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案-VisualBasic的基本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isual Basic的基本知识
一、课题:visual basic的基本知识二、教学目标:⑴ 掌握启动和退出visual basic的方法。
⑵ 了解visual basic窗口的组成,了解visual basic的三种工作模式,知道工具箱、工程资源管理器窗口、窗体设计器窗口、属性窗口、代码编辑器窗口的作用。
⑶ 理解工程的概念,知道工程的构成。
⑷ 理解对象、窗体和控件的概念,掌握建立控件对象的一般步骤,了解对象的命名规则。
⑸ 知道对象的三要素,知道读取和设置对象属性的方法,知道调用对象方法的格式,知道事件过程的格式。
⑹ 了解事件驱动的程序设计思想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⑴ vb系统中各窗口的功能。
⑵ 对象、窗体、控件、属性、方法和事件等基本概念的含义。
⑶ 事件驱动的程序设计思想。
三、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要计算机解决问题,必须编写程序,即确定算法,并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描述算法。
实际上,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描述的算法,只有用某一种计算机编程语言表示出来,才能称之为计算机程序,才能在计算机上执行。
在众多的计算机编程语言中,目前使用得较为广泛的是visual basic,简称vb。
它是美国微软公司推出的基于windows环境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第二节 visual basic的基本知识”,了解vb窗口的组成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
在具体学习本节内容之前,首先让同学们看一个用vb编制的小程序。
演示:一个简单的vb程序——“欢迎使用visual basic” 本节课我们将通过实际制作这个小程序,来具体说明vb窗口的组成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基本方法。
讨论式学习新内容⑴提问并结合演示——使学生了解vb的工作界面提问:要想用vb编程,必须先运
行它,那么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如何运行一个已经安装好的软件呢?答案:方法一:单击开始菜单的程序子菜单中相应的菜单命令;方法二:双击该软件在桌面上的快捷方式。
边演示边讲解:启动vb后,会出现“新建工程”对话框,该对话框有三个选项卡,从字面上我们不难理解它们的含义: ? 新建:建立新工程 ? 现存:选择和打开现有工程 ? 最新:列出最近使用过的工程在vb中,一个应用程序即为一个工程。
要创建我们刚才运行的程序,须选择“新建”选项卡,并选取其中的“标准exe”项,然后单击“打开”按钮,进入vb的窗口。
引导观察:请同学们认真观察vb的窗口,把它与我们前面学习过的软件做个比较,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答案:相同点:都有标题栏、菜单栏和工具栏;不同点:有许多独立存在的子窗口。
学生自学:请学生阅读本节的第二部分内容——visual basic窗口的组成,上机操作,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 vb有哪三种工作模式?目前我们正处于哪一种工作模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