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回答问题。

【榜样•光彩照人】
中国人民志愿军浴血奋战拼来了国家安宁,他们是最可爱的人;闻一多大骂特务,气冲斗.()牛,走在示威游行队伍前头,昂首挺胸,他是大勇的革命烈士;杨利伟是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太空一日áo()游,惊心动魄,他用勇气诠释了航天精神。

榜样引领着我们砥砺奋进。

【榜样•温暖动人】
助人为乐的“梨花”们,用爱心帮助过路人,传承发扬了雷锋精神,充满着温暖;大字不识的长妈妈为少年鲁迅买来了渴慕已久的宝书《山海经》绘本,充盈着温情;让杨绛先生深感愧怍的老王,送来看似微不足道实则饱含真情的香油和鸡蛋,书写了感动。

榜样引领着我们向善向好。

【榜样•德馨沁人】
邓稼先以身许国,鞠躬尽瘁,功勋泽人间,令人敬仰;叶圣陶以宽厚待人,躬行君子,人之师表,令人佩服;斯科特一行五人在南极探险角逐第一即使失败了,但却忠实履行为他人做证的职责,诚信风范令人折服。

榜样引领着我们修身正己。

读懂这些可爱的人,我们就能感受到他们的非凡气质,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

(1)阅读以上文段,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①气冲斗.牛①áo游
(2)以上文段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二个。

(3)结合语境,解释语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

①愧怍:
①微不足道:
(4)请从【榜样•德馨沁人】文段中找出一个与“非凡气质”结构相同的短语。

(5)下面从语段中选出来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助人为乐的“梨花”们,用爱心帮助过路人,传承发扬了雷锋精神,充满着温暖。

B.大字不识的长妈妈为少年鲁迅买来了渴慕已久的宝书《山海经》绘本,充盈着温情。

C.斯科特一行五人在南极探险角逐第一即使失败了,但却忠实履行为他人做证的职责。

D.读懂这些可爱的人,我们就能感受到他们的非凡气质,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

二、语言表达
2.下面所给的句子跟“理想”有关,请按对联要求选出一副抄写到下面。

①追光逐梦绘蓝图①自信昂扬友谊长
①坚持不懈辉煌铸①励志笃行破险阻
①脚踏实地洒热血①德艺双馨树榜样
上联:
下联:
三、名句名篇默写
3.诗以言志文以载道,让我们一起走进经典诗词,从中汲取生命成长的精神养分。

请补充完成下面表格的相关内容。

四、现代文阅读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孝敬是社会文明的基础,是人类出于社会本性追求的基本价值。

孝德文化以“唯人为贵”为核心内容,既是治国理政必须秉持的基本理念,又是从上到下的基本价值遵循,所以社会需要营造“孝亲敬老”的良好风尚。

学校组织学生走进社区、敬老院、康养中心,通过志愿活动培养学生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并将“敬老爱老”的美德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这些要求与当代中国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为内容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①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一个国家如果每个人都把孝做好,这个德就立起来了,德立起来,人就立起来了,人立起来,国就立起来了。

所以说实现中国梦,要从孝道做起。

(选自何虎《孝为德之本》,有删改)【材料二】
①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往今来,孝顺的人不计其数。

古有仲由为母百里负米,王祥卧冰求鲤,杨香扼虎救父。

今有年过七旬养子蒋德明反哺105岁母亲,“她养我长大,我养她到老”,他一做就是几十年。

全国道德模范张永珍,37年相继照顾6位与她毫无血缘关系的老人,用柔弱的肩膀撑起半边天,用坚韧谱写新时代敬老孝老的赞歌。

①“常怀敬老之心,倾注爱老之情,笃行扶老之事”,其实,对父母来说,子女能回报多少,以什么形式回报,并不重要,父母对子女的爱如此无私伟大,比起在特定节日的问候,我们更应该让爱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中。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世界上最大的遗憾无异于子欲养而亲不待,多陪陪自己的父母。

“百善孝为先”,敬老养老是每一个子女的义务与责任,从自身做起,树立榜样,让孝老养老的家风代代相传!
(选自李巧莲《以敬老之心笃行扶老之事》,有删改)
【材料三】孝心漫画
(1)下面说法与材料一、材料二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孝敬是社会文明的基础,是人类出于社会本性追求的基本价值,所以社会需要营造“孝亲敬老”的良好风尚。

B.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

意思是国家的基础在人民,人民的基础在道德,道德的基础在孝顺。

C.常怀敬老之心,倾注爱老之情,笃行扶老之事。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用在特定的节日问候,平时点滴生活不用。

D.百善孝为先。

敬老养老是每一个子女的义务与责任,从自身做起,树立榜样,让敬老养老的家风代代相传!
(2)下面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侧重从“德”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孝”对于个人、对于家庭以及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

B.材料二论述了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往今来,孝顺的人不计其数。

C.材料三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故事情节,我们感受到孝心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念,更是具体行动。

D.以上三则材料都反映了“孝亲敬老”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对父母都要言听计从,顺从父母。

(3)我们应该怎样做一个孝亲敬老的人?请结合上面的材料简要概括。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不被大风吹倒
莫言亲爱的年轻朋友:
①几天前,你们在我的公众号留言,如果人生中遇到艰难时刻,该怎么办?这确实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谁都不敢保证自己一生中不会遇到苦难,甚至是艰难时刻。

我无法告诉你一个适合所有人的标准答案,但可以与你们分享两个小故事,当我遇到艰难时刻时,给我带来知识与力量的一本书和一个人。

②一本书,是《新华字典》。

③我人生中遇到的第一个艰难时刻是童年辍学。

当时,与我同龄的孩子都在学校里,他们在一起学习、玩耍,而我孤零零的一个人放牛、割草,十分孤独。

幸好在这个时候,我得到了一本《新华字典》。

我当然也希望能阅读很多的经典作品,但当时的农村书很少,谁家有本书都视若珍宝,轻易不外借,只有这本《新华字典》是属于我的。

我认识的大部分汉字,实际上都不是在学校里学的,而是在辍学之后,通过阅读这本《新华字典》学的。

总之,在当年那种孤独穷困的环境里,就是这本工具书陪着我度过了艰难时刻,也为我以后能拿起笔来写小说奠定了基础。

④一个人,是我爷爷。

⑤小的时候,我跟着爷爷去荒草甸子里割草,归程时,天上布满了大块的黑云,一根飞速旋转着的黑色圆柱向我们逼过来,并且伴随着沉闷如雷鸣的呼隆声。

我惊问爷爷:“那是什么?”爷爷淡淡地说:“风。

使劲拉车吧,孩子。

”风越来越大,我们车上堆成小山似的草,竟被狂风刮扬到天上去。

我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回头看爷爷,他的脸木木的,没有一丝慌乱。

⑥我被风刮倒在地,双手死死地抓住了两丛根系很深的牛筋草,才没有被风刮走。

我看到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在颤抖,小褂子被风撕破,只剩下两个袖子挂在肩上。

爷爷与大风对抗着,车子未能前进,但也没有后退半步。

大风过去了,爷
爷还保持着这个姿势,仿佛一尊雕塑。

我回头望着爷爷,他那张木木的脸一点表情也没有。

许久之后,爷爷绷紧如弓的背才慢慢地直起腰,他的手指蜷曲着,都伸不开了。

爷爷与狂风对峙的模样,永远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⑦那么,我们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风来时,爷爷没有躲避。

尽管风把我们车上的小山似的草刮得只剩下一棵。

我们的车还在,我们就像钉.在大坝上一样,没有前进,但是也没有倒退。

我觉得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胜利了。

⑧我的故事是老生常谈,不一定能让你们感兴趣。

但因为这是我的亲身经历,所以还是讲给你们听,但愿能给你们带来一些启发。

⑨古人云:“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年轻朋友们,当我们遇到艰难时刻,不要灰心,不要沮丧,只要努力总是会有收获。

希望,总是在失望、甚至是绝望时产生的,并召唤着我们重整旗鼓,奋勇前进。

⑩一个人可以被生活打败,但是不能被它打倒。

2022年五•四前夕
(选自人民网,有删改)(1)阅读全文,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2)按要求赏析。

①我看到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在颤抖,小褂子被风撕破,只剩下两个袖子挂在肩上。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①我们就像钉.在大坝上一样,没有前进,但是也没有倒退。

(赏析加点词)
(3)照应可以加深读者对文中内容的印象,从而产生更深的情感体验。

文章多次使用了照应,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知识卡片写出其中的一组。

【知识卡片】
照应指一篇文章首尾或前后内容的关照和呼应。

照应使文章前后贯通,结构完整,中心突出。

照应大体有两种:一是首尾照应,即我们常说的首尾呼应;二是多处照应,针对于
重点部分或主要内容多次呼应,使中心更加鲜明突出,结构连贯。

(4)本文标题的设置极其巧妙,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标题“不被大风吹倒”的妙处。

五、诗歌鉴赏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的标题为“望岳”,诗文中却没有写一个“望”字,但是每一句都围绕“望”展开。

B.第三、第四句写大自然特别钟爱泰山,将神奇秀丽集中于泰山,泰山白天与晚上明暗不同。

C.第五、第六句将诗人极目仰望时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D.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期的作品,诗歌的风格热情奔放,刚劲有力,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2)古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请你赏析“会当凌绝顶”中“凌”字的表达效果。

六、文言文阅读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
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

竹性直,直以
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竹心空,空以体②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③者。

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

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④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注释】①本:根。

①体:体悟。

①虚受:虚心接受。

①实:充实,充满。

(1)根据《古代汉语词典》常用义,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2)下面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第一段主要描写莲花的形象,第二段对莲花、菊花和牡丹的不同品性进行比较和评论。

B.甲文以“牡丹之爱”反衬“莲之爱”,意在讽刺官场的污浊腐败,世人逃避现实的社会现象。

C.正确的断句可以加强语言表达力,强调关键信息。

乙文波浪线的句子断句为“君子/见其本”。

D.乙文以“竹似贤,何哉”的设问起笔,文章描绘竹之形态,观察入微,抒发感慨,真挚动人。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①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4)甲文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文则将竹喻为“贤”,两文表面上写花木,实际上都在写君子。

结合文章内容,分别说说周敦颐和白居易心目中的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
七、综合性学习
8.托尔斯泰曾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

”为了培养同学们追
求理想的决心和勇气,班级开展“理想•奋斗”的主题活动。

请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诚心邀请谈理想】班级将于本周五下午四点邀请李副校长给同学们作“理想教育”专题讲座,作为七年级1班宣传委员的小邕将代表班级邀请李副校长,请你为小邕写一份邀请函。

(2)【任务二:博览群书知理想】你们小组整理了本学期一些与“理想与奋斗”有关的名著阅读收获,并希望制成表格在主题班会上展示,作为组长的你请将下表补充完整。

(3)【任务三:惟妙惟肖绘理想】班会课上,班长组织同学们绘制一幅祥子“为理想奋斗”的插画,为此同学们从祥子的衣着、动作、表情、道具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请你根据语境将对话补充完整,要求清楚、连贯、不偏离主题。

小南说:我觉得可以画祥子穿着打补丁的短衣牵骆驼的样子,因为可以体现祥子因想攒钱买车所以生活节俭的样子。

小宁说:① ,因为① 。

班长说:我觉得大家说得很有道理,希望我们的插画绘制好以后,大家都能从画中得到启迪:① 。

八、作文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

神舟飞天、蛟龙入海,科研人员以勇攀高峰的决心,实现了飞天入海的梦想。

而在学习生涯中,梦想有时是学会一项新技能,有时是对自己进步的期许,有时是一群人共同的追寻……请以“我的逐梦之旅”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叙写自己的故事。

要求:①把题目抄写到下面;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①不得透
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不少于60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