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除法提高练习题及应用题复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乘法提高练习题
1、5米长的铁丝,用去5
3米,还剩( )米。

2、5.5米的铁丝,用去全长的5
3,还剩全长的)
()
(,还剩( )米。

3、一条绳子长4米,用去4
1,还剩
)
()
(,还剩( )米。

4、一条绳子长4米,用去41米,还剩( )米。

5、同样长的两根绳子,分别剪去41和4
1米后,剩下的绳子哪根长些呢?
6、一根长54米的竹竿,全长的4
1插入土中。

露在外面的部分占全长的几分之几?露在外面的部分有多长?
7、蔬菜店运进一筐辣椒,上午卖出40千克,每千克4元。

下午比上午多收入4
1,________?(先补充问题,再解答)
8、皮球从25米高处落下,落地后反弹,再下落,又反弹。

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是下落高度的5
2,求皮球第三次弹起的高度。

9、六(1)班学生不够50人,在一次考试中,71同学得优,31学生得良,2
1学生及格,那么有多少同学不及格?六(1)班一共有多少学生?
10、有甲、乙两队同学,甲队有30名同学,如果从甲队中调10
1
的同学到乙队中,甲、乙两队的人数就相等,问乙队原有多少人?
11、甲乙两个仓库,甲仓存粮30吨,如果从甲仓中取出 1
10 放入乙仓,则两仓存粮
数相等。

两仓一共存粮多少千克?
12、修路队计划修路5千米,已经修了5
2
千米,还要修多少千米,就正好修全长的5
2?
分数除法提高练习题
1、填空:
85÷_______○85 (选项包括:53、175、1、11、0、8
7
、5.5)
(1)当“○”中填“>”时,横线上可以选哪些数?( )。

(2)当“○”中填“<”时,横线上可以选哪些数?( )。

(3)当“○”中填“=”时,横线上可以选哪些数?( )。

2、一辆汽车4
3
小时行30千米,这辆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行1千米要用多长那个时间?
3、汽车从甲王师傅截了7次,将一根长5
4米的钢材截成长度相等的小段。

你知道每一小段的长度是多少吗?
4、甲城到乙城,6小时行了全程的4
1,再行4小时,一共行了全程的几分之几?
5、一件衣服售价180元,比原价降低了10
1
,降低了多少元?
6、合唱队里有男生21人,比女生少4
1,合唱队共有多少人?
7、一个长方形课桌面的周长是2米,它的长是4
3米。

8、一部动画片的胶片长960米,放映这部动画片的8
3刚好用了12分钟,照这样的速度放完全长,共用多少分钟?
9、一批零件,先加工120个,又加工余下的5
2,这是已加工的零件个数与未加工的零件个数相等,这批零件共多少个?
10、西山小学六年级原有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5
4,后来转来女生3人,现在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6
5,原来全级有多少人?
11、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整数。

11
)(÷3=)(7
5
)(×)(3=356
95÷4)(=27
)
(
12、计算:21-61-121-201-301-42
1
看图列式
7、
45人
?人8、
?人
52人
9、
比合唱队少() ()
65人54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认识“畔、兜、穗、裹、嚼、肺、腑、撩”八个生字,能准确认读。

(二)过程与方法: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恋。

教学重点: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乡村生活的欢快、柔美,和我们这些整天忙忙碌碌的现代人相比较,他们才是真正的生活的主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是真正快乐、幸福、自由的主人。

教学准备:挂图,识字卡片教学课时:一
课时
一、初读课文
1、直观激趣
播放课件,观看乡村生活的场面,让学生对乡村生活的情趣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接下来理解课文的意境。

2、范读激情
教师范读全文。

要求学生闭目静听,全身心地感
受课文的美好意境。

3、初读感受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新词,读通课文,初步感受课文大意。

4、互助识字
相互交流生字学习情况,出示生字“畔、兜、穗、裹、嚼、肺、腑、撩”,要求每位学生至少选择一个生字(越多
,形近字的比较越好)准备参与交流,多音字的分析(和、应)
(“俯”和“腑”)。

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说说自己曾经见过的字,自己容易写错读错的字,自己发现很特别、很有趣的字,
(尽量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二、感悟文章
1、步入“欢快、柔美”的课堂
《麦哨》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读起来很有情趣,很有味道,令人陶醉。

课文有两个词语特别重要,只要我们抓住并真正理解了这两个关键词,就可以说理解了整篇课文,到底是哪两个词语呢?
学生快速地默读课文后,请同学们来猜一猜,看看谁是老师“心心相印”的好朋友。

2、理解“欢快、柔美”的情态
(1)教师板书“欢快、柔美”,然后问学生:“欢
快、柔美”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是谁在什么环境下“欢快、柔美”地干什么?
(2)学生“欢快、柔美”地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第一次感受人们的“欢快、柔美”。

(3)你平时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是“欢快、柔美”?
从文本向生活拓展,使学生认识到“欢快、柔美的生活”是建立在一定的环境下和一定的基础上的,需要一定的条件,不是每个人随随便便就能过上“欢快、柔美”的生活。

3、领悟“欢快、柔美”的内涵
(1)师生一起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2)你喜欢这样的生活吗?找出你喜欢的部分,说说理由,朗读出感受。

(3)乡村的生活为什么柔美、欢快呢?仅仅是因为乡村景色怡人吗?
提示: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家里的老人、孩子、父母,以及邻居,他们和人们的“欢快、柔美”有关系吗?
(经老师的这一点拨,学生不难感受到人们“欢快、柔美”的背后,是老人的健康长寿,是孩子的聪明可爱,是夫妻的恩爱美满,是邻居的和睦友好。

从孩子们欢快的神情,看到人们的欢快生活;从人们的欢快生活,联
想到整个乡村欢快、柔美的生活。


4、提升“欢快、柔美”的意境
(1)教师告诉学生,有一位诗人读了《麦哨》这篇课文之后,激动不已,将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用28 个字概括成一首精美的小诗:
碧湖,绿田,孩子;清风,炊烟,农家;青山,翠柳,稻花;夕阳西下,幸福人,乐开花。

(2)引导学生反复吟诵,细细品味。

(3)同学们展开想象,课后也写一首精美的小诗。

板书:
25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亚里土多德说的那句话的意思及伽利略根据这句话推出的两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