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米沙子镇三胜村小学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当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会导致__________的巨大变化。
2.地球内部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3.一般我们把直径大于__________的土壤颗粒称为沙砾(小石子)。
4.土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的混合物。
5.在土壤中,土壤为生物体提供__________和__________,而动物和植物的根又能__________,为空气和水营造__________。
6.雨水降落时的力可以__________,雨水在地面径流时,__________,这就是侵蚀。
7.__________的大小、__________的大小、有无__________都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
8.上游河床中一般布满了__________,中游床堆积了很多的__________,而下游河床堆满__________。
9.除了流水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力量能引起地形的侵蚀和沉积。
10.水流得慢,携带泥沙的能力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泥沙首先沉积下来。
二、判断题
11.东非大裂谷是两大板块受拉张而形成的断裂谷。
(______)
12.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都是很猛烈的,如火山喷发、地震、海啸。
(______)13.河流对土地的侵蚀,既给人们带来灾害,也给人们带来益处。
(________)14.雄伟的喜马拉雅山是由于火山和地震而形成的。
(______)
15.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______)
三、连线题
16.连线。
内蒙古盆地
雅鲁藏布江草原
西藏峡谷
新疆吐鲁番高原
舟山丘陵
17.连线。
蚯蚓靠腐烂的生物为生
细菌腐殖质的主要来源
蚂蚁在土壤中群居
植物分解动物植物的残留体
蜗牛使空气和水更容易进入土壤
四、综合题
18.研究冷热作用对岩石的影响的实验。
1)我的猜测:__________
2)实验材料:__________
3)实验步骤:__________
4)实验结论:__________
5)生活中的例子:__________
五、实验题
19.做土地的坡度对侵蚀影响的实验。
(1)我们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要控制的对比条件是:__________
(2)实验组和对照组要保持相同不变的条件有:__________
(3)这个实验的最终结论是:__________
六、简答题
20.我们家乡因有许多特殊岩石地质景观,而成为风景名胜,请你举一个实例,并分析它形成的原因。
参考答案
1.地表
【详解】
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板块。
就像漂浮在煮沸的热粥上的柚皮块,这些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从而导致地表的巨大变化。
如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
还会引发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
2.地壳地幔地核
【详解】
略
3.2毫米
【详解】
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最大的土壤颗粒是沙砾(小石子),其次是沙,接着是比沙还小的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
这些统称为岩石的微粒。
沙砾(小石子)直径大于2毫米、黏土的微粒很小,甚至用肉眼都没有办法看清楚。
4.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
【详解】
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
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
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
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5.食物生存空间松动土壤空间
【详解】
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
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
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
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6.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
【详解】
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
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
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7.土地坡度降雨量植物覆盖
【详解】
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
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
8.大石头鹅卵石细沙
【详解】
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地势平缓的地方,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
河流的作用对土地的作用使得上游河床一般布满了大石头,中游河床堆积了很多的鹅卵石,而下游河床堆满细沙。
9.风冰川海浪
【详解】
略
10.弱颗粒大
【详解】
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
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水流得慢,携带泥沙的能力就弱,颗粒大的泥沙首先沉积下来。
11.√
【详解】
略
12.×
【详解】
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
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
13.√
【详解】
略
14.×
【详解】
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
雄伟的喜马拉雅山是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东非大裂谷是两大板块受拉张而形成的断裂谷。
15.√
【详解】
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
16.
【详解】
地球表面有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等多种地形地貌。
平原的特点: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高原: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内蒙古的地形是草原;雅鲁藏布江的地形是峡谷;西藏的地形是高原;新疆吐鲁番的地形是盆地;舟山的地形是丘陵。
【点睛】
本题考查地球表面,要求学生掌握地球表面的地形。
17.
【详解】
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蚯蚓能穿破坚硬、紧密的土壤,使植物的根更容易伸展,使空气和水更容易进入土壤。
细菌可以分解动物植物的残留体。
蚂蚁在土壤中群居的昆虫。
植
物的叶、根和茎是腐殖质的主要来源。
蜗牛和甲虫靠腐烂的生物为生。
【点睛】
本题考查土壤,要求学生掌握土壤里的生物。
18.冷热气温变化能使岩石破裂。
酒精灯、镊子、装有冷水的水槽、石块、护目镜 1. 用镊子夹住石块在酒精灯上加热;2. 把加热后的石块立即放入冷,反复几次;3.观察并描述岩石的变化,得出结论;4. 整理实验器材。
冷热气温变化能改变岩石模样,使岩石风化。
昼夜温差引起岩石热胀冷缩;季节温差引起岩石热胀冷缩。
【详解】
在大自然中,由于昼夜和季节的温差变化使岩石发生热胀冷缩的现象,这是造成岩石破裂的一大原因,因此我的猜测:冷热气温变化能使岩石破裂。
需要用到的实验材料:酒精灯、镊子、装有冷水的水槽、石块、护目镜。
实验步骤:1. 用镊子夹住石块在酒精灯上加热;2. 把加热后的石块立即放入冷,反复几次;3.观察并描述岩石的变化,得出结论;4. 整理实验器材。
通过实验,观察到了:在冷热交替作用下,小石块裂成小块,得出实验结论:冷热气温变化能改变岩石模样,使岩石风化。
岩石风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
【点睛】
本题考查研究冷热作用对岩石影响的实验设计,要求进行实验设计以及掌握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
19.坡度的大小都(有)无植物、降雨大小、泥土疏松度土地的坡度大小不同对侵蚀有影响
【详解】
坡度的大小、有无植被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做土地的坡度对侵蚀影响的实验。
我们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要控制的对比条件是:坡度的大小。
实验组和对照组要保持相同不变的条件有:都(有)无植物、降雨大小、泥土疏松度。
最终结论是:土地的坡度大小不同对侵蚀有影响。
坡度大,对土壤的侵蚀大;坡度小,对土壤的侵蚀要小。
【点睛】
本题考查土地的坡度对侵蚀影响,要求学生掌握土地的坡度对侵蚀影响。
20.大明山上奇特的岩石,它是由于岩石风化而形成的。
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岩石风化改变了地球上的地形地貌,形成了许多美丽的景观。
【详解】
大明山上奇特的岩石,它是由于岩石风化而形成的。
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热作用、流水作用、植物作用、动物作用等。
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岩石风化改变了地球上的地形地貌,形成了许多美丽的景观。
【点睛】
本题考查风化,要求学生掌握岩石风化改变了地球上的地形地貌,形成了许多美丽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