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为言语智能而教——薛法根与语文组块教学》读书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言语智能而教——薛法根与语文组块教学》读书感
悟
一直就喜欢薛法根老师,觉得他上课简约而不简单,幽默而又睿智。
但一直没有去系统地学习过他的组块教学。
这次寒假,特意买了本薛老师的《为言语智能而教——薛法根与语文组块教学》。
这本书出版于2014年,已经是一本老书,关注语言的教学理念已经并不新鲜了,里面所列举的课例很多都是苏教版教材的,但我仍觉得这是一本好书,一本能引发人们思考的好书。
部编教材本身就很关注语文本体性知识的学习,但是组块教学的教学策略对我们的教学设计仍具有指导意义。
打开书,首先看到的是薛老师为自己这本书所作的序《说自己的话》。
特别喜欢其中的一段话:
说自己的话,就是不重复别人的话。
别人的话也许很有道理,让你受益匪浅,但究竟是别人的思想。
你说了一万遍,也只是重复了一万遍,不会变成你自己的话。
做老师的,不能把书本上、教参上,或者从别人那里听来的话,简单地搬到你的课堂里,煞有介事地说给学生们听。
要知道,在信息化时代,我们的学生或许比你更早看到过、听到过这些有道理的话,甚至比你知道的还要多。
唯有你自己独到而深刻的思考和见解,才会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才会唤醒那些倾听的耳朵。
当学生在你的课堂上心不在焉、听而不闻的时候,你先要检讨的是自己。
不读书,不思考,你就会变得平庸而无趣,到时候只能人云亦云,重复别人说过无数次的话。
联想到自己,我觉得这正是我要努力的地方,作为一线教师的我,最不缺乏的就是课堂实践,但缺乏读书与思考。
我常常以工作琐事太多为由,少读书,少思考,只满足于备好了课,完成了教学,改好了作业。
一日日耕耘于课堂,看似勤劳,也自诩勤劳,看到有学生上课不能专注于课堂,我常会觉得问题出在学生,但其实最该反思的是自己。
我喜欢开头的序言,它给了我阅读的期待,便忍不住读了下去。
阅读中,我懂得了“为言语智能而教”就是从儿童智能发展出发,确定语文学科的“独当之任”,由此聚焦教学核心目标,重组语文教学内容,并贴近儿童的学习心理,设计板块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解决“高耗低效”的难题。
这本书,从“组块教学理论”、“组块教学策略”和“组块教学课堂”三个方面向我们全面地诠释了“组块教学”。
“组块教学”是将零散的教学内容整合设计成有序的实践板块,引导学生通过选择性学习和自主性建构,从而获得言语智能的充分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有很多,如果我们不加选择,全部拿来,势必造成语文课堂的高耗低效。
“组块教学”重组教学内容,将课文中值得教又值得学习的“精华”筛选出来,作为教学内容的“内核”,使教学任务集中而轻松,避免了学生会的知识再教,从而浪费时间。
我们在运用“组块教学”模式时,首先要认真研读教材,关注并寻找课文蕴含的教学价值,精心提炼出“为发展学生言语智能而教”的教学内容。
除了教学内容简单,“组块教学”摒弃了一般课堂一环连一环的冗长环节。
它一般用“词串教学、概括课文”等三四个板块呈现教学内容,使课堂清晰简约,一目了然。
读书中的课例,薛老师精简的组块教学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有教学媒介的简单。
在现代信息技术涌进课堂的形势下,我们追求用多媒体技术来丰富课堂教学,往往失去了度,背景音乐的大量插入,使语文课堂异化成了音乐课,图片的多种形式展示,使语文课异化成了美术课。
利用多媒体范读,板书,使教师的基本功深深藏匿起来,让学生无法从教师抑扬顿挫的范读中,刚劲有力的粉笔字中,感受到语文古朴的味道,感受到老师的多才多艺。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个老师、一群学生,没有表演,没有多媒体,没有小组讨论……”
记得薛老师教《黄果树瀑布》。
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黄果树瀑布的雄伟壮观,如果是我教学这一课,我一定会用心地寻找黄果树瀑布的图片,课堂上播放给学生看,给学生直观地感受,拉近现实的景与文字的距离。
然而整个教学过程,我们没有看到薛老师出示一张黄果树瀑布的图片,也没有听到播放黄果树瀑布的各种声音。
薛老师从容地引领学生走进课文,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受体悟黄果树瀑布的特点。
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真正为学生的言语发展而教的,而不是带领学生看热闹,浮躁感受,最终学生只会在头脑中留下一个图片或一个视频等等,根本达不到发展言语智能和提升语文素养的目标。
语文课堂,我们可以借用多媒体,但千万不要夸大了它的功能,以至于取代了自己。
薛老师的“组块教学”是简约的却又是不简单的,它更科学地带着孩子学习言语,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悦,学得扎实。
这不正是我们应该追求的语文课堂吗?
最后,摘录书中的几个喜欢的句段用以自勉:
无限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学好的潜能。
无限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学会的时刻。
教育应该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智慧解放教育:核心在于“解放”。
1、一是意识的解放。
具有批判意识,走向独立;2、二是教学的解放。
民主的教育;3、三是人性的解放。
成为他应该成为的那个人;4、是一场教育的智慧革命。
语文课程的价值所在:学习语言的功能,进而有效地使用语言、产生言语智慧。
语文课程不是要教学生应该说什么,而是教学生应该怎么说。
这样的语文课程才具有语文学习的专业性。
有思维质量的教学活动才真正具有教学的力量。
而那些一问学生就知道答案的问题实质上是虚假问题,不具教学意义;那些仅仅指向课文思想内容而不指向课文言语智慧的问题,实质上也缺乏思维的“含金量”。
儿童是在实践中、游戏般的活动中学习和生长的,课堂教学应该充分调动儿童多方面的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