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放线杆菌病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动物保健2021.06
羊放线杆菌病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分析
徐海涛
(山东省潍坊昌邑市畜牧业发展中心山东潍坊261300

线杆菌病在养羊生产中较为常见,主要是放线杆菌通过损伤皮肤侵入体内所致。

本病通常不会导致死亡,但病程较为持久,降低羊的生长速度和饲料消化率。

本文对羊放线杆菌病的发病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总结了诊断方法和中西医治疗方式。

线杆菌病;诊断;防治
放线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人、畜、禽体内消化道中大多可以检测到,主要以共生关系为主,但当黏膜受损时,极易侵入体内而引发本病。

放线杆菌病作为一种非接触性的慢性传染病,在临床上以局部组织增生与化脓,形成放线菌肿为主要特征。

1病原
1.1病原主要是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杆菌
1)牛放线菌为放线杆菌属成员,呈革兰氏染色阳性,不运动、能形成孢子,菌体呈丝样分支,在有二氧化碳的环境中生长良好[1]。

在动物组织可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芝,约大头针帽大小,呈灰色、灰黄色或微棕色,其颜色似硫磺[2],故称硫磺样颗粒。

本菌抵抗力弱,一般消毒剂均可将其杀死,对抗生素较敏感[3]。

2)林氏放线杆菌菌体大小0.3~0.5μm ×0.6~1.4μm ,长者可达6μm [4]。

多呈杆形、
椭圆形或球形,以杆形为主。

无鞭毛、无荚膜、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兼性厌氧。

在动物组织中也形成很小的菌芝,但放射状菌不明显,革兰氏染色后,中央和周围均呈红色
[5]。

本菌抵抗力微弱,单纯干燥和加热至50℃能迅速将其杀死。

1.2放线菌的培养
在含血清或血液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4d 后开始生长,初期菌落细小凸起、不透明、灰白色,直径0.5~1mm ,后逐渐变成黄色,纽扣状。

在肉汤培养基中37℃培养2~3d 后形成细小绒毛状、灰白色的颗粒、直径约1mm 的菌落,菌落表面有菌膜[6]。

2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山羊和绵羊均易感,牛也可感染。

2)传染来源:病羊及带菌动物是引发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3)传播方式:本病主要通过水平方式进行传播。

4)传播途径: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土壤、水源中都可检出,因此当羊只在进行正常的饲料采食或者饮水时,如果不经意间被饲料中较为尖锐的物体如铁钉、铁丝或者荆棘、麦芒刺破口腔表层皮肤时,在饲料和饮水中的大量放线杆菌便通过伤口进入口腔肌肉组织,进而移行至牙龈、舌头、口唇等各个部位,然后在此实现大量增殖造成本病。

有时放线杆菌也会继续深入至肝、肺等内脏器官而造成该部位的炎症和损伤。

5)流行特点多为散发。

3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
3.1主要症状
症状多表现为唇部、头下方及颈区肿胀。

病初病羊下颌肿大,继之形成单个和多个肿块,直径2~33cm [7],触之下颌部及面部的脓肿,有波动感且柔软、无热、无痛。

部分病羊该部位毛发组织脱落
[8]。

病羊食欲下降明显,体重不断下降,体温偏高维持在
39.3~39.8℃,眼结膜潮红,前后发病时间近1月左右[9]。

发生水肿的位置一旦破裂,脓液即会流出沾染于皮毛使其凝结为固体块。

肿胀但不水肿的组织则较为坚硬,由一层纤维组织包裹其内部的少量浓稠脓液,脓液呈绿黄色,内含有灰黄色小片状物[10]。

3.2病理变化
在患病羊只组织中呈现带有辐射状菌丝的颗粒性聚集物,呈灰色或微棕色。

病羊的下颌骨疏松呈蜂窝状,下颌骨与肌层之间有黄白色的干酪样渗出物。

4诊断要点
根据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查可基本确诊本病。

4.1实验室诊断
无菌取病羊病变位置积液凝固物,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泡并搅拌,待毛发散去之后可观察到黄白颗粒。

用氢氧化钠溶解颗粒并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牛放线杆菌及其菌丝。

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菌丝末端膨大,呈放射状。

林氏放线杆菌菌块很小,放射状排列不明显,革兰氏染色阴性必要时进行放线菌的分离培养。

4.2鉴别诊断
与本病相似的疾病有口疮、干酪样淋巴结炎、结核病及普通化脓菌所引起的脓肿等,在临床上应注意进行区别诊断。

1)口疮:口疮所发生位置以口唇部为主,除脓包还可以看到有红色丘疹,并在口唇处形成一层厚厚的痂块。

2)干酪样淋巴结炎:本病发生位置主要在颈下和下颌淋巴结附近,触之呈小球状,质地较硬,与本文放线杆菌病的柔软完全不一样。

3)结核:结核病虽然也会引发脓肿,但基本不会出现在口唇、脸颊等位置,而且往往以小结节为主。

4)普通脓肿:这个主要可以从脓液的颜色上区分,普通脓肿的脓液多为浅黄色,与放线杆菌病的黄绿色差异明显。

5防治措施
5.1预防
本病与口腔黏膜受损有主要关系,因此在日

疾病防治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06.038
56
饲料饲喂前,要对饲料进行简单的检查,清除里面铁丝、铁钉以及荆棘等容易刺伤口腔或者造成口腔黏膜损伤的物体,至于秸秆、米糠等也尽量减少饲喂或者经过处理之后再行饲喂,常见的处理措施有提前用水浸泡,待其软化之后再喂或者直接进行秸秆氨化处理以及青贮,既提高了饲料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又可以避免损伤口腔的情况。

对于饲喂的水要进行定期检查,保持水源的干净卫生,如果是放牧羊群则应该尽量避免到潮湿低洼地区进行放牧。

5.2西药治疗
主要以碘剂治疗为主。

静脉注射10%碘化钠溶液,并经常给患部涂抹碘酒。

碘化钠的用量为20~25mL,1次/周,直到痊愈为止。

也可用碘化钾2g溶于1mL蒸馏水中,再与5%碘酒2mL混合,一次注射于患部。

5.3手术治疗
若是脓肿较为明显且难以通过药物清除,则应该采用手术将脓包切开,挤出里面的脓液,然后对该部位使用碘酒冲洗或用棉球擦拭,再将沾有碘酒的纱布放入伤口中,每天进行一次纱布的更换,一直到痊愈。

如果伤口出现愈合后再次脓肿,往往是手术时没有把原有脓液清除干净所致,此时可以在患病位置注入1~3mL 复方碘溶液。

5.4中药治疗
处方:当归15g、蒲公英30g、龙胆草12g、甘草10g、生地、连翘、赤芍、川芎、瓜蒌、栀子各6g、二花1g,共研细末,煎水灌服,1剂/d,连用5d。

不论哪种处理方法结束以后,一定要及时调控饲料组份,加强病羊的营养,有助于病羊快速恢复。

6结语
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消费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羊肉虽然价格较高,却受到了市场的极大欢迎,这也直接刺激了国内养羊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作为普通养殖户来说,只要抓住机遇,实现致富还是很有可能的,需要注意的就是除了做好日常饲养管理之外,也要多观察羊群,及时发现各种问题加以诊治,必然可以迎来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王晓晖.某规模化羊场林氏放线杆菌病的诊治[J].畜牧与兽医,2017,49 (3):126.
[2]岳效义.牛放线杆菌病的诊治[J].养殖技术顾问,2013(12):71.
[3]苏永朝.母猪放线杆菌病[J].畜牧与兽医,1992(6):283.
[4]李秉鸿.静脉内注入碘溶液治疗牛放线杆菌病[J].广西畜牧兽医,1992(3): 49-50.
[5]王宝国,高辉.猪伊氏放线杆菌病诊治报告[J].养猪,2002(1):42.
[6]黄福忠,黄文国.牛林氏放线杆菌病诊治[J].四川畜牧兽医,2011,38(5):58.
[7]伍兵.南江黄羊放线杆菌病的诊治[J].四川畜牧兽医,2005(6):48.
[8]陈建宙.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诊断及防治[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 (15):99-100.
[9]杨斌,钱琳娜,许哲峰,等.1例东福利生羔羊放线杆菌病的诊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9,40(11):106-109.
[10]李付银.羊放线菌病的诊断与防治[J].畜禽业,2019,30(9):96.
泡的瓦数为40~60W。

4.2营养调控
种鸡和蛋鸡的饲养过程中要确保营养的均衡使得鸡能够采食到营养丰富的饲料和饮水,这样饲喂可以使得鸡群的体重均匀。

当鸡达到预产期时,应当采用隔日限饲的方式,调整鸡群的均匀度,确保鸡群在体成熟和性成熟达到协调一致。

还应当给鸡群提供丰富蛋白质的饲料以及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以保证营养物质适合产蛋量的增加。

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如发现鸡群中个体大小差异较大时可以采用分群饲养的方式,对其中的不同大小的鸡进行分群饲养管理,而后定期对鸡群进行抽检,以检测均匀度。

通常其均匀度需要控制在80%以上,避免出现体型过肥或过瘦。

4.3鸡群断喙
鸡群通常要进行3次断喙,首次断喙在约40日龄时进行。

而后,当鸡生长到11周龄时,进行第2次断喙,第21周龄时进行第3次断喙。

通过3次断喙可以有效的防止鸡群出现啄癖。

在断喙时要注意增加饲料的供应量,避免由于鸡在啄食饲料时,不容易采食到槽底的饲料而造成的采食量不足,从而引起鸡的体重下降。

4.4提升环境质量
要防止鸡群脱肛,还需要加强对环境的控制,不仅要控制环境
中鸡群的饲养密度,还需要对鸡舍内的空气进行通风,定期更换垫
料和加强环境的消毒。

确保鸡舍内具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避免
鸡群受到各种应激因素的刺激而出现应激反应,尤其是一些声音
造成的应激。

当鸡出现脱肛时,要及时将其挑出进行单独饲养。

4.5药物预防
在开产鸡的饲料中加入石膏粉,浓度为1.2%,可以预防脱肛。

在饮水中加入硫酸镁,浓度为0.03%,也能够减少脱肛的发生。


外,还可以应用中草药方剂来减少本病的发生,常用的药物有党
参、黄芪、白术、升麻、陈皮、甘草、大枣等,煎水后供鸡群饮用,连用
3d,可减少发病。


参考文献:
[1]华玉姝,梁妍.鸡脱肛发生的原因、临床症状、治疗和预防措施[J].现代畜
牧科技,2020(12):101-102.
[2]李景山.鸡脱肛的病因分析、临床症状及其防治[J].现代畜牧科技,2019 (12):62-63.
[3]张海军.蛋鸡脱肛的病因、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18
(8):58.
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