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合集下载

2011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11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11年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详细解答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各组成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A)A.归根结底旁征博引莫衷一是舐犊情深B.察言观色胜卷在握美轮美奂醍醐灌顶C.孺子可教随遇而安铩羽而归相形见拙D.运筹帷幄励精图治咳不容缓沧海桑田修改:“卷”改为“券”,“拙”改为“绌”,“咳”改为“刻”。

解析:没想到,今年江苏改考成语为错别字,实出人意料!但是从考生的实际情况——写错别字的现象太多——出发,使用此招,应该有必要。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B)A.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

修改:“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改为“保障并切实改善民生”,“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提到“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前。

B.所谓“生态自觉”,其要义固然包含了对生态的反省,但更重要的是对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以及人的行为合理性的反省。

C.目前,我国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一成绩主要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

修改:句式杂糅,去掉“取得的”或“靠的”。

D.为纪念建党90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咏比赛将于7月1日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参加比赛。

修改:“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有歧义。

解析:从历年的病句命题来看,今年的病句都“病”得有特征,因而相对而言,就很容易判断。

3.下面这段文字的结论是从那些方面推导出来的?请简要概括,不要超过15个字。

(4分)我国大陆海区处于宽广的大陆架上,海底地形平缓,近海水深大都在200米以内,相对较浅。

从地质构造上看,只有营口——郯城——庐江大断裂纵贯渤海,其余沿海地区很少有大断裂层和断裂带,也很少有岛弧和海沟。

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两千年来,我国仅发生过10次地震海啸。

因此,即使我国大陆海区发生较强的地震,一般也不会引起海底地壳大面积的垂直升降变化,发生地震海啸的可能性较小。

2013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13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 高亢引吭高歌伉俪沆瀣一气B. 稂莠锒铛入狱阆苑书声琅琅C. 孩提骇人听闻尸骸言简意赅D. 馈赠功亏一篑匮乏振聋发聩【答案】D【解析】A项kàng/ háng/kàng/hàng;B项láng/láng/làng/láng;C项hái/hài/hái/gāi D项全读kuì。

【评价】从整体上讲,江苏试题年年都在求新,落实在各个考点上,语音题也在稳中求变,因变而新。

2009年、2010年高考都是多音字,2012年高考糅杂同音字、同声旁字(以下简称“同声字”),今年却专考同声字,形式虽新,却也是老题,沿袭了新课标卷、全国卷试题样式。

2.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 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B. 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C. 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D. 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答案】B【解析】南辕北辙:到南方的楚国去却向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那些没有眼光,取舍不当,只重外表,不重实质的人;又讽刺那些不了解事物本质,舍本逐末、弃主求次的人。

第⑴句共有两个转折句,每一转折句的前句都言的是作品的表面,后句都言的是作品的实质,选择“买椟还珠”最为恰当。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高亢.引吭.高歌伉.俪沆瀣.一气B.稂.莠锒.铛入狱阆.苑书声琅.琅C.孩.提骇.人听闻尸骸.言简意赅.D.馈.赠功亏一篑.匮.乏振聋发聩.2.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A。

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 B。

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C。

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 D。

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3. 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

(4分)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4.有研究者对200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比较图表中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

(5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

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

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

后随军在许昌,声称日隆. 其父不愿其然,遂令闭门,敕使断客。

初,明帝在东宫,丰在文学中。

及即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闻有李安国者。

”是时丰为黄门郎,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

帝曰:“丰名乃被于吴越邪?"后转骑都尉、给事中。

帝崩后,为永宁太仆,以名过其实,能用少也.正始中,迁侍中尚书仆射。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和答案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和答案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 高亢引吭高歌伉俪沆瀣一气B. 稂莠锒铛入狱阆苑书声琅琅C. 孩提骇人听闻尸骸言简意赅D. 馈赠功亏一篑匮乏振聋发聩2.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 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B. 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C. 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D. 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3. 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

(4分)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4. 有研究者对200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

比较图表中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

(5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

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

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

后随军在许昌.声称日隆。

其父不愿其然.遂令闭门.敕使断客。

初.明帝在东宫.丰在文学中。

及即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闻有李安国者。

”是时丰为黄门郎.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

帝曰:“丰名乃被于吴越邪?”后转骑都尉、给事中。

帝崩后.为永宁太仆.以名过其实.能用少也。

正始中.迁侍中尚书仆射。

丰在台省.常多托疾.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

2011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1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汇总,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各组成‎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A.归根结底旁‎征博引莫衷‎一是舐犊情‎深B.察言观色胜‎卷在握美轮‎美奂醍醐灌‎顶C.孺子可教随‎遇而安铩羽‎而归相形见‎拙D.运筹帷幄励‎精图治刻不‎容缓沧海桑‎田答案:A解析:B、胜券在握,C相形见绌‎,D励精图治‎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

B.所谓“生态自觉”,其要义固然‎包含了对生‎态的反省,但更重要的‎是对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以及人的行‎为合理性的‎反省。

C.目前,我国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一成绩主‎要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

D.为纪念建党‎90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咏比赛将‎于7月1日‎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参加比赛。

答案:A解析:B应为“重要的是包‎含了对人……”;C“主要靠的是‎……”和“靠……取得的”句式杂糅;D“其它学校领‎导”有歧义。

3、下面这段文‎字的结论是‎从那些方面‎推导出来的‎?请简要概况‎,不要超过1‎5个字。

(4分)我国大陆海‎区处于宽广‎的大陆架上‎,海底地形平‎缓,近海水深大‎都在200‎米以内,相对较浅。

从地质构造‎上看,只有营口——郯城——庐江大断裂‎纵贯渤海,其余沿海地‎区很少有大‎断裂层和断‎裂带,也很少有岛‎弧和海沟。

江苏2013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苏2013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

高亢引吭高歌伉俪沆瀣一气B。

稂莠锒铛入狱阆苑书声琅琅C. 孩提骇人听闻尸骸言简意赅D. 馈赠功亏一篑匮乏振聋发聩2.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

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 B. 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C. 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D。

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3. 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

(4分)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4。

有研究者对200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

比较图表中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

(5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

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

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

后随军在许昌,声称日隆。

其父不愿其然,遂令闭门,敕使断客。

初,明帝在东宫,丰在文学中。

及即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闻有李安国者。

”是时丰为黄门郎,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

帝曰:“丰名乃被于吴越邪?”后转骑都尉、给事中。

帝崩后,为永宁太仆,以名过其实,能用少也.正始中,迁侍中尚书仆射。

丰在台省,常多托疾,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

201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江苏

201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江苏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一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汇总,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列各组成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A. 归根结底旁征博引莫衷一是舐犊情深B. 察言观色胜卷在握美轮美奂醍醐灌顶C. 孺子可教随遇而安铩羽而归相形见拙D. 运筹帷幄励精图治咳不容缓沧海桑田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实现治久安的目标。

B. 所谓“生态自觉”,其要义固然包含了对生态的反省,但更重要的是对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以及人的行为和理性的反省。

C. 目前,我国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一成绩主要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

D. 为纪念建党90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咏比赛将于7月1日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参加比赛。

3、下面这段文字的结论是从那些方面推导出来的?请简要概况,不要超过15个字。

(4分)我国大陆海区处于宽广的大陆架上,海底地形平缓,近海水深大都在200米以内,相对较浅。

从地质构造上看,只有营口——郯城——庐江大断裂纵贯渤海,其余沿海地区很少有大断裂层和断裂带,也很少有岛弧和海沟。

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两千年来,我国仅发生过10次地震海啸。

2013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

2013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

2013 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语文Ⅰ卷一、语言文字运用( 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 . 高亢. 引吭.高歌 伉.俪 沆瀣.一气B . 稂.莠 锒.铛入狱 阆.苑 书声琅.琅C . 孩.提 骇.人听闻 尸骸. 言简意赅.D . 馈.赠 功亏一篑. 匮.乏 振聋发聩. 【答案】 D解析】 A 项 k àng/ h áng/k àng/h àng ;B 项 l áng/l áng/l àng/l áng ;C 项 h ái/h ài/h ái/g āi D 项全读 ku ì。

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⑴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 上近于 。

⑵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B .买椟还珠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 D .买椟还珠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 【答案】 B【解析】南辕北辙:到南方的楚国去却向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 珍珠,比喻那些没有眼光,取舍不当,只重外表,不重实质的人;又讽刺那些不了解事物本质,舍本逐末、 弃主求次的人。

第⑴句共有两个转折句,每一转折句的前句都言的是作品的表面,后句都言的是作品的实 质,选择“买椟还珠”最为恰当。

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指做法不相同而效果一样好。

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 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二者都有“用不同的方法,得到同样的结果”的 意思,但“异曲同工”偏重于效果极好,“殊途同归”偏于中性,并且二者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异曲 同工”针对的是不同的对象——“异曲”,“殊途同归”针对的是采取不同方法、途径——“殊途”。

2011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试题及答案

2011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试题及答案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即日起开始施行,值得注意的是,该规定首次提出保修期不低于三年。

B.东方白鹳是一种体态优美的大型涉禽,其羽毛亮如白雪,腿脚鲜红艳丽,覆羽和飞羽黑中的闪亮。

白、红、黑结合得如此高妙,令人惊叹。

C.这些年来,随着人们接触的新事物越来越多,观念越来越开放,再加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的自驾游活动搞得风生水起。

D.重庆商品展示交易会今日在国博中心开幕,农产品展区众多商户在现场批发促销,副食品展区买一送一等优惠活动也比比皆是。

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

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

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

读书,不仅需要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积聚宵衣旰食 B.徘徊积淀废寝忘食C.踟蹰积淀宵衣旰食 D.踟蹰积聚废寝忘食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之处: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

②经过几天的,又和病人家属做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

③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

A.老谋深算深谋远虑深思熟虑 B.老谋深算深思熟虑深谋远虑C.深思熟虑老谋深算深谋远虑 D.深谋远虑深思熟虑老谋深算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寂寥(liáo)雾霾(mái)瞋(chēng)目潜(qián)移默化B.氛(fēn)围吝啬(sâ)熹(xī)微束(shù)之高阁C.发酵(jiào)徘徊(huái)滂(pāng)沱叱咤(chà)风云D.模(mó)板怯(qiâ)懦签(qiān)署断壁颓垣(yuán)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

2013年高考真题——语文(江苏卷)解析版Word版含答案

2013年高考真题——语文(江苏卷)解析版Word版含答案

2013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解析语文Ⅰ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D)A.高亢.引吭.高歌伉.俪沆瀣.一气B.稂.莠锒.铛入狱阆.苑书声琅.琅C.孩.提骇.人听闻尸骸.言简意赅.D.馈.赠功亏一篑匮..乏振聋发聩.【答案】D【解析】A项kàng/hang/kàng/hàng;B项láng/láng/làng/láng;C项hái/hài/hái/gāi D项全读kuì。

【评价】从整体上讲,江苏试题年年都在求新,落实在各个考点上,语音题也在稳中求变,因变而新。

2009年、2010年高考都是多音字,2012年高考糅杂同音字、同声旁字(以下简称“同声字”),今年却专考同声字,形式虽新,却也是老题,沿袭了新课标卷、全国卷试题样式。

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B)⑴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____。

⑵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⑶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 B.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C.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 D.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答案】B【解析】南辕北辙:到南方的楚国去却向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那些没有眼光,取舍不当,只重外表,不重实质的人;又讽刺那些不了解事物本质,舍本逐末、弃主求次的人。

第⑴句共有两个转折句,每一转折句的前句都言的是作品的表面,后句都言的是作品的实质,选择“买椟还珠”最为恰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