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课后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课后题答案(dáàn)
第3页观察(guānchá)与思考
1.类人猿主要栖息于非洲和东南亚的热带森林中,现在的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
东部赤道地区一带;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森林中;长臂猿生活在南亚,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达腊的热带森林中。
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以下特点:它们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没有制造工具(gōngjù)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也不能进行人类那样的语言和文字交流。
2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技术和工具的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改善自然,改善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加强,这些都促使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
相反,现代类人猿不具备这些能力,加之人类不断开发(kāifā)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以及人类对现代类人猿的乱捕滥杀和环境严重污染等,都使得现代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jiǎnshǎo)。
3.(1)运动方式不同。
类人猿主要是臂行,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3)脑发育的程度不同。
第5页讨论题1.就“露西”的骨骼化石来看,她的上肢比较细短,下肢比较粗长。
“露西”的下肢骨具
有较为粗壮的股骨,骨盆的髋骨前后扁,左右阔,这说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2、图中的石块明显经过加工,分别呈斧状和凿状,可以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
物体。
由此可见推测“东非人”在逐渐适应直立行走的过程中,前肢的解放使他们已经初步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了。
第6页技能训练 123是事实,45是观点。
第8页观察与思考
1.男性生殖系统中,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睾丸,输送生殖细胞的是附睾,输精
管;女性生殖系统中,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卵巢,输送生殖细胞的是输卵管。
2.有关系。
因为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可以比喻成胚胎和胎儿居住的“宫
殿”。
第12页练习答案
1.这种说法不十分准确。
从医学上讲,孕妇妊期约为280天。
再280天左右出生的
新生儿,都属于足月出生
2.输卵管和输精管——输送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
阴茎和阴道——精子排出并进入母体的通道
睾丸和卵巢——产生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并分泌性激素
第14页讨论
1.男孩和女孩开始身高突增的年龄有差别。
一般来说,女生身高突增的年龄比男孩
早,女生平均在8岁至9岁时开始发育,而男生平均在10.5岁至11岁开始发育。
2.不完全一致。
每个人的营养状况,身体素质,体育锻炼情况都不完全一致;此外
还有遗传因素的不同等原因。
男孩和女孩体形的变化与睾丸和卵巢的发育有关。
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睾丸和卵巢的发育,男孩和女孩的身高依次明显开始增加,体重也依次明显增加,这必然导致体形发生变化。
3.男孩还会出现声音变粗,长出胡须,喉结突出,长出阴毛和腋毛等身体变化,女孩还会出现声音变细,骨盆宽大,乳房隆起,长出阴毛和腋毛等身体变化。
第21页讨论
1.不同食物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
2.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人体细胞所含物质的来源。
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
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种营养物质。
第27页课后练习
1.(1)B.A,E.(2)长期将食物D作为主要食物,缺陷是除糖类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c的含量太少并且缺乏维生素A和D,因此不利于健康。
2.(1)1000克黄豆中的糖类是186 克,脂肪是160克,蛋白质是351 克,钙是1.9克。
这样的食物,脂肪.蛋白质和钙明显超过了他每日的需要量。
2500克牛奶中的
糖类是85克,脂肪是80克,蛋白质是75克,钙是2.5克。
这样的食物,糖类和蛋白质不能满足他每日的需要。
(2)1250克
3.唇和口角发炎是因为身体内缺乏维生素B2造成的。
稻谷,麦粒经过多道工序的加工成为精米.精面,损失了富含维生素B2在体内的多种维生素的胚和内种皮。
如果长期食用精米和精面而副食又很单调,则不能获得足够的维生素B2,就会导致体内维生素B2的缺乏,造成唇和口角发炎
第31页讨论
2.牙齿、舌和唾液的区别是:牙齿能切断、撕裂和磨碎食物,舌头能使食物与唾液充
分混合,唾液能使淀粉开始发生变化。
它们联系的是:牙齿的切断、撕裂与磨碎以及舌的充分搅拌能使唾液更加充分地与食物碎屑混合,更好地促进淀粉发生变化。
3.口腔中唾液里的淀粉酶——唾液淀粉酶能使部分淀粉转变成麦芽糖。
第33页讨论
胆汁对花生油能起到乳化作用——使互补相溶的油和水变成大量细小油滴稳定地分散在水中形成乳状液。
胆汁中没有起消化作用的酶,但是胆汁通过乳化作用可以增大脂肪与酶的接触面,这有利于脂肪的消化。
第34页技能训练
(1).曲线Y表示(biǎoshì)脂肪的消化过程。
(2).淀粉(diànfěn)在口腔内开始消化,脂肪在小肠内开始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消化
(3).D代表小肠,里面含有肠液、胰液(yíyè)和胆汁等消化液。
第39页讨论(tǎolùn)
1.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有关营养成分、是否含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
厂家和厂家地址(dìzhǐ)等内容。
2.根据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上注明的生产日期或保质时间进行推算,就可以推
算食品是否过了保质期。
3.购买蔬菜要看蔬菜的颜色是发否新鲜,用手摸一摸是否硬挺,就可以知道它的新鲜程度;购买鱼时,要看它们的颜色是否有光泽,闻闻气味,就可以知它们的新鲜程度,买肉时还应看是否盖有检疫部门的印章。
第39页练习
1.营养合理的饮食,应该是每日均衡地吃“平衡膳食宝塔”中的五类食物,每日的早、
中、晚餐能量比例合理,并按时进餐。
2.这种说法不科学。
蔬菜、水果上有‘‘虫眼’,不能证明蔬菜没有喷洒过农药。
有了‘虫
眼’的蔬菜,可能是蔬菜长了虫有喷洒农药,也可能是虫子没有被农药杀死。
3.不能用发霉、变质的残羹剩饭或饲料喂养家禽家畜。
这是因为发霉、变质的残羹
剩饭或饲料中的有毒物质会大量积累在家禽的体内,这不仅影响了家禽家畜的生
长发育,而且人吃了这样的家禽家畜,也会因有毒的物质进入人体内危害人体健康。
第45页讨论
1.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这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
此外,鼻腔前部
的鼻毛、鼻腔表面的粘液和气管内壁上的纤毛和粘液也在保证气流通畅方面有一定的功能。
2.呼吸道还具有温暖、湿润和清洁进入人体内空气的作用。
鼻腔能预热吸入的冷空
气;鼻毛和鼻腔内的粘液能阻挡和黏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鼻腔内的粘液还能杀灭一些细菌并能湿润吸入的空气。
3.呼吸道温暖、清洁和湿润进入肺内空气的作用是有限的。
进入肺内的空气仍可能
有一些有害的物质,这些有害的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4.气管内壁上的纤毛向喉咙的方向不停摆动,把外来的灰尘、细菌等黏液一起送到
咽部,并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痰。
痰中含有大量的病菌等病原体。
呼吸系统传染病的病原体,都可以通过痰进行传播。
因此,我们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习惯。
5.与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相比,北欧人的鼻子显得大一些。
鼻子大,鼻腔也就相应
长一些,这有利于预热寒冷的空气。
第46页练习
1.进行呼吸之前,清除溺水者口、鼻内的污物,目的是使溺水者的鼻、咽、喉部通
畅,以利于空气进入肺部。
否则,空气容易进入胃内,回气时可能带动胃内的食物返回,出现呼吸道堵塞,造成窒息。
2.这说明口腔在湿润吸入的空气的过程中,失去了大量的水分。
用嘴呼吸不能对吸
入的空气起到充分预热和清洁作用,所以不如用鼻呼吸好。
3.急性支气管炎和肺炎主要是通过呼吸、飞沫和痰传播的。
这些致病微生物到达发
病部位的“旅程”是:外界空气—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炎则是到达肺)。
4.不及时治疗,支气管处的细菌、病毒等可以通过气管和支气管扩散到肺部引发肺
炎。
第50页讨论
1.同年龄、同性别的同学,胸围差有差别。
这与它们是否经常锻炼等有关系。
2.胸围差不能完全代替胸腔容积的变化。
膈顶部的下降和回升使胸腔的上下径发生
变化,也可以影响胸廓的容积。
第51页练习
1.(1)在相同时间内,坐、睡眠和散步这类活动可能需要的能量少;游泳、慢跑、踢足球这类活动可能需要的能量多;依据是题干中的表格。
(2)慢跑比打篮球耗氧量大,是因为慢跑没有打篮球激烈,所消耗的氧气可由呼吸过程源源不断提供。
打篮球较为激烈,因呼吸中供氧少而使能量供应不足时,需靠肌肉细胞的无氧呼吸提供能量补偿,总耗氧量就较少。
2.(1)左图同右图相比,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都比较缓和。
(2)左图可能反映睡眠或散步,右图可能反映剧烈的运动。
第53页讨论
1.在空气质量差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人群,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高
2.空气质量的恶化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死亡率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
3.烟雾污染和装修污染影响居室的空气质量,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
吸烟危害吸烟
者自身健康,也影响不吸烟着的健康。
4.新购买的家具以及发胶、清新机等,往往也含有上述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影响
居室的空气质量,等等。
第57页练习
1.过一段时间搬进去住的好处是装修后的墙壁和家具中的有机化合物可以扩散干
净。
2.戴口罩时应该注意的是;口罩是否过滤细小的尘埃;口罩是否与自己的脸型适
合,口罩带着是否舒适和便于清洗;
3.应在一天中尘埃比较少、空气比较清新时锻炼身体,应在尘埃比较少、空气比较
清新的地方锻炼身体,等等。
第60页讨论
1.血液中含有不同的组成物,他们的质量不一样,所以,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或
静置一段时间后,就会逐渐分成上下两层及中间一薄层白色物质。
2.血液是由上层的淡黄色、半透明液体、下层深红色部分以及中间的很薄的一层白
色物质(wùzhì)组成。
红细胞和所含的血红蛋白在下层深红色的物质里,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中间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中。
3.血液中有大量的血细胞,这些细胞与血浆共同构成血液,完成物质运输(yùnshū)等
功能,因此,血液是一种组织。
血液可以流动,因此成为“流动(liúdòng)的组织”。
第61页讨论(tǎolùn)
1.数量(shùliàng)最多的是红细胞。
2.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色,数量多,不用染色就可以观察到;白细胞的个
体比红细胞大,数量少,只有经过染色才能观察清楚。
3.血小板比红细胞和白细胞小许多,并且需要进行特殊的染色,所以在光学显微镜
下看不到血小板
第63页练习
1.大量出汗时,血液主要丢失水分和一部分无机盐。
通常采用喝水、适量补充无机
盐的方法,来补充血液中丢失的这些成分。
严重腹泻时,人体主要丢失的水分、一部分无机盐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
通常采用喝水、适量补充无机盐以及静脉注射(或口服)葡萄糖溶液等方法来补充血液中丢失的这些成分。
2.贫血患者的症状是:面色苍白,并有头昏、乏力、心悸、气急等症状。
血红蛋白
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一般来说,贫血患者应当多吃一些含铁的食物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3.昆明属于高原地区,同平原地区相比,空气中养的含量比较少。
在这种环境下训
练,可以增加足球运动员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从而增加足球运动员血液的供氧能力
4.白细胞吞噬了病菌和死亡的细胞后,自己也会死亡,所以白细胞的寿命比较短。
第65页讨论
1.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这三种血管。
血液在这三种血管
中流动的速度不同;在小动脉中流动快,在小静脉中流动慢,在毛细血管中流动最慢,且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2.一般可以去别处三种血管(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
第67页练习
3.目的是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向心脏方向流动。
血管由于血液比较多而膨胀起来,
从而便于针刺入。
针刺入的是静脉,多数静脉分布的比较浅,管壁比较薄、弹性比较强,这都有利于针刺入。
静脉中血液向心脏方向流动,刺后的伤口出血很少,稍经压迫即可止血。
第68页讨论
1.心脏壁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
肌肉组织具有收缩、舒张的功能,因此,心脏能
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
2.心室壁比心房壁厚。
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
舒张就有力。
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
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
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
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
3.左心房与左心室相连通,右心房与右心室相连通。
左右两侧的腔是互不连通的。
4.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这种瓣膜只能朝向心室开,从而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
向心室,同样,心室与动脉之间也有瓣膜,这种瓣膜只能朝向动脉开,从而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
总之,瓣膜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
第71页讨论
1.这个红细胞流回心脏的路径将是你:指端的毛细血管——小静脉——上腔静脉—
—右心房。
因此,这个红细胞在回到心房前不可能到达脚趾。
当这个红细胞再度从心脏出发它的流动路径将是: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
如果这时它再次从心脏出发,才有可能通过主动脉、各级动脉和身体下部的毛细血管到达脚趾。
2.在指端(或脚趾)的毛细血管处,氧与上述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分离;在肺部的
毛细血管处,上述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来自肺泡中的氧结合。
第73页练习1.这种说法不对。
心脏的搏动具有很强的节律性,并且心脏的舒张期比收缩期长一
些,从而使心脏有充分的休息的时间。
因此,在人的一生中,心脏能够不停地搏动而不知疲倦。
2.缺乏锻炼的人,心脏壁肌肉不够发达,收缩和舒张的功能不强,心室每次射出的
血量不够多,在进行较长时间的剧烈运动时,只有靠加快心跳次数才能勉强满足肌体的需要。
3.在肺循环中,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
的氧气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静脉血就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在体循环中,
4.动脉血流经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肺泡毛细血管除外)时,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
化碳进入血液,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氧气分离,氧气供细胞利用,动脉血就变成了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
5.这种说法不对。
肺动脉里流动的不是动脉血,而是静脉血;肺静脉里流的不是静
脉血,而是动脉血。
第77页练习
1.ABO血型除了用于输血之外,还可以用于推测子女可能出现的血型、亲子鉴定以
及侦破案件等等。
2.严重贫血的患者,往往伴有营养不良,所以应当输浓缩的红细胞悬液。
如果这种
患者不存在营养不良症状,则可以进行成分输液——只输红细胞。
大面积烧伤的
患者,丢失的主要是血浆和组织液,所以应该输入血浆。
血小板严重减少的患者,缺少的只是血小板,所以应该进行成分输液——只输血小板。
第80页讨论(tǎolùn)
1.输尿管上接肾脏,下连膀胱。
泌尿系统主要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组成,此外还有尿道(niàodào)将尿液排出体外。
2.血液(xuèyè)经肾动脉流入肾脏,经肾静脉流出肾脏。
肾的颜色为紫红色,推测肾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3.肾动脉里的血液将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尿素、无机盐和多余(duōyú)的水带到肾脏,形成尿液并排出体外。
肾静脉则将排出尿素、无机盐和多余的水的血液送往人体各处,所以,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密切的关系。
第82页讨论(tǎolùn)
1、与血浆相比,尿液中没有蛋白质和葡萄糖。
每毫升尿液中无机盐和尿素的含量明显增加,水分则略有增加。
尿液主要排出无机盐和尿素,此外,还排出多余的水分。
2、同血浆相比,肾小囊中的液体含有很少的蛋白质(多指分子量较少的蛋白质),含水、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
这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可以透过水、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等小分子物质,而不透过蛋白质这样的大分子物质。
3、这说明肾小管可以重新吸收肾小囊液体中的全部葡萄糖。
第83页练习1.(1)运动这一天同完全休息这一天相比,散失的水量要多许多。
因此,人们运动时应当多喝一些水。
(2)运动时汗液显著增多,汗液蒸发时吸收人体较多的热量。
汗液分泌多,蒸发多,体内散失热量的就多些。
由于运动时的水分主要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体外,尿液就相应减少了。
(3)运动时呼吸的频率加快,呼吸加深,并且体温略有升高,所以呼出的气体中的水量增加了。
2.肝细胞产生的尿素分子,依次经过的结构是:肝脏内的毛细血管、下腔静脉、
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内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和肾小囊、肾小管、收集管、输尿管、膀胱、尿道。
3.在正常情况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被
滤到肾小囊腔内,但当肾小球发生病变时,其通透性增加,血液中的血细胞等则过滤到肾小囊腔内。
在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只能将对人体有用的全部的葡萄糖等重新吸收,但不能将血细胞吸收,因此,检验尿液时就会发现血细胞。
可能是肾小球出现了病变,致使红细胞经肾小球进入到肾小囊中,
随着尿液排出体外。
4.尿素和无机盐等体内产生的废物,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排出体外,所以,人体
在缺水的情况下,也要排出尿液。
第85页讨论
1.在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分解者)能利用和分解人粪尿中的有机物。
2.植物生长需要含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如果缺少含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
盐,植株就不能正常生长,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3.有了各种化肥,还需要用人粪尿作肥料。
因为这些肥料同化学肥料相比,具有
来源广、养分全、肥料持久、能够改良土壤和成本低的优点。
第86页讨论
1.有关系。
50℃—65℃的高温可以杀死各种病菌和虫卵。
2.人粪尿中的有机物不能被植物的根直接吸收。
人粪尿中的有机物需要经过细菌
和真菌的分解,才能转变成无机物,其中某些物质在土壤溶液中以无机盐离子的形式存在,可以被植物的根吸收
第89页讨论
1.照相机成像的原理就是物理学中的透镜成像原理。
拍照时镜头起调节物距(像
距)的作用,光圈起控制光线的作用,胶卷起感光的作用。
2.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眼球的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眼球的
脉络膜相当于照相机暗室的壁;眼球的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中的胶卷。
第93页讨论1.人若失去听觉,就不能及时获取电视中的重要信息;听不到汽车鸣笛,无法迅
速避让,易发生危险;听不到电话铃声,无法接听电话;听不到同学的讨论,很难积极参与交流。
第95页讨论
1.左图显示无障碍通道,盲人有优先通过的权力。
无障碍通道为盲人的出行提供
了方便和保障。
右图显示电视节目中的手语栏目,可以帮助聋人看懂电视画面,感知有关信息。
2.有的人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角膜与晶状体的凸度过小,致使光线达到视网膜
时,没有聚成焦点,形成的物象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因此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这叫做远视。
矫正的措施是配戴合适的凸透镜,光线正好成像于视网膜上。
3.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巩膜、脉络膜和视神经等部位受损,都可能
导致失明。
第99页练习
1.神经元除了细胞体外,还有很多突起。
长的突起大都有一层鞘,它们构成神经
纤维。
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是神经末梢。
各神经元突起的末梢都与多个神经元的突起相连。
神经元的这些结构形态特点,是与它的生理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递兴奋(信息)相适应的。
3.在日常生活、劳动和体育锻炼中,容易对中枢神经造成伤害的情况有:外来的撞击和打击等;
自己不慎出现的摔伤、磕伤和碰伤等;强光和噪声等刺激以及吸烟和喝酒等不良嗜好;开夜车、用脑过度、不能保证睡眠等。
第101讨论(tǎolùn)
1.叩击韧带时,小腿(xiǎotuǐ)以膝盖为轴,突然地跳起来——迅速前伸。
这种反
射(fǎnshè)是生来就有的。
2.膝跳反射是不受大脑(dànǎo)的控制。
但是,在完成膝跳反射的同时,脊髓中
通向大脑的神经会将这一神经冲动传到大脑,使人感到膝盖被叩击了。
第105页练习(liànxí)
1.小孩避雨的活动是反射。
途径是:
雷声、风声等刺激——耳——听神经——大脑中的听觉中枢
乌云、闪电等刺激——眼——视神经——大脑中的视觉中枢大脑中的躯体运动中枢——脊髓与大脑相通的神经——脊神经——与下肢活动相关的肌肉。
2.新生儿吮吸奶头的动作是简单的反射。
这个反射是与生俱来的,它的存在可以
保证初生的、几乎不具备任何生存能力的弱小生命能获得营养物质,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反射之一。
第108页讨论
1.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可以增加细胞的体积和数量,从而促进人体的生长。
甲
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可以调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人体的基本生理过
程,可以促进幼年个体的发育。
胰岛素由胰腺内的一些胰岛细胞分泌,可以调节葡萄糖在人体内吸收、利用和转化的情况。
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的浓度
2.研究胰岛素的实验证明:胰岛素由胰岛细胞分泌出来,不经导管,直接分泌到
血液中。
第109页练习
1.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有导管通向十二指肠,属于外分泌腺;胰腺中的胰岛属于外
分泌腺。
第115页讨论
1.酸雨和模拟酸雨的成分不同:酸雨的成分主要是水、硫酸;模拟酸雨的成分是
水和醋酸。
2.不一定,这是因为酸雨是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时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在大气中与水结合而成的,可以随大气流动而漂移,甚至可以造成跨地域、跨国界的危害,因此酸雨不一定是本地区的有害排放物造成的。
内容总结
(1)七年级下册课后题答案
第3页观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