号,一句话完了用句号。

如: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22.这是对文言词语理解的考查。

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应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

弃去:就放弃学习离开了。

弃:放弃。

还卒业:就回去完成学业。

还:回去。

23.人物语言的揣摩是要在细致地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环境、性格的基础上来完成得。

语言的组织要条理。

如:“老婆婆,您磨铁杵干什么呀?”
2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人们给山下的小溪取名为“磨针溪”为了学习发扬老媪坚持不懈的磨针精神。

选C。

25.【答案】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那里有弯弯流水的小溪,有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有整齐排列的麦田,有清新怡人的空气,有辛勤劳动的村民。

生活在那里我感到非常的幸福快乐,因为有叔叔、伯伯、婶婶、姑姑都无微不至的照顾我。

最重要的是,有亲爱的爷爷奶奶陪伴我成长,爱护我,关心我。

虽然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不能陪伴在我身边,但我依然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我爱我的家乡,这个美丽富有童话色彩的农村生活。

白天,我喜欢约上我的小伙伴们一起去池塘捉鱼,在田地里帮大人收麦子,种庄稼,我们会在辽阔的田野上放风筝,一起跑着,欢笑着,别提有多开心,多么无忧无虑。

夜晚,农村里没有城市那般绚烂璀璨的灯光,唯一发光发亮的是天上的星星和月亮,满天的繁星映衬着神秘璀璨的银河,我会跟爷爷奶奶一起在院子里的竹椅上乘凉,欣赏这夜的静谧和星的闪烁。

我就是在这样一个温馨且没有纷扰的乡村生活中长大,读完幼儿园、小学和初中。

最终,因为要去县城里面读高中,不得不离开乡村小镇,选择自我独立的住校生活。

每到周末,我都会搭乘县城通往乡村小镇的面包车,赶回爷爷奶奶身边,一小时的车程并不算长,但那时想要回到乡村小镇,回到爷爷奶奶身边的心情却是迫切的。

如今的我已经远在外地他乡,内心涌动对家乡的思念却不曾减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题目是《我的家乡》,题眼是“家乡”,关键词是“我的”;说明这篇作文就是要求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家乡。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可着重描述家乡的一两处景观,切记不要记流水账,什么都写,写一两处即可,注意写作过程中语言的得当、优美;不要出现病句和错别字。

【点评】例文以排比句开头,语言优美,有气势。

文章记叙了“我”的家乡有我最亲的人,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我”在这个地方快乐的玩耍,过得非常开心。

文章语句通顺,语言质朴,感情真挚。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