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加强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1.生物大分子biomacromolécules:细胞内主要生物大分子包括多糖、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分子结构
复杂,在细胞内各自执行独特的生理功能,从而导致生物形态与行为的多样化。

2.常染色质euchromatine:间期核内,一条染色体上的染色质并不是处于完全相同的包装状态,其中相
对伸展的形式就是常染色质,它是异染色质之间的浅染区域,由30nm纤维和襻环两个结构层次组成。

3.异染色质hétérochromatine:间期核内,一条染色体上的染色质并不是处于完全相同的包装状态,其中
最紧缩的形式就是异染色质。

它是核膜下、核仁周围及核内散在分布的高电子密度颗粒团块。

大部分折叠成异染色质的DNA不含有基因,约只有10%基因组包装在其内。

被包装的基因通常不能表达。

对端粒和着丝粒功能的维持很重要。

4.核小体nucléosome:线性的DNA分子被折叠盘曲而包装的第一层次,包括组蛋白八聚体,缠绕DNA
链1.75圈,连接段DNA。

每个核小体所含DNA平均长度为200bp,DNA分子从5cm缩短为2cm。

5.基因géne:DNA分子中能产生有功能的RNA分子的一段核苷酸序列,是遗传信息表达的单位。

6.半保留复制réplication semi-conservatrice:亲代DNA双螺旋中的两条核苷酸链分别作为生成两个子代
双螺旋的模板,新链的核苷酸序列与模板链序列互补。

复制后的DNA分子,各含有1条原来的旧链和1条新链,两个新合成的双螺旋都是原来双螺旋的精确复制品。

7.基因表达expression génique:基因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转变成具有生物功能的蛋白质或转录成
rRNA、tRNA的整个过程称为基因表达。

8.转录transcription:在RNA聚合酶作用下,以DNA的一条链上的一段序列为模板,按照碱基配对原则,
以4种三磷酸核苷酸为原料,合成一个与模板序列互补的RNA分子。

9.翻译transduction:三种成熟的RNA分子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后以mRNA为模板,把核苷酸链上的三
联遗传密码转换成蛋白质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的过程,是基因表达的最终目的。

10.蛋白质糖基化glycosylation des protéines:蛋白质多肽链的氨基酸残基加上糖链形成糖蛋白称为蛋白质
的糖基化。

它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称N-连接,另一种为O-连接。

N-连接分核心糖基化和末端糖基化两步,前者在内质网中进行,后者在高尔基体中进行。

11.多核糖体polyribosomes:核糖体在细胞内并不是单个独立地执行功能,而是由多个甚至几十个核糖体
串连在一条mRNA分子上高效地进行肽链的合成,这种具有特殊功能与形态结构的核糖体与mRNA的聚合体称为多聚核糖体。

12.细胞质内含物inclusions cytoplasmiques:细胞质内除了细胞器和细胞质骨架外,还有一些有形的代谢
物质,主要是储存在细胞内的大分子物质如糖原、脂滴和蛋白质结晶等,称为细胞质内含物。

它们的
存在形式、数量和形状因细胞类型以及细胞功能状态的不同而改变。

13.异体吞噬泡vacuole heterophagique:由晚期内体或溶酶体与异噬小体融合而成,又称异噬溶酶体。

14.自体吞噬泡vacuole autophagique:由晚期内体或溶酶体与自噬小体融合而成,又称自噬溶酶体。

15.质子动力势force proton-motrice:驱动ATP合成的直接能量是跨内膜的电化学质子梯度,即质子动力
势,是电子传递和质子泵相偶联的结果。

16.氧化磷酸化phosphorylation oxydative:将生物氧化所释放能量的转移过程与ADP的磷酸化过程结合
起来,而将生物氧化释放的能量转移到ATP的高能磷酸键中,称氧化磷酸化。

17.基粒particule élémentaire:位于线粒体的基质一侧的蛋白质复合体,形成许多排列规则的颗粒,突出
于内腔即为基粒。

它是线粒体的基本功能单位,能催化形成ATP。

(又称ATP合成酶或ATP酶复合物)18.电子传递链(呼吸链)chaîne de transport d'électrons (chaîne respiratoire):由线粒体内膜上一系列多
蛋白复合体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而成,能够通过可逆地接受、释放质子和电子,将电子最终传递至氧,将质子从线粒体基质腔泵送至膜间腔,在线粒体内膜两侧形成跨膜的电化学质子梯度。

19.泛素-蛋白酶体系统:systèm de l'ubiquitine-protéasome一个多步骤反应过程,有多种不同蛋白质参
与。

蛋白质先被泛素(多肽)标记,然后被蛋白酶体识别和降解。

通过这样一个需要消耗能量的过程,细胞以高度特异方式对不需要的蛋白进行降解。

20.细胞骨架cytosquelette:由微管、微丝和中间丝组成,是一种高度有序的结构,能在细胞活动中不断重
组,赋予细胞以一定的形状,而且在细胞的各种运动、细胞的物质运输、能量和信息传递、基因表达和细胞分裂中起着重要作用。

21.微管microtubule:是由微管蛋白装配成细长的、具有一定刚性的圆管状结构。

微管参与细胞形态的维
持、某些细胞结构的形成、胞内膜性细胞器的定位、细胞运动、胞内物质运输和细胞分裂等。

22.微丝microfilament:是由肌动蛋白组成的细丝,成束地或分散地存在于真核细胞胞质中,使细胞具有
一定的韧性和弹性。

在细胞的形态维持以及细胞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3.中间丝filament intermédiaire:是由中间丝蛋白家族组成,分布于不同类型的真核细胞中,有很强的抗
拉强度,使细胞在被牵伸时能经受住机械力。

中间丝在细胞构建、物质运输、信息传递、细胞分化等多种生命活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4.中心体centrosome:由中心粒和中心球组成,是主要的微管组织中心,组织形成微管,在细胞分裂期
指导纺锤丝排列和染色体的移动。

25.微管组织中心centres organisateurs des microtubules:微管在生理状态或实验处理解聚后重新装配的发
生处称为微管组织中心,包括中心体、动粒、基体、纺锤体等。

在细胞内由微管组织中心决定微管的极性,负端指向微管组织中心,正端背向微管组织中心。

26.细胞连接jonction cellulaire:多细胞生物中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通过一些特殊的
分子彼此识别和结合形成的一些特化的连接装置,在细胞的迁移和组织构建中起重要作用。

主要有封闭连接、锚定连接和通讯连接。

多见于上皮组织。

27.紧密连接jonction étanche:位于上皮细胞近管腔的侧面,呈带状在侧壁上环绕细胞一圈,封闭细胞间
隙(相对性),阻止上皮层内外物质的自由进出,是上皮细胞选择性通透作用的物质基础。

28.锚定连接jonction d’ancrage:是一类能将一个细胞的骨架成分与相邻细胞的骨架成分、或与细胞外基
质锚定在一起的结构。

广泛分布于动物的各种组织内,在上皮、肌肉等需要承受机械压力的组织中尤为丰富。

主要有两类蛋白质构成:细胞内的锚定蛋白、跨膜黏附蛋白。

29.桥粒desmosome :位于管腔和腺体上皮细胞侧壁。

是相邻细胞接触点上一种类似钮扣或铆钉的点状细
胞连接,能牢固地将相邻细胞扣在一起,但保持细胞间隙。

30.半桥粒hémidesmosome:上皮细胞与细胞外基质接触点上的点状连接。

铆钉状连接上皮基底面与基膜,
只有桥粒的一半结构,其致密斑只存于上皮细胞的胞质面,胞内通过锚定蛋白与中间丝相连。

它能使上皮组织固定,并分散所承受的机械张力。

31.通讯连接jonction communication:存在于大多数组织中相邻细胞膜上的特殊连接通道。

以实现细胞间
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通讯联系,从而完成群体细胞间的合作和协调。

包括:1.间隙连接;2.化学突触;
3.胞间连丝。

32.间隙连接jonction àgap:又称缝隙连接。

存在于动物细胞(少数终末分化细胞除外)及体外培养细胞,
呈斑块状,由成簇的连接子组成。

在电化学和代谢上偶联的两个细胞。

33.细胞黏附adhésion cellulaire: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通过一些特殊的分子彼此识别
和结合。

是锚定连接的基础,同时也在细胞的迁移和组织构建中起重要作用。

34.细胞外基质matrice extracellulaire:由细胞分泌的多种生物大分子组成的复杂网络结构,填充细胞之间
的大小间隙,主要功能是形成一种支撑框架,使细胞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同时为细胞提供生存和行为的环境,使细胞能按一定方式移动和相互反应,行使各种生物学功能。

35.载体蛋白protéines porteuses:能与所运输的特异性物质结合,经本身构象改变而运送物质穿膜,即有
主动运输又有被动运输。

它包括单一运输和偶联运输两种运输方式。

36.通道蛋白protéinés canalaires:形成贯穿脂双层的充水孔道,当这些孔道在特异信号控制下打开时,能
让特异性物质(一般是无机离子)经过而穿膜。

它属于被动运输,运输速率很高,具有离子选择性和门控性。

37.主动运输transport actif:膜运输蛋白将物质逆其化学梯度泵送过膜,耗能。

采取这一运输方式的全部
是载体蛋白。

38.被动运输transport passif :膜运输蛋白帮助将物质顺其电化学梯度跨膜,不耗能,等于易化扩散。


有通道蛋白和一部分载体蛋白采取这一运输方式。

39.偶联载体transporteurs couplés:进行偶联运输的载体蛋白称为偶联载体,特点是利用一种物质的电化
学梯度中储存的能量来运输另一种物质。

40.门控运输transport àtravers lespores nucléaires:通过核孔复合体进出核的运输,是一个信号识别和
载体介导的主动运输过程,具有选择性、双向性、耗能的特点,蛋白质在核质间的转运受严格的控制。

41.穿膜运输transport àtravers la membrane:在细胞质基质与细胞器之间,蛋白质穿过细胞器的膜从细
胞质基质进入细胞器内。

蛋白质从细胞质基质中进入内质网、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都是这种运输方式。

42.小泡运输transport vésiculaire:细胞器之间通过运输小泡进行的蛋白质运输。

43.翻译后转运translocation post-traductional:蛋白质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后穿膜运输,蛋白质从细胞质
基质到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的运输属于这一类。

44.共翻译转运translocation co-traductional: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过程中穿膜运输,蛋白质从细胞质基
质到内质网的运输属于这一类。

45.信号肽peptide signal:是位于蛋白质上的一段连续的氨基酸序列,具有分选信号的功能。

在引导蛋白
质到达目的地,即完成其分选信号任务后,信号肽常常从蛋白质上被切除。

46.信号斑plaque signal:是位于蛋白质不同部位的几个氨基酸序列在多肽链折叠后形成的一个版块区,是
一种三维结构,具有分选信号的功能。

在完成任务后,这些氨基酸序列继续存在。

47.靶向运输l’adressage des protéines:细胞根据蛋白是否携带有分选信号及分选信号的性质,选择性地将
其送到细胞的不同部位。

48.胞吞途径voies d'endocytose:是指细胞通过胞吞作用(吞噬、吞饮、受体介导的胞吞)将胞外大分子
装入胞吞小泡,经内体到达溶酶体,并那里被消化降解,降解产物进入细胞质基质为细胞利用的运输途径。

49.生物合成-分泌途径Voie biosynthetique-sécrétoire: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各区室间以及从
高尔基体到细胞表面或溶酶体的蛋白运输过程。

其中既有前向小泡的运输,也有逆向小泡的运输。

50.受调分泌sécrétion controlée:将分泌物质装在分泌颗粒中,在细胞接到胞外信号后再分泌的细胞分泌
途径。

51.固有分泌sécrétion constitutive:从高尔基体到细胞表面不断进行的分泌途径。

52.吞噬作用phagocytose:细胞吞噬大的颗粒状物质如细菌、红细胞等。

53.受体介导的内吞endocytose par l’intermédiaire de réceptuers:由质膜上所要摄取大分子的特异受体与
配体的识别、结合而激发的胞吞过程,是一种特异、高效摄取胞外大分子的胞吞方式。

54.细胞通讯communication cellulaire:细胞之间可以通过分泌信号分子或直接接触而相互实施调控。


要分六类:接触依赖型、旁分泌型、自分泌型、突触型、间隙连接型、内分泌型。

55.信号转导transduction du signal:细胞感受环境信号、把这种信号转导入细胞内,并做出反应的过程。

56.膜受体recepteurs membranaires:位于细胞膜表面或细胞内部的一类特殊蛋白质,能特异地识别信号分
子(配体),并以很高亲和力与之结合,从而启动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

包括1). 细胞表面受体(膜受体)-其配体为水溶性;2). 细胞内受体(核受体)-其配体为脂溶性。

膜受体又分离子通道偶联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酶偶联受体
57.信号转导蛋白protéines de transduction:一系列蛋白质,依次经历活化——失活,构成从膜受体到细
胞核之间的信号转导链。

58.分子开关commutateur moléculaire:信号转导蛋白收到上游信号后迅速活化,在活化状态下完成信号
向下游传递,然后自身失活,恢复非活化状态,以接收新一次的上游信号。

信号转导蛋白每经历一次活化-非活化变换,就传导一次信号。

具有这种特征的信号转导蛋白叫作分子开关。

有两大类型:磷酸化-去磷酸化和G蛋白。

59.第二信使deuxième messager:在细胞内信号途径上某些节点快速大量增多,能够与下游信号转导蛋白
结合并调节其活性,能迅速将信号播散至各个下游通路的小分子。

60.细胞增殖周期cycle cellulaire:指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

它包括间期和分裂期。

间期包括G1期、S期、G2期。

61.细胞周期检查点point de contrôle:细胞周期中负责监控反馈信号及阻滞细胞周期进程的四个点。

它包
括G1/S期检查点(R点)、S期检查点、G2/M期检查点、M期检查点。

62.有丝分裂mitose:指细胞通过形成纺锤丝和染色体将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的细胞分裂形式,
分为核分裂(前,前中,中,后,末)和胞质分裂。

63.细胞周期蛋白cycline:蛋白质的含量随细胞周期进程变化而变化。

它们往往在间期积累,随后在分裂
时突然降解,在下一个细胞周期中又重复这一周期性的合成与降解的,这样的蛋白质为细胞周期蛋白。

64.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s ,Cdk:是一类能使许多和细胞周期有关的蛋白质磷酸
化,从而在细胞周期调控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激酶。

它必须与周期蛋白结合才能发挥激酶活性。

65.纺锤体fuseau mitotique:两个中心体依靠结合在微管上的马达蛋白的驱动而逐渐相互远离,绕着细胞
核向细胞两端移动。

最终星体以各自的中心体为两极形成的物质,是有丝分裂期出现的特化结构。

具有将复制好的染色体匀等的分到两个子细胞中以及介导细胞质成分的分配两大功能。

66.动粒kinétochore:有丝分裂前期末一些蛋白质结合到染色体着丝粒外侧,形成一种圆盘状特殊结构,
称为动粒,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与染色体移动有关。

67.减数分裂méiose: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特殊的有丝分裂。

主要特点是:DNA复制一次,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最后产生四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目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

68.细胞分化différenciation cellulaire:由同源细胞逐渐变为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化特征等方面具有
稳定差异的另一类型细胞的过程。

69.细胞全能性pluripotency cellulaire:生物体中的一个体细胞或一个性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有能力重新形
成完整的个体,或者分化形成该个体任何种类的细胞。

此特性称为“细胞的全能性”。

70.干细胞cellule souche:是存在于人和动物发育各阶段(包括早期胚胎和成熟组织)的一类原始状态的
未分化细胞,它能够自我更新并始终保持很强的分化潜能,同时,还具有多向的分化潜能。

71.基因的差异表达expression différentielle:细胞分化是基因按一定时空顺序表达的结果,这种在个体发
育过程中不同的基因按照一定的时空顺序被激活的现象称为“基因的差异表达”。

72.细胞衰老sénescence cellulaire:指细胞群体在一定的生命期内分化成熟后,一方面失去了分裂增殖的
能力,另一方面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一系列退行性变化并最终走向死亡的过程。

73.Hayflick极限limite de Hayflick:体外培养的细胞增殖能力不是无限的,传代次数有一定的界限,称为
“Hayflick极限”。

74.细胞凋亡apoptose:细胞凋亡指细胞在一定的生理和病理条件下遵循自身的程序,一种由基因控制的、
主动的细胞生理性自杀行为。

75.细胞坏死nécrose:外来致病因素作用下使得细胞正常代谢活动被强行中断而引起的“意外”的、被动
性死亡的过程,只见于病理情况下。

76.胱冬肽酶级联反应cascades de Caspases:胱冬肽酶在静态下都以无活性的前体即胱冬肽酶原的形式存
在于细胞内。

在凋亡诱导过程中,无活性的胱冬肽酶原被其他活化的胱冬肽酶水解,从而获得功能活性,活化的胱冬肽酶可以激活其他多个胱冬肽酶而构成级联反应,最终末端的胱冬肽酶又叫效应胱冬肽酶,可以直接作用于细胞内的某些靶蛋白而介导各种凋亡事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