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浙江选考2)二轮复习课件:必修4生活与哲学专题17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理解 实践是 检验认 识的真 理性的 唯一标 准 实践是 认识的 目的
认识误区
பைடு நூலகம்
①实践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 比较和对照,能够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 把科学理论作 事物是否相符合。②强调的是实践能 为检验真理的 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 标准 照 ①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 脱离实践、纸上 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 谈兵,认识不为 是认识的目的。②强调的是认识要回 实践服务 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
专题17
思维的奥妙与实践观和真理观
-5重难点再整合1 重难点再整合2 重难点再整合3 重难点再整合4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 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唯物论角度: ①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 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 践。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 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 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14重难点再整合1 重难点再整合2 重难点再整合3 重难点再整合4
内涵
原因
方法论
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 无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 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 限 展的,追求真理是一 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 性 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上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对真理的追求是一 升 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总是在实践 性 中不断向前发展
-13重难点再整合1 重难点再整合2 重难点再整合3 重难点再整合4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b)
内涵 人类追求真理的过 程并不是一帆风顺 的。认识受到各种 反 条件的限制,人们对 复 一个事物的正确认 性 识往往要经过从实 践到认识,再从认识 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才能完成 原因 方法论 与时俱 ①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 进,开拓 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 创新,在 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 实践中 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 认识和 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 发现真 制 理,在实 ②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 践中检 是复杂的、 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 验和发 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展真理
高频考点
仅供学习交流!!!
-26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考向五
4.“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短短十个字,就把我们带入了一种 空灵恬淡的意境中。这种意境( B ) A.源于作者头脑灵感的闪现 B.必须借助现实的景物作为载体 C.可以不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D.可以改变作者现实生活的处境 解析物质决定意识,材料中的意境属于意识范畴,根源于物质,故 A项错误;意境属于意识范畴,是对物质的主观反映,依赖于物质,因 此,这种意境必须借助现实的景物作为载体,故B项正确;规律具有 客观性,想问题办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意境作为一种意识,也要遵 循客观规律,受客观规律的制约,故C项错误;D项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故错误。
-6重难点再整合1 重难点再整合2 重难点再整合3 重难点再整合4
(2)辩证法角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把握事物 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把握变化的客观实 际;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一分为二地 对待客观实际。
-10重难点再整合1 重难点再整合2 重难点再整合3 重难点再整合4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