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西省赣州市赣源中学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江西省赣州市赣源中学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物体具有向东的加速度,而速度方向却向西。
B.物体运动加速度等于0,速度一定等于0。
C.两物体相比,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比较大,而加速度却比较小。
D.物体做直线运动,后一阶段的加速度比前一阶段小,但速度却比前一阶段大。
2、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运动方向相反
B.0﹣4s内,A、B的位移相同
C.t=4s时,A、B的速度相同
D.A的加速度比B的加速度大
3、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中,(g取9.8m/s2)正确的是
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速运动
B.物体刚下落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C.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
D.下落过程中,物体速度每秒增加9.8m/s
4、一个小球从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
A.路程是5m;位移大小是5m、方向向上
B.路程是5m;位移大小是5m、方向向下
C.路程是5m;位移大小是3m、方向向上
D.路程是5m;位移大小是3m、方向向下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积小的物体一定可以看成质点
B.不选定参考系,就无法研究某一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C.位移用来描述直线运动,而路程用来描述曲线运动
D.物体的加速度越大,速度就越大,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也减小
6、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沿斜面运动的实验,当时利用斜面做实验主要是考虑到()
A.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
B.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
C.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
D.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加速度
7、物体自由落体加速度为9.8m/s2,那么在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的任意1s内,物体的()
A.末速度是初速度的9.8倍
B.末速度比初速度大9.8m/s
C.位移比前一秒的位移大9.8m
D.位移大小为4.9m
8、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当t=0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4m/s,方向向东;当t=3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m/s,方向仍向东.当t为多少时,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2m/s( )
A.6 s B.5 s C.7 s D.8 s
9、若某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A.第4 s内的平均速度大于4 s内的平均速度
B.前4 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第2 s末的瞬时速度
C.第4 s内的速度变化量大于第3 s内的速度变化量
D.第4 s内与前4 s内的位移之比是7∶16
10、为了测定重力加速度,用一个小石子做自由落体运动,测出以下数值就可以测出重力加速度的是( )
A.下落高度和时间
B.着地速度和下落时间
C.下落高度
D.石子质量
11、一小球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经过斜面上的A、B两点,其速度分别为v A=2m/s和v B=14m/s,经历时间为2s。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A到B的加速度为6m/s2
B.经过A、B中点时速度为8 m/s
C.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6m
D.从A到B中间时刻的速度为12 m/s
12、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时间为8 s
B.物体做曲线运动,
C.物体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80 m
D.在t=4 s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为零
二、实验题(本题共16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
13、(6分)光电计时器像打点计时器一样,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 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一辆带有挡光片的小车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挡光片的挡光时间,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做了一个U型遮光板如图乙所示,两个遮光片宽度均为L=5mm,将此U型遮光板装在小车上,让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静止的光电计时器,实验时测得两次遮光时间分别为△t1=0.10s,△t2=0.05s,从第一个遮光片遮光到第二个遮光片遮光经过的时间为t=1s.试估算:
(1)第一个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第二个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2)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2.
14、(10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
(1)则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在同一次实验中,结点O 的位置可以随意变动
B .使用弹簧测力计应使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行
C .实验中,不仅需要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还需要记下细绳套的方向
D .在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两细绳间的夹角应尽量大些
(2)若他将遗漏内容补上后,如图(a)所示,是他利用坐标纸记下的橡皮筋结点位置O 点及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试在图(a)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F 1和F 2的合力图示,并用F 表示此力____。
(3)某只弹簧读数如图所示则其读数为__________ N
(4)图(c)是甲和乙两位同学分别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一个比较符合实验事实(__________)(力F 是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图示)
三、计算题要求解题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本题共36分)
15、(12分)某晚,美军在伊拉克进行的军事行动中动用了空降兵(如图)美机在146m 高处超低空水平飞行,美兵离开飞机后先自由下落,运动一段时间后立即打开降落伞,展伞后美兵以12m/s 2的平均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安全要求,美兵落地的速度不能超过4m/s(g =10m/s 2).伊方地面探照灯每隔10s 全方位扫描一次,求美兵能否利用探照灯的照射间隔安全着陆.
16、(12分)质量为3kg 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作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 ,其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210m/s g =,求:
(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水平推力F 的大小;
(3)010s ~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
17、(12分)气球以5m/s的速度从地面匀速上升,气球上升过程中某时刻,气球下面用绳子吊的重物掉落,此时重物与气球具有相同的速度,重物掉落后3s时离地面的距离为30m,重物离开气球后,气球以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
空气阻力不计(取g=10m/s2),求:
(1)重物刚掉落时,气球离地面的高度。
(2)重物着地时,气球离地面的高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
1、B
【解题分析】物体具有向东的加速度,而速度方向却向西,此时物体向西做减速运动,选项A有可能;物体运动加速度等于0,速度不一定等于0,例如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选项B不可能;两物体相比,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比较大,如果时间较长,则加速度比较小,选项C有可能;物体做直线运动,后一阶段的加速度比前一阶段小,但速度却比前一阶段大,选项D有可能;故选B.
2、C
【解题分析】
由图看出,速度均为正值,说明A、B都沿正方向运动,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故A错误.根据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0-4s内B的位移大于A的位移,故B错误;由图读出,在t=4s时,A的速度等于B的速度.故C正确;图象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根据图象可知AB的斜率大小相等,即二者加速度大小相等,故D错误.故选C.
3、D
【解题分析】自由落体运动从静止开始运动,不可能是匀速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物体刚下落时,速度为零,而物体受到重力,加速度为零g.故B错误.重力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重物与轻物下落一样快.故C错误.加速度为g=9.8m/s2,根据加速度的意义可知物体速度每秒增加9.8m/s.故D正确.故
选D.
4、D
【解题分析】
一个小球从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小球首末位置的距离为3m,则位移的大小为3m,方向向下.物体实际经过的路程为:s=4+1=5m;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题目点拨】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位移的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
5、B
【解题分析】
原子核很小,但研究原子核内部结构时,不能将原子核看做质点,A错误;参考系是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被选定做为参考、假定为不动的其他物体,不选定参考系,就无法研究某一物体是怎样运动的,B正确;位移与路程均可描述直线与曲线运动,C错误;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但速度不一定大(如火箭升空瞬间,加速度很大,但速度很小),加速度减小,若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则速度增大,D错误.
6、C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伽利略最初假设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是随着时间均匀增大,但是他所在的那个时代还无法直接测定物体的瞬时速度,所以不能直接得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伽利略通过数学运算得到结论:如果物体的初速度为零,而且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是均匀的,那么它通过的位移与所用的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这样,只要测出物体通过通过不同位移所用的时间,就可以检验这个物体的速度是否随时间均匀变化.但是物体下落很快,当时只能靠滴水计时,这样的计时工具还不能测量自由落体运动所用的较短的时间.伽利略采用了一个巧妙的方法,用来“冲淡”重力.他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二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要比它竖直下落的加速度小得多,所以时间长,所以容易测量.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考点:伽利略试验
【名师点睛】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规律的研究为我们提供正确的研究物理的方法、思路、理论,他创造了一套对近代科学的发展极为有益的科学方法.
7、BC
【解题分析】
AB.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
∆
=
∆
v
a
t
可知,在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的任意1s内,末速度比初速度大9.8m/s,A错误,B
正确;
CD .根据2x gt ∆=可知,在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的任意1s 内,位移比前一秒的位移大9.8m ,C 正确,D 错误。
故选BC 。
8、AD
【解题分析】 物体的加速度2108142/3v v a m s t ==--=
-,当末速度方向向东时,则0121462
v v t s s a ---===,当末速度方向向西时,则0221482v v t s s a ----===,故AD 正确,BC 错误.故选AD .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注意公式的矢量性,最终末速度方向可能向东、可能向西.
9、ABD
【解题分析】AB 、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4 s 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第3.5 s 末时刻的瞬时速度,4 s 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第2 s 末时刻的瞬时速度,则第4 s 内的平均速度大于4 s 内的平均速度,故AB 正确;
C 、第4 s 内的速度变化量等于加速度的大小,第3 s 内的速度变化量等于加速度的大小,则第4 s 内的速度变化量等于第3 s 内的速度变化量,故C 错误;
D 、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前3s 内的位移与前4 s 内的位移之比9:16,所以第4 s 内与前4 s 内的位移之比是7:16,故D 正确;
故选ABD 。
10、AB
【解题分析】
AC. 根据212
h gt =,可得: 22h g t
= 知道下落高度和时间,可以求出g ,若只知道高度,不能求出,故A 正确,C 错误;
B. 根据v =gt 可知,知道着地速度和下落时间可以求出g ,故B 正确;
D. 知道质量还需知道重力才能求重力加速度,故D 错误。
故选AB 。
11、AC
【解题分析】
A .从A 到
B 的加速度为:
142m/s 6m/s 2B A v v a t
--===
故A 正确;
B .A 、B 中点的速度为:
2
10m/s x v === 故B 错误;
C .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1422m 16m 2
2B A
v v x t ++=⨯== 故C 正确;
D .A 、B 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为:
2214
m/s 8m/s 22
A B t v v v ++=== 故D 错误;
12、ACD
【解题分析】
A .由图像的横坐标读出运动时间为8s ,故A 正确;
B .由图象可知,图象的斜率先减小后增大,所以物体先做速度越来越小的直线运动,后反向做速度越来越大的直线运动,轨迹是直线,故B 错误;
C .由图读出物体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80-0=80m .故C 正确;
D .在t=4s 时刻,图线的斜率等于0,说明物体的瞬时速度为零,故D 正确。
二、实验题(本题共16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
13、0.05 0.1 0.05
【解题分析】
(1)[1][2]遮光片通过光电门挡住光的时间极端,其平均速度近似等于瞬时速度,则第一个遮光条通过的速度为: 110.005m/s 0.05m/s 0.1
L v t ===∆ 第二个遮光条通过的速度为:
220.005m/s 0.1m/s 0.05
L v t ===∆ (2)[3]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速度与时间关系,有:
22210.10.05m/s 0.05m/s 1
v v v a t t -∆-==== 14、BC 3.00 A
【解题分析】
(1)[1]A .要保证作用效果相同,即结点O 的位置不动,A 错误;
B .应使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行,保证力在同一平面内进行合成,B 正确;
C .力是矢量,不仅需要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还需要记下细绳套的方向,C 正确;
D .在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两细绳间的夹角适当即可,不应太大,不应过小,D 错误。
故选BC ;
(2)[2]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图如下:
;
(3)[3]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 ,读数为:3.00N ;
(4)[4]一只弹簧秤拉时其方向沿橡皮条的方向,即A 图正确。
三、计算题要求解题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本题共36分)
15、能安全着陆
【解题分析】
展伞时离地h ,
自由落体:
2g (H -h )=v 12
2×10×(146-h )=v 12…①
匀减速:
v 12-v 22=2ah
v 12-42=2×12×
h …② 联立①②式解得:
h =66m
v 1=40m/s
自由下落的时间为:
1140410
v t s s g === 减速的时间为:
122404312
v v t s s a --=== t =t 1+t 2=4s+3s=7s<10s
所以能安全着陆
16、 (1)0.2 (2)9N (3)46m
【解题分析】
(1)设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2t ∆,初速度为20v ,末速度为2t v ,加速度为2a ,则 222022
2m/s t v v a t -==-∆ 设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f F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 2F ma =
又
f F m
g μ=-
联立得
20.2a g
μ-==; (2)设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1t ∆初速度为10v ,末速度为1t v ,加速度为1a ,则 211011
1m/s t v v a t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 1F F ma +=
联立得
19N F mg ma μ=+=
(3)由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得
221210111202221146m 22x x x v t a t v t a t =+=∆+∆+∆+∆=。
17、 (1) (2)
【解题分析】
(1)设小物体离开气球时,气球离地的高度为h ,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 -(h-30)=v 0t-gt 2,
代入得:h=60m ;
(2)设小物体着地时所用时间为t 2,-h=v 0t-
代入数据解得t 2=4s
气球上升的高度h 2=v 0t+
代入数据解得h 2=28m
气球的高度是H=h+h 2=60m+28m=88m 。
【题目点拨】
(1)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可求3s 时小物体下落的距离,即可求离地的高度;
(2)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可求小物体落地所用的时间,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可求气球上升的高度,即可求气球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