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3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3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得分统计表:一1. 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蒸汽压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基元反应NO 2 + CO = NO + CO 2的速率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测定某矿石中铁的含量时,获得如下数据:79.58%,79.45%,79.47%,79.50%,79.62%,79.38%。

置信度P 为90%时经Q 检验无可疑数据要舍弃,则标准偏差s 为________;置信度P 为90%时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______________。

(已知置信度为90%、n =6时,t =2.015)4. 已知HAc 的p K a Ө=4.76,则0.01 mol ·L -1的HAc 溶液的pH 值为________。

5. 已知NH 3·H 2O 的解离平衡常数p K b Ө=4.76,则NH 3·H 2O-NH 4Cl 缓冲体系可用于配制pH 从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之间的缓冲溶液。

6. 室温下,AB 2型难溶性物质的溶度积常数为K sp Ө,则其溶解度为____________;AB 型难溶性物质的溶解度为s mol ·L -1,则其溶度积常数为_______________。

7. 已知E Ө(Ag +/ Ag )=0.799V ,E Ө(Fe 3+/ Fe 2+)=0.771V ,则298.15K 时,反应Ag ++ Fe 2+→Ag (s )+Fe 3+的标准平衡常数K Ө为 。

8. 原子R 的最外电子层排布式为m s m m p m , 则R 位于_____周期,_____族,其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9. 配合物[CoCl(NH 3)4(H 2O)]Cl 2命名为 ,中心离子的配位体为________________,配位数为 。

《无机及分析化学BI》试题A卷(1)

《无机及分析化学BI》试题A卷(1)

是( )
A、AgCl 饱和溶液
B、1 mol·L-1NaCl
C、1 mol·L-1AgNO3
D、4 mol·L-1NaNO3
14. BaSO4 饱和溶液加水稀释后,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BaSO4 的溶解度增大
B. BaSO4 溶解度减小
C. BaSO4 的 Ks$p 增大
D. BaSO4 的离子积减小
36.在标准状态下,所有纯态单质的△fG
$ m
均为
0。(
)
37.比较两个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反应物浓度较大的反应速率快。( ) 38.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速率常数和反应速率逐渐变小。( ) 39.正催化剂加快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的速率。( ) 40.1.0 mol·L-1NaOH 和 1.0 mol·L-1NH3·H2O,它们的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 ) 41.某一元弱酸溶液被稀释后,解离度和氢离子浓度增加。( ) 42.在一定条件下,已知反应 H2A 2H++A2-,表明该反应是二元强酸。( ) 43.在有 AgCl 固体存在的溶液中,当加入等体积 1 mol·L-1 的 NaCl 溶液后,会使 AgCl 溶解度 显著减小。( ) 44.利用沉淀转化可使某些既难溶于水又不溶于酸的物质转化为可溶性物质。( ) 45.在分步沉淀中,当第一种被沉淀的离子浓度 c1≤1.0×10-5 mol·L-1,而第二种离子还没有生成 沉淀时,则这两种离子能被定性分离开。( ) 46.电极电势越高,电对中氧化态物质在水中氧化能力越强。( ) 47.在 Zn|ZnSO4||CuSO4|Cu 原电池中,向 ZnSO4 溶液中通入 NH3,电动势变小。( ) 48.氧化还原反应是参与反应的所有元素的原子都发生电子的转移或偏移。( ) 49.所有的配合物都必须包含内界和外界两部分。( ) 50.[Co(NO2)3(NH3)3]的命名为三硝基·三氨合钴(Ⅲ)。( ) 51.溶胶粒子带正电荷,所以胶核只吸附带正电荷的离子。( ) 52.同价反离子,水合离子半径越小,对胶体的凝结能力越强。( )

川农《无机化学(专科)》15秋作业考核

川农《无机化学(专科)》15秋作业考核

川农《无机化学(专科)》15秋作业考核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主观填空题一、单选题(共30 道试题,共30 分。

)V 1.二、已知反应2Fe3++Cu = Cu2++2Fe2+,Fe+ Cu2+ = Cu+ Fe2+,则反应的物质中最强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是A. Cu2+和FeB. Fe3+和FeC. Fe3+和CuD. Cu2+和Cu满分:1 分2. 用双水解公式判断NH4Ac水溶液的酸碱性(已知Ka?(HAc) = 1.8×10-5, Kb?(NH3?H2O) =1.8×10-5)A. 酸性B. 碱性C. 中性D. 无法判断满分:1 分3. 封闭体系、恒温恒压、不做非体积功的化学反应,在下列哪组条件下可自发进行A. △H>0,△S>0,高温B. △H>0,△S>0,低温C. △H<0,△S<0,高温D. △H>0,△S<0,低温满分:1 分4. 5mol N2(g)和5mol H2 (g)混合生成2mol的NH3(g),则反应N2(g) + 3H2(g) = 2NH3(g)的反应进度ξ为A. 1molB. 2molC. 0.5molD. 4mol满分:1 分5. 离子Pb2+, Ag+, Be2+的电子构型依次是A. 18+2, 18, 8B. 18+2, 18, 2C. 18, 18, 2D. 9-17, 8, 8满分:1 分6. 已知某反应的速率常数k的量纲是s-1,则该反应的反应级数A. 零级B. 一级C. 二级D. 三级满分:1 分。

四川农业大学答案《无机及分析化学(本科)》20年12月作业考核答卷

四川农业大学答案《无机及分析化学(本科)》20年12月作业考核答卷

《无机及分析化学(本科)》20年12月作业考核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判断题(共10 道试题,共100 分)
1.标准电极电势是一个强度性质物理量,它与参加电极反应的物质的浓度无关( )
正确的答案是:正确
2.饱和蒸气压随温度增加而线形增加( )
正确的答案是:错误
3.在EDTA的配位滴定中,酸效应系数是H+的函数,溶液的酸度越高,其值越大,配位体Y 参与主反应的能力就越大( )
正确的答案是:错误
4.溶液浓度较高可能会引起朗伯—比耳定律的偏离( )
正确的答案是:正确
5.Kb沸点上升常数与溶质的本性有关( )
正确的答案是:错误
6.同一分子, 温度越高, 能量大于E0的分子占所有分子的分数越小( )
正确的答案是:错误
7.使用碘量法时,反应不能在强酸性溶液中进行的主要原因是碘离子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
正确的答案是:正确
8.稀释弱酸溶液时,弱酸的电离度增大,pH值也增大( )
正确的答案是:正确
9.相同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在相同条件下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
正确的答案是:错误
10.热力学温度为0K时,任何纯净物质的完美晶体,熵值都是零( )
正确的答案是:正确。

考试《无机及分析化学》作业考核试题答案

考试《无机及分析化学》作业考核试题答案

考试《无机及分析化学》作业考核试题答案————————————————————————————————作者:————————————————————————————————日期:一、单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V1. 当用EDTA为标准溶液滴定金属离子时,若不加缓冲溶液,则随着滴定进行,溶液的酸度值将()A. 升高B. 随被测金属离子的价态改变而改变C. 降低D. 不变满分:2 分2. 下列各项符合微量分析法中固体试样取样量的是:()A. 0.2gB. 0.12gC. 0.02gD0.002gD. 0.00002g满分:2 分3. 今以酸度计测定某溶液的pH=9.25,该数字的有效数字位数是()A. 4位B. 3位C. 2位D. 1位满分:2 分4. 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时,其配位比一般为()A. 1︰1B. 1︰2C. 1︰4D. 1︰6满分:2 分5. 和EDTA形成配位化合物稳定性最强的金属离子是()A. Ca2+B. Mg2+C. Fe3+D. Zn2+满分:2 分6. 绝对偏差是指:()A. 平均值与真值之差B. 二次测定值之差C. 、单次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D. 单测定值与真值之差E二次测定值之差的平均值满分:2 分7. 滴定分析中,常用指示剂顏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这点称为()A. 化学计量点B. 突跃点C. 滴定终点D. 理论终点满分:2 分8. EDTA配位滴定的直接滴定法,终点所呈现的顏色是()A. 指示剂-金属离子配合物的顏色B. 游离指示剂的顏色C. EDTA-金属离子配合物的顏色D. 上述B与C的混合色满分:2 分9. 滴定分析要求相对误差为±0.1%,若称取试样的绝对误差为0.0002g,则一般至少称取试样()A. 0.1gB. 0.2gC. 0.3gD. 0.4g满分:2 分10. 下述操作中产生随机误差的是:()A. 使用未经校正的滴定管B. 样品在称量过程中吸湿C. 滴定时温度有波动D. 用HNO3代替H2SO4E. 称量热的坩埚满分:2 分11. 若用莫尔法测定NH4Cl的含量,适宜的pH为()A. 6.5<pH<10.5B. pH>6.5C. pH<6.5D. 6.5<pH<7.2满分:2 分12. 标准溶液是()A. 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B. 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C. 、浓度永远不变的溶液D. 只能用基准物质配制的溶液满分:2 分13. 使用均匀沉淀法的主要目的是( )A. 防止混晶生成B. 减少继沉淀C. 使沉淀更加完全D. 得到大颗粒沉淀满分:2 分14. 间接碘量法中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对碘的滴定应在何种条件下: ()A. 酸性B. 中性弱酸性C. 中性D. 中性弱碱性E. 碱性满分:2 分15. 下列变换正确的是( )A. 10.00ml=0.0100lB. 10.5L=1.05×104mlC. 10.5L=10500mlD. 10.5L=1.050×104ml满分:2 分16. 沉淀重量法中,使沉淀溶解度减小的是:A. 同离子效应B. 异离子效应C. 配位效应D. 酸效应E. 温度效应满分:2 分17. 现要用EDTA滴定法测定某水样中Ca2+的含量,常用于标定EDTA的基准物质应为()A. CaCO3B. Na2CO3C. Pb(NO3)2D. Zn满分:2 分18. 已知0.05mol/L一元弱酸HA溶液的pH =3.50,那么等浓度的一元弱碱NaA溶液的pH是()A. 10.50B. 9.20C. 9.00D. 8.50满分:2 分19. HPO42-的共轭酸是:()A. H3PO4B. H2PO-4C. PO43-D. OH- EH+满分:2 分20.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 催化剂可提高反应进行程度B. 催化剂可改变反应速度C. 催化剂可改变反应方向D. 反应前后催化剂组成发生变化满分:2 分21. 铁铵矾指示剂法测定Cl- 时常要加入硝基苯的原因是:()A. 可以加快沉淀的溶解度B. 可以增大沉淀的转化C. 可以防止沉淀的转化D. 作为指示剂E. 可以防止胶状沉淀的凝聚满分:2 分22. 两位分析人员对同一试样用相同方法进行分析,得到两组分析数据,若欲判断两分析人员的分析结果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该用下列哪一种方法( )A. Q检验法B. F检验法加t检验法C. F检验法D. t检验法满分:2 分23. 控制酸度可提高EDTA滴定选择性的原因是:()A. 降低杂质离子的浓度B. 提高待测离子的浓度C. 提高待测金属离子的KMYD. 、使杂质离子的K NY’降低到不能被滴定的程度E使杂质离子形成另外一种稳定化合物满分:2 分24. 以下论述中正确的是: ( )A. 要求分析结果的准确度高,一定需要精密度高B.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C. 分析工作中,要求分析结果的误差为零D. 进行分析时过失误差不可避免满分:2 分25. 若以EDTA为滴定剂,滴定某金属离子M,现要求测定的相对误差≤0.1%,则滴定时应控制的酸度条件必须满足()A. lgcM K'MY - lgαY(H) ≤ 6B. lgcM K'MY - lgαY(H) ≥ 6C. lgcM αY(H) - lg KMY ≥ 6D. lgcM K'MY ≥ 6满分:2 分26. EDTA与有色金属离子生成的配位化合物顏色是()A. 顏色加深B. 无色C. 紫红色D. 纯蓝色E. 亮黄色满分:2 分27. 配制I2标准溶液时,加入适量的碘化钾,目的是()A. 防止I2被空气氧化B. 使终点颜色变化更加敏锐C. 增加I2的溶解度,减少挥发D. 防止待测组分分解E. 以上均非满分:2 分28. 某样品含锰离子约5μg/mL,适于以下那种方法测定含量:()A. 酸碱滴定法B. 重量法C. 碘量法D. 配位滴定法E. 分光光度法满分:2 分29. 对某试样进行多次平行测定,获得其中硫的平均含量为3.25%,则其中某个测定值(如3.15%)与此平均值之差为该次测定的( )A. 绝对误差B. 相对误差C. 相对偏差D. 绝对偏差满分:2 分30. 按照质子理论,下列物质属于两性物质的有( )A. H2CO3B. 氨基乙酸盐C. 氨基乙酸D. 氨基乙酸钠满分:2 分31. 以下哪项不是重量分析法对沉淀形式的要求()A. 表面积大B. 纯度高C. 易于转化具有固定的化学组成的物质D. 溶解度小E. 易于过滤和洗涤满分:2 分32.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标准,恒重是指二次称量之差不超过:()A. ±0.1mgB. ±0.2mgC. ±0.3mgD. ±0.4mgE. ±0.5mg满分:2 分33. 氧化还原滴定的主要依据是()A. 滴定过程中氢离子浓度发生变化B. 滴定过程中金属离子浓度发生变化C. 滴定过程中电极电位发生变化D. 滴定过程中有配合物生成满分:2 分34. 若某基准物质A的摩尔质量为50g/mol,用它标定0.2 mol/LB溶液,假定反应为A+2B=P,则每份基准物的称取量应为( )A. 0.1~0.2gB. 0.2~0.4gC. 0.4~0.8gD. 0.8~1.0g满分:2 分35. 下列关于条件电极电位叙述正确的是()A. 不考虑浓度的影响B. 不考虑温度的影响C. 在特定条件下,电对氧化型和还原型的分析浓度均为1mol/L时的实际电位,因而校正了离子强度以及各种副反应的影响,故用它来处理问题,即简便又符合实际情况D. 在特定条件下,电对氧化型和还原型活度均为1mol/L时的电位值满分:2 分36. 将0.56g含钙试样溶解成250mL试液,移取25mL试液,用0.02mol×L-1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耗去30mL,则试样中CaO(M=56g×mol-1)含量约为()A. 6%B. 12%C. 30%D. 60%满分:2 分37. 根据重量分析对沉淀溶解度的要求,对于灼烧时不易挥发除去的沉淀剂,沉淀剂一般过量为()A. 20%~30%B. 10%~20%C. 20%~50%D. 50%~100%满分:2 分38. αM(L)=1表示()A. M与L的副反应相当严重B. M的副反应较小C. M与L没有副反应D. [M] = [L]满分:2 分39. 配位滴定法测定铝盐药物的操作为:在试液中加入过量的EDTA,加热煮沸片刻后,再用标准锌溶液滴定,该法的滴定方式是()A. 返滴定法B. 置换滴定法C. 直接滴定法D. 间接滴定法满分:2 分40. 可用于减少测量过程中的偶然误差的方法是()A. 进行对照实验B. 进行空白实验C. 进行仪器校准D. 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满分:2 分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四川农业大学《无机化学(专科)》作业考核(资料)

四川农业大学《无机化学(专科)》作业考核(资料)

《无机化学(专科)》 17 年 9 月作业核查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是A.pH ± 1B.Ka ± 1C.Kb ± 1D.pKa ± 12.以下各组数字分别是指原子的次外层,最外层电子数和元素的氧化数,哪一组最吻合硫的情况A. 8, 6, -2B. 2, 6, -2C. 18, 6, +4D. 2, 6, +63.以下配合物中含有多齿 ( 基 ) 配体的是A.H[AuCl4]B.[CrCl(NH3 )5]ClC.[Co(NH3)2(en)2]Cl3D.[CoCl2(NO2)(NH3)3]4.以下配合物中,属于螯合物的是A.[Co(NO2)6]4-B.Ni(CO)4C.[Fe(C2O4)3]3-D.[Fe(NCS)6]3-5. 欲测定有机物的燃烧热Qp,一般使反应在氧弹中进行,实测得热效应为变换关系式中的n(g) 为QV。

Qp与QV的A.生成物与反应物总物质的量之差B.生成物与反应物中气相物质的量之差C.生成物与反应物中凝聚相物质的量之差D.生成物与反应物的总热容差6.封闭系统、恒温恒压、不做非体积功的化学反应,在以下哪组条件下可自觉进行A.△ H>0,△ S>0,高温B.△ H>0,△ S>0,低温C.△ H<0,△ S<0,高温D.△ H>0,△ S<0,低温7. 在某温度下 ,反应A+B=G+F达平衡,已知H < 0 ,高升温度平衡逆向搬动的原因是A.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B.正反应平衡常数减小,逆反应平衡常数增大C.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D.正反应速率增加的倍数小于逆反应速率增加的倍数8. 两个化学反应I 和 II ,其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EI 和 EII , EI > EII ,若反应温度变化情况相同(由T1→ T2),则反应的速率常数k1 和 k2 的变化情况为A. k1改变的倍数大B. k2改变的倍数大C. k1 和 k2 改变的倍数相同D. k1 和 k2 均不改变9. Ag3PO4在水中的溶解度为S mol?L-1 ,则其 Ksp?可表示为A.27S3B.3S4C.9S4D.27S410.以下物理量中,可以确定其绝对值的为A.HB.UC.GD.S11. 0.4 mol·L-1 HAc溶液中H+浓度是0.1 mol· L-1 HAc溶液中H+浓度的多少倍A.1 倍B.2 倍C.3 倍D.4 倍12.以下配合物拥有正方形或八面体的几何构型, 其中哪个 CO32-离子作为螯合剂A.[Co(NH3)5CO3]+B.[Co(NH3)4CO3Cl]+C.[Pt(en)CO3]D.[Pt(en)(NH3) CO3]13. 苯的消融热为 10.67kJ · mol-1 ,其熔点为 5℃,则苯消融过程的rSmy 约为A. 2.09 J· K-1 · mol-1B. 10.88 J· K-1 · mol-1C. 54.39 J· K-1 · mol-1D. 38.38 J· K-1 · mol-114.以下只需要战胜色散力就能使之沸腾的物质是A.O2B.SO2C.HFD.H2O15.取 5mL 0.002 mol·L-1 Na2SO4与等体积的 0.02mol ·L-1 的 BaCl2 混杂( BaSO4的 Ksp? =1.1 × 10-10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没有积淀生成B.有积淀生成,而且 Ba2+和 SO42-均积淀完好C.有积淀生成,而且 Ba2+积淀完好,但 SO42-未积淀完好D.有积淀生成,而且 SO42-积淀完好,但 Ba2+未积淀完好16.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电子的钻穿本领越大,障蔽效应越小B.电子的钻穿本领越大,障蔽效应越大C.两者并没关系D.A 和 B 两种关系都可能17. n=4的电子层中,亚层数、原子轨道数、可容纳的电子总数、l = 2亚层的简并轨道数分别是A.3,8,18,7B.4,7,16,3C.4,16,32,5D.4,16,32,718. 25℃时, [Fe2+]=0.1 mol 反应 Fe2+(aq)+Ag+(aq)=Fe3+(aq)+Ag(s)的K?=3.2.· L-1, [Fe3+]=0.01 mol· L-1时反应向哪个方向进行当mol ·L-1,A.正反应B.逆反应C. 保持平衡D. 无法判断19. Cu2+ 可与 EDTA形成A.聚合物B.简单配合物C.螯合物D.复盐20.SO2(g) 的以下各热力学函数中,被规定为零的是A.△ cHm?B.△ fHm?C.△ fGm?D. Sm?《无机化学(专科)》 17 年 9 月作业核查二、多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1、已知 A+B = M+N, Δr H m=35kJ∙mol-1; 2M + 2N = 2D, Δr H m=-80kJ∙mol-1.则A+B = D的Δr H m= kJ∙mol-1。

2、已知分析天平能称准至±0.1mg, 要使试样的称量误差不大于1‰,则至少要称 g。

3、按有效数字规则计算 2.187×0.852 +9.82/3.425= 。

4、溶液中某物质X的浓度为2×10-5mol∙L-1, 用1 cm比色皿在465nm处测得吸光度为0.400, 则此配合物在465nm 处的摩尔吸光系数为 L·mol-1·cm-1。

5、计算0.10 mol∙L-1Na2HPO4溶液的pH值,选择最简计算公式为[H+]= (H3PO4的逐级解离常数为K a1、K a2、K a3)。

6、Ac–的分布系数与HAc的总浓度无关,取决于HAc的和溶液的。

7、加入沉淀剂后,被沉淀的离子在溶液中残留量不超过 mol∙L-1叫沉淀完全。

= 0.09961 g·mL-1, 则8、已知: Cr2O72- + 6I- + 14H+ = 2Cr3+ + 3I2 + 7H2O , M KI=166.01, T KI/K2Cr2O7C K= moL·L-1。

2Cr2O79、将反应2Ag+ 2I- + 2H+ = 2AgI↓ + H2组成原电池,则原电池符号为。

10、已知Pb2+的浓度为10-2mol·L-1,在pH=4.0时,lg Y(H)=8.44,10、lg K PbY=18.04,则Pb2+ (填“能”或“不能”) 被EDTA标准溶液准确滴定。

11、配合物:[Cu(NH3)4][PtCl4]的名称是(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12、用EDTA滴定Zn2+时,Al3+有干扰,可在合适的pH值下,加入NH4F使Al3+ [AlF6]3-配离子,属于掩蔽法。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在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HAc(aq)和HCl(aq)中,所含的氢离子浓度 ;若用相同浓度的NaOH 溶液去完全中和这两种溶液时,所消耗的NaOH 溶液的体积 ,恰好中和时两溶液的pH 值 。

(填“相同”或“不同”)2、任何电对的电极电势的绝对值都不能直接测定,在理论上,某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E 是将其与 电极组成原电池测定该电池的电动势而得到的。

国际上规定上述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为 。

3、配合物[Co(NH 3)4Cl 2]Cl 的名称是 ,中心离子的配位数是 。

4、某元素最高氧化数为+6,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其原子半径为同族元素中最小的,该元素的价电子层结构式为 ,元素名称为 ,该元素属于 族。

5、用莫尔法测Cl -时的适宜pH 范围是 ,滴定是 ,指示剂是 。

6.滴定分析中有不同的滴定方式,除了 这种基本方式外,还有 、 、 等。

7、分析测试数据中,随机误差的特点是大小相同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 ,大误差出现的概率 ,小误差出现的概率 。

8、四氯化碳与单质碘之间存在的作用力类型为 。

9、准确称取20.0mg 某水溶性多肽溶于20.0mL 水中,298.15K 时,测得该溶液渗透压为2.48×103Pa ,则该多肽的相对分子量为 ,其凝固点下降值为 。

(已知水的k f =1.86K ⋅kg ⋅mol -1)10、NH 3极易溶于水,其原因是 。

11、标准摩尔生成焓 m f H ∆为零的物质称 。

标准摩尔燃烧焓 m c H ∆为零的物质为 。

12、已知K(HAc) = 1.75 ×10-5,用 0.025 mol.L-1 HAc溶液和等体积0.050 mol.L-1 NaAc 溶液配制的缓冲溶液,其pH = ,在该溶液中加入很少量HCl溶液,其pH值将。

13、取一支小试管,向其中加入10滴1 mol⋅L-1KI溶液,加10滴CCl4,再向其中加入5滴1 mol⋅L-1FeCl3溶液,振荡,CCl4层变为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该实验说明Fe3+的氧化能力比I2的氧化能力_____。

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考试题(doc 7页)

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考试题(doc 7页)

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考试题(doc 7页)《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考试试卷( A ) 卷一、是非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画√,错误的画×)(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10分)1.2CO(g) +O2(g) =2CO2(g)是熵增过程。

()2.配制KMnO4标准溶液可以采用直接法。

()3.在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4.缓冲溶液就是pH永远不变的溶液。

()5.热力学第三定律可表示为:在0 K时任何物质的熵值为零。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30分)1.NH3的共轭酸是()。

A. NH2B. NH2OHC. N2H4D.NH4+2.已知298 K时,Sn (s) + Cl2(g) →SnCl2 (s) 的Δr H(1) = -349.8 kJ·mol-1,SnCl2 (s) + Cl2(g) → SnCl4 (l) 的Δr H(2) = -195.4 kJ·mol-1,则 Sn (s) + Cl2(g) → SnCl4 (g) 的Δr H为()。

A. -545.2 kJ·mol-1B. -272.6 kJ·mol-1C. 154.4 kJ·mol-1D. -154.4 kJ·mol-13.NH4Ac (aq)系统中存在如下的平衡:NH3 + H2O NH4+ + OH-K;HAc + H2O Ac- + H3O+K;NH4+ + Ac- HAc + NH3K;2H2O H3O+ + OH- K;这四个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是()。

A. K= K·K·KB. K= K·K·KC. K·K= K·KD. K·K= K·K11.有X、Y、Z三种主族元素,若X元素的阴离子与Y、Z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Y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Z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则此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大小次序是()。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库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库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一)班级:姓名:序号:成绩:一、填空(每空2分,共64分)1、已知反应A(g)+B(g)C(g)+D(l)处于平衡状态:①若正逆反应活化能分别为157.5和216.5kg.mol-1,则正反应热效应△H= -59 kj. mol-1,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②增大反应总压力,则平衡将正向移动,降低温度,则平衡将 g③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c= ,Kp= ,Kc和Kp的关系为。

④若测得10秒钟内产物C的浓度改变了4.0×10-3molL-1,则该反应的速度为 4.0×10-4 mol.L-1.S-1。

2、某温度时,若已知反应Cl2(g)+H2(g)2HCl(g)和2H2(g)+O22H2O(g)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和K2,则反应2 Cl2(g)+2H2O 4HCl的平衡常数K3= 2 K1 -K2。

(g)+O2(g)3、下列数据各是几位有效数字?①47 任意;②2.0060 5 ;③PH=2.63 2 ;④0.0201 3 ;⑤1.003×10-5 4 。

4、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判断下列物质中是酸的有NH4+H2C2O4HA C,其共轭碱为NH3 HC2O4- Ac-;是碱的有CO32- CN-,其共轭酸为H CO3- HCN-;是两性物质的有H2OHS- NH4A C。

H2O NH4+ H2C2O4 CO32- HA C HS- CN- NH4A C5、写出浓度为C.mol.L-1下列溶液的物料等衡式,电荷等衡式和质子等衡式:①NH3.H2O C=[NH3]+[NH4+] [NH4+]+[H+]=[OH-] [H+]+[NH4+]=[OH-]②H2CO3 C=[H2CO3]+[HCO3-]+[CO32-] [H+]=[HCO3-]+2[CO32-]+[OH-][H+]=[NCO3-]+2[CO32-]+[OH-] ③Na2HPO4 C=[HPO42-]+[H2PO4-]+[PO43-]+[H3PO4]2[Na+]+[H+]=2[HPO42-]+[H2PO4-]+3[PO43-] [H2PO4-]+2[H3PO4]+[H+]=[PO43-]+[OH-]6、常量分析所用滴定管可精确至±0.01ml,要使体积测量误差不超过±0.2%,应至少取 5 ml溶液。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 (1)全文编辑修改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 (1)全文编辑修改

大连工业大学 2008~2009学年 第一学期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A )共3页第1页 说明:“阅卷总分”由阅卷人填写;“复合总分”由复核人填写,复核总分不得有改动。

装 订 线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阅卷总分 复合总分得分一、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每题1分,共10分)( )1、0.01mol·L -1的某酸HA 溶液的pH=4.0,则该酸的解离度为1%。

( )2、加入正催化剂,正逆反应的活化能均降低同样的倍数,因此正逆反应速率增加的倍数相等。

( )3、在分析测定中,测定次数 n 一定时,置信区间越小,则置信度越高。

( )4、体系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时,状态函数(如H 、S 、U 、W 和Q 等)的变化值只与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完成该变化所经历的途径无关。

( )5、反应2AgI(s) + S 2- = Ag 2S + 2I -的化学平衡常数K θ = K sp θ(Ag 2S)/ (K sp θ(AgI))2。

( )6、难溶电解质的同离子效应使其溶解度降低,因而溶度积K sp θ也相应减小。

( )7、只要比较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的大小,即可说明任意状态下氧化还原能力的相对大小,以及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

( )8、已知原电池(-)Pt ∣H 2(100kPa)∣H +(1.0mol·L -1) ‖Cu 2+(1.0mol·L -1)∣Cu (+)在298.15K 时测得此原电池的标准电动势为0.3419V ,则E θ (Cu 2+/Cu)= 0.3419V 。

( )9、某三元酸Ka 1=10-3, Ka 2=10-5,Ka 3=10-12。

用NaOH 溶液滴定时,能与三个质子作用。

( )10、当任意氧化还原滴定达到化学计量点时,其电极电势一定满足E eq =112212()()n E n E n n θθ++。

四川农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考试试题

四川农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考试试题

四川农业大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1)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每题2分共50分)1. 含有Cl -和Br -的混合溶液,欲使Br -氧化为Br 2而不使Cl -氧化,应选择 ( ) (θ/Sn Sn24++ϕ =0.15 V ,θ/ClCl 2-ϕ=1.3583 V ,θ/BrBr2-ϕ=1.087 V ,θ/Cr OCr3272+-ϕ=1.33 V ,θ/MnMnO24+-ϕ=1.51 V ,θ/Fe Fe23++ϕ=0.771 V )A. SnCl 4B. K 2Cr 2O 7C. KMnO 4D. Fe 3+2. 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PbSO 4(S) Pb 2++SO 42-K spΘ(1)PbS (S)Pb 2++S 2- K spΘ(2)反应PbSO 4+S 2-4-的K 为 ( )A. K SP Θ(1). K sp Θ(2) B. K spΘ(1)/K spΘ(2)C. K spΘ(2)/K spΘ(1) D. ( K spΘ(1) /K spΘ(2))23. 0.04mol ·L -1的H 2CO 3的水溶液, K 1Θ﹑K 2Θ分别为它的电离常数,该溶液的c (H +)浓度和c (CO 32-)的浓度分别为 ( )A.04.0θ1⨯K ,K1Θ B.04.0θ1⨯K , 04.0θ2⨯KC.04.0θ2θ1⨯⨯K K , K2Θ D.04.0θ1⨯K , K2Θ 4. 已知某一元弱酸的浓度为c ,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溶液的c (H +)浓度为 ( )A.2cB. c K a 2θC. c K a ⨯θ21D. 2c K a ⨯θ5.θ/Cr OCr3272+-ϕ的数值随pH 的升高而 ( )A. 增大B. 不变C. 减少6. 用AgNO3处理[Fe(H2O)5Cl]Br溶液,产生的沉淀主要是( )A. AgBrB. AgClC. AgBr和AgClD. Fe(OH)37. 已知K fΘ[Ag(NH3)2+]<K fΘ[Ag(CN)2-]下列情况中能溶解AgCl最多的是( )A. 1L水B. 1L3.0 mol·L-1NH3·H2OC. 1L3.0 mol·L-1KCND. 1L3.0 mol·L-1 HCl8. 10ml2.0×10-4 mol·L-1Na2SO4溶液中加入10ml2.0×10-4 mol·L-1的BaCl2溶液后,溶液中SO42-离子的浓度为[K spΘ(BaSO4)=1.0×10-10] 青( )A. >10-5 mol·L-1B. <10-5 mol·L-1C. =10-5 mol·L-1D. =10-4 mol·L-19. Pb2+离子的价电子层结构是()A. 6s26p2B. 5s25p2C. 6s2D.5s25p65d106s210. 在一个多电子原子中,具有下列各套量子数(n,l,m,m s)的电子,能量最大的电子具有的量子数是()A. 3,2,+1,+1/2B. 2,1,+1,-1/2C. 3,1,0,-1/2D. 3,1,-1,+1/211. 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体建立化学平衡,它们的反应是C, 在相同温度如果体积缩小2/3,则平衡常数K p为原来的()A. 3倍B. 9倍C. 2倍D. 不变12.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来说,下列哪一种是正确的? ()A. △r G m越负,反应速率越快B. △r H m越负,反应速率越快C. 活化能越大, 反应速率越快D. 活化能越小, 反应速率越快13. 已知FeO (S) + C (S) = CO (q) + Fe (S) 反应的θm r H ∆为正,θmr S ∆为正,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 低温下自发过程,高温下非自发过程B. 任何温度下均为非自发过程C. 高温下自发过程,底温下非自发过程D. 任何温度下均为自发过程14. K w Θ的值是6.4×10-15(18 oC),1.00×10-14(25 oC), 由此可推断出 ( )A. 水的电离是吸热的B. 水的pH25 oC 时大于15 oC 时 C. 18 oC 时, c (OH -)=1.0×10-7D. 仅在25 oC 时水才为中性15. 用配位(络合)滴定法测定石灰石中CaO 的含量,经四次平行测定,得x =27.50%,若真实含量为27.30%,则27.50%-27.30%=+0.20%,称为 ( )A. 绝对偏差B. 相对偏差C. 绝对误差D. 相对误差16. 用计算器算得 004471.122000.0036.11124.1236.2=⨯⨯ ,按有效数字运算(修约)规则,结果应为( )A.12 B. 12.0 C. 12.00 D. 12.00417. 测定CaCO 3的含量时,加入一定量过量的HCl 标准溶液与其完全反应,过量部分HCl 用NaOH 溶液滴定,此滴定方式属 ( )A. 直接滴定方式B. 返滴定方式C. 置换滴定方式D. 间接滴定方式18. 已知p K b Θ(NH 3)=4.75用0.10mol ·L -1NaOH 溶液滴定0.10 mol ·L -1HCl+0.05 mol ·L -1NH 4Cl 混合溶液,合适的指示剂是 ( )A. 甲基橙(p K a Θ=3.4) B. 溴甲酚兰(p K a Θ=4.1) C. 甲基红(p K a Θ=5.0) D. 酚酞(p K a Θ=9.1)19. 下列反应中滴定曲线对称的反应是( )A. Ce4++Fe2+=Ce3++Fe3+B. 2Fe3++Sn2+=2Fe2++Sn4+C. I2+2S2O32-=2I-+S4O62-D. MnO4-+5Fe2++8H+=Mn2++5Fe3++4H2O20. 在滴定分析测定中,将导致系统误差的是( )A. 试样未经充分混匀B. 滴定时有液滴溅出C. 砝码未经校正D. 沉淀穿过滤纸21. 欲配制0.2 mol·L-1HCl溶液和0.2 mol·L-1H2SO4溶液,量取浓酸的合适的量器是( )A. 容量瓶B. 吸量管C. 量筒D. 酸式滴定管22. 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 )A. 滴定开始时B. 标准溶液滴定了近50%时C. 标准溶液滴定了近75%D. 滴定接近计量点时23. 标定HCl和NaOH溶液常用的基准物是()A. 硼砂和EDTAB. 草酸和K2Cr2O7C. CaCO3和草酸D. 硼砂和邻苯二甲酸氢钾24. 用K2Cr2O7法测Fe2+,加入H3PO4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酸度,B. 同Fe3+形成稳定的无色化合物,减少黄色对终点的干扰ϕ的数值,增大突跃范围C. 减小++23/FeFeD. 防止Fe2+的水解25. 在EDTA配合滴定中,只考虑酸度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大B. 酸效应系数越小,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大C. pH 越大,酸效应系数越大D. 酸效应系数越大,滴定突跃范围越大二、判断题(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正确的选A ,错误的选B ,每题1分共20分) 1. 配合物中心离子的配位数就是该配合物的配位体的个数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5.四川农业大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1)、选择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每题 2分共50分)1.含有Cl -和Br -的混合溶液,欲使Br -氧化为而不使Cl -氧化,应选择 ();:F e 3 /Fe 2 =0771 V )2. 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反应 PbSC 4+S 2- _: PbS+SC 4-的 K 为eeA. K SP (1) . K sp (2)e e 2D. (K sp (1) /K sp ⑵)4. A.B.K acC.〉K aD.2 —Cg 27Cr3 .的数值随pH 的升高而A.增大B.不变C.减少(「° 4 • 2 • =0.15 V ,Sn 4 /Sn 2°=1.3583 V , 「°=1.087Cl 2/CI …Br 2/Br …V,;Cr 2O 72 7Cr 3-=1.33::°MnO 4 -/Mn2 . =1.51 V ,A. SnC“B. K 262O 7C. KMnO 4D. Fe 3+PbSO 4(s )—- Pb 2++SO 42- K sp e(1)PbS :S) —- Pb 2++S 2-eK sp (2)e eB. K sp (1) /K sp (2)e e C. Ksp ⑵ /Ksp ⑴3. 0.04mol L -1・的 H 2CO 3 的水溶液,K 1e 为、K 2e分别为它的电离常数,该溶液的(c(H +)浓度和c(CO 32-)的浓度分别A.0.04,eK 1B.I I..K 1° 0.04 , .. K 2 ° 0.04 C.: ° °,K 1 K 2 0.04 ,D . W0.048. 10ml2.0 X 10-4 mol L -1Na 2SO 4溶液中加入 10ml2.0 x 10-4 mol L -1 的 BaC*溶液后,溶液中SO 42-离子的浓度为[K S p e (BaSO 4)=1.0 x 10-10]青9. Pt?离子的价电子层结构是A. 6s 26p 2 D.5s 25p 65d 106s 210.在一个多电子原子中,具有下列各套量子数(n,l,m,m s ) 的电子, 能量最大的电子具有的量子数是 A. 3,2,+1,+1/2 B. 2,1,+1,-1/2 C. 3,1,0,-1/2 D. 3,1,-1,+1/211.密闭容器中,A 、B 、C 三种气体建立化学平衡,它们的反应是A+B _- C,在相同温度如果体积缩小 2/3,则平衡常数K p 为原来的 A. 3倍 B. 9倍 C. 2倍 D.不变12.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来说,下列哪一种是正确的?A. △ r G m 越负,反应速率越快 B. △ r H m 越负,反应速率越快 C. 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快6.用AgN03处理[Fe(H 2O )5CI]Br 溶液,产生的沉淀主要是A. AgBrB. AgCIC. AgBr 和 AgCID. Fe(OH) 37.已知K f ° [Ag(NH 3)2+]<K 「[Ag(CN) 2]下列情况中能溶解AgCI 最多的是 ()A. 1L 水B. 1L3.0 mol L -1NIH 3 H 2OC. 1L3.0 mol L -1KCND. 1L3.0 mol L -1 HClA. > 10-5 mol L -1B. < 10'5 mol L -1C. =10-5 mol L -1D. =10-4 mol L -1B. 5s 25p 2C. 6s 2D.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13. 已知FeO (s )+ C (s )= CO (q )+ Fe (s )反应的 缶H 匚为正,A r S m 为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低温下自发过程,高温下非自发过程B. 任何温度下均为非自发过程C.高温下自发过程,底温下非自发过程D. 任何温度下均为自发过程14. K w 。

的值是 6.4 X 10-15 (18 o C ), 1.00X 10-14 (25 o C ),由此可推断出 ()A.水的电离是吸热的B.水的pH25°C 时大于15°C 时C. 18 °C 时,c (OH -)=1.0X 10-7D.仅在 25o C 时水才为中性15. 用配位(络合)滴定法测定石灰石中 CaO 的含量,经四次平行测定,得X =27.50%,若真实含量为 27.30%,贝U 27.50%-27.30%=+0.20%,称为()A.绝对偏差B.相对偏差C.绝对误差D.相对误差16.用计算器算得2.236“1124-12004471,按有效数字运算(修约)规则,结果应为()1.036 0.2000A. 12B. 12.0C. 12.00D. 12.00417.测定CaCO 3的含量时,加入一定量过量的HCI 标准溶液与其完全反应,过量部分HCI 用NaOH 溶液滴定, 此滴定方式属()A.直接滴定方式B.返滴定方式C.置换滴定方式D.间接滴定方式18.已知 pK b " (NH 3)=4.75 用 0.10mol L--1 NaOH 溶液滴定 0.10 mol L -1HCI+0.05 mol L ^NH A CI 混合溶液,合适的指示剂是()A.甲基橙(pK a © =3.4)B.溴甲酚兰(pK a © =4.1)© C.甲基红(pK a =5.0) , ©D.酚酞(pK a =9.1)19.下列反应中滴定曲线对称的反应是A. Ce4++Fe2+=Ce3++Fe3+B. 2Fe3++Sn2+=2Fe2++Sn4+C. l2+2S2O32-=2l-+StO62-D. Mn O/+5Fe2++8H+=M n2++5Fe3++4H2。

20.在滴定分析测定中,将导致系统误差的是()A.试样未经充分混匀B.滴定时有液滴溅出C.砝码未经校正D.沉淀穿过滤纸21.欲配制0.2 mol L-1HCI 溶液和0.2 mol L-1 H2SO4溶液,量取浓酸的合适的量器是( )A.容量瓶B.吸量管C.量筒D.酸式滴定管22 .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 )A.滴定开始时B.标准溶液滴定了近50%时C.标准溶液滴定了近75% D .滴定接近计量点时23.标定HCI和NaOH溶液常用的基准物是()A.硼砂和EDTAB.草酸和K262O7C. CaCO3和草酸D.硼砂和邻苯二甲酸氢钾24.用K262O7法测F0,加入H3PO4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酸度,B.同Fe3+形成稳定的无色化合物,减少黄色对终点的干扰C.减小申Fe3非e2+的数值,增大突跃范围D.防止Fe2+的水解25.在EDTA配合滴定中,只考虑酸度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大B. 酸效应系数越小,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大C. pH越大,酸效应系数越大D. 酸效应系数越大,滴定突跃范围越大二、判断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每题1分共20分)1. 配合物中心离子的配位数就是该配合物的配位体的个数。

2. 在HCI溶液中加入NaCI,由于产生同离子效应,溶液中的H+浓度会降低。

3. :: 02的值随溶液中Cu2+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Cu27Cu4. 酸碱完全中和后,溶液的pH等于7。

5. 任何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不论参加的物质的初始浓度如何不同,反应达平衡时,各物质的平衡浓度相同。

6. 根据电离平衡:H2S —- 2H++S2可知溶液中H+浓度是S2-离子浓度的两倍7. [C U(NH3)4]2+的稳定常数比[Cu(en)2]2+的稳定常数小,因为[Cu(en)2]2+是螯合物。

8. 某一碱溶液中加入水稀释后,由于电离度增加[0H-]也增加。

9. 化学反应的Q p与反应的途径无关,但它却不是状态函数。

10. 即使在很浓的强酸水溶液中,仍然有OH-离子存在。

11. 酸式滴定管一般用于盛酸性溶液和氧化性溶液,但不能盛放碱性溶液。

12. 已记载的实验数据不可撕掉或涂改,有错误时,可划去并加以注明。

13. 用100mL容量瓶准确量取100.00ml某标准溶液。

14. 称取基准物质KBrQ常用差减法进行。

15. 多元弱碱在水中各型体的分布取决于溶液的pH。

16. 氧化还原滴定中化学计量点时的电位为::」j n2 20 spm +n217. Q检验法进行数据处理时,若Q计W Q0.90时,该可疑值应舍去。

18. 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是:变色敏锐,用量少。

19. 标定某溶液的浓度(单位:mol L-1)得如下数据:0.01906、0.01910,其相对相差为0.2096%。

20. 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之一是1gK‘MY-1gK Min >2。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45分)1. 在298.15时,两电对Fe「Fe2■和Cu2,Cu组成原电池,其中c(Fe3+)=c(Fe2+)=c(Cu2+)=0.10 mol L-10 0已知工3 任2 R771 V ;Cu2-Cu=0.337 V求:(1)写出原电池的电池符号,电极与电池反应(2)计算电池电动势(3)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2. 要使0.05 mol的AgCl(s)溶解在500ml氨水中,NH3的浓度至少应为多大?0 7 0 in已知:K f Ag(NH3)/ =110 K sp AgCI =2 103. 一含有H2SO4和H3PO4的混合液50.00ml两份,分别用0.1000mol L-1的NaOH滴定,第一份用甲基红作指示剂需26.15ml滴至终点;第二份用酚酞作指示剂需36.03ml到达终点;求每升混合液中含每种酸多少克?( 6.23X 10-8, K93(H3PO4)=2.2X 10-13)试题参考答案一: 1.B 2.B 3.D 4.B 5.C 6.A 7.C 8.C 9.C 10.A 11.D 12.D 13.C 14.A 15.C 16.C 17.B 18.C 19.A 20C 21.C 22.D 23.D 24.C 25.B二: 1.X 2.X 3.X 4.X 5.X 6.X 7.V 8.X 9" 10" 11.V 12. V 13.X 14.X 15.X 16.X 17.X 18. X 19.X 20."i .(i ) Cu |Cu 2 (0.1)||Fe 3 (0.1), Fe 2 (0.1) | Pt电池反应:Cu+2Fe +=Cu 2++2FGT(1 分)(2). ©正旳加Fe2++O0592 ig01=0.771(1分)Fe .Fe10.1編H3 =5 0.2 =2.44(mol L 」)3.H 2SO 4(g/L ) =0.1000 [26.15 -(36.03 -26.15)] 98.08 1000=1.596(5分)2000 50.001 H 3PO 4(g/L ) =c (NaOH )V (NaOH ) M (H 3PO 4)江 100098.00 1000 = 0.1000 (36.03-26.15) 1000 50.00=1.9360.05922lg 0.1 =0.307 (1 分)E= ©正-©负=0.771 - 0.307 = 0.464 (1分)(3) .Ig K 8nE 8严771- O.337)*0.0592 0.0592K 8 =4.57 X1014(3 分)-12 .设:NH 的平衡浓度为xmol L (1 分) [Ag (NH 3)2]+=Q -]=0.1 mol L -1(1 分)Kj 8 =K SP 8 XKf 8 =2X 10-10 X1 X107=2X10-3= [A g (NH 3)2]r~t ci ~]r 0.1X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