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江苏高考文言文详解

合集下载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语文试题附加部分深度解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语文试题附加部分深度解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语文试题附加部分深度解析语文Ⅱ(附加题)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

(10分)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6分)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

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

自是之后,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

以至于秦,卒并海内。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平准书》)【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级。

【答案】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解析】首先要读懂这段话表达的大概意思:写战国后期,齐、魏等国的强国的经济措施以及由此带来的后果。

然后借助断句常用的几种方法,进行断句:1.据排偶,定句读,可确定“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等句的断句。

2.找名词,定句读,画线句子中有两组名词对举,“富者”与“贫者”、“强者”与“弱国”,由此可大体确定“故庶人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等句的断句。

3.找虚词,定句读,再通过虚词“故”、“而”等进一步确认以上断句正确与否。

【翻译】齐桓公采用管仲的计谋,统一货币(国家经营商业,掌握货币,通过商品与货币的交互收放,平衡物价,调剂供求),从山、海的事业中求取财富,来使各诸侯国到齐国朝拜,利用小小齐国成就了霸主的威名。

魏国任用李克,充分利用地力,发展农业生产,成了强国。

从此以后,在战国时期天下互相争夺,以诡诈武力为贵,轻视仁义道德,以富有之道为先,以推让等礼仪为后。

所以百姓中间富有的积财产上亿计,而贫穷的糟糠之食尚不能满足;诸侯国强大的或至并吞各个小国而使诸侯称臣,而弱小者有的至于断绝祭祀而亡国。

2013年 江苏省 高考语文 试卷及解析

2013年 江苏省 高考语文 试卷及解析

2013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3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高亢引吭高歌伉俪沆瀣一气B.稂莠锒铛入狱阆苑书声琅琅C.孩提骇人听闻尸骸言简意赅D.馈赠功亏一篑匮乏振聋发聩2.(3分)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B.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C.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D.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13.(4分)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

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答:。

4.(5分)有研究者对200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

比较图表中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

作品人数年龄20岁前21~25岁26~30岁31~35岁36~40岁41~45岁处女作72人95人36人7人代表作8人31人96人50人25人二、文言文阅读(19分)5.(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

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

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

后随军在许昌,声称日隆。

其父不愿其然,遂令闭门,敕使断客。

初,明帝在东宫,丰在文学中。

及即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闻有李安国者。

”是时丰为黄门郎,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

帝曰:“丰名乃被于吴越邪?”后转骑都尉、给事中。

帝崩后,为永宁太仆,以名过其实,能用少也。

2013年高考语文江苏卷(含详细答案)

2013年高考语文江苏卷(含详细答案)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0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10页)绝密★启用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本试卷共10页,包括选择题(第1题~第7题,共7题)、非选择题(第8题~第18题,共11题)两部分。

本卷满分为16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生注意:1. 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2. 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3. 作答选择题(第1题~第7题),必须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高亢. 引吭.高歌 伉.俪 沆.瀣一气 B. 稂.莠 锒.铛入狱 阆.苑 书声琅.琅 C. 孩.提 骇.人听闻 尸骸.言简意赅.D. 馈.赠 功亏一篑. 匮.乏 振聋发聩. 2.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____。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 南辕北辙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B. 买椟还珠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C. 南辕北辙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D. 买椟还珠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3. 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4分)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2013江苏高考语文详细答案解析

2013江苏高考语文详细答案解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语文试题语文Ⅰ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D)A.高亢.引吭.高歌伉.俪沆瀣.一气B.稂.莠锒.铛入狱阆.苑书声琅.琅C.孩.提骇.人听闻尸骸.言简意赅.D.馈.赠功亏一篑.匮.乏振聋发聩.【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A级。

【答案】D【解析】A项读音分别为kàng háng kàng hàng;B项读音都为láng láng làng láng;C项读音分别为hái hài hái gāi;D项读音都为kuì。

【点评】1.从考查内容看,今年考查的只有3个多音字(亢、吭、阆)读音,其余都是形声字读音,没有涉及同音字、形近字读音的考查。

2.从考查形式看,今年共考查4组16个字的读音,而2012年是12组24个字读音。

3.从以上分析看,今年语音题考查难度大大降低,3个多音字也是考查常见的读音,因而一开始就给考生坚定了信心。

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B)⑴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

⑵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⑶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 B.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C.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 D.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E级。

【答案】B【解析】第1句中的“故事”与“热情”、“朴实”与“悲痛”很明显二者之间有主次之分,暗含“取舍不当”之意。

2013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 - 副本

2013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 - 副本

2013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语文Ⅰ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高亢.引吭.高歌伉.俪沆瀣.一气B.稂.莠锒.铛入狱阆.苑书声琅.琅C.孩.提骇.人听闻尸骸.言简意赅.D.馈.赠功亏一篑.匮.乏振聋发聩.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⑴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____。

⑵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⑶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 B.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C.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 D.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3.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

(4分)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4.有研究者对200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

比较图表中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

(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

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

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

后随军在许昌,声称日隆。

其父不愿其然.,遂令闭门,敕使断客。

初,明帝在东宫,丰在文学中。

及.即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闻有李安国者。

”是时丰为黄门郎,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

帝曰:“丰名乃被于吴越邪?”后转骑都尉、给事中。

帝崩后,为永宁太仆,以名过其实,能用少也。

正始中,迁侍中尚书仆射。

丰在台省,常多托疾,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江苏卷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江苏卷

2013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解析语文Ⅰ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D)A.高亢.引吭.高歌伉.俪沆瀣.一气B.稂.莠锒.铛入狱阆.苑书声琅.琅C.孩.提骇.人听闻尸骸.言简意赅.D.馈.赠功亏一篑.匮.乏振聋发聩.【答案】D【解析】A项kàng/ hang/kàng/hàng;B项láng/láng/làng/láng;C项hái/hài/hái/gāi D 项全读kuì。

【评价】从整体上讲,江苏试题年年都在求新,落实在各个考点上,语音题也在稳中求变,因变而新。

2009年、2010年高考都是多音字,2012年高考糅杂同音字、同声旁字(以下简称“同声字”),今年却专考同声字,形式虽新,却也是老题,沿袭了新课标卷、全国卷试题样式。

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B)⑴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____。

⑵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⑶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 B.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C.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 D.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答案】B【解析】南辕北辙:到南方的楚国去却向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那些没有眼光,取舍不当,只重外表,不重实质的人;又讽刺那些不了解事物本质,舍本逐末、弃主求次的人。

第⑴句共有两个转折句,每一转折句的前句都言的是作品的表面,后句都言的是作品的实质,选择“买椟还珠”最为恰当。

2013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3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3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3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高亢引吭高歌伉俪沆瀣一气B.稂莠锒铛入狱阆苑书声琅琅C.孩提骇人听闻尸骸言简意赅D.馈赠功亏一篑匮乏振聋发聩【考点】11:字音.【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的形声字的字音。

试题所给出的这几组形声字,每组它们的声旁都相同,但它们的读音则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利用排除法排除错误选项即可。

【解答】A组“亢”与“伉”读音相同,kàng“吭”读háng;“沆”读hàng;B组“稂”“锒”和“琅”读音相同,读láng;“阆”读làng;C组“孩”和“骸”读音相同hái;“骇”读hài;“赅”读gāi;D组读音全相同,kuì.﹣﹣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在复习中要加强形声字的积累。

2.(3分)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B.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C.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D.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考点】18:成语.【分析】做这类题:一要弄清成语来源,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切忌望文生义;二要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三要注意成语运用对象的范围.【解答】(1)句,“欣赏…,却忽略了…”这一具体的语境,就应选择“买椟还珠”,其意思为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

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南辕北辙,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

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2)句“不管我们在…哪一条路上行走,最终都必然…相逢”,可知应选“殊途同归”,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

2013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

2013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

2013 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语文Ⅰ卷一、言文字运用(15 分)1.下列中加点的字,音全都相同的一是:(3 分)A.高亢引吭高歌伉沆瀣一气....B.稂莠入苑声琅琅....C.孩提人听尸骸言意....D.功一乏振....【答案】 D【解析】A kàng/ háng/kàng/h àng; B l áng/láng/làng/láng; C hái/hài/hái/gāi D全kuì。

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依次填入成,最恰当的一是:( 3 分)⑴ 者欣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藏的情,欣文字的朴,却忽略了作品伏的悲痛,上近于 ____________。

⑵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在儒、、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_____,最都必然会在山上相逢。

⑶多年前,集首席行官就感自己____________,在集迅猛展、国市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毫未减。

A.南北异曲同工如深渊B.珠殊途同如履薄冰C.南北殊途同如履薄冰D.珠异曲同工如深渊【答案】 B【解析】南北:到南方的楚国去却向北走,比行和目的相反。

珠:下木匣,退了珍珠,比那些没有眼光,取舍不当,只重外表,不重的人;又刺那些不了解事物本,舍本逐末、弃主求次的人。

第⑴句共有两个折句,每一折句的前句都言的是作品的表面,后句都言的是作品的,“ 珠”最恰当。

异曲同工:不同的曲演得同好,指做法不相同而效果一好。

殊途同:通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果。

二者都有“用不同的方法,得到同的果”的意思,但“异曲同工”偏重于效果极好,“殊途同”偏于中性,并且二者有一个明的区:“异曲同工” 的是不同的象——“异曲”,“殊途同” 的是采取不同方法、途径——“殊途”。

很明,第⑵句中“不管我在⋯⋯哪一条路上”指的是“殊途”,而不是“异曲”。

2013年高考真题——语文(江苏卷) 解析版含答案

2013年高考真题——语文(江苏卷) 解析版含答案

2013年普通高考语文江苏卷详解详析第Ⅰ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A。

【解析】A项“亢”与“伉”读(kàng)、“吭"读(háng)和“沆”读(hàng) ,B项“稂”、“锒"、“琅”读(láng)、“阆”读(làng),C项“孩”、“骸" 读(hái)、骇读(hài)、“赅”读(gāi).本题考查词语信息量较大,有的两组词语之间联系不大,这就需要考生的复习备考要适当增加记忆积累的范围。

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来逐步缩小答题范围.2。

【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能力层级为E。

【解析】第一空根据语境应填“买椟还珠",“买椟还珠" 用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第二空根据“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一句,所以选填“殊途同归”最为恰当,“殊途同归”指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

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第三空根据“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选填“如履薄冰”,“如履薄冰”指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本题成语的考查数量虽然较多,但题干中明确的语境降低了解题的难度,三个空都可依据这一点3。

【答案】改变自己比改变环境(世界)更容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E。

【解析】题干中已明确答题的方向:画线句子的含义。

因此在答此题的时候要注意由点到面的思维,针对“穿鞋”上升到“改变自己”,针对“给全世界铺上地毯"上升到“改变世界”。

再组织恰当的语言表述.4. 【答案】大多数作家需要十年左右的创作积累,才能进入创作成熟期。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图表转述能力。

能力层级为E。

【解析】本题采用图表分析的形式,旨在考查考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图文转换能力。

图表分析题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来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提取、挖掘其中隐含的信息,进而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

2013高考复习文言特殊句式及翻译

2013高考复习文言特殊句式及翻译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 分) (1)使者以闻 (2)布衣草履而牧羊 (3)岁余,羊肥息 (4)上过其羊所,善之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臣生与人无争 蹇叔之子与师, 哭而送之 B.以田畜为事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C.布衣草履而牧羊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D.愚以为贤者宜死节 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苟,子何欲? (2)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
文言文句式检测

2012江苏 (1)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 (2)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 (3)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
8.(1)(王蒙正)了解苏涣的贤能,降低身份以礼相待,把 郡里的事务托付给他。 (2)你作为一个县令能够这样,比言事的官员好多了! (3)你们才能赶不上别人,姑且学习我少犯错误就可以 了。
6、“何所” 此式系“所……,(是)何”的主谓倒装式。 译为 “所……的(人、东西、事物),是(谁)什么”。 如《木兰诗》:“问女何所思?” 7、“所以” 此式由于介词“以”,含有“用”、“因”等不 ①“用来……的工具(方法、方式)”; 同的意义,据此,可译为: “凭他(它)来……的”。 例如:《公输》:“吾知所以距子矣。”《师说》:“师者, ②“导致……的原因”;“……的缘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8、“然则”表转折,译为“既然这样,那么……”或“那么”。 例如《岳阳楼记》:然则何时而乐也? 9、“孰与”“孰……与……”译为 “与……比,哪一个……”。 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10、“何……之有” 此式系“有何……”的倒装,借助“之” “有什么……呢?” 字把宾语提到前面。可以译为 例如:《公输》:“宋何罪之有?”

2013江苏高考文言文阅读《李丰传》参考注释、解析、参考译文

2013江苏高考文言文阅读《李丰传》参考注释、解析、参考译文

2013江苏高考文言文阅读参考注释、解析、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是原来卫尉李义的儿子。

黄初黄初,魏文帝年号中年间,以父任因为父亲的职务召随军被召为随军。

始当初为还是白衣平民百姓时时候,年十七八他十七八岁,在邺下在邺城一带名为清白有清白的名声,识别人物品评辨别当时的人物,海内天下的人翕x ī然一致的样子,即一致称颂,莫没有人不注意不在意他。

后后来随军任随军在许昌在许昌,声称声誉日渐渐地,一天天地隆隆盛起来。

其父不愿其然不愿意他这样,遂令就命令闭门人把门关上,敕使命令他断客断绝与客人往来。

初,明帝明帝,曹睿在东宫还是太子,丰在文学中是文学侍从。

及等到即明帝当了尊位皇上,得得到吴吴国降人投降者,问问他说:“江东指吴国闻听说中国中原名士有名之士为是谁谁呀??”降人投降者云说:“闻有李安国者听说过有个叫李安国的。

”是时那个时候丰为是黄门郎黄门郎,明帝问左右身边臣子安国所在李安国在哪里,左右身边臣子以丰对用“李丰”来回答。

帝曰明帝说:“丰名李丰的名字乃竟然被流传于吴越邪在吴越?”后后来转李丰转职为骑都尉、给事中骑都尉、给事中。

帝崩后明帝驾崩后,为永宁太仆李丰任永宁太仆,以名过其实因为他名过其实,能用才能和用处少很少也。

正始中正始年间,迁李丰升职为侍中尚书仆射。

丰在台省在中央机构,常经常多托疾称病(不来工作),时当时台制台省的制度是,疾生病满(请假)满百日当应当解禄解职。

丰疾生病未满(请假)没有满数十日,辄就暂暂时起起身(工作),已不久复又卧卧病,如是像这样数岁好几年。

初当初,丰子李丰的儿子韬李韬以选通过选拔尚娶……为妻公主,丰虽虽然外表面上辞之推辞,内而内心不甚不怎么惮害怕也。

丰弟李丰的弟弟翼李翼及伟李伟,仕当官数岁间开始的几年,并都历当过郡守,丰尝李丰曾经于人中在众人面前显公开诫告诫二弟两个弟弟。

及等到司马宣王久病长期卧病,伟李伟为当了二千石俸禄两千石的官,(因为)荒荒废政务于酒嗜酒,乱使……治理混乱新平、扶风二郡新平、扶风二郡而但是丰不没有召把他召回来,众人大家以为认为恃宠(李丰是在)凭着(皇上的)宠幸(而胡作非为)。

高考真题——语文(江苏卷) 解析版

高考真题——语文(江苏卷) 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考语文江苏卷详解详析 第Ⅰ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B项“”、“锒”、“琅”读(láng)“阆”读(),C项“”、“骸” 读()()“赅”读()。

正确使用第一空根据应填“”,“” 用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第二空根据“”一,所以选填“”最为恰当”指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

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第三空,填“”, “如履薄冰”指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本题成语的考查数量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在答此题的时候要注意由到面的思维5.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6.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讲的是时的事,还未为官;是说。

7.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项中“”不合原文。

解答此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每个选项置于原文进行比对,比对中发现问题所在8.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关键点:“”。

关键点:“”“外”“内”。

关键点:“”“补”。

在必修和选修文言文教材中学过,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本题考查鉴赏形象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鉴赏文学作品达技巧“门掩世味”、“ 拈笔忘筌”以及“山”、“馀花”、“好鸟”等闲适悠远的意象,所以应从情与景的角度进行分析。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看清题目要求,认真作答,不能出现错字、漏字、别字、衍字顺序颠倒的情况。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11.解答此类题目,要抓中心,理思路,找标志。

看是否存在提纲挈领、统摄全文、承上启下、前后呼应、回扣中心等作用。

12.13.欣赏作品的形象14.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15.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4节,再整理概括。

16. 【答案】不矛盾,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表述。

前者是指真正的名声依赖其内在价值。

后者是指因缺失条件而未获得名声的人,其内在价值同样不朽。

2013江苏卷高考 文言文翻译

2013江苏卷高考  文言文翻译

5、C解析制度6、D解析(1)体现的是清白(2)体现的是做事圆滑世故7、A解析已经远远传播到了东吴一代。

8、(1)明帝问左右“安国”在哪里,左右臣子用李丰来回答。

(2)李丰的儿子李韬被选中娶公主为妻,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

(3)中书令一职空缺,大将军征询朝臣意见:“合适补任的人为谁?”解析重点关注“安国所在”“以丰对”“谁可补者”三个短语的翻译方法。

译文:李丰,字安国,原先的卫尉李义的儿子,黄初年间,因为父亲任职的缘故召来随军。

起初还没有做官时,年龄十七八岁,在邺下名声行为清正,有识别人物的观察力,海内一致称颂,没有人不注意他。

后来跟随军队到了许昌,声望一天天高起来。

他的父亲不愿意看到他这个样子,于是命令他关闭大门,命令他跟客人断绝交往。

起初,明帝作太子,李丰也热衷文学。

等到明帝即位,得到吴国投降的人,问道:“江东一带听说中原一带的名士都有谁啊?”投降的人说:“听说有个人叫李安国。

”当时李丰做黄门侍郎,明帝问左右“安国”在哪里,左右臣子用李丰来回答。

明帝说:“李丰的名声都广泛传播到了吴越之地么?”后来升迁为骑都尉,给事中。

明帝归天后,李丰做了永宁太仆,因为名声超过实际才能,才能并不大。

正始年间,升为侍中尚书仆射。

李丰在台省,常常假称自己有病,当时台省的规定,生病请假满一百天应当解职。

李丰生病不满几十日,就暂且上班,不久在请假,像这样很多年。

当初,李丰的儿子李韬被选中娶公主为妻,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

李丰的弟弟李翼和李伟,做官数年间,都做到郡守,李丰曾经在总人面前明显告诫两位弟弟。

等到司马宣王长久生病,李伟作为郡守,因为酗酒荒于政务,祸乱新平。

扶风两个郡而李丰并不召回问罪,众人认为是依仗自己得到皇帝的宠幸。

曹爽专政时,李丰虚与委蛇与两个人之间,没有亲疏之别,所以当时有诋毁李丰的歌谣:“曹爽的势力如热水,太傅父子冷如凉水,李丰兄弟如同怪兽游光。

”这其中的意思时李丰虽然对外显示清净,而内心贪图省事,跟游光相似。

2013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

2013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

2013 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语文Ⅰ卷一、语言文字运用( 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 . 高亢. 引吭.高歌 伉.俪 沆瀣.一气B . 稂.莠 锒.铛入狱 阆.苑 书声琅.琅C . 孩.提 骇.人听闻 尸骸. 言简意赅.D . 馈.赠 功亏一篑. 匮.乏 振聋发聩. 【答案】 D解析】 A 项 k àng/ h áng/k àng/h àng ;B 项 l áng/l áng/l àng/l áng ;C 项 h ái/h ài/h ái/g āi D 项全读 ku ì。

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⑴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 上近于 。

⑵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B .买椟还珠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 D .买椟还珠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 【答案】 B【解析】南辕北辙:到南方的楚国去却向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 珍珠,比喻那些没有眼光,取舍不当,只重外表,不重实质的人;又讽刺那些不了解事物本质,舍本逐末、 弃主求次的人。

第⑴句共有两个转折句,每一转折句的前句都言的是作品的表面,后句都言的是作品的实 质,选择“买椟还珠”最为恰当。

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指做法不相同而效果一样好。

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 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二者都有“用不同的方法,得到同样的结果”的 意思,但“异曲同工”偏重于效果极好,“殊途同归”偏于中性,并且二者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异曲 同工”针对的是不同的对象——“异曲”,“殊途同归”针对的是采取不同方法、途径——“殊途”。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解析文档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解析文档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详析(江苏卷)第一部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高亢.引吭.高歌伉.俪沆.瀣一气B.稂.莠锒.铛入狱阆.苑书声琅.琅C.孩.提骇.人听闻尸骸.言简意赅.D.馈.赠功亏一篑.匮.乏振聋发聩.【答案】D【解析】A项kàng/ háng/kàng/hàng;B项láng/láng/làng/láng;C项hái/hài/hái/gāi D项全读kuì。

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⑴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____。

⑵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⑶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B.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C.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D.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答案】B【解析】南辕北辙:到南方的楚国去却向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那些没有眼光,取舍不当,只重外表,不重实质的人;又讽刺那些不了解事物本质,舍本逐末、弃主求次的人。

第⑴句共有两个转折句,每一转折句的前句都言的是作品的表面,后句都言的是作品的实质,选择“买椟还珠”最为恰当。

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指做法不相同而效果一样好。

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二者都有“用不同的方法,得到同样的结果”的意思,但“异曲同工”偏重于效果极好,“殊途同归”偏于中性,并且二者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异曲同工”针对的是不同的对象——“异曲”,“殊途同归”针对的是采取不同方法、途径——“殊途”。

2013江苏高考文言文翻译注解pptx

2013江苏高考文言文翻译注解pptx

至嘉平四年宣王终后, • 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 “谁可补者?”或指向丰。 丰虽知此非显选,而自以连 婚(于)国家,思附至尊, 因伏【屈服、顺从】不辞, 遂奏用之。丰为中书二岁, 帝比每独召(之)与(之) 语,不知所说。景王知其议 己,请丰,丰不以实告,乃 杀之。其事秘。 丰前后仕历(于)二朝, ③不以家计为意,仰俸廪而 • 已。韬虽尚公主,④丰常约 敕不得有所侵取,时得赐钱 帛,辄以外施亲族;及⑤得 赐宫人,多与子弟,而丰皆 以(之)与诸外甥。及死后, ⑥有司籍其家,家无馀积。
李丰先后在两朝做官,不把家庭生计放 在心上(不以权而聚敛财富),只依靠 俸禄罢了。李韬虽然娶了公主,李丰常 常约束儿子不能有侵吞行为 ,平时所得 的赏赐,便施舍给亲族;等被赐给宫人, 大多给子弟,而李丰都把她们给了外甥。 等他死后,有关官员抄录其家,发现他 家里缺, 大将军征询朝臣意见:“合适补任的人 为谁?”有人指向李丰。李丰虽然知道 这并不是荣耀的推选,但自认为与皇家 联姻,想攀附朝廷,因此接受不推辞, 于是上奏书被任用。李丰担任中书令两 年以后,近来皇帝常常单独召见与他交 谈,不知说些什么。景帝知道他们议论 自己,请李丰,李丰没把实情告诉他, 于是他就杀了李丰。这件事很隐秘。
李丰担任了永宁太仆,因为名过其实, 能够胜任任用他的地方很少。
正始中,迁侍中尚书仆射。 • 正始年间,改任侍中尚书仆射。李丰 丰在台省,常多托疾,C时台制, 在官署 ,他经常假托病,按当时朝廷的制 疾满百日当解禄。丰疾未满数 度,养病上了百日,就应当停发俸禄。李 十日,辄暂起,已复卧,如是 丰总是在将够一百天的时候,就暂时起来 数岁。初,丰子韬以选尚【匹 任职,不久再卧病休息,就这样过了几年 配,多指高攀婚姻】公主,丰 起初,李丰的儿子李韬被选中娶公主为妻 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丰弟 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 翼及伟,仕数岁间,并【一起】李丰的弟弟李翼和李伟,当官不到几年, 历【治理】郡守,D丰尝于人 都成为郡守。李丰曾当着别人的面,(显 中显诫二弟。及司马宣王久病,露引申)明白的告诫两个弟弟。当司马宣 伟为二千石,荒于酒,乱新平、王长期生病时,李伟官居二千石,因喝酒 扶风二郡而丰不召【召见】, 误事,造成新平、扶风二郡混乱,哥哥李 丰却放任不管。大家认为是仗势恃宠。 众人以为恃宠。 曹爽专权,与司马懿之间争权斗争激 曹爽专政,丰依违(于)二• 公间,无有适莫,故于时有谤 烈,李丰在他俩之间犹豫不决(模棱两 书曰:“曹爽之势热如汤,太 可),没有厚薄轻疏。所以在当时有人写 傅父子冷如浆,李丰兄弟如游 讽刺的话:“曹爽之势热如汤,太傅(司 光【恶鬼名】。”其意以为丰 马懿)父子冷如浆,李丰兄弟如游光。” 虽②外示清净,而内图事,有 意思是认为李丰兄弟们虽然外表冷静,而 暗地里进行策划,伺机而动,如同黑夜中 似于游光也。及宣王奏诛爽, 的游光。等到宣王上奏章弹劾杀了曹爽, 住车阙下【帝王宫阙之下】, 在朝廷见到李丰,李丰很恐慌,立刻意气 与丰相闻【听说知道】,丰怖,索然(沮丧),脚软在地上不能抬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父不愿其然 然:这样 B.及即尊位 及:等到 C.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 制:节制 D.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 诫:警告
C(制:制度)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李丰为官不贪财的一组是(3分) ①在邺下名为清白 ②外示清净,而内图事 ③不以家计为意,仰俸廪而已 ④丰常约敕不得有所侵取 ⑤得赐宫人,多与子弟,而丰皆以与诸外甥 ⑥有司籍其家,家无馀积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曹爽专政,李丰在曹爽、司马宣王两派之 间态度暧昧,没有表现出亲疏厚薄,所以 在当时有批评他的文字说:“曹爽的权势 像开水一样热,太傅父子的权势像浆水一 样冰冷,李丰兄弟几个像鬼怪游光。”其 中的意思是认为李丰虽然对外表现出无欲 无求,但是内心图谋奸事,有像鬼怪游光 的地方。等到司马宣王上奏给曹爽定罪, 在宫门停下车,和李丰碰面。李丰害怕, 马上敛住气息,脚软在地上不能站起。 到嘉平四年司马王宣死了以后,中书令的 职位空缺,大将军询问朝中之臣:“合适 补任的人是谁?”有人提出李丰。李丰虽 然知道这个不是显要的职位,但是认为自 己已和皇家联姻,该考虑依附皇上,因此 领命而不推辞,于是大将军上奏任用李丰 为中书令。李丰当了中书令两年,皇帝接 连单独召见他和他说话,(别人)不知道 他们谈话的内容。景王知道他们是在议论 自己,请求李丰(告知询问内容),李丰 不把实情告诉他,于是景王就杀了他。杀 他这件事是秘密办的。
A (“其名声只是在魏国得到传播”与“丰名乃 被于吴越”矛盾)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 明帝问身边臣子安国在哪里,身边臣子用“李丰”来回 答。 (要点:“左右”“所在” “对”) (2)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 李丰的儿子李韬通过选拔娶公主为妻,李丰虽然表面上 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 (要点:“以选”“尚”“外……内……”“辞”) (3)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谁可补者?” 中书令一职空缺,大将军征询朝臣意见:“合适补任的 人是谁?” (要点:“缺”“谘”“谁可补者”)
D (①李丰当时还没有当官;②这是别人对李丰的揣测,且指李 丰有所图谋;⑤李丰把所得赏赐给外甥们,是不贪财,但与做 官无关)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丰年轻时善于品评人物,影响很大,而父亲让他闭门谢客, 其名声只是在魏国得到传播。 B.当司马宣王长期生病时,李伟官居二千石,因喝酒误事,造成 新平、扶风二郡混乱,哥哥李丰却放任不管。 C.曹爽专权的时候,李丰在曹与司马宣王之间两面讨巧,不明确 表态,因而遭到世人的讥讽。 D.李丰担任中书令两年以后,近来常常受到皇帝单独召见,招致 景王猜忌,因不肯透露实情,结果被杀。
正始中,迁侍中尚书 仆射。丰在台省,常 多托疾,(平按:此 处施句号为是)时台 制,疾满百日当解禄。 丰疾未满数十日,辄 暂起,已复卧,如是 数岁。初,丰子韬以 选尚公主,丰虽外辞 之,内不甚惮也。丰 弟翼及伟,仕数岁间, 并历郡守,丰尝于人 中显诫二弟。及司马 宣王久病,伟为二千 石,荒于酒,乱新平、 扶风二郡而丰不召, 众人以为恃宠。
曹爽专政,丰依违二公间,无 有适莫,故于时有谤书曰: “曹爽之势热如汤,太傅父子 冷如浆,李丰兄弟如游光。” 其意以为丰虽外示清净,而内 图事,有似于游光也。及宣王 奏诛爽,住车阙下,与丰相闻, 丰怖,遽气索,足委地不能起。 至嘉平四年宣王终后,中书令 缺,大将军谘问朝臣:“谁可 补者?”或指向丰。丰虽知此 非显选,而自以连婚国家,思 附至尊,因伏不辞,遂奏用之。 丰为中书二岁,帝比每独召与 语,不知所说。景王知其议己, 请丰,丰不以实告,乃杀之。 其事秘。
2013年江苏高考文言文详解
李丰,字安国,是原来卫尉李义的儿 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 子。黄初年间,因为父亲的职务被召 也。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 为随军。当初还是平民百姓的时候, 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在邺 他十七八岁,在邺城一带有清白的名 声,品评辨别当时的人物,天下的人 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 一致称颂,没有人不在意他。后来在 翕然,莫不注意。后随军在许 许昌任随军,声誉渐渐地隆盛起来。 昌,声称日隆。其父不愿其然,他的父亲不愿意他这样,就命令人把 遂令闭门,敕使断客。初,明 门关上,命令他断绝与客人往来。当 帝在东宫,丰在文学中。及即 初,明帝还是太子,李丰是文学侍从。 等到明帝当了皇上,得到了吴国的一 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 个投降者,问他说:“江东听说中原 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 的有名之士是谁呀?”投降者说: “闻有李安国者。”是时丰为 “听说过有个叫李安国的。”这个时 黄门郎,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候李丰是黄门郎,明帝问身边臣子安 左右以丰对。帝曰:“丰名乃 国在哪里,身边臣子用“李丰”来回 答。明帝说:“李丰的名字竟然在吴 被于吴越邪?”后转骑都尉、 越流传?”后来,李丰转职为骑都尉、 给事中。帝崩后,为永宁太仆,给事中。明帝驾崩后,李丰任永宁太 仆,因为他名过其实,才能和用处很少。 以名过射。李丰在中央机构,经常称病 (不来工作),当时台省的制度是, 生病(请假)满一百天应当解职。 李丰生病(请假)没有满几十天, 就暂时病愈(工作),不久又卧病, 像这样好几年。当初,李丰的儿子 李韬通过选拔娶了公主为妻,李丰 虽然表面上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 怕。李丰的弟弟李翼和李伟,当官 开始的几年,都当过郡守,李丰曾 经在众人面前公开告诫两个弟弟。 等到司马宣王长期卧病,李伟当了 两千石的官,因为嗜酒荒废政务, 使新平、扶风二郡治理混乱,但是 李丰没有召唤他,大家认为李丰是 在凭着皇上的宠幸(而胡作非为)。
丰前后仕历二朝,不以 家计为意,仰俸廪而已。 韬虽尚公主,丰常约敕 不得有所侵取,时得赐 钱帛,辄以外施亲族; 及得赐宫人,多与子弟, 而丰皆以与诸外甥。及 死后,有司籍其家,家 无馀积。
李丰先后在两朝当过官, 不在意家庭生计,依仗俸 银禄米(过活)罢了。李 韬虽然娶了公主,李丰总 是约束命令他不能有侵略 夺取的行为,李丰经常得 到了赏赐的财物,就把它 们送去给亲人家族;等到 得到了赏赐的宫人奴仆, 别人大多给了家中的子弟, 但是李丰都送给了外甥们。 等到李丰死后,有关部门 登记他的家产,家中没有 余粮积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