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清远市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1~5题共20分) (共5题;共20分)
1. (6分)(2020·港南模拟) (1)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泊秦淮》)
【答案】隔江犹唱后庭花
(1) 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
(2)微动涟漪,________。

(欧阳修《采桑子》)
(3) ________,君子好逑。

(《关雎》)
(4)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
(5)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游子悲苦惆怅的一句是:________。

(6)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明自己临危受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 (4分)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鳞次(zhì)________比顶礼(mó)________拜小心(yìyì)________
通(xiāo)________达旦(wēi'é)________山(lù)________
3. (3分)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三年时光匆匆过去,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回首往事,怀古伤今,不禁潸然泪下。

B . 200多年来,世界各国数以万计的探险家不畏冰山阻挡,不畏风暴严寒,前仆后继地奔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

C .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经济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人们生活衣食无忧。

但我们不能忘了那些舍身求法的先辈,没有他们,难有我们的今天。

D . 包装再精美,质量不过关,不过是掩耳盗铃而已。

4. (3分) (2017九上·民乐期末) 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是一句伟大的名言,它穿透了所有表层的现象。

②我们中学生应该奉行“成为你自己!”这一法则。

③思想家卢梭说:“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


④《唐璜》可以再写,但拜伦绝不会重现。

⑤不是吗?《向日葵》可以复制,但梵·高不可以克隆。

A . ②④①③⑤
B . ②④⑤①③
C . ③①⑤④②
D . ③①②⑤④
5. (4分)(2012·东营) 如图是中国节能认证标志,仔细观察,写一段解说文字。

要求:说明主体部分(蓝色。

周围汉字和英文除外)的构成要素、含义及其造型特点,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二、(6~22题共50分) (共5题;共50分)
6. (6分)阅读《相见欢》,完成题目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写词中画线句所表现的画面。

(2)这首词之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是由于它对“离愁”所做的真切、深刻的描写。

试举例说说这一特点。

7. (14.0分) (2019八下·浦东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籽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我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励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________。

选自《________》。

(2)解释加下划线字
①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________
②出郭相扶将________
(3)对第3段画线句子理解准确地一项是____________
A . 表现木兰想早日到达战场的急切心情。

B . 描写征途遥远,表现出跃马飞奔,驰骋沙场的英雄气概。

C . 描写征途遥远,表现不畏艰难的决心。

D . 像飞一样渡过千山万水,表现了木兰欢快的心情。

(4)《木兰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________
8. (9分)(2014·鄂州)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不一样的爱
须一瓜
①有件事,让我特别感激我的父母,觉得他们了不起。

长大后,我有时猜想,如果不是那样,我是否已经成为江洋大盗?
②那时候,我大概七八岁,和邮电大院里的孩子一起到郊外玩。

在河滩上,我们欣喜的发现了大片的西瓜地,西瓜只有皮球大小。

确认是西瓜后,所有的小孩都疯狂了。

我们扑进瓜地,非常享受亲手摘瓜的感觉。

我不知道别的孩子的情况,只知道我见了大的就扔了小的,最后留了两个比皮球大点的西瓜,反正糟蹋了不少。

③几个农民是包抄过来的,在呐喊声中,六七个小孩人赃俱获。

在把我们押送回家的路上,农民一路恶声威胁,要给这帮小偷灌粪!这让我极度恐惧。

在我的记忆中,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用天塌地陷形容那种绝望和自卑毫不为过。

我们都知道自己错了,一个个 A (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任凭农民愤怒宣判。

六七个孩子排成一行,就那样以小偷的耻辱形象,被揪进了成人的世界。

④惨剧才刚刚拉开帷幕。

除我之外,所有孩子的家庭,随着农民拿到索赔款的离去,都响起了鬼哭狼嚎般的家暴声。

有个叫小梅的领头大孩子,竟然被她父亲吊起来用皮带抽。

我心惊胆战地悄悄走过去,然后惊恐地溜走。

她的哭叫声和被打时尖厉的认错声,非常刺耳。

一个院子里,到处是恐怖绝望的哀号,还有父母的怒骂和摔打的声音。

⑤我父母给了农民钱,一个西瓜两元,共四元。

据说那时九块钱即一个人的月生活费。

所以,索赔是巨额的,农民是用西瓜结子再生西瓜的方法计算损失的。

我忐忑地等待父母对我的惩罚,但是他们始终谈笑自若,付钱的时候,还笑着调侃了我两句。

然后他们就忙自己的事了。

当我在院子里惊心游走,听着各家各户痛打孩子的惨烈之声时,我对自己命运的焦虑到了崩溃的地步。

⑥然而,我的事就这么过去了,后来居然成为我们家的一个笑谈和趣闻。

开始我还 B (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藏起来,形容十分羞惭),但我父母始终坦荡安然,他们的笑脸如一面明净的镜子,在那个镜子里,我隐约看到了自己的健康纯净。

⑦可惜极度敏感的我,一直到很大才明白我父母的伟大拒绝。

他们压根就不接受那些农民对小孩的严厉惩罚。

我父母也许自己都不知道,他们与院子里其他父母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所给予我的有力呵护和巨大的心灵解放。

⑧如果事情相反,我想以我的年龄﹑我的个性,即使不逆反成为小偷,内心的扭曲也是难免的。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从不顾及孩子的感受的。

⑨当然,我父母也不是神仙,两个哥哥太捣乱的时候,父亲偶尔也教训他们。

但是,我终生铭记的是,我父母在我精神危机时刻的笑脸。

(选自《青年文摘》)
(1)联系语境,根据括号中的提示,在第③段和第⑥段的空白处写出两个相应的成语。

(2)阅读全文,在下面横线上填写表现“我”心理变化的词语。

欣喜若狂→________→________→渐渐释然
(3)结合具体语境,分析选文第⑥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文章结尾句说“我终生铭记的是,我父母在我精神危机时刻的笑脸”。

你是如何理解此句中“笑脸”一词的?
(5)“不一样的爱”不光体现在作者的父母身上,还体现在很多人身上。

例如:美国富豪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日前倡议全美的亿万富豪宣誓,在有生之年或死后将自己的大半家产捐给慈善机构,而不是全留给自己的子女。

你在生活中感受过“不一样的爱”吗?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9. (6分)第三小组以“细品数朵‘朝花’·感悟鲁迅初心”为主题,绘制了下面的思维导图,分享他们阅读《朝花夕抬》的体验。

请你调动阅读积累,在图中①②③处填写相应内容。

10. (15分)(2019·惠来模拟)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
①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名男子竟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检书籍。

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

②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

”——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

对于那3名男子而言,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定剂”,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

③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

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

越是走在人生的“三岔口”,越是面临困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

一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
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符合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

④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

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就连梁启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

然而,即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己有“三耻”,居第一位的,就是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

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曾国藩们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就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营养品”。

⑤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

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

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姝2000多首诗词记忆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

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

有句话说得好,“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

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谈吐上、在胸襟中、在气质里,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⑥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

其实不然,读书并不是要逃离这个世界,而是要让人拥有平视世界的眼睛,阅读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正如哲人所言,“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观察。


⑦阅读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让人生气象万千。

这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文第①段提到“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表明这则例子虽已被反复用过,但每次引用都足以让人震撼。

B . 本文第①段中画线句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C . 第⑤段中武亦姝和雷海为身上那种从容淡定的独特气质就是“内在丰沛”的体现。

D . 本文从多角度论述了阅读的作用,尤其是第⑥段针对一般人可能有的认识进行论述,使论证更严密。

(2)下面不能用来证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A . 二战期间,美国士兵往往因为战争间歇期间生活乏味而士气涣散、训练消极,长官为此头痛不已。

在政府向军队提供了1.2亿本“军供版”图书后,士兵很快就恢复了士气,积极投入训练中。

B . 著名学者黄侃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

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

C . 我把阅读比喻为“人生的方舟”,并没有想掺进那种生死攸关的意味,而是意谓人生途中不论出现了多少危难痛苦,一旦具备了从阅读中汲取精神养料的能力,便不会被生活的河流所淹没,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不死”。

——秦文君
D . 读孔得仁,读孟得义,读老得智,读庄得慧,读墨得力行,读韩得冷眼,读荀得自强不息。

——易中天
(3)联系语境,理解文中第⑥段画线句子的含义。

三、(23题 50分) (共1题;共50分)
11. (50分)(2018·盘锦)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一)题目:晴天
(二)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请以“学”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提示:在失败中学会坚强,在关爱中学会感恩,在书籍中学会做人……)
要求:①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思想积极健康,有真情实感,恰当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和容易显露个人信息的地名。

参考答案一、(1~5题共20分) (共5题;共20分)
答案:1-1、
答案:1-2、
答案:1-3、
答案:1-4、
答案:1-5、
答案:1-6、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
考点:
解析:
二、(6~22题共50分) (共5题;共50分)答案:6-1、
答案:6-2、
考点:
解析:
答案:7-1、答案:7-2、答案:7-3、答案:7-4、考点:
解析:
答案:8-1、
答案:8-2、答案:8-3、
答案:8-4、
答案:8-5、
考点:
解析:
答案:9-1、
考点:
解析:
答案:10-1、
答案:10-2、
答案:10-3、
考点:
解析:
三、(23题 50分) (共1题;共50分)答案:11-1、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