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必修三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说出地主阶级抵抗派向西方学习的主张与实践。

2.说出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及实践。

3.说出早期维新思想的主张和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实践。

4.明白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从而明白到近代先进中国人冲破思想牢笼、与时俱进、救亡图存的物质。

二、重点难点
重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维新变法思想的主张与实践。

难点:剖析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从而明白近代思想成长与中国近代政治经济形势之间的互动干系。

三、核心概念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清末洋务派指导思想。

主张以中国伦常经史之学为本,以西方科技之术为应用。

初由冯桂芬发起,后由张之洞在劝学篇中系统阐述。

“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指传统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其核心是儒家纲常名教,尤其是以三纲八目即明德、新民、止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的儒家学说。

“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诲、外贸、万国王法等社会科学,主要包括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和自由划一为标志的天赋人权思想。

“中体西用”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取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等科学技能及文化教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

维新变法思想: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身分的政治思想是理学主张的“君权神授”和“三纲五常”伦理看法。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进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华民族的独立与生存受到威胁,封建传统政治思想也遭遇挑衅,洋务运动、变法维新、辛亥革命先后上演,维新思想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他们从洋务派中成长出来,超越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路,由学习西方的“船坚利炮”成长到政治层面,积极主张变法维新和君主立宪,但遇到了失败。

最后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传播之时,退出了汗青舞台。

四、自主学习
【课前预习】
(一)近代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学器物
1.地主阶级抵抗派代表人物和实践:
(1)林则徐:
(2)魏源:
2.地主阶级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实质:
(2)代表:
(3)实践:
①时间:
②口号:
③内容:
④终于:
(二)近代资产阶级向西方学习——仿制度
1.早期维新思想代表使命和主张
(1)代表人物:
(2)思想主张:
①经济上:
②文化上:
③政治上:
2.康梁维新思想概况
代表身分主要思想
康有为维新变法领袖
梁启超维新思想主要宣传者
严复中国启发思想第一人
质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检举犹可敷衍一时。

如一间破屋子,由裱糊匠东贴西补,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裱糊,然结局决不定里面是何等质料,即有小风小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敷衍。

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等修葺质料,何种改造方法,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1)质料中的破屋子指的是什么?
(2)裱糊匠指的是哪类人?裱糊匠们用什么“质料”东贴西补?
(3)你以为“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的因素是什么?
质料二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

欧洲之所以有本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
再起,脱教会之屏障,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我中国粹界之光亮,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呜呼,居本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之时代,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斯亦不可以已乎! ——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1902年)
(4)梁启超所说的“本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有何具体表现?
(5)根据质料并依据所学知识剖析中国的战国时期、欧洲的十四五世纪、梁启超所处的时代,有什么互助之处?【知识拓展】
1.顽固派、洋务派与维新派看待清王朝统治的态度剖析:顽固派与洋务派同属于封建地主阶级,对封建统治和封建伦理纲常的态度是一致的,但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学习西方先进科技,顽固派则盲目排外,二者只是维护统治的手段不同。

维新派属于资产阶级流派,主张挽救民族危机,实行君主立宪,成长资本主义,但维新派一直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为己任。

故顽固派、洋务派、维新派看待清王朝统治的态度是一致的。

2.从19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学习西方的思想主张之间的关联与区别:19世纪中期出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19世纪60年代以后,它被洋务派付诸实践,发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它与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在维护清朝统治和学习西方技术上是一致的。

伴随洋务运动的开展及其“自强”的无果而终,维新派发起了实行君主立宪和倡新学的变法思想,虽然在学习西方上是一致的,但是本质上却有巨大差异。

“中体西用”向西方学习主要范畴于船坚炮利、科学技能,基本上没有触及封建制度,甚至是去维护旧的、传统的封建专制制度;而维新变法思想的理论基础是西方资产阶级的进化论、天赋人权说和主权在民说,他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核心都是以资本主义来取代封建主义。

固然,“中体西用”的思想毕竟在统治者层面上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冲破了传统“华夷之辨”的保守看法,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客观上也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和维新变法思想的产生。

【重点剖析】
1.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特点及主要主张
(1)特点: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
(3)主要主张:
抵抗派
维新派
2.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及特点
器物制度思想文化
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的炮舰打击之下,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度茂盛的两大使命,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级,开始了向西方探求救国救民门路的艰苦历程。

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编译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鸦片战争后,魏源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其目的是“制夷”,引导人们从器物条理学习西方。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发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思想,而且将魏源发起的“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

他们学习西方是在肯定封建制度和纲常伦理的条件下举行的。

中日甲午战争后,在早期维新思想传播的基础上,以康、梁、严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进一步成长,反专制、兴民权、变法图强成为一股强盛的思想自由潮流。

险些与此同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则主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并开始了革命实践。

20世纪初期的新文化运动是这一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的连续。

可以看出,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是与中国的民族危机精密相连的,是对西方挑衅的回应,其思想资源受到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看法的影响。

别的,学习西方履历了器物──制度──思想三个阶段的探索,呈现出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的特点。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表现了一下几个特点:爱国性,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犯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为救亡图存,先进的中国人对西方文化举行探索和研究,充满着爱国主义物质;被动性,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不是以正常的文化交流形态出现的,而是在西方列强侵犯和中国人民反侵占的背景下举行,带有明显的被动性;渐进性;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履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到看法的三个层层递进的变革程式表现了由表及里的中国近代化门路的探索历程;承继性:从地主阶级抵抗派直到资产阶级激进派,在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中既承继了前者向西方学习的成果,又把这个历程一步步推向成长;变化性:由于形式的成长,中国近代文化的内容、表现形式、阶级属性都在不断产生变化,这种速度的加快,也决定了不会太深入,在近代西方文化始终没能在中国形成成熟、系统近代文化体系。

其原因有二,一是由于中国封建文化根深蒂固,阻力很大,二是近代中国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传播西方文化的主体力量资产阶级十分薄弱。

五、思维导图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学案
讲堂探究答案:(1)日益衰败的清王朝。

(2)洋务派; 西方先进的科学技能。

(3)遇到顽固派的阻挠。

(4)西学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更多人向外洋寻求救国真理;不同的政治主张涌现并展开争论。

(5)社会处于变革时期;都有新经济因素、新阶级、新思潮出现;思想文化十分活跃,诞生了一大批思想家。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学案
讲堂探究答案:(1)日益衰败的清王朝。

(2)洋务派; 西方先进的科学技能。

(3)遇到顽固派的阻挠。

(4)西学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更多人向外洋寻求救国真理;不同的政治主张涌现并展开争论。

(5)社会处于变革时期;都有新经济因素、新阶级、新思潮出现;思想文化十分活跃,诞生了一大批思想家。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学案
讲堂探究答案:(1)日益衰败的清王朝。

(2)洋务派; 西方先进的科学技能。

(3)遇到顽固派的阻挠。

(4)西学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更多人向外洋寻求救国真理;不同的政治主张涌现并展开争论。

(5)社会处于变革时期;都有新经济因素、新阶级、新思潮出现;思想文化十分活跃,诞生了一大批思想家。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学案
讲堂探究答案:(1)日益衰败的清王朝。

(2)洋务派; 西方先进的科学技能。

(3)遇到顽固派的阻挠。

(4)西学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更多人向外洋寻求救国真理;不同的政治主张涌现并展开争论。

(5)社会处于变革时期;都有新经济因素、新阶级、新思潮出现;思想文化十分活跃,诞生了一大批思想家。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学案
讲堂探究答案:(1)日益衰败的清王朝。

(2)洋务派; 西方先进的科学技能。

(3)遇到顽固派的阻挠。

(4)西学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更多人向外洋寻求救国真理;不同的政治主张涌现并展开争论。

(5)社会处于变革时期;都有新经济因素、新阶级、新思潮出现;思想文化十分活跃,诞生了一大批思想家。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学案
讲堂探究答案:(1)日益衰败的清王朝。

(2)洋务派; 西方先进的科学技能。

(3)遇到顽固派的阻挠。

(4)西学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更多人向外洋寻求救国真理;不同的政治主张涌现并展开争论。

(5)社会处于变革时期;都有新经济因素、新阶级、新思潮出现;思想文化十分活跃,诞生了一大批思想家。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学案
讲堂探究答案:(1)日益衰败的清王朝。

(2)洋务派; 西方先进的科学技能。

(3)遇到顽固派的阻挠。

(4)西学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更多人向外洋寻求救国真理;不同的政治主张涌现并展开争论。

(5)社会处于变革时期;都有新经济因素、新阶级、新思潮出现;思想文化十分活跃,诞生了一大批思想家。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学案
讲堂探究答案:(1)日益衰败的清王朝。

(2)洋务派; 西方先进的科学技能。

(3)遇到顽固派的阻挠。

(4)西学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更多人向外洋寻求救国真理;不同的政治主张涌现并展开争论。

(5)社会处于变革时期;都有新经济因素、新阶级、新思潮出现;思想文化十分活跃,诞生了一大批思想家。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学案
讲堂探究答案:(1)日益衰败的清王朝。

(2)洋务派; 西方先进的科学技能。

(3)遇到顽固派的阻挠。

(4)西学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更多人向外洋寻求救国真理;不同的政治主张涌现并展开争论。

(5)社会处于变革时期;都有新经济因素、新阶级、新思潮出现;思想文化十分活跃,诞生了一大批思想家。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学案
讲堂探究答案:(1)日益衰败的清王朝。

(2)洋务派; 西方先进的科学技能。

(3)遇到顽固派的阻挠。

(4)西学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更多人向外洋寻求救国真理;不同的政治主张涌现并展开争论。

(5)社会处于变革时期;都有新经济因素、新阶级、新思潮出现;思想文化十分活跃,诞生了一大批思想家。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学案
讲堂探究答案:(1)日益衰败的清王朝。

(2)洋务派; 西方先进的科学技能。

(3)遇到顽固派的阻挠。

(4)西学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更多人向外洋寻求救国真理;不同的政治主张涌现并展开争论。

(5)社会处于变革时期;都有新经济因素、新阶级、新思潮出现;思想文化十分活跃,诞生了一大批思想家。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学案
讲堂探究答案:(1)日益衰败的清王朝。

(2)洋务派; 西方先进的科学技能。

(3)遇到顽固派的阻挠。

(4)西学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更多人向外洋寻求救国真理;不同的政治主张涌现并展开争论。

(5)社会处于变革时期;都有新经济因素、新阶级、新思潮出现;思想文化十分活跃,诞生了一大批思想家。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学案
讲堂探究答案:(1)日益衰败的清王朝。

(2)洋务派; 西方先进的科学技能。

(3)遇到顽固派的阻挠。

(4)西学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更多人向外洋寻求救国真理;不同的政治主张涌现并展开争论。

(5)社会处于变革时期;都有新经济因素、新阶级、新思潮出现;思想文化十分活跃,诞生了一大批思想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