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一、物质的分类
根据物质的组成及结构特征,物质可分为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三类。
1. 元素:由一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不能通过化学方法分解成其他物质。
2.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子按一定的化学组合比例结合而成的纯物质。
3.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按任意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
二、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
1. 化学式
化学式是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化合物中各种元素的名称和相对原子数量的简洁的书写方式,化学式包括:分子式、离子式、简式、结构式等。
(1)分子式:表示分子中各种原子的种类和相对原子数量的简写方式。
(2)离子式:表示离子中各种离子的种类和相对离子数量的简写方式。
2.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简洁书写方式。
三、化学计量
化学计量是指在反应过程中,两个或多个不同物质按一
定的化学量比例发生化学反应时,所需要的各种物质的量,以及反应后所得到的各种产物的量的数学计算过程。
1. 摩尔质量
摩尔质量是指一个物质的摩尔质量与其相应的原子质量(或分子质量)相等,单位为g/mol。
2. 摩尔计算公式
n = m/M
n:摩尔数,单位mol;
m:质量,单位g;
M:摩尔质量,单位g/mol。
3. 输入输出法
输入输出法是一种计算压力或体积与物质数量之间关系
的常用方法,它可以简化计算,并且可以解决中间反应的问题。
四、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指在关闭化学反应容器的条件下,反应物转化
为产物的速率相等的状态,化学平衡只发生在封闭且系统存在一定温度、压强和物质浓度的条件下。
1. 平衡位置
在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与产物的浓度不再变化,称
为平衡位置,平衡位置受到“反应物去向”的影响。
2. 平衡常数
平衡常数K用于描述系统中在平衡时反应物浓度与产物
浓度之间的关系。
对于反应式aA + bB ⇔ cC + dD,K =
[C]^c[D]^d/[A]^a[B]^b。
3. 平衡移动原理
平衡移动原理是指平衡系数K与平衡时各物质浓度的关系,其值越大,产物浓度就越多,而反应物浓度就越少。
五、酸碱理论
酸和碱是广义的化学概念,酸碱理论代表了酸和碱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性质。
1. 布朗斯特德理论
布朗斯特德理论认为,酸是能够捐赠质子(H+)的物质,碱是能够接受质子(H+)的物质。
2. 力黏斯理论
力黏斯理论认为,酸是能够捐赠或接受氢离子(H+)的,碱是能够接受或捐赠氢离子(H+)的。
两种理论是互相补充的。
3. 酸碱指示剂
酸碱指示剂是指能够变色的化合物,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中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用于检测溶液中的酸碱性。
4. pH值
pH值是指溶液中酸成分的活度的负对数,用来表达溶液中酸碱度的强弱程度。
六、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从而形成离子或原子的转化过程。
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在化学反应中,发生涉及氧元素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涉及氢元素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称电子受体为氧化剂,电子供体为还原剂。
2. 氧化数
氧化数是指一个原子或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是表示元素化合价的一种方法,用于描述原子或离子中电子数的增减。
3. 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
(1)直接氧化还原反应
可分为金属氧化反应和非金属还原反应。
(2)间接氧化还原反应
包括单质与含氧化学物质反应、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等。
4.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涵盖了纯化金属、电化学工业、化学电池、电解、腐蚀、污染处理等各个领域。
七、水的氢离子和氢氧离子
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液,它的氢离子和氢氧离子是水中自离解所产生的。
1. 自离解
自离解是指水分子在溶液中分裂成氢离子(H+)和氢氧离子(OH-)。
2. 幂符号
幂符号(p)是用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的标志符号,对数公式为 pH = -log[H+],pOH = -log[OH-]。
3. 酸度和pH值
pH值用于描述水的酸度,指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pH值越小,溶液越酸。
常见酸度为:1mol/L的HCl的pH=0;1mol/L的NaOH的pH=14。
八、化学反应速率
1. 化学反应的速率
化学反应的速率是指反应物质的浓度变化随时间变化的快慢。
2. 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反应速率受温度、浓度、物质的物理状态和催化剂等因
素的影响。
3. 反应速率的计算
反应速率可通过求取反应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来计算。
反应速率可根据反应物消失的速率,或根据产物生成的速率进行计算。
九、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的关系
1. 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和产物达到一定浓度后,反应速率变为零的状态。
这意味着,达到化学平衡后,反应物浓度和产物浓度不再改变。
2. 平衡常数
在化学平衡时,反应物的浓度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平衡常数用于描述反应物浓度和产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平衡常数越大,达到平衡所需的反应物数目越少。
3. 表示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的关系
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可以用会与反应速率有关系的平衡常数表述。
十、化学热力学
化学热力学是用热学方法研究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规律和热特性的科学学科。
1.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在一个孤立系统中,能量守恒,能量的变化只与初末状态有关。
2.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只有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热能才可能自然地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转移,即热能自然转移的方向是从高温到低温的。
3. 热力学第三定律
热力学第三定律指出,在温度为绝对零度的条件下,任何物体的热容和熵都可以等于零。
十一、化学原理在工业中的应用
1. 化学原理在纯化金属中的应用
纯化金属是驱动现代技术的一个关键环节,它涉及到物理和化学技术中各种不同的化学反应和流程,以及许多不同类型的材料。
2. 化学原理在电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化学原理在电化学工业中得以广泛应用,涉及到电解、镀层、腐蚀等领域。
3. 化学原理在化学电池中的应用
化学原理被用于在化学电池中地创建电流。
化学电池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4. 化学原理在清洗、消毒和消毒中的应用
化学原理在清洗、消毒和消毒中得到广泛应用,常见如漂白过程、清洁剂、杀菌剂和消毒剂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