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书愤二首》阅读训练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陆游的两首《书愤》,完成14~15题。
书愤(甲)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
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
远戍十年临的博①,壮图万里战皋兰②。
关河③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注】①的博:在四川,此泛指川陕。
②皋兰:山名,在今甘肃省兰州市。
③关河:泛指边塞。
书愤(乙)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4.下列对《书愤(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揽镜自照,诗人发觉自己已是两鬓苍苍,但年华虽逝,壮心却依然炽热,一如当年。
B.迟暮衰弱,诗人已不胜戎衣,但悲愤存胸,宝剑在握,寒光闪烁,依然想报效国家。
C.当年诗人一腔热血,满怀激情,为了收回失地,曾经十年远戍的博,还立志远征皋兰。
D.此诗每联都自成对比,形象鲜明,情感强烈,不仅突出了主旨,而且强化了表达效果。
15.陆游曾以“书愤”为题写过多首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不尽相同。
请问:(1)甲乙两诗尾联分别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2)甲乙两诗尾联各抒发了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
14.D“此诗每联都自成对比”有误。
此诗首联、颔联和尾联的出句和对句都构成对比,但颈联没有对比。
颈联写诗人曾经近十年驻守在遥远的博岭的前哨,还立志到万里之外的皋兰跃马横枪实现自己杀敌立功的宏伟理想,出句写过去的战斗经历,对句写当年的壮志,本联与尾联的如今报国无门,只能“袖手旁观”形成鲜明对比,而自身不构成对比。
15.(1)①甲诗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②乙诗用典抒情(用典明志、间接抒情)。
(2分)
(2)①甲诗:尾联意谓时光流逝,那自古以来的征战疆场、澄清山河之事,在我身上终究无法实现,只能袖手旁观,(1分)表现了诗人立志恢复中原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无可奈何的悲痛苍凉。
(1分)
②乙诗:尾联高度评价《出师表》,赞扬诸葛亮自请北伐、讨贼报国的志向,(1分)暗讽朝野上下都是主降的碌碌小人,不思北伐,同时以诸葛亮自勉,表明诗人至死不移的杀敌报国、恢复中原的爱国情怀。
(1分)
(共6分,各得分要点,大意到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