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模式下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对策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PC模式下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对策探讨
摘要:EPC模式下的工程总承包项目,对工程造价管控能力要求较高,发承
包双方均需做好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工作,并贯穿于项目始终,从而达到工程造价
控制的最优目标,实现投资目的,有效提高工程经济收益。

关键词:EPC模式;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对策
1EPC总承包模式概述
在项目总承包模式中,EPC是一种常见的承包方式,它主要是指业主将工程
项目发包于总承包商,工程设计、项目采购、建设施工等流程均由总承包商负责。

与传统建设模式相比,EPC模式实行统一管理,而传统模式则需要实施各个分部
工程,所以,不管是施工质量还是施工效率,EPC模式比传统模式更具优势。


以说,利用EPC模式能够优化整体项目,确保更好地完成建设目标。

EPC总承包模式贯穿工程设计、项目施工的全过程,由设计环节开始,总承
包商提前介入项目建设,节省招标、过程协调等环节。

EPC模式主要有两种:一
是总承包商负责项目全过程,通过自身管理,有效完善各环节工序,基本上不实
行项目分包。

二是将部分子项目进行分包,总承包商主要负责统筹规划,起整体
协调作用。

2EPC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2.1对投资决策阶段造价估算不准确
项目投资估算是成本控制的起点,也是工程设计概算的控制目标。

实践证明,科学严谨的成本预测是建立在完整、有效的基本数据信息基础上的。

大多数公司
成本估算没有科学统一的方法,受个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对本项目各专业的实
际资源耗费情况不清楚,没有全面的经验成本数据作为参考,多由上层管理者拍
板决定,造成投资估算成本与实际成本存在较大的偏差。

2.2未实现全方位动态跟踪
在EPC模式下开展造价控制,需贯穿项目设计、施工建设的全过程,实现动
态跟踪和静态控制。

如果总承包商可充分发挥设计、施工、采购等各单位造价控
制优势,利用高效管理手段控制项目全过程,特别是对工程投资及进度开展动态
跟踪和合理分析,有利于实现工程造价的良好控制。

然而,EPC总承包商一般不
同时具备设计、采购及施工资质,设计与施工一般都要专业分包,使得项目各环
节难以实现一体化。

此外,若总承包商管理水平较低,很难实现全方位动态跟踪。

2.3竣工阶段结算耗费时间太长
在EPC项目竣工结算阶段,存在报审的竣工结算书不规范、设计变更资料不
完整,竣工图纸与实际情况不符,现场签证描述不详尽,高套材料价、定额、取
费标准,结算过程中引起争执等情况,导致各种费用结算不清,结算耗费时间特
别漫长,影响最终建设工程造价的确认。

3EPC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策略
3.1投资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投资阶段属于准备环节,极易被忽视。

由于设计概算与
投资估算之间的误差较大,极易产生三超问题,影响投资效益。

因此,在投资决
策阶段,必须保证设计概算与投资估算的准确性。

(1)组织方案设计单位和相关人员需构建良好合作关系,进行充分的项目论证,判断项目可行性。

对于项目投资估算,可组织专业机构、专家实施内部评审,从专业角度科学地评估投资估算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因国家政策变化及设计变更,加上业主方因素和市场变化,需要增加投
资行为,建设企业需调整设计方案,并落实资金,构建前期投资修正制度。

所以,在实践过程中,需不断强化投资估算,确保设计概算处于规定投资估算范围内,
确保准确选择设计招标,合理运用设计方案。

3.2加强合同造价管理
EPC模式下,合同管理贯穿于整个项目实施全过程,合同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造价和进度的依据。

拟在合同中体现的条款,最好在招标文件中提前完善,
把握控制工程造价的主动权。

在合同签订前,要对合同进行科学拟定,对每一个
小细节都要细致斟酌,确保内容完整、用词严谨、条款细致,这样才能避免后续
出现合同纠纷问题,为投标单位合理报价提供依据,以便更好地控制工程造价,
避免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

另外,对于因设计变更、材料价上涨、政策文件
调整等导致对合同价款、工期以及双方的责任的影响也应尽量约定清楚,避免因
合同条款的漏洞造成后期索赔或损害各方利益。

3.3采购阶段
采购对整个项目预算的影响不容小觑,因此必须增加采购期间的施工成本。

为了降低采购成本,在采购前需要对采购价格和项目计划价格进行全面分析比较,以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

为了确保采购计划的有效性,还需要对一些超出预
算价格的内容进行全面和详细的分析。

结合数据信息分析,有必要针对问题制定
相应的纠正方法,从源头上完成对工程造价的监管。

采购全过程质量监督是采购
环节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严防不合格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需要记住
的是,工程材料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

一旦工程材料质量不合格,就会出现修复情况,无形中会增加工程成本。

此外,
原材料不合格也会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给施工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因此,必须从
根本上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此外,还需要全面控制采购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尤
其是价格市场的走势。

必须立即予以密切关注,并对采购周期时间进行有效更改,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购过程中的风险,完成采购成本的有效管理。

此时,采购人
员有必要提高采购过程中设计和采购的协调性和控制性,控制每个采购阶段,防
止因重要工程变更而导致采购成本上升。

此外,还应加强对大中型非标机械设备
超限额的监管,积极选择优秀发展理念,进一步优化机械设备管理体系,降低超
限额运输成本。

3.4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1)大力推行限额设计。

EPC模式下,限额设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

EPC项目招标使用的往往是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无法直接指导实际施工。

总承
包商中标后要及时组织设计管理团队,以各专业设计人员为核心,方案设计方为顾问,造价人员、采购人员、施工人员共同参与,经多方案比选优化,从工程经济角度出发,在保证工程项目满足发包方所有使用功能和质量的基础上,出具既符合方案设计、又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施工图,严格控制不合理的设计变更,避免超过最高限价的风险。

(2)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工作。

尽量将必须发生的变更提前,因为变更发生得越早,对项目的影响越小。

因此要重视施工前的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工作,尽量将设计变更提前,减少施工实施中的变更。

(3)严格控制工程签证。

由于设计漏项及施工现场情况的变化,工程签证在所难免。

发承包双方均应建立工程签证审批制度,配备专业造价人员依据合同约定条款,及时办理签证手续,严格控制工程造价签证费用。

结论
综上所述,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造价控制属于规划建设的关键内容,直接影响工程的各个环节和最终经济效益。

传统承包模式正在逐步向总承包模式转变,EPC总承包模式作为一种常见的总承包模式,对造价控制有明显优势,要求也更高。

因此,要科学掌控工程各阶段的造价控制要点,做到精准施策,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庚兴.EPC总承包项目工程造价控制要点分析[J].价值工
程,2022,41(3):19-21.
[2]李韬.EPC总承包项目工程造价控制要点探析[J].建筑与装
饰,2021(19):87-88.
[3]许强.EPC总承包项目工程造价控制要点研究[J].价值工
程,2019,38(25):265-266.
[4]梁刚.浅析EPC总承包项目工程造价控制要点及对策[J].中国房地产业,2020(15):2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