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结核并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结核并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
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以该院2016年4月—2018年8月收治的80例肺
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
察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使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对比两组
患者护理干预后健康教育达标率、患者满意度及患者依从性。
结果观察组患者健
康教育达标率相较于对照明显更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患者护理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
察组患者遵医依从性相比对照明显更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
察组患者护理后血糖控制情况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明显更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具有
显著临床效果,有效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患
者遵医依从性更高,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
引言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系统代谢性疾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血糖异常升高。
肺
结核是由结合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低热、咳嗽咳痰、出汗、乏力以及呼吸困难等。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发生率较高,多数患者一
般先出现糖尿病症,然后并发肺结核。
临床上对于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除了基
础的抗结核以及降血糖治疗外,对患者的临床护理也要高度重视。
本实验主要分
析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护理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该院收治的8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健
康教育模式。
其中,观察组患者有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为22~69岁,平
均年龄为(48.14±3.81)岁;高中以上学历26例,高中以下学历14例。
对照组
患者有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为23~71岁,平均年龄为(48.32±3.78)岁;高中以上学历25例,高中以下学历15例。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心理护理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的慢性疾病,需要患者长时间服用药物。
由于
病情反复发作且病程长,再加上肺结核本身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必须对隔离制度严
格遵守,探视受到限制,而糖尿病作为终身性疾病,所需治疗时间长沉重的经济
负担,患者会担心肺结核传染给周围人,害怕周围人知道鄙视自己,因此很容易
产生悲观、孤独、自卑、失望的不良心理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会引发不正确
的生活态度对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和身体康复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护理人员
应当对患者及时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对其不良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调节,使其
心理健康得到促进,同时能够将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
护理人员应当秉持着强
烈的同情心和高度责任感,通过对患者的性格及心理特点了解掌握,进一步对其
心理情绪的变化掌握,采用鼓励安慰的方式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经常
性的与患者沟通交流,结合患者本身的文化背景、精神、社会等方面的需求,给
予针对性的优质护理干预,使患者精神心理上的负担最大程度的减轻,以稳定的
心理状态使血糖水平稳定,病情康复得到促进。
1.2.2成立临床路径护理小组
该小组由三名成员组成,由护士长担任组长,两名护士担任组员。
由护理小组
组长为患者制定护理路径表,护理小组成员根据护理路径表的内容对患者进行临
床路径护理。
护理小组成员在每一个阶段护理结束后,应对该阶段的护理效果进
行评价,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治护的方案,从而提高治护的质量。
1.2.3用药指导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医嘱,控制用药时间和间隔,进行合理用药。
在治疗过程中,要确保药物的配伍禁忌,明确药物的相互作用,保证患者得到合
理有效的治疗,避免不良反应及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
2结果
2.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对比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遵医依从性对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遵医依从性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该病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多食、多尿、多饮、消瘦、疲乏无力等。
目前,临床上常采用检查尿糖、血糖、尿酮体和
糖化血清蛋白等指标对该病患者进行确诊。
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较高,其
体内形成的酸性环境可使其细胞免疫功能降低,进而有利于结核分枝杆菌的繁殖
与生长。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该病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
为低热、乏力、盗汗、消瘦等。
肺结核会对患者的多个脏器造成不良的影响,其中,对肺部的影响最为严重。
经临床实践证实,人体在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不一
定会发病,但当其免疫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升高时就会诱发结核病。
根
据病变范围的不同,肺结核患者的肺部体征也有所不同。
患者病变的范围较小时,其阳性体征不易被查出。
患者病变的范围较大,其肺部可有明显的浊音、其肺泡
的呼吸音较低且伴有湿啰音。
患者病变的部位形成纤维化时,其肺部局部收缩时
可导致其纵隔位移及胸膜塌陷。
相关的研究表明,肺结核可进一步促使糖尿病患
者的代谢功能发生紊乱,而代谢功能紊乱又可加重肺结核的病情,进而形成恶性
循环。
参考文献
[1]李娟.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实
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2):193.
[2]杨国华.临床护理路径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服药执行率的影响[J].当代医
药论丛,2018,16(14):260-262.
[3]胡永红.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2):1527-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