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章第三节氧气课件(共26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思考
(1)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2)为什么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3)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为什么应瓶口向上放在桌面上? 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气的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
木炭的燃烧
反应物 颜色 在空气中燃烧 在氧气中燃
名 称 状态 的现象
二、氧气的性质
实验探究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
反应。 铁 +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Fe O2
Fe3O4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叫缓
慢氧化。
二、氧气的性质
实验探究
1. 在一定条件下,氧气能与炭、硫、铁等发生反应,说 明氧气的化学性质如何?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O2
CO2 H2O
二、氧气的性质
实验探究
实验成功的注意事项: ①火柴的作用: 引燃铁丝 ②将铁丝绕成螺旋状: 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③待火柴即将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氧气瓶中: 防止火柴燃烧消耗过多的氧气而使铁丝不能顺利燃烧 ④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薄层细沙: 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⑤ 用砂纸磨掉铁丝表面的铁锈
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三、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自然界中氧气产生的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三、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氧循环的意义
氧循环对于维持健康的生命活动与和谐的生态环境,对于维持 自然界中的物质、能量及生态平衡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A.原料是否容易获得 B.实验条件是否容易控制 C.实验装置是否容易装配 D.实验操作是否安全可靠
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 同意 。你还考虑了哪些因 素? 是否对环境造成污染、节约能源等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步骤一:常温下,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过氧化氢溶液的试 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带有火星 的木条
剧烈燃烧,火 星四射,放出 热量,生成黑 色固体
铁+氧气 点燃 Fe O2
四氧化三铁 Fe3O4
二、氧气的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
蜡烛的燃烧
反应物 名称
颜色 状态
在空气中燃 在氧气中燃烧烧的现象的来自象文字 表达式蜡烛
有水滴及 无色无味 气体
发出黄色火 焰
剧烈燃烧,放 热,发白光, 集气瓶内壁有 水雾
石蜡+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它呼吸的氧气来自哪里? 由此可推知氧气的溶解性如何? 那么,氧气有什么样的物理性质呢?
二、氧气的性质
氧气的物理性质 1. 无色、无味的气体 2. 密度1.429g/L,比空气大 3. 不易溶于水(1L水溶解30mL氧气) 4. 三态转化:
101kPa下
无色气体 淡蓝色液体 淡蓝色固体
二、氧气的性质
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 溶液
现象: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
过氧化氢 溶液
结论: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很慢,放出氧气少。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步骤二: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 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二氧化锰
带有火星 的木条
木条复 燃
过氧化 氢溶液
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结论:常温下二氧化锰(MnO2)加速了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放出的
2. 可燃物(能燃烧的物质,如硫、炭等)在氧气中燃烧 和在空气中燃烧哪个更剧烈? 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
二、氧气的性质 实验探究
3. 以上物质燃烧在纯氧中进行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 其原因是什么?(木炭为例) 因为在纯氧中氧气的浓度比在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高, 所以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燃烧得剧烈。
通电
方法2:水
氢气+氧气
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反 应速度慢。
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什么办法在实验室中制得 氧气呢?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室制取气体物质的思路分析?
1、选择反应物 2、控制反应条件 3、确定发生装置 4、确定收集装置 5、审查是否环保、安全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选择反应物
你认为下列哪些物质可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 的物质?依据是什么?
烧的现象
文字 表达式
木炭
黑色 固体
持续红热,无 烟无焰,放出 热量,生成无 色气体
发出白光,放 出热量,生成 无色气体
碳+氧气 C O2
点燃
二氧化碳 CO2
二、氧气的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
铁丝的燃烧
反应物 颜色 在空气中燃 在氧气中燃 名 称 状态 烧的现象 烧的现象
文字 表达式
铁丝
银白色 固体
不燃烧
催化剂
定义: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 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 的物质叫催化剂(又叫触媒)。
(特点:一变二不变)
催 一 变: 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本身的质量

二不变: 化学性质
在化学反应的前后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多识一点

炼 油 厂 中 的 催 化
妆 品 中 的 催 化 剂
√1. 水( H2O )
√4. 高锰酸钾(KMnO4)
2. 二氧化碳(CO2)
√5. 过氧化氢( H2O2)
3. 食盐(主要成分为NaCl) 6. 甲烷(CH4)
水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氯化钠、甲烷组成中不含氧,
二氧化碳中氧不易变成氧气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控制反应条件
某同学认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应考虑以下 几方面的因素。
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探究
1. 在第2个实验中,是不是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 了氧气呢?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氧气+? 2. 待上述实验没有气泡时,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现
象? 3. 二氧化锰好象永远也用不完,二氧化锰在这个反应中
到底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呢?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三节 氧气
第一课时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新课导入
动植物的呼吸
燃料的燃烧
钢铁的冶炼
金属的焊接
氧气与世间万物如影随行,以上的场景都需要用到氧气, 那你大家知道氧气是怎样制取的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吧!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哪些方法可以制得氧气?
方法1 :分离液态空气法
流程、设备很复杂,成本高


酿 造 业 中 的 催 化 剂
气 排 放 中 的 催 化 剂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三节 氧气
第二课时 氧气的性质及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新课导入
假入你去潜水,你将 随身携带哪种气体?
氧气
二、氧气的性质
观察集气瓶中的氧气并描述其颜色、状态。 想一想,氧气有气味吗?氧气能溶于水吗? 提问:鱼在水中靠什么呼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