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虹口区第四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上海虹口区第四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现象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A. 河流入海口处易形成三角洲
B. 将盐卤或石膏加入豆浆,制成豆腐
C. 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会出现红褐色沉淀
D. 清晨,人们经常看到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
参考答案:
C
【详解】A.河流中的水含有泥沙胶粒,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钙等电解质,二者相遇是可以发生胶体凝聚,就形成三角洲,与胶体有关;
B.豆浆具有胶体的性质,向其中加入盐卤,盐卤中含丰富的电解质硫酸钙等,可以使豆浆凝聚,与胶体有关;
C.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会出现红褐色沉淀,FeCl3+3NaOH=Fe(OH)3↓+3NaCl,发生了复分解反应,与胶体性质无关;
D.清晨的雾属于胶体,人们经常看到阳光穿过茂密的森林时产生美丽的景象是胶体的丁达尔现象,和胶体性质有关;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明确胶体常见的性质有丁达尔现象、胶体的聚沉、电泳等以及利用胶体性质对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进行解释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

2. 如图装置中,若关闭活塞,则品红溶液无变化,石蕊试液变红,石灰水变浑浊;打开活塞,则品红溶液褪色,石蕊试液变红,石灰水变浑浊。

据此判断气体和广口瓶中盛放的物质是()
A. HCl和浓H2SO4
B. Cl2和氯水
C. Cl2和NaHCO3溶液
D. SO2和NaHCO3溶液
参考答案:
D
【分析】关闭活塞,气体通过洗气瓶,进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无变化,说明该气体不具有漂白性,石蕊试液变红,说明该气体为酸性气体,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为CO2;打开活塞,气体进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说明该气体具有漂白性,该气体可能为SO2;石蕊试液变红,说明气体为酸性气体,石灰水变浑浊,可确定该气体为SO2;
【详解】A、打开活塞,HCl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该组合不符合实验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关闭活塞,Cl2通过氯水进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该组合不符合实验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打开活塞,氯气能使品红褪色,石蕊先变红后褪色,与题中所给实验现象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
D、关闭活塞,亚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SO2与NaHCO3反应生成CO2,CO2不能使品红褪色,CO2溶于水后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打开活塞,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SO2溶于水生成亚硫酸,能使石蕊变红,SO2与Ca(OH)2生成CaSO3沉淀,符合题中所给实验现象,故D符合题意。

3.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物质的稀溶液中,pH最小的是
A.乙醇 B.氯化

C.乙酸D.碳酸
参考答案:
C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且符合同一通式的有机物之间互称为同系物B.由于苯分子结构的特殊性,因此苯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C.淀粉、纤维素、天然油脂等都属于混合物
D.丙烷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在一个平面上,但3个碳原子在一直线上
参考答案:
C

5. 下列变化可以直接通过取代反应来实现的是()
A. CH3CH2OH→CH3CHO
B.
C. CH2 == CH2→CH3– CH2Br
D. CH3COOH→(CH3COO)2Ca
参考答案:
B

6. 以下四种有机物:
其中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催化氧化生成醛的是
A. ①和②
B. 只有②
C. ②和③
D. ③和④
参考答案:
C
分析: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则与-OH相连的C的邻位C上必须有H;能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醛,则-OH在端C原子上,即为伯醇,以此来解答。

详解:①能发生消去反应烯烃,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但不能生成醛,而是生成酮,错误;
②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生成1-丁烯,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丁醛,正确;
③能发生消去反应酸性烯烃,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醛,正确;
④能发生消去反应烯烃,不能发生催化氧化,错误。

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查,侧重醇及性质的考查,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注意消去、氧化反应中结构上的特点,题目难度不大。

7. 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①漏斗②试管③蒸馏烧瓶④天平⑤分液漏斗⑥研钵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①③⑥
参考答案:
C
用于物质分离的仪器是漏斗、蒸馏烧瓶、分液漏斗,即①③⑤,选C
8. 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K+、Na+、HSO3-、C1- B.Na+、Ba2+、A1O2-、NO3-
C.NH4+、K+、Cl-、NO3- D.K+、Na+、ClO-、S2-
参考答案:
B

9. 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 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

不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②①⑤④ B.①②③⑤④ C.②③①⑤④ D.③①②⑤④
参考答案:
B

10. 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乙烯的最简式:C2H4
B.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
C.NaCl的电子式:
D.乙酸乙酯的分子式:C4H8O2
参考答案:
D

11.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

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和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
B. a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 d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 元素a、b、c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则a为H元素;b和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原子只能有3个电子层,则b为S元素,c为Cl,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d为K元素。

A.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氢化物中H元素为正价,其非金属性最弱,故非金属性Cl>S>H,故A正确;B.H元素与S元素、Cl元素分别形成H2S、HCl,二者属于共价化合物,但与K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KH,属于离子化合物,故B错误;C.K元素与其它元素可以形成KH、K2S、KCl,均属于离子化合物,故C正确;D.H 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1、最低负化合价为-1,S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6、最低负化合价为-2,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7、最低负化合价为-1,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故D正确。

故选B。

12. 对于可逆反应M+N Q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Q三种物质的浓度一定相等
B.M、N全部变成了Q
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保持不变
D.反应已经停止
参考答案:
C
13. 下列变化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CO2→CO B.Cl﹣→Cl2 C.Fe3+→Fe2+ D.CO32﹣→CO2
参考答案:
B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分析】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剂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C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故A不选;
B.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故B选;
C.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故C不选;
D.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
故选B.
1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门捷列夫将元素按质量数递增,并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B. 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C. 新制氯水或亚硫酸溶液显酸性,分别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D. CuO与浓HNO3的反应只体现出浓HNO3的酸性
参考答案:
D

15. 放射性同位素钬16667Ho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A、99
B、67
C、
166 D、32
参考答案:
D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为测定Na2CO3与Na2SO3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取样品23. 2 g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铁架台、铁夹等仪器未在图中画出)。

可供选用的试剂为:浓硫酸、品红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碱石灰(可重复使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仪器连接好以后,必须进行的第一步操作
是;
(2)已知仪器C中装有品红溶液,其作用
是,
则下列装置中应放入的试剂分别为:B ,
D ;
(3)实验过程中,当装置A的固体反应完全后,需打开活塞K,向A中通入大量经过氢氧化钠溶液处理的空气。

这样做的目的
是。

(4)实验结束后,称量装置E,增重4.4g,则Na2CO3与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
为。

参考答案: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检验SO2是否被B吸收完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硫酸
(3)使生成的CO2气体能够全部被E吸收
(4)1∶1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将BaCl2·xH2O的晶体2.44g 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取此溶液25mL,与50mL 0.1mol/L的AgNO3溶液相作用,刚好把Cl﹣离子沉淀完全.求:
(1)2.44g BaCl2·xH2O的物质的量?
(2)BaCl2·x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3)BaCl2·xH2O的x值.
参考答案:
(1)0.01mol;
(2)244;(3)x=2.
解:(1)50mL0.1mol/L的AgNO3溶液中,含有银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5L×0.1mol/L=0.005mol,所以25mL氯化钡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05mol,100mL氯化钡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2mol,BaCl2·xH2O的物质的量是0.01mol,
答:2.44g BaCl2·xH2O的物质的量是0.01mol;
(2)2.44g BaCl2·xH2O的物质的量是0.01mol,M==244g/mol,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和摩尔质量是相等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4,
答:BaCl2·xH2O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44;
(3)BaCl2·xH2O的相对分子质量244=18x+208,所以x=2,答:x=2.
18. (6分) 铁粉和氧化亚铁粉末的混合物共9.2克,加入到150mL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氢气2.24L(标准状况)。

求:
(1)混合物中铁和氧化亚铁的质量?
(2)原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参考答案:
⑴ Fe:5.6g FeO:3.6g 3分⑵ 1 mol/L 3分

19. 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某同学将一块部分被氧化的钠块用一张已除去氧化膜,并用针刺了一些小孔的铝箔包好,然后放入盛满水且置于水槽中的容器内。

待钠块反应后,在容器内仅收集到1.12L氢气(标准壮况),此时测得铝箔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0.27克,水槽和容器内溶液的总体积为2.0L,溶液中NaOH的浓度为0.05mol.L-1(忽略溶液中离子的水解和溶解的氢气的量)。

(1)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试通过计算确定该钠块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方程式略(2)89℅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