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相关认知神经心理学理论及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2年,SonugaBarkeEJ等[10]在 试 验 中 观 察 到 ADHD患儿表现出一个普遍现象———他们总是选择一 个即时的奖励而非一个需要等待的奖励,即使后者使 他们的 获 益 更 多———根 据 这 一 现 象 提 出 了 “厌 恶 延 迟”假说。此模型的核心即 ADHD儿童避免延缓自己 得到满足,他们偏向选择即时满足是因为对任务中总 体的延迟时间更敏感和反感,从而想方设法使其最小 化。ADHD儿童不是不具有等待的能力,而是他们首 要考虑的 是 时 间 长 短 因 此 不 愿 意 等 待[10,11]。 另 一 方 面,为了使估计时距 (ExperiencedLengthofTime)更 短,患儿会 做 出 被 家 长 或 老 师 认 为 冲 动、无 组 织 的 行 为[12,13]。这一模型提出后被学界广泛接受,有学者认 为 ADHD的儿童在时域处理上存在缺陷,神经影像学 研究也发现 ADHD患者的小脑半球体积比正常人缩 小,而新小脑环路对呈现准确的时间关系有至关重要 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此观点[14]。厌恶延迟模型 还同时涉及了环境与 患 儿 父 母 在 其 中 的 作 用[10],但 SonugaBarkeEJ亦 承 认 有 很 多 进 一 步 的 研 究 需 要 进 行。如奖励前与奖励后延迟的关系、ADHD儿童对是 否值得等待的时间长度评估等。
ADHD的认知神经心理学在近十几年内一直是重 要的研究方向,为病因学研究、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了 数量可观的理论基础。本文简要概括了 ADHD认知 神经科学主流观点,并分析它们在基础和临床上的应 用价值及优缺点。 1 抑制缺陷模型
BarkleyRA[2]总结 了 前 人 的 研 究 成 果,提 出 抑 制 缺陷的理论模型。此模型认为 ADHD的首要缺陷是 反应抑制不足,这种不足涵盖了抑制的全部三个方面: 第一是抑制由事件引发的首先出现的优势反应;第二 是根据得到的反馈停止正在进行的反应,以得到一段 可供作决定的延迟时间;第三即保护该延迟时间及在 此期间内的自 我 导 向 行 为,从 而 继 续 完 成 任 务 (抗 干
到目前为止,国内对于 ADHD抑制缺陷和执行功 能损害的研究数量众多。近年研究发现 ADHD儿童 在 Simon任务、抑制冲突任务和停止信号任务中的错 误率均 高 于 对 照 组 正 常 儿 童[5],在 Go/Nogo任 务、 Stroop任务的表现上 ADHD儿童也逊于正常儿童[6], 提示患病儿童抑制功能上有明显缺陷。在实验室条件 下,研究者发现高智商对 ADHD的操作性执行功能有 保护作用,特别是在工作记忆、转换和流畅性方面较普 通智商 ADHD儿童受损程度要轻[7];而在实验室条件 之外,有研究使用执行功能的行为评定量表(Behavior RatingInventoryofExecutiveFunctions,BRIEF)测量高 智商 ADHD男童的生态学执行功能,结果显示 8个因 子均有明显而广泛的功能受损[8]。但并非所有 ADHD
扰)。这三方面的缺陷随后引发了四种神经生理学上 的执行功能缺损,包括工作记忆(WorkingMemory)、情 感动机觉醒 (AffectMotivationArousal)的自我调节、 语言 内 化 (InternalizationofSpeech)以 及 行 为 重 构 (Reconstitution)(即行为的分析与综合),再向下游使 机体 运 动 控 制 和 流 畅 性 受 损[2]。 临 床 表 现 上 可 见 ADHD患儿注意力难以集中、多动冲动,相比于非患病 儿童更话多、制造噪音更频繁等。简而言之,此模型认 为 ADHD患者的注意缺陷是其行为抑制和干扰控制 能力受损在 自 我 调 节 和 执 行 功 能 上 的 表 现。 Barkley RA这 一 模 型 启 发 了 大 量 相 关 的 试 验 研 究,Go/Nogo 任务、停止信号任务等多种研究范式结果的相对一致 也从另一 方 面 印 证 了 此 模 型 的 合 理 性[3]。 但 也 有 学 者的研究发现,单凭反应抑制缺陷不能区分 ADHD儿 童及品行障碍(ConductDisorder,CD)儿童[4]。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一种在临床上常见的神经发育障 碍,其症状主要在学前出现,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 的注意力缺陷、活动过度、行为及情绪冲动,并可共患 学 习 困 难、破 坏 性 行 为 障 碍 (Disruptive Behavior Disorder,DBD)等其他精神障碍。ADHD的患病率一般 报道为 3% ~5%,国内患病率为 5.7%[1],全球各个国 家地区均有本病发生,但可能因为使用的诊断标准不同 使患病率各有差异。患病的男女比例为(4~9)∶1,但也 有学者 认 为,由 于 男 女 患 者 的 症 状 表 现 有 所 差 异、 ADHD相关研究中女性未得到与男性相同的重视等原 因,很多女性患者在目前的诊断系统中未得到适当的 诊断与治疗。在 ADHD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方面,较为 认同的观点是 ADHD的发病来自基因与环境的共同 作用,但具体病因仍不明确。
精神医学杂志 2019年第 32卷第 3期 JournalofPsychiatry,2019,Vol32,No.3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相关认知神经心理学理论 及研究进展
关 霖 郑 毅
【摘要】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发病于童年期的认知、行为障碍,为了了解其病因及相关发病机 制,过去三十余年来 ADHD的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一直层出不穷。本文简述了目前较为主流的厌恶延迟模型、抑制缺陷 模型、认知能量模型及近年提出的“冷”“热”执行功能的理论观点,并总结国内近年上述各模型的研究进展。最后根据 各自优缺点,从科研价值和临床应用出发进行了简评。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儿童 认知神经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R749.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9346(2019)-03-0225-05 doi:10.3969/j.issn.2095-9346.2019.03.015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6YFC1306100) 作者单位:100088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225
精神医学杂志 2019年第 32卷第 3期 JournalofPsychiatry,2019,Vo,国外新近研究 发现,89%患该病儿童表现出至少一项的执行功能缺 陷(其中 62%存在工作记忆损害,27%存在抑制控制 缺损,38%设置转换受损),只有 35%的患儿表现出两 项及以上的执行功能缺损[9]。由此可见,虽然国内已 广泛接受抑制缺陷理论作为 ADHD儿童研究的理论 基础,但国外已有许多学者对反应抑制不足的核心性 提出了质疑,并提出了大量补充观点。 2 厌恶延迟理论与双通道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