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ppt86 人教课标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儒(根本) (目的)
宋明理学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
程 程 颐 朱 熹
程朱 理学
颢
陆王 心学
陆 九 渊
王 守 仁
(一)程朱理学
1、代表人物: 程颢、程颐(北宋)、朱熹(南宋) 2、“二程”的主要思想观点
(1)“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 理而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主张把天 理和伦理道德联系起来;
三教合一的历史趋势。儒学独尊地位受佛道的冲击,但 同时儒学又吸收佛、道精华,使儒学更为理论化和思辨 化,为儒学的新发展奠定基础,从而重新确立儒学统治 地位。
材料一 王阳明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 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 我心有何相关?”王阳明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 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 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 王阳明曾经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 由此他认识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 ①材料一中王阳明对“花”与“人心”关系的解释,反映了他 的什么观点?你认为他的解释合理吗?
在了解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之
后,你认为宋明时期儒学有了哪些
发展?
①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②集政治、哲学、伦理道德等于一身,将儒
学发展为理学,形成庞大的思想体系
三、对宋明理学的认识
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宋明 理学?
“二十四孝” —郭巨埋儿
自己打消了当孝子的念头,而且也害怕父亲做孝子特别 是家境日衰、祖母又健在的情况下,若父亲真当了孝子, 那么该埋的就是他了。 ——鲁迅《旧事重提》
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
批判、继承、改造; 取精华,去其糟粕 。
(1)科学可取的一面: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 忧患意识,崇尚道德,强调力行,对中国文化起 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 (2)不科学不正确的一面:尊卑等级观念,重男 轻女观念,因循守旧观念,重礼轻法观念。
关注传统文化
传承华夏文明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2)在认识论上,认为“物皆有理”,主 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3、朱熹的主要思想观点
(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1)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 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2)认为“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事故, “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 求科学之真。
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 2、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 3、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 6、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 7、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 8、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 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 11、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 1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 1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 14、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 15、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 16、即使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 17、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18、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19、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 20、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 21、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 22、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 23、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24、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 25、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 26、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 2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 28、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29、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30、一个崇高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 31、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32、您得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果戈理 33、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 34、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 35、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 36、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 37、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 38、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 39、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 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1、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 42、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 43、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 44、有志者事竟成。 4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46、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 47、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48、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 49、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 50、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 1、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2、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邹韬奋 3、不好企图永远活下去,你不会成功的。——萧伯纳 4、忧劳能够兴国,逸豫能够亡身。——《新五代史· 伶官传序》 5、如果愉悦在于肉体的快感,那么就应当说,牛找到草料吃的时候是愉悦的。——赫拉克利特 6、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苏格拉底 7、要循序渐进!我走过的路,就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华罗庚 8、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 修身》 9、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10、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 儒效》 1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 12、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13、对于要检查别人心灵的人,柏拉图要求他具备三样东西:知识仁慈胆量。——蒙田 14、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高永祚 15、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高尔基 16、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好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鲁迅(家具广告) 17、平凡的脚步也能够走完伟大的行程。 18、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 19、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 处事》 20、咱们爱咱们的民族,这是咱们自信心的源泉。——周恩来 21、贤者能自反,则无往不善;不贤者不能自反,为人子则多怨,为人父则多暴。——袁采 22、在真实的性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2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4、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也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 25、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弗洛伊德 26、行动不必须带来愉悦,而无行动则决无愉悦。 27、障碍与失败,是通往成功最稳靠的踏脚石,肯研究利用它们,便能从失败中培养出成功。 28、人类的期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个性是在这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巴金 29、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领悟的过程,咱们应当在这过程中,领悟稳定冷静,领悟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席慕蓉(心情说说) 30、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告子下》 31、因害怕失败而不敢放手一搏,永远不会成功。 32、如果咱们都去做自我潜质做得到的事,咱们真会叫自我大吃一惊。 3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励志名言——lz,)——罗大经《鹤林玉露》 34、你的选取是做或不做,但不做就永远不会有机会。 35、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发奋,留作青年好范畴。——吴玉章 36、构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就应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郭沫若 3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38、咱们是国家的主人,就应处处为国家着想。——雷锋 39、把自我当傻瓜,不懂就问,你会学的更多。 40、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1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4、程朱理学在当时的影响:
(1)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 的官方哲学,有力的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2)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 考试的教科书;
(3)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
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派”。
(4)用纲常名教束缚了人,压抑、扼杀了人们的
自然欲求
第 3 课 宋明理学
一、三教合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1、汉代到唐朝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1)魏晋南北朝时期: 佛教盛行,道教也在民间广为流传,儒家 思想面临严峻挑战 ; (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 张,又称“三教合一”; (3)唐朝:实行三教并行政策,即尊道、礼 佛、崇儒,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课堂练习: 1、从某种意义上说,理学和心学( ) A 、内容上是相同的 B、本质上是一致的 C、观点上是一致的 D、存在时间相同
B
2.朱熹是宋代杰出的儒学宗师,下列有关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他最早把儒家思想发展为理学 B.他认为“理”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
B)
C.其思想特点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了法家、道家思想 D.他发展了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人欲”与“天理”辩证统一 3.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
三、对宋明理学的认识
1、怎样理解“程朱理学” 与“陆王心学”观点的异同?
知识点拔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异同
1、共同点: 本质相同: 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 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 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理学 影响相同: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历史使命,对塑 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影响。
知识点拔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异同
2、不同点: (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 程朱理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外在的“天理”;
(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人心”。
(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 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 把握“理” 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即用“发明本心”和“致良知”的方法求“理”
D
A.汉朝时,儒家思想吸收了法家的“大一统”思想 B.董仲舒和朱熹对儒家思想的发展都作出了贡献 C.宋朝时,新儒学中已经吸收了佛教等外国文化的成分
D.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被西方文化取而代之
《三教图》(明· 丁云鹏)
图中的三教是:
_______
儒 、____ 佛 、____ 道
材料一 据记载:唐代大诗人李白曾隐居深山一心炼丹;号称 “诗佛”的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 元、刘禹锡还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的思想历程。 材料二 宋代高僧智园曾经说:“尝谓三教之大,其不可遗也。 行正常,正三纲,得人伦之大体,儒有焉;绝圣弃智,守雌保 弱,道有焉;自因克果,反妄归真,俾千变万态,复乎心性, 释有焉。” 上述材料反映了唐宋时期我国思想文化发展呈现出怎样的历 史趋势?对儒学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洙百人府五岳 泗众主”代麓 ”,持之始书 ,书讲称建院 将院学。,为 它一期宋宋我 与千间代真国 孔徒,著宗古 子”学名御代 在之生理书四 家誉达学门大 讲,千大额书 学书人师,院 的 地院,朱享之 方又有熹有冠 并称“、“, 称“道张千于 。潇林载年唐 湘三二学末
岳 麓 书 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 山五老峰下,宋初扩建 为书院,并正式定名为 “白鹿洞书院”。白鹿 洞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第 一所完备的书院,与岳 麓、睢阳、石鼓并称 “天下四大书院”。因 朱熹和学界名流陆九渊 等再此讲学或辩论,这 里成为理学传播的中心。
主观唯心主义。不合理。 ②材料二中“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意思是什么?王阳 明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 镇压农民起义容易,去掉人心中的私欲很难。 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
—(清)林则徐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八目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笃行之。 --朱熹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 绝学,为万事开太平”。--张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 。---范仲淹
C
)
A..天体运行法则
B. 社会发展规律
C. 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 “天人感应”理论
4.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主要在于( A.儒家思想代表封建统治阶级利益 B.孔子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不可动摇 C.儒家思想本身具有兼容和发展的特性 D.其它思想未对儒家思想构成威胁
C
)
5.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内涵在不断地丰富于发展着,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
2、儒学复兴运动的掀起——韩愈(唐)
《三教图》(明· 丁云鹏)
图中的三教是:
_______
儒 、____ 佛 、____ 道
二、宋明理学
1、形成:
(1)北宋时,儒家学 者展开了复兴 儒学、 抨击佛教的活动;
(2)融合了佛道思想来 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 以“理”为中心的新儒 学体系——“理学”
道、佛
睢阳书院
嵩阳书院
(二)陆王心学
1、代表人物: 南宋:陆九渊
明朝:王阳明
2、陆九渊的主要思想主张
(1)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 提出“心即理也”,认为天地万物 都在心中,故称为“心学”; (2)认为只需“反省内心”即可得 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