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二氧化硫的知识归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版⼆氧化硫的知识归纳
.氧化硫
1复习重点
1. ⼆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 ?重点是⼆氧化硫的氧化性、还原性、漂⽩性。
2. 难点聚焦
⼀、⼆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有刺激性⽓味的有毒⽓体;密度⽐空⽓⼤;
易溶于⽔(1 : 40);(可⽤于进⾏喷泉实验,如 SO 2、HCI 、NH 3)
易液化(⼀10 C )⼆、⼆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1、酸性氧化物
能和碱反应⽣成盐和⽔: SO 2+2NaOH===Na 2SO 3+H 2O 能与⽔反应⽣成相应的酸: SO 2+H
2O===H 2SO 3
(⼆氧化硫的⽔溶液使紫⾊⽯蕊试液变红)
⼆氧化硫溶于⽔形成的亚硫酸只能存在于溶液中,它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和⼆氧化
硫,故⼆氧化硫溶于⽔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SO 2+H 2 == H 2SO 3
SO 与CO 性质的⽐较
SO 2⽓体通过氢硫酸,溶液变浑浊,有淡黄⾊不溶物出现。
SO 2 + 2H 2S===3S J + 2H 2O
3、还原性:SO 2使溴⽔和⾼锰酸钾溶液褪⾊
SO 2 + Br
2+ 2H 2O=== H 2SO 4+ 2HBr
5SO 2+2KMnO 4+2H 2O===K 2SO 4+2MnSO 4+2H 2SO 4 2SO 2+ O 2
2 SO 3
A
(SO 3+H 2O===H 2SO 4, SO 3是⽆⾊固体SO 3是⼀种⽆⾊固体,熔点是 16.8°C ,沸点也
只有44.8 C,易溶于⽔,溶于⽔时放出⼤量的热。
)
4、漂⽩性:SO 2使品红溶液褪⾊
SO 2能使某些有⾊物质褪⾊,是由于⼆氧化硫可跟某些有⾊物质化合成⽆⾊物质,⽽化合成
的⽆⾊物质却是不稳定的,易分解⽽恢复原来有⾊物质的颜⾊。
漂⽩性的⽐较
范围
可漂⽩⼤多数有⾊物质,能使紫⾊⽯蕊褪⾊
可漂⽩某些有⾊物质,
不能使⽯蕊试液褪⾊
可吸附某些有⾊物质的分⼦
把CI 2和S02混合⽤于漂⽩,能否增强漂⽩效果?为什么?〖答案〗不能, S02+ CI 2+ 2H 2O=== H 2SO 4 + 2HCI SO 与CQ 的相互鉴别鉴别SQ 2⽓体的常⽤⽅法是⽤品红溶液,看能否使其褪⾊,有时还需再加热看能否再复实验中常使⽤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0眩右的硫酸,也可⽤浓硫酸。
不能⽤很稀的硫酸,因为 SO 2在⽔中的溶解度较⼤,常温常压下 1体积⽔能溶解40体积的
SO 2
五、⼆氧化硫的污染
1、pH ⼩于5.6的⾬⽔,称之为酸⾬。
2、⼀般认为,酸⾬是由于⼈为排放的 SO 2和氮氧化物等酸性⽓体进⼊⼤⽓,当这些⽓
体达到⼀定浓度后,在⽔凝结过程中溶于⽔形成硫酸和硝酸,使⾬⽔酸性变⼤,
pH 变⼩。
其转化可简单表⽰如下:
催化剂
2SO 2+2H 20+02
2H 2SO 4 NO x HNO 3
尘埃
3、酸⾬的危害 (1)
对⼈体健康造成危害。
(2)破坏森林、草原和农作物。
(3)
使⼟壤酸性增强、湖泊酸化、⽣态环境受损。
(4)破坏建筑物。
3 .例题精讲例1、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 SQ 有关的是
A. 酸⾬
B.光化学烟雾
C.臭氧空
洞 D.温室
效应
1、解析酸⾬的形成,主要与 SO 2的排放有关;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主要与烃类及氮氧化物
有关;温室效应主要与烃类和 CO 2等有关。
答案:A 例2、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质量⽇报”报
原。
鉴别CO ⽓体的常⽤⽅法是⽤澄清⽯灰⽔,看能否使其变浑浊,⾜量时再变澄清。
当混有CO 2时,不会影响SO 2的鉴别;当混有SO 2时会⼲扰CO 2的鉴别,应先除去
除去CO 中的SO ,常⽤⽅法是使混合⽓体先通过⾜量溴⽔或酸性 NaHCO 3溶液(吸收SO 2),再通过品红溶液(检验SO 2是否被除尽)。
〖新授〗三、⽤途 (1)制硫酸; 四、制法1?⼯业制法
NS 2SO (S )
SO 2后再⽤澄清⽯灰⽔鉴别 CO 2⽓体。
KMnO 4溶液或饱和
(2)漂⽩纸浆、⽑、丝、草帽等; a ,硫磺燃烧法 S+O 2」「SO 2
(3) 杀菌消毒。
煅烧硫铁矿法 4FeS+11C 2』^ 2Fe2Q+8SO
2?实验室制法
+ HSQ (浓)===Na 2SQ + SO f + H 2O
道内容的是
A.⼆氧化硫
B.氮氧化物
C.⼆氧化碳
D.悬浮颗粒
2、解析城市空⽓质量⽇报的内容是⼆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悬浮颗粒,⽽⼆氧化碳不属于此
报道内容。
答案:C
⾼温
例3、⾼温下硫酸亚铁发⽣如下反应:2FeSQ Fe2O+SC2f +SO f,若将⽣成的⽓体通⼊
氯化钡溶液中,得到的沉淀物是
A.BaSQ3和BaSQ
B.BaS
C.BaSQ
D.BaSQ
3、解析SQ2通⼊BaCl2溶液不会⽣成沉淀,⽽SQ3通⼊BaCl 2中会有BaSQ 4沉淀产⽣。
答案:D
例4、某学⽣课外活动⼩组利⽤右图所⽰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
(1)在试管中注⼊某红⾊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逐渐变浅,冷却后恢复红⾊,则原
溶液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红⾊逐渐变浅的原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试管中注⼊某⽆⾊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冷却后恢复⽆⾊,则此溶液
可能是 __________ 溶液;加热时溶液由⽆⾊变为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本题考查学⽣由实验现象判断实验原理的直觉和逆向思维能⼒。
⾸先要审清实验的装置为⼀封闭体系,受热时,有⽓体从溶液中逸出进⼊⽓球,导致溶液的颜⾊的变化;冷却后,逸出的⽓体⼜溶解在溶液中,得到原来溶液,恢复到原来溶液的颜⾊。
在中学阶段,因为⽓体的溶⼊和逸出⽽导致溶液颜⾊互变的最常见的是SQ2与品红溶液之间以及NH3与
酚酞溶液之间,然后根据题中现象进⾏分析、验证并解答即可。
答案:(1)稀氨⽔和酚酞稀氨⽔中的NH3⽓体逸出,所以溶液的颜⾊变浅(2)溶有SQ2⽓体的品红SQ2⽓体逸出,品红溶液恢复红⾊
4. 实战演练
⼀、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1?若要从CQ2⽓体中除去少量SQ2,最好使混合⽓体通过
A.盛NaQH溶液的洗⽓瓶
B.盛KMnQ 4酸性溶液的洗⽓瓶
C.盛品红溶液的洗⽓瓶
D.盛饱和NaHC03溶液的洗⽓瓶
2.SO 2是常见的⼤⽓污染物之⼀,我国规定空⽓中
S02含量不得超过0.02 mg ? L 1。
下
列措施中不能够减少 S02排放量的是
A.⽤天然⽓代替煤炭做民⽤燃料
B.开发新型燃器提⾼热能利⽤率
C.硫酸⼚采取措施提⾼尾⽓的吸收率
D.燃煤中加⼊⽣⽯灰后使⽤
3.SO 2和C12都具有漂⽩性。
若将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体同时作⽤于潮湿的有⾊物质,可观察
到有⾊物质
5. 常温下,向20 L 真空容器内通⼊ a mol 硫化氢和b mol ⼆氧化硫(a 和b 都是正整数, 且a w 5, b w 5),反应完全后,容器内⽓体可能达到的最⼤密度约是
B.
14.4 g ? C.8 g ? D.5.1 g ? L 1
SO 2和b L H 2S 混合,当反应后⽓体体积为反应前⽓体体积的
7. 下列关于SO 2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SO 2既可以是含硫物质的氧化产物,⼜可以是含硫物质的还原产物
B.SO 2是亚硫酸
的酸酐
C. ⼤⽓中SO 2的主要来源是含硫物质的燃烧
D.SO 2具有氧化性,因⽽可以使品红溶
液褪⾊
8. 下列反应发⽣后,溶液中 H +浓度显著增⼤的是 A.将SO 2通⼊溴⽔中 B.将SO 2通⼊品红溶液中 C.将 H 2S 通⼊CuSO 4溶液中 D.
将Cl 2通⼊KI 溶液
9. 为了除去混⼊ CO 2中的SO 2和02,下列试剂的使⽤顺序正确的是
①饱和Na 2SO 4溶液;②饱和NaHC0 3;③浓硫酸;④灼热的铜⽹;⑤碱⽯灰。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③
10. ⼀定物质的量的S02与NaOH 溶液反应,所得产物中含之⽐为3 : 5,则参加反应的S02与NaOH 物质的量之⽐为
A.1 : 2
B.3 : 5
C.8 : 11
⼆、⾮选择题(共 50分)
11. (10分)将S02通⼊下列溶液中:
①氢硫酸,②溴⽔,③品红溶液,④澄清⽯灰⽔,⑤酸性⾼锰酸钾,⑥氯化钙溶液,⑦⽤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⑧硝酸钡
(1) 使溶液颜⾊褪去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先⽣成沉淀⽽后能溶解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有沉淀产⽣不能溶解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SO 2作还原剂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SO 2作氧化剂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明显现象的有 _
12. (8分)A 和B 在常温下都是⽓体, A 和B 在空⽓中都不能被点燃, A 的式量⽐B ⼤。
现分步实验如下:在 A 溶液中通⼊适量 B ⽓体,溶液酸性显著增强;继续加硝酸钡溶液反应,得到⼀种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过滤,滤液⽆⾊;再向滤液中加⼊硝酸银溶液,析出另⼀种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A 、B 两种⽓体的名称: A ,
A.⽴刻褪⾊
B.慢慢褪⾊ 4?向FeCb 和BaCl 2的酸性混合液中通⼊
A.BaS04
B.FeS
C.先褪⾊,后复原
D.颜⾊不褪
S02⽓体,有⽩⾊沉淀⽣成,此沉淀是
C.BaS03
D.S
A.24.5 g ? L 1 6.在常温下将a L 1/4时,则a 与b 之⽐为
A.1 : 1
B.1 : 2
C.1 : 3
D.2 : 1 D.③④⑤
Na 2SO 3和NaHS03物质的量 D.18 : 8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写出上述各步实验中的化学⽅程式,属离⼦反应的写离⼦⽅程式:。
13. ( 12分)实验室制取SO2的反应原理为:
Na2SO3+ H2SO4 (浓)===Na2SO4 + SO2 f+ H2O。
请⽤下列装置设计⼀个实验,以测定SO2转化为SO3的转化率:
I II III IV V
(1)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 (按⽓体左右的⽅向) 是_________ TTTT
TTT ___________________ (填各接⼝的编号)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时甲仪器的作⽤与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从⼄处均匀通⼊。
2,为使SO2有较⾼的转化率,实验时I处滴⼊浓硫酸与n处加
热催化剂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在I处⽤⼤⽕加热烧瓶时,___ SO2的转化率会 (填“增⼤” “不变”或
“减⼩”)。
(6)⽤n mol Na2SO3粉末与⾜量浓硫酸进⾏此实验,当反应结束时,继续通⼊O2 —段时间后,称得川处增重m g,则本实验中SO2的转化率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6分)Na2SO3在空⽓中极易被氧化,现有a g样品,将其溶解后,
加⼊⾜量BaCl2溶液,可得⼲燥的沉淀 b g。
⑴若Na2SO3未被氧化,b= _____________________ a。
⑵若Na2SO3全部被氧化,b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Na2SO3部分被氧化,b与a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 (6分)室温时,V L真空容器内通⼊n mol SO 2和m mol H 2S。
(1)若n=2,则当m等于多少时,反应后容器内⽓体的密度最⼩?
(2)若2n>m,则反应后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差为多少克?
(3)若5n=m,且反应后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和为48 g,则n + m的值是多少?
16. (8分)(吉林省调研题)已知273 C, 1.01 x 105 Pa时,1 mol⽓体所占的体积为
44.8 L。
现将此条件下V1 L SO2和O2的混合⽓体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充分反应后(假
设反应完全)⽓体的体积为V2 L。
所得⽓体⽤含a mol的NaOH溶液吸收,恰好完全反应。
当产物分别为下列三种情况时,计算并推导a的表达式(⽤V1, V2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