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支模坍塌事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支模坍塌事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摘要:为预防高支模支架坍塌事故的发生,有必要简要概述该类事故的类型,
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针对性地探讨高支模施工安全的控制措施,以加强高支模
施工的安全控制和管理,避免支架坍塌事故的发生,推动高支模施工高质量、高
安全性的发展。

本文首先对高支模做了概述,然后说明了高支模坍塌事故的案例
及类型,并详细阐述了高支模坍塌事故的原因,最后详细阐述了高支模坍塌的防
治措施。

关键词:高支模;坍塌;支架;计算;搭设
一、高支模概述
高支模是指模板支撑高度大于8m或搭设跨度大于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
10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或集中点荷载大于20kN等情形之一,称为超
过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工程。

近十年来建筑市场特别是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高
支模施工过程中坍塌事故及其他模板和施工支架坍塌事故时有发生,成为建筑领
域的多发事故之一。

这类事故多发生在浇筑混凝土的中后期至接近完成时,在支
架受力最大或结构薄弱部位达到屈服状态,在极短时间内形成整体垮塌,施工作
业人员来不及逃避,即随新浇混凝土钢筋、模板及支架一起坠落,遭受冲击、叠压、掩埋。

这类事故一旦发生,将会造成作业人员群死群伤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高支模坍塌事故的案例及类型
(一)案例
近10年国内发生的重大高支模坍塌事故案例
1、2005年7月25日,某大学新校区歌剧院施工中,在浇筑屋面结构(净跨18m,净高21.8m)混凝土时,发生坍塌事故,造成24人被压,4人死亡,20人受伤。

2、2010年5月8日,天河区奥体路一家居广场二期工程在夜间施工时发生
高支模坍塌事故,导致4人死亡、4人受伤。

3、2011年11月22日,汕尾市中国工商银行汕尾分行培训综合楼工程发生
一起高支模坍塌事故,造成6人死亡,7人受伤。

一幕幕血的教训发人深省,促人深思。

(二)高支模坍塌事故的类型
高支模支架坍塌按破坏范围,主要为两大类,一是局部坍塌,二是整体坍塌;按破坏成因,一是支架失去平衡倾斜,二是支架失衡,垂直坍塌。

三、高支模坍塌事故的原因
(一)高支模支架的设计计算问题
引发支架塌坍事故的概率比其他房屋结构要高很多,在支撑工具的反复使用
和没有相应的标准和规范约束,它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高支模支架的特
殊性给建筑带来了这样或那样的麻烦。

由于没有设计计算书、单靠经验办事、设
计计算书较粗糙不够合理等原因,都可能会引发坍塌事故,特别是对荷载的认识
不够清楚。

当前存在的普遍问题通过总结归纳主要如下:
1、计算选择的方法滞后
一直沿用传统的设计计算方法,没选择概率论进行分析。

设计的支撑系统承
载力不够或过于保守,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支架搭设体系材质的转换问题:桥洞处的支架通常用钢桁架搭设,杆件
搭设处必须加强巩固支撑,增大安全系数,模板支撑工具的材质转换部位支
架受力情况复杂;
3、荷载组合不合理
在进行设计计算时,必须考虑预应力张拉前后的荷载变化、脱模前和脱模后
的荷载变化、动荷载的冲击系数、荷载最大处支架的受力情况等最不利的荷载组
合因素;
4、荷载常为了计算方便而简化为均布荷载考虑:但实际不然,在现实设计
计算中选取适当的简化模型,必须充分考虑实际荷载的分布情况。

(二)高支模支架的搭设问题
由于支架的搭设质量问题会引发高支模坍塌事故,支架的搭设质量对高支模
施工的安全也非常重要,在设计确保合理、安全的情况下,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
方面的问题:
1、支架的基础不平整,有纵横坡的横板支撑体系未找平等,有螺杆的钢支柱,顶托或底托螺杆过长,或立柱的木垫板有空隙,或局部不密实;
2、支架搭设的材质不符合要求;
3、支架的搭设不符合规范、标准要求;
4、支架的搭设构造达不到要求;
5、没按照设计计算进行搭设,导致支架失衡倾斜和垂直坍塌,支架的承载
力不够,立杆的间距、纵横排数、横杆的步距满足不了设计要求。

(三)材质不符合要求
钢管壁厚和扣件质量达不到规范要求,钢管锈蚀、弯曲、有裂缝等。

市场上
采购的钢管,名义上是准48×3.5,实际测量,不少钢管壁厚实为2.8~3.0mm,其轴向抗压能力降低15%左右。

通常模板支撑系统设计时均按直线钢管来考虑而不
考虑弯曲变形,实际上钢管弯曲后承载能力大为降低,某工地发生事故后对钢管
进行检查,其合格率仅为50%。

四、高支模坍塌的防治措施
(一)提高认识,落实人员,强化责任是前提
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施工单位及有关各方应切实
提高思想认识,真正树立起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的理念,确实承担起安全生产责任。

真正将公司、分公司、项目部、作业班组的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落实到位。

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将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关
键节点。

(二)抓好方案管理是基础
一是方案的制定。

高支模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的制定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周边环境、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做到切合实际、科学严谨、内容详尽。

须有设计
计算及计算简图,荷载类型、取值、组合,截面构造大样图,材料尺寸规格、纵
横支撑间距及相关附图等。

二是方案的审批。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应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专业技术
人员进行审核,经技术负责人签字后再按相关规定组织专家论证。

修改完善后,
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批准签字后,
方可组织实施。

(三)架体材料质量严把关,建立材料查验制度
支架搭设时,除查验材料的合格证外,搭设前还应对门式脚手架及附件逐一
进行检查,不得使用变形、损伤和锈蚀的门架及附件。

(四)施工现场安全控制,严格实行验收制度
支架搭设时,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和和施工方案进行。

同时在进行搭设时,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适时对支架的各项力学指标进行监测,确保各项部件达到安全可靠的要求;
2、建立安全的人员进出、材料运输通道和施工环境,禁止野蛮非法施工;
3、配备专业的地面监察人员,及时处理和报告搭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预防非操作员工非法进人警戒区域,克服操作人员的违章行为;
4、施工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张挂醒目的警戒标志。

实行严格的三级验收制度,即班组自检、项目部检查和公司及有关专家组共同检查。

对支架基础、构造、垂直度要重点把关,并履行签字手续。

确保支模架的安全可靠,支模分段或整体搭设安装完毕,经技术和安全负责人验收合格后再进行后续工程的施工,坚决杜绝和防止高支模支架坍塌事故的发生。

(五)对搭设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搭设人员必须具备登高工特殊工种上岗证。

在进场施工前,首先针对施工现场的特殊情况对搭设人员进行安全三级教育;还应根据工种特点和操作要点进行专项的安全教育,经过安全教育后再经过统一的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

同时在施工前,还须由施工员、安全员和班组长对本次施工的技术要求、特点、安全重点、需要注意的事项等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必须要有书面的交底材料,且履行签字手续。

交底内容应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并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细化和补充,特别是操作人员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结语
综上,高支模工程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尤其是施工和监理单位要严格执行规范和方案要求。

实践证明只要真正做到思想重视,技术合理,施工严谨,监控有力,就能杜绝和防范高支模支架坍塌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吴哲纯.浅议高支模安装与施工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0(08)
[2]葛建行.某办公大楼首层高支模技术与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25)
[3]刘海飞.浅析高支模工程的设计与施工[J].中国城市经济.201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