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感悟美文(通用1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到中年感悟美文(通用13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我们时常会因某些事或人产生新的想法,这时候,就可以把这些感悟都记录下来,让自己铭记于心。
那么,到底应该要怎样去写感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到中年感悟美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到中年感悟美文篇1
时间在这里来了个转折,提醒人们去盘点已逝的岁月。
当四季在你面前交替,你却没有任何反映的时候,这就提醒您,在你的生命里已经刻上了中年的痕迹。
南燕北归给我带来的不是春的希望,而是由期待到迷茫、由迷茫到忍受的精神形态。
一昼夜、一春秋,所有的变化都是在不经意中完成的。
稍一回首,便是对人生的年轮、沧桑、春秋的感悟。
然而在记忆之树上留存的不都是凋谢的花枝,还有那留枝的果实。
中年是人生中的一面镜子,有心的人总要照一照,形成今夕对比,寻找一下从前的记忆。
人到中年,对我来说,那是我心头的一个结。
每每朋友相聚时,总会从不同的角度互相告诫:要学会忘却。
有的让我忘记时间;有的让我忘记忧愁;有的让我忘记疾病;有的让我忘记年龄。
这一连串的忘记,倘若不是得了健忘症的人,有谁能够做得到呢?
如果说记忆是好东西,对于中年人来说,忘却也算无价之宝。
在已逝的岁月里,多少人是依着它从恩与怨的苦海中挣扎上岸,又从昨日走到今天。
“忘记”——人到中年的标志,是一种惊喜还是一种悲哀?对我来说是一种心里的迷失。
“中年”是人生阅历的标志、是失败与成功的标志;“中年”是对人生的领悟、是对人生教训与经验的总结。
生活中常常会有意外发生,而这些意外让你在不经意间感悟了人生,而且感悟得那么真实、那么透彻!突然患病进入手术室的那一刻,让我感到了什么是命悬一线。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我表现得还很悲壮呢!觉得一切无所谓,父母的早逝,让我感到人生的变化无常。
‘生’与‘死’只是一线之隔,没人能左右得了。
于是我有了一种奇特的遐想:能够突然安静的离去,不牵绊任何人也是一种幸事。
手术台上的我来了灵感,写了一首《别世》诗“日月耗尽了我生命的火花,死神向我张开了黑色的翅膀。
面对死亡我毫无惧怕,我微笑着、歌唱着走向天涯。
命运和我开了个玩笑,睁开眼睛已经躺在病房里了,周身疲惫,头脑却很清醒。
一场大病让我从新认识了人生,我懂得了怎样真爱生命;怎样真爱友情、爱情和亲情;懂得了怎样珍惜时间、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
我想做的事太多,就像孩提时代的梦:我想当律师,想搞慈善事业为社会做点事;想当企业家,想为儿子多赚点钱。
虽不想当作家却想用笔把生活中的事记录下来,把内心的感受抒发出来。
这一切的一切,让我感到的不是脱俗者的坦诚与淡漠,而是一个超俗者的心累。
于是我开始用读诗写诗、看书写字来调节心态。
无论是在作品中看到的带有伤痛的鲜活生命,还是那漂泊的无法挣脱的宿命,都像一剂止痛药涂抹在我那曾经受过的伤处,避免了我的痛。
遥远的大悲大恸冲淡了我眼前不肯愈合的感伤;遥远的亦真亦幻的爱,让我这颗游荡的心找到了家园。
在这灯红酒绿的物质化的世界里,人类久违的庄重与真爱还会微笑着向人们走来吗?
未来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谁能预料未来的事情,谁能预言未来会有多少不幸?会有多少事情让人担忧?我的朋友对我说:“生活的态度认真固然好,但有些事情不必认真,这是生活的智慧。
有些事知道就是了,不能说破,这年头,太认真了人还咋活?”我实在不敢苟同朋友的观点。
有的事情无论你说不说破,它都真实地存在过,不说破,只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有的还只能自欺不能欺人。
人到中年,对生活总得有点自己的态度。
该拥有的拥有,不该拥有的一定要放弃。
人在尘世,学会放弃,才是高明之举。
中年是人生承前启后的中间阶段,闭目回忆着已逝的岁月、童年的幼稚、青春的冲动、爱情的甜蜜、事业的艰辛,也可以憧憬着充满荆棘与美好的未来;睁眼面对的是现实。
昨天已经过去,明天尚没到来,最现实的就是今天。
人到中年丢失的不仅仅是机遇,有的失去了
爱情,甚至是家庭。
无论怎样,人到中年总该有点面对现实的勇气与真诚,对待生活总该拿出几分诚意来。
诚意本身就包含真实,真实是现实,诚意是态度。
人总要面对现实,虚伪地活着太累,哪怕是一改初衷的现实也要面对。
人到中年要留点时间给自己,要活出几分真实、活出几分勇气、活出几分尊严、活出几分高贵来。
人不可能永远青春年少,总会渐渐地衰老。
衰老有什么可怕?这是人类更新换代的必然。
衰老并不可怕,因为我们不是靠容颜吃饭的。
我们用手劳动、靠智慧生存、用心生活。
容颜不会永远美丽,心灵却能永远健康。
中年是人生转折的阶段,也是无奈的阶段,但我仍然在考虑怎样走向明天。
我想起了当老干部局长时的一首诗“夕阳未必逊晨曦,昂首飞鬃奋老蹄。
春蚕萦绕千千缕,原为人民吐尽丝”,我把它挂在走廊的墙上,用来勉励老干部。
现在它让我振奋了精神,让我意识到:应该考虑怎样寻找自己存在的价值、怎样走向明天。
人到中年感悟美文篇2
在无法预知的光年里,我从来不敢确认自己要怎么做,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完全像似投进了一个陌生的领域,不知道自己可不可以,可以做什么?甚至不会考虑我为什么要到这个世界,更不会因为这个问题的本身而妨碍了我对这个世界的好奇。
纯粹的日子,除了好奇应该是没有分辨心的,只因我喜欢而喜欢,哪怕摔了跤,哭了鼻涕,我还是喜欢,就像儿时的那条河,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体验,让我看不到此岸与彼岸,我只是对河有着宿命般的依恋,河水柔和、澄澈,在它的怀抱中,我可以放任自己的四肢,舒展、收起,可以像鱼一样漫游在光阴的深处,无悲无喜,虽然这种喜欢曾经不止一次地让我溺了几次水,但是我就是死性不改,依旧下水,依旧挨打,哪管它水深水浅,快乐着我的快乐才是最自然、最率真的天性。
如今生命过半,回想起那些所走过的路,所趟过的河,流逝的岁
月就像一位师长,它教会了我怎样游于世海,怎样妥协于分寸之间,还好我没有与时间抗衡,没有荒废太多的流年,我只是在自己的一方净土上播种着生命的芳香,直至自己与自己重逢,才恍然明了自己的足与不足。
那么到现在,我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复杂,是成长过程中累积的尘埃,简单,是洗尽铅华后盛开的一朵青莲,我就在这种复杂与简单的交织中,领悟着疼痛与幸福的缠绵与曼妙。
几多伤感,是季节无论怎样更迭也无法复制昨日的花朵;几多无奈,是我无法穷尽一生来畅游大自然的辽阔。
岁月流淌在生命中,铺展在皱纹里,原来时光竟是如此深情地与我们朝夕相伴,只是我们不自知,我们像似被上帝圈养在地球的孩子,一群群地繁衍生息,被命运摆布,被无常编排,生命如此地卑微与脆弱,可是我是什么时候才明白的呢?是第一次跌倒的时候吗?
自小我就喜欢歌唱、绘画、读书,对周围一切的事物持有过分的认真与迷恋,那个时候我就知道生命是用来歌唱的,人生是用来渲染的,文字是用来觉醒的,只是初心的懵懂,琉璃的心质,看见什么,是什么,所以吃了亏,遇到了挫折,受到了伤害,但是我依旧像一个对生命充满敬畏的园丁,浇水、施肥,用阳光、雨露来培植着一份美好,一份葱绿。
再后来,经历的多了,你就学会了分辨,学会了思考。
你知道了哪里是浅滩,哪里有暗礁,你明白了这个世界的人不都是一样的。
笑容可掬的脸也不一定是善良的,有了怀疑,对周遭开始挑剔,为了安全起见,我不但拒绝雨露,也排斥阳光,因为那时候你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认知一切的美好,你因为河流里有虫蚁,你拒绝遨游;你因为森林里有豺狼,你拒绝漫步,你把自己安置在躯壳里,对世事有了恐慌,所以年少的某个阶段我一向特立独行,不言不语。
参加工作了,臆断与定义成为我最偏执的错误,我一直向外挑剔着不合心仪的局部,并且纸上谈兵的部署着生活,诸多的从容、淡定、洒脱、超然等等明心见性的词汇都像水面的浮萍,风一吹,浪一动,就只剩下汹涌与澎湃了。
岁月如水,人生似茶,当茶和水沸腾的那一刻,我认出了自己,我只是一支泉涌,穿过千山,越过丛林,流经一道道危崖,冲破一个个险阻,我只是渴望着海,渴望着那个初心把我重新引领回儿时最原始的纯真。
岁月总会把它们席卷一空,还是坚持内心的美好吧,不在花过多的时间去迎会众人,我就是我,不叛逆、不抗争,只需把自己沉淀为一湖清潭,可见底,可通透,没有纷扰,没有混乱,中年将至,多好啊......
人到中年感悟美文篇3
在北大学习时,一位教授在课堂上感叹地对大家说:在人生的长河中,人过四十天过午。
人生到了四十也就步入了中年,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愿意不愿意,人的一生从生理的发展来看,体力、精力都开始走下坡路,再不能像年轻时那样精力充沛,适应高强度的节奏。
因此,做什么事都要放缓节奏,要学会享受生活,当我们停下或者放缓脚步时,我们会发现那些我们平时没有发现的美。
如果我们一直疲于奔命,我们怎么能够体会到生活的真谛!
今天一早前往广州接母亲出院。
自上星期一送母亲入院动手术起,今天已是第五次往返广州探望了;中间还陪领导去了惠州出差二天;去年父亲生病也是连夜送回韶关住院,期间多次回去办理相关手续;今年上半年为庆祝父亲七十大寿忙碌不堪,奔赴上千里回了趟老家;其后前往北大学习二个月;紧接着在韶关与老师、同学欢聚庆贺初中毕业30周年;回深圳后为儿子考入大学举行庆祝活动并送儿子入学;国庆期间组织100多人的队伍前往江西、福建、梅州四日游。
日常工作上的忙碌与迎来送往就不提了。
在提前总结2008年人生旅程之时,深感生活的充实与疲惫。
也感觉到人到中年的无奈。
上有老下有小,生活不容易啊。
从前只是一句叫苦的口头禅,目的是无病呻吟。
未曾料到,流水有声,岁月无痕,如今的我也人到中年。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进入不惑之年的我,白发增多,苦短日蹙。
没有了年少时的慷慨激昂、朝气逢勃,
多了些人到中年的人生感悟。
人到中年,我们差不多成年累月的为别人而活着,为许多观念、规章和制度的约束力而活……因为“上有老下有小,单位里头还有‘领导’”,虽然知道金钱不是万能,但更能体会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为了孩子的美好未来,为了年迈父母的健康,为了身边的亲朋好友,为了手中的饭碗,我们起早贪黑地忙活,甚至于透支着生命,还得洗耳恭听领导的谆谆教诲。
人到中年,历经生活的磨难,岁月的沧桑,变得更加成熟与坚强,具备了辨别是非的能力。
不再轻易为某句话、某件事、某个人而感动的泪流满面,除非遇到真正感人肺腑的人和事。
不会轻信他人,不再为他人的一句甜言蜜语而陶醉,也不再被他人的恶语中伤所击昏,能够做到宠辱不惊。
人到中年,懂得了遇事要冷静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不再随心所欲,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
明白了世事难料,生活中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懂得了在心情激动时,做出的决定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不妥当的。
相信自己,任凭风浪急,稳住钓鱼船,以不变应万变。
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人到中年,学会了独立看人生。
不再人云亦云,更不会随波逐流。
别人说什么并不重要,关键的是自己如何去做。
不再活在别人的目光里。
人到中年,要的是那份踏实的生活,现实大于梦想。
也许没有梦的人生缺乏浪漫和激情,但在某些时候,红烧肉比玫瑰花更亲切。
人到中年,懂得了只有自己心情舒畅,身体健康,才可以去照顾关爱影响别人。
一个快乐的人会象磁石一样,吸引着周围的朋友。
与一个快乐的人在一起,自己也会变得快乐无比。
体会到了人的情绪是可以传染的'。
人到中年,有一个恬淡的心情更重要。
明白了人的心理健康重于身体健康。
深知人的欲望永远没有止境,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人到中年,也许我们的笑容更加从容、恬淡、稳重。
多了思索而少了激动;多了镇定而少了浮躁;多了宽容而少了嫉妒;多了仁爱而
少了仇恨。
人到中年,应该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和兴趣:摄影、钓鱼、旅游、运动、读书、写作、电脑网络等等,这样或许会缓解一下紧张的精神负担,还可以为退休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何乐而不为!
中年,是人生的一个必经阶段,每一个人都要长大、成熟,然后离去……就让一切顺其自然吧!苏东坡说得好“君子可以寓意于物,不可留意于物”,以不变应万变,心胸放宽广一些,气量放大度一些,让心灵停泊在自由宁静的港湾,生活就会过得厚重而充实!
人到中年感悟美文篇4
钟表上的时针是在慢慢的移动着的,移动的如此之慢,使你几乎不感觉到它的移动,人的年纪也是这样的,一年又一年,总有一天会蓦然一惊,已经到了中年,一列飞奔的列车,不停地向前疾驶着,还没来得及抖落一路风尘,“咣当”一声,中年的驿站就到眼前……弹指一挥间,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步入中年。
中年是对青年的延伸,也是对青年的告别。
这种告别不仅仅是年龄上的分界,也不仅仅是一系列观念上的变异,也是一个自立成熟者对于能够处置各种问题的自信。
或者可以说,中年人的处世哲学,已经从观点上升到了人格上。
人到中年,虽说是自然使然,可对生命之旅这么快进入中年,毕竟少了点精神准备。
当惊讶地发现几缕华发过早地夹杂于青丝之中,心中便涌起几许苍凉。
人到中年,莫非意味着少年的气盛、青春的张扬已经消失?人到中年,莫非那份血性、那份壮烈被生活碾轧之后,剩下的只有世故与圆滑?
人到中年,莫非那份执着、那份热爱在历经沧桑之后,心灵的蚌壳再也孕育不出希望的珍珠?世事沧桑,生命无多。
面对生命中每一个匆匆来去的日子,抽去其中太过于诗意的成分,或许我们会从中悟到点什么。
人一旦告别刻意粉饰的年龄,面对的只能是一个真切质朴的自我。
在中年人眼中,责任、稳重、成熟已成为这个时期主题,这个年龄办事想问题已经没有了年青时的那种激情与冲动,也没有了青年人那种对人,对事的对峙与高傲。
就是有也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消解了,昨天的对手也因为对方已
受到报应,而已没有太多的憎恨。
在中年人眼中,似乎责任、亲情和友情此时显得更为重要。
人到中年,才真正明白什么是责任,什么是义务,才真正明白生存的艰难,做人的辛苦。
人到中年,学会了放弃,学会了在复杂环境中对付来自各方面的伤害;学会了调整,不为命运所捉弄;学会了应对,不为世象所迷惑。
人到中年,是一次走向成熟的蜕变,少一点风花雪月的浪漫,多一点对酒当歌的感叹;少一点患得患失的浮躁,多一点自省自悟的睿智;少一点粗俗的见识,多一点切肤的体味;少一点拙劣的卖弄,多一点深沉的气度;少一点浅薄,多一点沉着;少一点浮华,多一点厚重……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当的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作自己所能作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
人到中年感悟美文篇5
人到中年多少人几曾回首感叹人世沧桑,当风华正茂已成往事,那远去的记忆却在脑海中刻画得如此清晰。
经历了天真无邪的美好童年,跨越了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不知不觉间,我们步入了中年。
这是人生的一次飞跃,是境界的一次升迁。
正像经过了春天的孱弱,夏天的浮躁,我们迎来了秋天的成熟,在人生的四季里我们欣慰的感受着生命的秋季——中年。
走过绚烂的春,走过殷实的夏,我依然会心怀美好的希冀和梦想,坦然从容走进了多彩的秋,还将走过迷人的冬??
人生的每一个季节都很美丽,如歌的生命,如水的人生,如诗的生活。
只要我们敞开心扉尽情地拥抱生活,生活一定向你展现她最美丽的容颜!人到中年,人生过半,踩着一路艰辛走来,也将踏着一路辛苦走远;人到中年,苦乐参半,空留许多心疚心痛的遗憾。
困惑也好,感叹也罢,脚下的路一直在向前伸延,似乎一切早已注定、该不该出现的都已出现。
人到中年,我们手握着事业的艰辛,肩扛着家庭的琐碎,怀揣着儿女的成长,背负着父辈的苍老。
踏着风霜雨雪一路走来的我们,也尽览着一路的流岚虹霓,生活疲惫累着我们的身心,却鲜活了我们的责任,岁月剥蚀着我们的青春,却沉淀着我们的厚重。
人到中年的我们,就活在责任里。
在父母面前,我们虽然还是孩子,但责任和义务
已经颠倒,我们必须去呵护和搀扶父母。
我们最大的愿望是祝父母健康长寿。
但事实往往适得其反,我们更多的可能是与病魔和悲痛同行,送他们走完人生最后的一程。
人到中年,我们又是为人之父母,我们在教会孩子走路,说话,唱歌之后,还要教他们认识社会,认识人群和自己,教会他们如何做人。
孩子在我们的焦虑期盼中一天天长大,从出生一直被我们呵护到大学,我们的愧疚不是给孩子少吃了什么,而是愧疚孩子在考上大学时,我们拿不出那笔昂贵的学费。
在从学校向社会的转型之中,我们还要为孩子找个“铁”饭碗。
人到中年感悟美文篇6
岁月如风,行走于花草间,和着芬芳而悄然逝于幽谷之中。
叶子在四季中轮回。
岁月催人老,一路走来,我的脚步已跨入中年的行列。
暮然回首,白发已在鬓边悄悄滋生,那隐约的闪亮,无言地显现着我的生命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旅程。
时光流转,日子让脸庞渐渐沧桑。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所谓“不惑”,就是不糊涂,就是更冷静和理智。
而“不惑”本领的练就,得益于我四十年的风雨历程。
人到中年,恰似四季中的秋季,心境似净空,高怀以志远决然不会为眼前的事物所左右,一叶不会再障目。
人到中年,拼搏了大半生,一直周旋在生活、事业、儿女和老人中间,肩负着人生沉重的三大责任。
对内要承担起赡养老人、教育子女的责任,呵护妻子,对外要为事业和生计在打拼和奋斗。
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是中年责任重担的两头,对自己负责则是它们之间的支撑点。
人到中年,走进了岁月的风雨。
酸甜苦辣,人生百味尝遍。
人到中年,它让我知道了人生如梦了岁往事如烟,知道了顺其自然一切随缘,知道了如何与人为善,恩恩怨怨都付于笑谈。
人到中年,生活已经有了定律,不再争强好胜,追求虚名。
人到中年是一种力量,是生命中精神和体力的最好时期。
中年人明白忍让,懂得坚韧,知道奉献。
人到中年,家庭、事业、妻儿老小、邻居亲朋,各种关系盘根错节复杂,诸多事情繁亢复杂,需要你去处理、去奔走,特别是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
工作正是艰苦奋斗和不懈的努力,收获成果的最佳时期。
中年的心灵比天空高远,比海洋辽阔。
中年是一本耐读的书,书页里内涵着春秋人生,流淌着理性的泉水,耸立着思想的高峰。
中年是一种气质,优雅大方,潇洒坦然,于深沉中有一种旷达,于矜持中有一种恬淡。
中年是一种从容和坦然,是一种幸福的回忆。
经历着生活的快意与波澜,情感中的爱与痛,生活的平淡与琐碎,家庭里的温馨与关怀。
人到中年,经历了许多坎坷。
它让我逐渐明白,我们应该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感恩对方的默默付出,在未来相依相伴的日子里,风雨同舟,携手走进幸福的晚年。
人到中年,更应该卸下一切重担,抛开一切忧烦,笑对每一个今天,去迎接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人到中年感悟美文篇7
像被河水冲刷的船,你仓促地到了中年,体态、面容、眼神、心境都被盖上了中年的印戳。
回头望去,乌飞蝉噤、红枯绿瘦,青春已溜得不见踪影;向前看去,鹤发鸡皮、枯萎蹒跚正在逼近。
中年和正午有些相似:凝重、深邃、空旷,是生命曲线上的一个极点。
站在这儿,来路一览无余,去路上能搅出的动静也大致不出其右了。
人生像魔术师抖开了他的包袱,不会再有太多的神秘可言了。
人们赋予这个年龄的关键词是“成熟”,可生活仍会硌疼你:家人生病你担心,孩子不听话你生气,工作出错你沮丧,没钱了你发愁??只是你学会了警惕这些灰色霉菌,不再给它们发酵生长的机会了。
在你这个年龄,左手要拽着孩子,右手要搀着父母,你成了他们两边的家长,儿女刚踏进青春期,像一只迷乱的羔羊,背上还驮着10斤重的书包。
她还那么脆弱,说话稍不对劲就会戳伤她。
父母呢,个头缩得那么矮,走路一摇三晃的,你还忍心对他们发牢骚吗?爱人跟你一样,也在中年的河流上忙着捕捞。
所以,你得有自我疏通和修补的
能力。
你得维护你一贯的形象:大大咧咧,乐乐呵呵。
这些年来,你受到岁月和生活的双重镂刻,内心也在不停地改变。
沧海桑田,有的地方已经变硬了,有的地方却柔软了。
从前你是树叶,环境是风,它一吹你就动。
你跟着别人赶东赶西去上补习班,今天英语,明天文秘,后天管理,像猴子掰包谷。
宴会上硬着头皮喝酒,却让胃痉挛不止。
你在外边温文尔雅,在家里龇牙咧嘴,长着一身倒刺。
你只想让社会接纳你,却不清楚自己要什么。
那时,你生活的姿势是引颈远眺。
上学的时候盼毕业;儿女小的时候巴不得她长大;工作的时候想退休;在乡野时憧憬都市,追到了都市又怀念乡野。
总之真正的生活在山的那一边,而下巴颏儿下的生活不过是一段歌剧的序曲,一座港口的栈桥。
现在你却后悔自己错过了好些生活。
因为生命里的每一片草地、每一条溪流、每一块山丘都是只此一次的相遇。
在日历被撕了一大半后你才学会了调整焦距,对准眼前。
于是,你能听进父母的唠叨了,愿意陪他们散步了,也知道了拉他们去吃这吃那。
发了奖金不再直奔化妆品柜台,而是会给爱人买一双柔软的牛皮鞋。
你会带女儿奔到青岛看一回大海,冲到上海去看一场F1比赛,在她最想圆某个梦而你又有能力的时候帮她圆了,因为梦也会凋谢。
你学着把菜炒香,把汤熬得很鲜,你通过这些小事去传递爱。
你知道,也许过不了多久,今天还围着餐桌的父母将无踪可觅。
女儿很快也会张开翅膀去寻找自己的天空。
她将不会再每天一回家就拽着你的衣襟给你“播报”班上的新闻,也不会再往沙发上一躺,就把臭脚丫往你怀里塞了。
幸福在流逝。
相应的,有的东西却在不经意间被抽离了。
不再想通过变换外形修改自己了,自己接纳了自己不就等于让世界接纳了自己吗?
现在,你会把一件衣服穿好几年,把一部手机用到无法再用,你想在这套旧房子里一直住到老。
越来越多的同事已经开着自己的车上下班了,你却干脆连班车也不坐,改成了跑步上下班。
由此你获得了一种自由和力量,你依赖的东西原来很少,生存其实并不困难。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