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务:关于供应链关系成本管理的若干问题探讨_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供应链关系成本管理的若干问题探讨
供应链管理于上世纪80年代首次提出,应该说它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产物,同时也是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供应链管理从系统的角度和集成的思想,进行整体的优化决策,在寻求规模优势的同时,以实现供应链的整体效率目标。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从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认识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供应链的网络模式多么复杂,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都是分析的最基本要素。
虽然在供应链的横向一体化管理思想中,我们不再提各企业间的产权关系,但是各组织成员间的关系问题仍然是供应链管理中必须提到的主要内容,甚至需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来考虑。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认为在供应链成本管理中关系成本管理是值得考虑和优化的。
一、供应链关系成本管理的意义
(一)从合作博弈的角度
博弈论可以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要求参与人在博弈中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结果陷入囚徒困境,相反合作博弈正是供应链下各关系成员的基本战略选择。
(二)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
从产品含生命周期成本角度来看,供应链的成本管理要突破传统的管理局限,不
仅需要考虑制造商的生产活动,还要考虑跨企业的合作关系成员间的成本管理,也就是说对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需要关系成员的共同参与,根据各成员的参与程度,发展合作关系,并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合作关系的成本管理。
二、关于关系成本的理解
(一)关系成本的界定来源
在明确关系成本含义前,首先要明确成本的定义。
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中必要劳动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可以说成本是价值产生的一种补偿或代价。
1.差别成本。
差别成本从广义上是指一个备选方案与另一个备选方案的预期成本之间的差异数额。
关系成本的发生具有差别成本的特点,各种关系的组合需要进行备选方案的分析。
2.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一个经济学名词,是指在决策分析过程中,从各个备选方案选取某个最优方案而放弃次优方案所丧失的潜在利益。
在关系管理中和A伙伴关系的组合是放弃B伙伴关系的机会成本。
3.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已经发生的付现成本。
广义的沉没成本是指过去已经发生,现在或将来决策不会改变的成本,狭义的沉没成本是指过去发生的在一定情况下无法补偿的成本。
4.不可避免成本。
不可避免的成本是指无论决策是否改变或选定哪一种方案都需要发生的成本。
关系成本属于不可避免的成本是它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5.可避免成本。
可避免的成本是指通过某项决策的改变可以免于发生的成本。
关
系成本又具有可避免成本的特性,通过关系成本的优化决策,可以使关系成本最优化。
(二)关系成本的分类
这里我们从供应链关系成员从事的经济活动角度把关系成本分为参与成本、交易成本和激励成本。
1.参与成本。
供应链下关系成员之间的参与方式,可以分为两种:共同参与和相互参与。
共同参与体现在:关系成员之间形成一种较密切的战略合作关系,特别是在某一产品的研究、设计与开发阶段(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供应商与制造商,因共同参与而形成的设计成本,研发成本。
另一种互相参与是一种更广泛的参与方式,它根据各自的发展需要参与到合作成员产品生产中,比如供应商在零配件生产中,需要制造商的参与,甚至需要考虑分销商和零售商根据市场需要而反馈回的信息。
2.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也称为交易费用,这一概念最早提出是科斯。
在《企业性质》一文中,他将交易费用定义为运行市场机制的费用,并指出交易费用包括在市场上搜寻有关的价格信息,为达成交易进行谈判和签约以及监督合约执行等费用,苏沃林将供应链成本分为三类成本:直接成本、作业成本和交易成本,其中交易成本关注的是供应链各关系企业之间在沟通、协调和控制方面所发生的耗费,这里我们结合供应链管理的特点,和科斯对于交易费用的含义,可以认为,交易成本包括了信息搜寻成本、谈判成本、签约成本、合约实施成本、
合约维护成本、合约修订成本。
3.激励成本。
合作关系成员之间的激励问题,也是为了发展供应链成员间的相互合作伙伴关系而提出的,所以为发展伙伴关系而产生的激励行为的耗费,即为激励成本。
当然激励成本的发生会依据各个企业的战略需要,也可以说激励成本是必要的,同时也是灵活的。
三、基于目标成本法下的关系成本管理的分析
目标成本法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全人员的成本管理方法。
全过程是指供应链从生产到售后服务的一切活动,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在内的各个环节;全方位是指从生产过程管理到后勤保障、质量控制、企业战略、员工培训、财务监督等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各方面的工作以及企业竞争环境的评估、内外部价值链、供应链管理、知识管理等;全人员是指从高层经理人员到中层管理人员、基层服务人员、一线生产员工。
目标成本法的出发点:在供应链关系管理中,它是一条关系成本的整合。
它是一个管理方法,而非会计方法。
(一)目标成本法下的目标层次划分:
市场目标成本:这里的市场目标成本可以等同于供应链管理中的市场准许成本。
最大售价-目标利润=准许成本
但是从关系成本管理的角度,需要考虑整条供应链上相互有合作关系的组织间企业的下游需求情况和上游的供应能力。
需求满足成本:所谓需求满足成本是指在客户愿意支付的价值基础上,企业付出
的必须的最优成本。
在目标利润的驱动下,核心企业要面向它的客户端。
因为在新经济环境下,客户的需求是多元化和个性化的。
所以在此基础上,可以将需求满足成本进一步细分成多元化的需求成本和个性化的需求成本。
多元化的需求成本,要求供应链上的关系企业在进行成本分析时,首先要考虑核心产品的成本定位,核心产品的成本定位要结合企业的传统成本优势和客户最信任,最满意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维护等方面。
在客户需求基础上利用核心产品的成本优势进行成本延伸,从而满足多元化需求的成本优化。
个性化的需求成本要求企业挖掘个性化产品独特的成本优势,在保持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基础上,争取差异化的成本优势。
价值供应成本:所谓价值供应成本就是根据当前供应链上的资源、人力、技术等条件,加以优化组合,目标是寻求最大价值供应下的最优成本。
再一步细分成前期价值产生成本,核心价值创造成本和后续价值再造成本。
在供应链关系管理上这三种成本的考虑应该是一个整体规划。
不同层次上目标成本的分析角度不同,层层分析也构成了目标成本体系下的一条垂直的成本链。
如图:
(二)关系成本管理目标成本法的评价
目标成本法不是局限于供应链企业内部来计算成本。
因此,它需要更多的信息,如企业的竞争战略、产品战略以及供应链战略。
一旦有了这些信息,企业就可以从产品开发、设计阶段到制造阶段,以及整个供应链物流的各环节进行成本管理。
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
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
天道酬勤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