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05446U】一种多功能充电宝【专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559419.9
(22)申请日 2019.04.23
(73)专利权人 深圳市优格尔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
道上寮社区上南上寮工业路18号汇聚
新桥A101
(72)发明人 宋鹏辉 黄明辉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
所(普通合伙) 44314
代理人 张秋红
(51)Int.Cl.
H02J 7/00(2006.01)
H02J 50/10(2016.01)
H04R 1/1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多功能充电宝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充电宝,包括
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电池和电路板,电路板上
设置有:控制电路,及与控制电路连接的有线充
电电路4、无线充电电路及耳机充电电路。
通过实
施本实用新型,
该多功能充电宝能够通过快速充放电接口,支持9V/2A以及5V/2A的放电,实现手
机快速充电;该多功能充电宝附带无线充功能,
可以支持10W或者5W的无线充切换,避免用线带
来的繁琐及不便;该多功能充电宝附带蓝牙5.0
无线对耳耳机,可以实现使用场景的便捷化,同
时保证无线耳机一直可以得到充电使用,提高用
户体验。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13页CN 209805446 U 2019.12.17
C N 209805446
U
权 利 要 求 书1/2页CN 209805446 U
1.一种多功能充电宝,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电池(1)和电路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2)上设置有:控制电路(3),及与所述控制电路(3)连接的有线充电电路(4)、无线充电电路(5)及耳机充电电路(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3)包括:用于自动识别高输入电压时降低充电电压对所述电池(1)进行恒流充电以及对外输出供电时升高输出电压的升降压控制电路(31)、及与所述升降压控制电路(31)电连接的用于与其他终端通讯并控制无线充电的无线充电主控IC(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线充电电路(4)包括:可用于快速充放电的接口组件(41)和用于所述电池(1)过度充电保护和过度放电保护的电池保护电路(42);
其中,所述接口组件(41)与所述升降压控制电路(31)电连接,所述电池保护电路(42)分别与所述升降压控制电路(31)和所述电池(1)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组件(41)包括:用于快速充放电或普通充放电的一个或多个充放电接口(411)、及用于快速放电或普通放电的一个或多个放电接口(4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电路(5)包括:用于根据所述接口组件(41)的工作状态自动切换为5W或10W功率输出的功率转换电路(51)、用于电生磁的发射线圈(52)以及用于对所述发射线圈(52)的电压和电流进行采样控制的电压电流反馈环路(53);
其中,所述无线充电主控IC(32)的输出端与功率转换电路(5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功率转换电路(51)的输出端与发射线圈(52)的一端连接、发射线圈(52)的另一端与电压电流反馈环路(53)的输入端连接、电压电流反馈环路(53)的输出端与无线充电主控IC(32)的输入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充电宝,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功率转换电路(51)中,包括: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一VMOS场效应管Q1、第二VMOS场效应管Q2、第三VMOS场效应管Q3、第四VMOS场效应管Q4、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其中,
所述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无线充电主控IC(32)的引脚PWMB LG,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VMOS场效应管Q2的栅极,所述第二VMOS场效应管Q2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第九电容C9的一端和所述第一VMOS场效应管Q1的源极,所述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电压电流反馈环路(53)和所述第八电容C8的一端,所述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无线充电主控IC(32)的引脚LXB、所述第三VMOS场效应管Q3的漏极和所述第四VMOS场效应管Q4的源极,所述VMOS场效应管Q4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无线充电主控IC(32)的引脚PWMB HG,所述第三VMOS场效应管Q3的源极和所述第二VMOS场效应管Q2的源极分别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VMOS场效应管Q3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无线充电主控IC(32)的引脚PWMB LG,所述第一VMOS 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第四VMOS场效应管Q4的漏极、所述第十电容C10的一端、所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