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树花脱袋覆土立埋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灰树花脱袋覆土立埋栽培技术
1、栽培季节安排
根据子实体生长温度10℃~25℃,最适温度15℃~20℃的习性,可分春、秋两季栽培。

因菌丝体的生长周期50~65天,在安排栽培季节时制袋发菌的时间应比最适出菇的时间提早2个月。

2、栽培料配方
①木屑75%、麦麸20%、玉米粉5%。

②木屑55%、棉籽壳25%、麦麸20%。

配方中再加总重量2%的生石灰,pH为5.5~6.5。

3、配制装袋
称好培养料,将麦麸、玉米粉、生石灰等辅料拌匀后撒在主料上,加适量水拌匀。

含水量以手捏湿料能成团、松手即散为宜。

采用17cm×33cm×0.004cm聚丙烯袋。

装袋时培养料要用手握拳紧压达到适合松紧度。

4、灭菌与接种
栽培袋及时装入灭菌锅灭菌。

如使用高压灭菌,蒸汽压力1.2~1.3公斤/平方厘米保持1~1.5小时;如使用常压灭菌保温8~10小时。

灭菌后冷却放入接种室。

无菌操作下接种然后放入25℃的培养室培养。

5、发菌及管理
放菌袋前要对培养室消毒,室温保持25℃~26℃,空气相对湿度保持60%~65%。

要灵活调温加强通风换气防湿控光。

菌袋要每周翻堆检查1~2次,要上下、里外、侧向
相互对调,发现杂菌及时处理。

6、栽培方式
采用室外脱袋覆土立埋式栽培法。

选择背风近水源的场地,每隔60厘米挖宽50厘米、深25厘米的畦沟。

畦沟东西走向、长3米。

沟内灌大水1次,水渗后撒薄层石灰,将发好的菌袋外层塑料全部脱去,竖直排在畦沟内。

排入时菌棒前后、左右留出1~2厘米间隙,菌棒上段面比畦埂低2厘米。

在菌棒四周间隙中填入晒干的砂壤土,使其与培养基表面齐平。

在菌棒表面覆盖厚1.5~2厘米晒干的砂壤土。

覆士后用喷雾器均匀喷水,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

要求土料手捏不碎,也不粘手为宜。

在土层表面铺垫一层直径0.3~0.5厘米的粗砂粒。

最后把木棍或竹竿搭在畦上,覆上塑料布盖上草帘,两端留有通气孔。

7、出菇期管理
关键是水分和通风换气管理。

灰树花子实体的生长需保持90%的空气相对湿度,需氧量较大。

气温15℃~20℃时每天喷水2~3次,早、中、晚各通风1次。

通气孔长期开启。

如气温偏高、湿度偏低覆土层变干,应增加喷水量和喷水次数,并经常在空间和步道上喷雾和洒水。

保持空气相对湿度90%。

栽培场所要有200~500勒克斯光照。

8、采收加工
灰树花子实体在适宜生长环境下,从长出土面到成熟需15~18天。

当其扇形菌盖外缘无白色生长端,边缘变薄,菌盖平展、伸长、颜色呈浅灰黑色,并散发浓郁香味时即可
采收。

采收前1天停止喷水。

采摘时将手伸入子实体基部,托着菇体轻轻旋动向上抬起轻拿轻放。

采下的鲜菇用小刀削去菇体基部的培养料和泥土,立即销售或深加工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