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制作红绿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制作红绿灯》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材《创意无限》第四章“我们的城市”,内容为制作红绿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红绿灯的
基本知识,掌握制作红绿灯的方法,培养幼儿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红绿灯的作用,知道红绿灯是交通安全的保障。
2. 学会使用彩纸、画笔等材料制作红绿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遵守交通规则,增强安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理解红绿灯的作用,制作出形象生动的红绿灯。
2.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彩纸、画笔等材料制作红绿灯,培养幼儿
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红绿灯图片、交通场景图、剪刀、胶水、彩纸、画笔等。
2.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1)展示红绿灯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红绿灯的作用。
(2)讨论红绿灯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幼儿遵守交通规则。
2. 例题讲解(10分钟)
(1)展示制作红绿灯的步骤,让幼儿观察并理解。
(2)分步骤讲解制作方法,解答幼儿的疑问。
3. 随堂练习(10分钟)
(1)发放彩纸、画笔等材料,让幼儿根据讲解的步骤制作红绿灯。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评价(5分钟)
(1)让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红绿灯,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
1. 制作红绿灯步骤:
a. 准备材料
b. 画红绿灯形状
c. 剪下形状
d. 贴上彩纸
e. 完成作品
2. 注意事项:
a. 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b. 保持桌面整洁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红绿灯模型,并介绍给家长。
答案:
(1)准备一张红色、一张黄色、一张绿色的彩纸。
(2)将彩纸分别剪成圆形,直径约为10cm。
(3)将三个圆形依次粘贴在一张硬纸板上,形成一个红绿灯。
(4)向家长介绍红绿灯的作用和制作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课后反思:本节课幼儿对红绿灯的制作兴趣浓厚,动手操作能力有所提高。
但在制作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剪刀使用不够熟练,需要注意安全教育。
2. 拓展延伸:
a. 让幼儿尝试制作其他交通设施,如斑马线、指示牌等。
b. 带领幼儿参观交通岗亭,了解交警叔叔阿姨的工作。
c. 开展交通安全主题活动,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难点:理解红绿灯的作用,制作出形象生动的红绿灯。
2.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彩纸、画笔等材料制作红绿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3. 作业设计中的安全教育。
4.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施。
一、理解红绿灯的作用,制作出形象生动的红绿灯
(1)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教师应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图片,让幼儿充分理解红绿灯在交通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可以举例说明,如“红灯停,绿灯行”,使幼儿对红绿灯的功能有更直观的认识。
(2)在例题讲解环节,教师应详细解释红绿灯的颜色及其代表的意义,如红色表示停止,黄色表示准备,绿色表示通行。
这样有助于幼儿在制作过程中,更好地把握红绿灯的形象。
二、学会使用彩纸、画笔等材料制作红绿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1)在发放材料时,教师应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拿到足够的彩纸、画笔等制作工具,并指导幼儿正确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
(2)在随堂练习环节,教师应关注每个幼儿的制作进度,对动手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予更多指导,帮助他们掌握制作方法。
同时,鼓励幼儿相互帮助,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作业设计中的安全教育
(1)在作业设计时,教师应强调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避免伤到自己和他人。
可以提前进行安全教育,让幼儿了解剪刀的正确使用方法。
(2)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家长应协助监督幼儿,确保安全。
四、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施
(1)课后反思环节,教师应认真分析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拓展延伸环节,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设计更多与交通安全相关的活动,如参观交通岗亭、开展交通安全主题活动等。
这些活动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使他们在生活中更好地遵守交通规则。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语言表达要生动形象,语调要亲切、充满激情,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在解释红绿灯作用时,可以使用拟人化的语言,如“红灯是交通警察,告诉我们停下来;绿灯是通行证,告诉我们可以走了”。
二、时间分配
1.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不超过5分钟,确保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后续教学活动。
2. 例题讲解环节控制在10分钟内,避免讲解过于复杂,使幼儿失去兴趣。
3. 随堂练习环节给予足够的时间,确保幼儿能完成作品。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引导幼儿思考红绿灯的作用和制作方法。
2. 鼓励幼儿积极回答问题,对回答正确的幼儿给予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幼儿给予鼓励。
四、情景导入
1. 通过展示红绿灯图片和讨论红绿灯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幼儿关注交通安全。
2. 结合生活实例,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红绿灯的作用。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安排:本节课内容较为简单,适合幼儿园小班幼儿的学习水平。
但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语言表达简洁明了,避免幼儿产生困惑。
2. 教学方法:采用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但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幼儿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节奏。
3. 课堂互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制作过程,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但在提问环节,要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避免让幼儿感到挫败。
4. 安全教育:在作业设计中强调安全,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提醒幼儿注意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的安全。
5. 课后拓展: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后活动,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但在实施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确保活动适合每个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