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考试直接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
试卷
一.选择题(共10题,共36分)
1.下列动物中,主要在夜间活动的是( )。
A.蝴蝶
B.蝙蝠
C.蜜蜂
2.有关绿豆发芽实验,下列叙述正确对是( )
A.绿豆发芽必须有土壤
B.绿豆发芽时先长叶后长根
C.绿豆芽的根朝着有水的方向生长
3.每个食物链中的生产者一定是() 。
A.植物
B.动物
C.植物和动物
4.研究问题:蚯蚓喜欢潮湿的生活环境,还是干燥的生活环境?
(1)我的猜想:。
(2)要改变的条件:。
(3)不改变的条
件:。
(4)试验方
法:
(5)我的发现:。
(6)我的结论。
5.生态瓶中水量的减少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应该()
A.少些
B.多些
C.不变
6.在生态瓶中,为动物提供了氧气的是()。
A.微生物
B.土壤
C.植物
7.下列关于冬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冬眠是动物适应大自然变化的一种生理现象
B.所有的动物都要冬眠
C.冬眠时,动物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消耗会大大减少
8.土壤中,蚯蚓的主要作用是( )
A.给植物提供盐分
B.生产氧气
C.疏松土壤
9.奇奇从宣传板上还了解到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比如有一种鸟喜欢白天休息,晚上出来觅食,影响它的这种习性的因素是()。
A.空气
B.温度
C.光照
D.水
10.如图是小明在研究“种子发芽的条件”中的实验计划。
实验计划问题:种子发芽必须要有阳光吗?
推测:种子发芽必须要有阳光。
相同条件:水分,空气,数量和大小相同的两组绿豆种子等
不同条件:……
实验方法:一组种子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组种子放在黑暗的地方。
(1)实验计划中,不同的条件是________。
A.阳光
B.空气
C.水
(2)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每组种子不能少于_________。
A.1粒
B.3粒
C.50粒
(3)如果本次实验成功,小明可以发现_________。
A.种子发芽需要水分
B.种子发芽需要阳光
C.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
(4)小明又做了其他实验,总结出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_________。
A.水分和空气
B.水分、空气、温度
C.水分和阳光
二.填空题(共10题,共36分)
1.蚯蚓喜欢生活在( )、( )的环境。
2.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是( )、( )、( )。
3.把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 ),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食物的生物叫( )。
4.在盒子的两端分别铺上一层泥土,一端铺潮湿的,一端铺干燥的,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
5分钟后,发现大多数蚯蚓爬向了() 。
A.潮湿的一端
B.干燥的一端
C.没有爬动
5.生物之间有一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 )。
6.在“减少生态瓶里的水的实验”中,由于水量( ),动植物的生存空间( ),氧气量( ),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较( )。
7.水分是( )的基本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样一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 )。
9.“飞蛾扑火”、花儿朵朵向太阳”体现了动植物具有( )特点。
10.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 ),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食物的生物叫( )。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在生态瓶中放入的植物越多越好。
()
2.研究物体沉浮时,我们可以先做实验,再根据实验结果填写预测。
()
3.非生物没有生命,所以在生态系统中不起任何作用。
()
4.狗既喜欢啃骨头又爱吃米饭,属于杂食类动物。
()
5.植物能够制造氧气,因此生态瓶中的植物越多越好。
()
6.我们应该及时清理掉生态瓶中的动物粪便。
()
7.一片森林、一个湖泊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
()
8.在探究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对动物的影响时,除了减少水量,生物也可以更换。
()
9.老师的意见一定是有道理的,一定要虚心接受。
()
10.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破坏,
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
1.
五.简答题(共5题,共24分)
1.蒙古草原上牧民的马、羊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狼常会捕食这些马、羊,使牧民利益受损。
牧民虽然打狼,却又不愿意把狼赶尽杀绝,甚至有时还保护狼崽儿。
这是为什么?
2.小林为了探究“种子发芽是否一定需要光照”,他设计了这样的实验:把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种子放在阳光下,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放在黑纸盒里,不加水。
你认为他的实验设计科学、严谨吗?如果不严谨,需要怎样改进?
3.池塘里的生物和非生物之间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请举例说明它们是怎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要求至少写出3种,而且涉及植物、动物、非生物至少各1种)。
4.你制作的生态瓶中有哪些动物和植物?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5.阅读资料,完成分析。
“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危害在泥沙”。
作为世界上输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每年向下游的输沙量达16亿吨。
由于该区气候干旱,暴雨集中,植被稀疏,
土壤抗蚀性差,加之长期以来乱垦滥伐等人为的破坏,是导致黄土高原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的重要原因。
而1500多年前的黄河中游也曾“临广泽而带清流”,森林茂密,群羊塞道,动物种类繁多。
正是人类掠夺性的开发掠去了植被,带来了风沙,使水土流失把黄土高原刻画得满目疮痍,大量的动物死亡或迁移。
(1)以上资料表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其中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生态系统就失去了;黄河流域这个环节最先受到破坏。
(2)“九曲黄河万里沙”的原因
是。
(3)如果我们请你当个小小科学家,你会采用什么方法来治理这种现状?(至少写三点)
六.综合题(共3题,共20分)
1.为了研究蚯蚓喜欢潮湿还是干燥的环境,请制订实验计划,并在括号中打
蚯蚓的种类相同( )
实验方法(用文字、画图等方式说
明)
2.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3.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A
4.(1)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
(2)土壤的湿度。
(3)盒子、光线、蚯蚓、土质、温度、空气等。
(4)在长方形盒子的一端放干燥的泥土,另一端放潮湿的泥土,将蚯蚓放在中间,让它们选择,5分钟后看蚯蚓爬到哪儿去了。
(5)湿润环境中的蚯蚓要多。
(6)蚯蚓喜欢湿润的生活环境。
5.B
6.C
7.B
8.C
9.C
10.(1)A
(2)B
(3)C
(4)B
二.填空题
1.阴暗;潮湿
2.适宜的温度;空气;适量的水分
3.生产者;消费者
4.A
5.食物链
6.减少;减少;减少;多
7.生物
8.食物链
9.向光性
10.生产者;消费者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
五.简答题
1.将狼赶尽杀绝以后会破坏食物链从而打破了生态平衡。
2.严谨。
两组应该加相同量的水
3.池塘里的水和土壤可以为水草提供养分,鱼虾又以水草为食,鱼虾排除的粪便有可以增加河泥的肥沃度,从而更适合水草生长
4.生态瓶中应该有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而且各种生物的比例应该适合。
消费者的个体不宜太大。
水的量也不应太多,一般要留出大约1/3的空间。
如果水量太少,会造成生物的死亡。
5.(1)平衡;植物
(2)植被稀疏、土壤抗蚀性差,人类的乱垦滥伐,造成水土流失严重
(3)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改造河道。
六.综合题
研究问题
蚯蚓喜欢阳光还是阴暗的环境?()
蚯蚓喜欢潮湿还是干燥的环境?(√)我的猜想
蚯蚓喜欢阴暗的环境()
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
要改变的条件环境阴暗与阳光()环境的湿度(√)
蚯蚓的种类()
不改变的条件环境阴暗与阳光(√)环境的湿度
2.不破坏花草树木、不随意伤害动物、节约能源、设立自然保护区、植树造林.......
3.(1)草—兔子—老鹰
(2)兔子和老鹰
(3)兔子大量繁殖,因此需要更多的草作为食物,草原的草来不及生长,草原会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