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家具发展史
中国家具发展起源

中国家具起源于夏朝,经历了不同时期、七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与变革:第一阶段——夏、商、周:中国早期家具的雏形阶段,开始第一个家具命名为“榻”;(史前~公元前476年) 1978年~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发掘山西襄汾县陶寺村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公元前2500年~前1900年)时,从器物痕迹和彩皮辨认出随葬品已有木制长方平盘、案俎等,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中国木家具。
公元前21世纪,中国发明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出现了坚利的金属工具,为制造木器用具提供了条件,致使西周以后木家具逐渐增多。
在《诗经》、《礼记》、《左传》的记载中,这一时期的木家具已有床、几、扆(屏风)和箱等。
同时,也出现青铜家具。
从出土文物中见到的商代铜禁和饕餮蝉纹铜俎,反映出这一时期青铜家具在铸造技术以及实用、装饰方面都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第二阶段——春秋、战国及两汉:比较低矮的家具诞生;(公元前475年~前211年)战国时期,漆木家具处于发展时期,青铜家具也很大的进步。
木家具如几、案、床类形体较大的家具,多为框架结构,以榫卯连接。
常用的榫接形式有十字搭接榫、闭口贯通榫、闭口不贯通榫、开口不贯通榫、明燕尾榫等。
如信阳楚墓出土的大木床、雕花漆几、木俎等,在足与框架、足与案面、屉板木梁与边框、围栏矮柱与床框之间的连接,就采用了以上各种榫接方法,结合牢固,外形美观。
几、案类家具的足底,常加一根横木,称为"桧";("桧";通"跗",为家具之足。
)它既能支承和固定器足,又能保护器足。
这些结构经历代不断改进、发展,形成中国传统家具的重要特征,并沿用至今。
(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汉时期,在继承战国漆饰的基础上,漆木家具进入全盛时期,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装饰工艺也有较大的发展。
这一时期家具的主要特点是:(1)大多数家具均较低矮。
(2)始见由低矮型向高型演时的端倪。
西汉时,由印度传入榻登。
联邦椅

“联邦椅”:中国现代家具的里程碑在世界家具的发展史上,中国家具所取得成就是璀璨夺目的。
早在夏、商、西周、春秋各时期,中国已有大量青铜家具和木家具问世。
秦汉时期,漆木家具便灿若星辰、艳如织锦。
历经唐宋,到了16世纪的明代,中国家具业取得最为伟大的成就。
明代家具在设计上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其造型蕴含的对比美、对称美、均衡美,以及整体的简洁和合度,至今犹令中外家具设计大师们叹若观止。
可以说,明代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制造的顶峰,成为世界家具史上和人类文化的瑰宝。
而历史延续到清末至民国,中国国运开始衰微,西方列强的入侵,使中国的家具及其设计由辉煌走向式微。
西方现代家具的设计思想以新材料、新设备为先锋,裹挟着西方文化滚滚而来,中国的家具发展脉络开始模糊,风格出现断流。
近代史的百年屈辱使中国积贫积弱,面对着西方工业化浪潮和科技文明的挑战,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家具的振兴和中国现代家具的发展显得举步维艰。
改革开放后,随着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的日趋活跃,国外的资金、管理、技术开始涌入,中国家具才开始真正进入复苏期。
近20年来,中国的家具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在制造、销售、流通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制造领域的神速进步,连洋人也惊叹中国已成为家具的“世界工厂”了。
但是,爆发式的重复建设、产品自主研发能力的低下、营销观念和实践的落后,使中国家具行业仍然处于产业分散、资源集中度低的阶段,中国仍然是一个家具的制造大国而不是制造和营销强国。
尽管如此,经过近20年来的发展,国人还是重拾了历史的信心,中国家具进入了“浴火重生”阶段,有着博大精深历史文化的中国传统家具在构建中国现代家具风格方面,仍然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主要表现在涌现了一批既能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家具文化,又能融合现代西方技术和设计思想的家具企业,推动中国现代家具在整体上开始从“无设计”、“仿设计”走向“有设计”发展阶段。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的历史断流,以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家具风格的形成和蓬勃发展而得以续接。
中国古典家具的发展史(概述)

中国古典家具的发展史(概述)展开全文一、简述中国家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文化。
中国家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是全世界的共同财富。
家具,通常指“桌椅板凳”之类,中国各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决定了中国家具发展的方向。
魏、晋时代人们习惯席地而坐,因此家具多为低矮型,室内以床为主,地面铺席;再后来出现屏、几、案等家具,床既是卧具也是坐具,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榻等。
到商、周、秦、汉、魏各时期,没有太多变化,有凳、桌出现,但不是主流;直到汉代,胡床进入中原地带,到南北朝时期,高型坐具陆续出现,垂足而坐开始流行;到唐朝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革,人们开始坐高,双足悬起,高的桌、椅、凳等已被人所使用,中国垂足家具逐渐兴起,经五代十国至宋代垂足家具才定型,各种配合高坐的家具也应运而生,垂足家具完全取代席地家具,制作工艺也基本成熟;到了明清时期,中国家具达到鼎盛时期,对家具的生产、设计要求精益求精,真正将中国家具推向艺术顶峰。
中国历代家具的特质,在于它不仅仅通过各历史时期的演变,完善其服务于人类的使用价值,同时还凝聚出在其特定环境里形成的不同艺术风格。
在现存的明清家具中,比较集中的体现出精湛的工艺价值、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沉重的历史文化价值,这就使家具成为中华民族值得骄傲并珍视的文化遗产之一。
以下是摘自新浪网和中国连锁网的一些资料,本人又做了一些补充,原文是介绍各个时期的家具特点,及演变,我在原文艺工作者基础上加了文化与家具方面的联系及一些史资介绍(包括图片文字)另对各时期的各种家具做了配图。
主要是根据中国家具发展的几个典型阶段来论述:中国家具起源于夏朝,经历了不同时期、七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与变革:第一阶段——夏、商、周:中国早期家具的雏形阶段,开始第一个家具命名为“榻”;中国在商代进入青铜文明时期,在日常生活当中,祭祀活动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礼器也成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器物,其中有部分器物可视为早期的家具,起到置物、储存等作用。
论述中国传统家具的发展

论述中国传统家具的发展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家具座位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具的发展也同人类的发展一般,经历了席地而坐的时代,到南北朝的垂足而坐,之后从宋代进入了垂足高坐的时代,同时配合高坐的家具逐渐完成,家具的生产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家具的发展在此时的到了集聚和发展,元明清则精益求精,进入了中国家具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到了晚清,由于国家的日益衰败,经济的衰败也影响了家具的发展,此事的家具设计也开始走向下坡路。
一、中国传统家具是世界家具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是古人留给后人珍贵的财富,与中国建筑的较早定型有所不同,中国家具的定型是比较晚的,期间经历了低矮型家具与高型家具先后两个阶段。
1、低矮型家具——为跪坐的生活习惯服务低矮型家具以历史朝代来划分,从夏商、周到隋唐五代,这段时期主要是低矮的简单家具,多为凭倚家具,唐代之前都是席地起居,无论是会客、宴请、读书写字都是跪姿,常用的家具也只有床和几案,再加以席子铺地。
由于当时封建的等级制度,除实用价值之外,在造型材质上都有严格的规定,都要受到名分等级的约束,如席的使用,它的边饰、材质和装饰上都有严格的规定。
2、高型家具——魏垂足而坐的生活习惯服务据笔者考察,高型家具或许是从“胡床”开始的,从游牧民族传入中原,胡床通俗一点来说就是我们现在北方常用的马扎,可以折叠的凳子,携带方便。
到了宋代,高足床、桌、椅、凳、高几、长案、柜、衣架、巾架、盆架、镜台等高型家具已普及到了民间,日常的生活也又席地起居逐步改为垂足而坐,这也标志着中国传统家具走向成熟的重要变革也在此时出现了,这就是家具结构与建筑结构的趋向。
以梁柱的框架结构代替了原先的箱型壶门结构,这一重大改革委为国家具在明代达到家具制作工艺的巅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明式家具——中国传统家具发展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家具中的典范首先要说明的是,明式家具并非明代家具,明式家具是明代至清代早期,创作以紫檀、花梨木(黄花梨)、红木等优质的硬木为材料的家具样式和风格的总称。
中国传统家具的研究

中国传统家具的研究刘玮1211401024 制药工程一、中国家具的起源商周时期:商代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髹漆技术,并被运用到床、案类家具的装饰上。
纹饰多为恐怖的饕餮纹。
,在红地黑花之外,还镶嵌象牙、松石等,其技术达到了很高水平。
二、中国家具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在木材加工方面技术发展很快,冶金技术的进步,炼铁技术的改进给木材加工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变革,出现了丰富的加工器械和工具,如铁制的锯、斧、钻、凿、铲、刨等等。
工艺的改进也促进了家具的改进,工具为家具的制造带来了便利条件,大大促进了家具的发展。
三、中国家具的成熟秦汉时期:秦汉时期,在继承战国漆饰的基础上,漆木家具进入全盛时期,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装饰工艺也有较大的发展。
魏晋时期:新出现的家具主要有扶手椅、束腰圆凳、方凳、圆案(檈)、长杌、橱,并有笥、簏(箱)等竹藤家具。
床已明显增高,可以跂床垂足,并加了床顶、床帐和可拆卸的多摺多牒围屏。
坐类家具品种的增多,反映垂足坐已渐推广,促进了家具向高型发展。
2014年度细分行业报告汇集制造行业报告互联网行业报告农林牧渔行业报告唐宋时期:唐宋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由“席地而坐”演变为“垂足而坐”,这是我国家具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盛唐以后,因垂足而坐方式的普及,家具逐渐由原来的矮型向高型化发展。
不仅椅、凳不算罕见,还出现高型的桌案。
唐宋时期:唐宋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由“席地而坐”演变为“垂足而坐”,这是我国家具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盛唐以后,因垂足而坐方式的普及,家具逐渐由原来的矮型向高型化发展。
不仅椅、凳不算罕见,还出现高型的桌案。
(一)、明代家具的造型、结构、装饰、木材以及风格特点常用的有明榫、闷榫、格角榫、半榫、长短榫、燕尾榫、夹头榫等,结构坚固牢稳,制作严格精细,一线一面,曲直转折均一丝不苟,严谨准确。
尺寸比例符合现代数学和人机尺寸要求,无论在椅坐面大小、椅高、圈椅弧度和靠背弧度设计上,都有严格的几何比例关系。
宋元家具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

宋元家具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都十分深远,它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其中,宋元家具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之一。
如今,宋元家具已经成为了古代艺术品的代表,它独特的风格和工艺已经被人们所知晓。
接下来,我们将从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两个方面来探讨宋元家具的独特魅力。
一、历史背景宋代时期由于国家的强盛,文化艺术得以快速发展。
在这个时期,家具的使用和制作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宋代的家具特点以端庄、典雅为主,注重实用与美感的结合,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
宋代的家具主要有桌、椅、床、柜、屏风、屏风床等几类。
在床这一类别中,宋代的床都以“木雕”为主要特点,艺术处理上强调线条的流畅,线条缩短,色泽用料讲究。
在制作工艺上,宋代的家具制作流程复杂,凭工匠用所学技艺进行雕刻,以其精湛的工艺而著名于世。
到了元代,家具的制作更加精细,清丽秀美的文化艺术特征得以充分体现。
元代家具用材比宋代更有变化,常使用小叶黄杉、柚木等,木质坚实,材质略显清新。
元代的床、桌、柜、椅等居具,对称、平衡感强,其主要特点是线条流畅,富有韵律感,里里外外、上下左右均能完美呼应。
素雅、沉淀、含蓄、自然,凝聚作品的一切魅力与内涵,引领着大家走进了元代的世界。
元代的文化艺术不仅在当时得到了发展,在当时之后的中国文化艺术发展史上,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文化内涵宋元家具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也是它受到人们喜爱和追捧的原因之一。
宋元家具从材料、形式和雕刻艺术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
宋代家具的特点是代表着人们的仿古意识,器型的出现大多具有仿古的外表,而元代的器型则变得强调秀美,倾向于有一种装饰的心态,同时,元代的器型也有展示自然、普撒艺术、以还原真实世界为主的特点,这也表达了元代时期的美学理念。
宋元时期的家具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还蕴含着人们的审美意识和文化认知。
在制作材质上,家具常常采用名贵木材制作,其质地致密,色泽良好,保存良好。
春秋、战国时期的家具

楚
• 楚国,又称荆,荆楚。 • 春秋战国时期南方最强大的一个诸侯国。 • 今日的荆州古城是楚国发源地。
楚漆家具兴起的原因
• 楚国经济发达,文化繁荣。 • 楚地拥有天然资源优势。 • 铁器在楚国的广泛使用。 • 漆木家具拥有很多青铜器所不
具备的优势。
– 体轻、易洗、隔热、无异味、抗 酸碱腐蚀。
– 五光十色,绚烂艳丽的视觉效果。
2、与商周时期相比,有哪些不同?
3、当代中国文化对当代中国工业设计有哪些影响?可以以某种工业产 品作为范例,如手机,汽车等。
小作业
请查阅资料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 文化背景。着重了解汉代的艺术风格。
一、社 会 背 景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年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 践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
战国时期,魏、赵、韩、齐、楚、秦、燕 这七个诸侯强国,即“战国七雄”。
社会背景
大动荡:诸侯争霸,战争连年。 大变革:奴隶制逐步瓦解,封建制 度逐步建立。
社会经济发展 大发展: 民族不断融合
文化异常繁荣
经济背景
问题:铁器的使用对于家具的制造有哪些好处? 铁器得到广泛应用。
铁制工具的使用 提高了家具加工的精度, 提高了效率, 使木制家具的制作变得简单起来。
战国. 木工斧
经济背景
手工业蓬勃发展
纺织刺绣
制陶业
出现了独立的技艺高超的手工业者,社 会分工进一步细化。
木胎大漆雕龙纹描金笔筒
扬州镶嵌漆器
平遥推光漆器
中国古代漆器源流
• 中国现代考古发掘实物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天
然漆的国家。
• 七千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文化遗址中已经出土了木
论中国家具变化的演变

论我国家具变化的演变家具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根据社会学专家的统计,大多数社会成员与家具接触的时间占人生的三分之二以上。
家具是人类文明与人类生活实践的产物,它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发展。
人类根据生活状况的改变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创造出新的家具。
纵观整个家具发展史,家具的发展与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同步发展,同时,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家具融技术、材料和工艺于一体,不断达到新的高峰。
家具的发展是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文化艺术、建筑风格、审美情趣、科学技术和生活方式的综合体现。
中国的家具历史非常悠久,与中国建筑的较早定型有所不同,中国家具的定型是比较晚的,期间经历的低矮家具与高型家具先后两个阶段。
唐代以前不管是宫廷还是民间都是席地起居,日常生活中如会客、宴饮、读书写字都采取跪姿,最常用的就是床榻与几案了。
当时的床与今天北方人在使用的炕很相像,除了睡觉以外人们日常生活的很多也在床上进行。
隋唐是低矮型家具与高型家具混用的时期,高兴家具逐渐代替低矮型家具,从皇宫贵族向民间普及。
它一改六朝前家具的面貌,形成流畅柔美,雍容华贵的唐式家具风格。
至五代时,家具造型崇尚简洁无华,朴实大方。
这种朴素内在美取代了唐代家具刻意追求繁缛修饰的倾向,为宋式家具风格的形成树立了典范。
到了宋代,高足床、桌、椅、高几、长案柜、衣架、巾架、盒架、镜台等高型家具已经普及到了民间,日常生活也有席地起居逐步改为垂足而坐。
这种改变大概是先从室内开始的,有一个时期室内为高型家具,起居为垂足而坐。
与此同时家具结构与建筑结构的趋同,以梁柱式的框架结构替代了原先的箱形壶门结构。
这一重大改变为中国家具在明代达到家具制作工艺的巅峰奠定了基础。
中国的家具史的最高峰时期是在明清时期,这段时期的家具风格被称为“明式”、“清式”,其造型简练、结构严谨、装饰适度、繁简相宜、木材坚硬、纹理优美,整体设计中体现出丰富的人文精神,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这在世界家具艺术领域是非常令人瞩目的。
中国古代家具史分析

席
用莞草编的席,即《周礼》中所指的"五席"之一。此席是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编织方法与现代草席相近, 以53根麻线为经,莞草为纬,周缘包饰。锦缘变色严重, 现呈深棕色,花纹难以分辨。席缘用丝线缝缀。
湖南汉墓出土的莞席
辽阳棒台子汉墓壁画上的坐席。图中女子坐在席上,前边 有食盘,此席四周也有包缘。这是席地而坐时代,人们坐 在席上餐饮时的情景。
四龙四凤铜方案 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一号墓出土的铜方案,这件家具可以
说是战国时代的精美工艺品。案的最下端是四只挺立的鹿, 围成一个圈座,座上有四条飞龙盘曲,在四龙中间又有四 只凤鸟展翅欲飞。四只龙头构成四角,架起四方案框。案 面原可能是漆木的,现已不存,只存框架。此案设计独特, 制作精巧,铸造工艺十分复杂,但是造型繁而不乱是实用 与美观的最好结合。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史
中国家具的起源,是世界家具史上起源 最早的国家之一。
中国家具起源于夏朝,经历了春秋战国 及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及五代、宋元 、明、清、民国时期和改革开放后至今, 共九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与变革,其中以明 清家具作为中国家具的代表,明清家具在 当今世界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无论从实 用、鉴赏或者是收藏上,还是象征主人的 生活品位与地位上,仍然有着重要而深远 的意义。
西周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了春秋时代(公元前722481年),人们的室内生活仍保持着席地跪坐的习惯。家 具的种类除商朝延续下来的以外,又出现了凭靠的“几” 和“屏风”、“衣架”等。在装饰纹样上多为饕餮纹、龙 纹、凤纹、云纹、波纹和涡纹等。
战国时代的出土文物中有一些珍贵的古代家具,从中 我们可以看到两千年前家具制造的成就。从信阳、长沙战 国墓出土的“床”、“几”和“案”等实物,不仅能反映 出这一时代的木质家具制造水平,而且可以看到工匠已能 比较熟练地在家具表面髹漆和彩绘,有的家具上还出现了 精美的浮雕。战国时代的“楚文化”尤为突出,其中以信 阳出土的大床周围的搁杆最为特殊,它是现存古代床中最 早的实物。
元明清时期的家具文化

元明清时期的家具文化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家具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段时间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家具作品和家具品牌。
元、明、清三个时期的家具文化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风格,但都能够体现出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和精湛技艺。
在本文中,将对元明清时期的家具文化进行概述。
元代家具文化元代是中国家具史上的一个较为特殊的时期。
在元代,宫廷内庭殿之类的建筑物数量很多,因此木质家具的需求量也非常大。
此时的家具工艺发展非常成熟,并且有着独特的工艺风格。
元代的家具以手工雕刻为主,以精细的木雕为代表。
元代的家具不仅在工艺上十分严谨,而且在造型上也很优美。
元代的白描家具,简单清晰,轮廓丰满,线条流畅;彩绘家具则瑰丽多彩,充满了艺术气息。
元代白描家具和彩绘家具都流行于宫廷和贵族家中,因为它们看起来有着极高的价值和品位。
不过,这些家具多被视为装饰品而非实用的家具,因为它们往往过于精致,难以在日常使用中发挥其作用。
明代家具文化与元代不同,明代是一个以实用功能为主的时期。
家具被人们视为生活必需品,每个家庭都需要的东西。
在明代,家具工艺的发展更加成熟,主要是建筑材料逐渐多样化,如紫檀、榅桲、芸香等,同时也有了新的材料处理技术,如镂雕和烙花。
这些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使得明代的家具更加美观精致,同时也更加实用可靠。
明代的家具以明代家具的五大件和明式家具为代表。
明式家具是以沉稳、实用和厚重的风格闻名,其造型简单大方,独立稳重,线条流畅,讲究刚柔相济。
而明代家具的五大件介绍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明式桌椅、重要的家具加料;嵌合屏障、珍宝盆等物品。
清代家具文化清代家具是中国家具文化历史上的最高峰。
在清代,家具工艺和风格经过数百年的积累和发展,达到了一个巅峰阶段。
清代的家具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其实用价值也非常高。
清代的家具制造工艺十分精湛,有着明确的制作流程和技艺标准,主要以明清家具和紫檀木家具为代表。
明清家具是一种集国内外优秀之长的大型家具类型,是一种富贵、高雅、实用的古典家具。
中国家具发展史

中国家具起源于夏朝,经历了不同时期、七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与变革:第一阶段——夏、商、周:中国早期家具的雏形阶段,开始第一个家具命名为“榻”;(史前~公元前476年) 1978年~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发掘山西襄汾县陶寺村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公元前2500年~前1900年)时,从器物痕迹和彩皮辨认出随葬品已有木制长方平盘、案俎等,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中国木家具。
公元前21世纪,中国发明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出现了坚利的金属工具,为制造木器用具提供了条件,致使西周以后木家具逐渐增多。
在《诗经》、《礼记》、《左传》的记载中,这一时期的木家具已有床、几、扆(屏风)和箱等。
同时,也出现青铜家具。
从出土文物中见到的商代铜禁和饕餮蝉纹铜俎,反映出这一时期青铜家具在铸造技术以及实用、装饰方面都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第二阶段——春秋、战国及两汉:比较低矮的家具诞生;(公元前475年~前211年)战国时期,漆木家具处于发展时期,青铜家具也很大的进步。
木家具如几、案、床类形体较大的家具,多为框架结构,以榫卯连接。
常用的榫接形式有十字搭接榫、闭口贯通榫、闭口不贯通榫、开口不贯通榫、明燕尾榫等。
如信阳楚墓出土的大木床、雕花漆几、木俎等,在足与框架、足与案面、屉板木梁与边框、围栏矮柱与床框之间的连接,就采用了以上各种榫接方法,结合牢固,外形美观。
几、案类家具的足底,常加一根横木,称为"桧";("桧";通"跗",为家具之足。
)它既能支承和固定器足,又能保护器足。
这些结构经历代不断改进、发展,形成中国传统家具的重要特征,并沿用至今。
(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汉时期,在继承战国漆饰的基础上,漆木家具进入全盛时期,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装饰工艺也有较大的发展。
这一时期家具的主要特点是:(1)大多数家具均较低矮。
(2)始见由低矮型向高型演时的端倪。
西汉时,由印度传入榻登。
夏商周中国古典家具

家具鉴赏 17工艺美术品设计班 孙紫薇
夏商周家具发展史
我国社会进入了商朝,青铜工艺技术达到了相当纯熟的地步,创造了闻名于世的青铜文化。现在从 大量的出土青铜器中,看到商周时的青铜礼器,如青铜俎、青铜禁等,以其造型的基本特征与后世 家具 相对照,可以看出,这些俎和禁等,实在是后世桌、案、箱、柜的雏形。这些青铜礼器可谓家具之 始祖。 周朝在公元前 11 世纪灭商而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社会经济比商代有了更大的发展,呈现繁荣的 景象。手工业种类更多,分工也更细了,因而号称 " 百工 " 。周朝天子以及其所分封的各国诸侯,都拥有 铜器作坊,青铜器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商代。 周朝的漆器手工业也有发展,长安张家坡曾出土一件漆俎,上面就镶嵌着蚌壳组成的图案。 作为祭祀用的礼器,如俎、禁,以及生活用具的几和席等等,在周朝,除其实用价值之外,还体现 着周 朝的等级制度。这一时期的家具,与奴隶制的上层建筑紧紧联系在一起,家具在此时具有特殊的意 义。
秦汉家具图片欣赏
唐代家具的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 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时期,南北统一,疆域辽阔,经济发达,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隋唐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唐文化是当时(7世纪一9世纪)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英国学者威尔斯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 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唐文化 泽被深远,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 隋朝(581-618)结束了魏晋南北朝300多年的长期混乱,但它所取得的稳定局面只持续了37年, 家具方面没有留下太多的东西,取而代之的是唐王朝的建立。 唐朝(618-907)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时期。当时长安是世界上人口最多,最为繁华、 富庶和文明的城市,为世界各国人民向往。 唐代家具的造型和装饰风格与博大旺盛的大唐国风一脉相承。唐家具的造型浑圆、丰满,装 饰清新、华丽,一改前朝的古朴之风,呈现出一代华贵气派。 唐代家具的另一特点是新兴的月牙凳和承袭前代的腰鼓形墩倍受青睐。随着城市经济的兴旺, 洛阳、长安等大城市的兴建,土木工程相当发达,因而刺激了手工业高速发展。城市独立的 手工业作坊的兴起和官府作坊的"劳役制"渐变为"工役制",这是手工业和工艺在唐代发生的 重大变化。唐朝的螺锢镶嵌、木画、漆绘是唐代工艺的优秀成就。 唐末至五代(907-960)是中国家具形式变革的过渡时期。人们的起居习惯仍然是席地跪坐、伸 足平坐、侧身斜坐、盘足迭坐和垂足而坐同时并存,但垂足而坐的方式由上层阶级开始逐渐 遍及全国,出现了高低型家具并存的局面,一直到两宋才完全改变了商、周以来的跪坐习惯 及其相关家具,从而建立垂足而坐的9居古式及相应的高型家具。
从传统与现代的角度浅析中国家具的发展

关键词 : 家具 传 统与现代 发展与结合
1 中国传统 家具 发展简 述
人们 的生活方式 决定 了家具发展的方向。魏、 晋时代人们 习 惯席地而坐 , 因此家具多为低矮型 。到唐朝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 变革 , 人们开始 坐高 , 双足悬起 , 中国垂 足家具 才逐 渐兴起 , 朝 唐 经五代十 国至宋代垂足家具才定型 ,垂 足家具完全取代席地 家 具, 制作工 艺也基本成 熟。到 了明清时期 , 中国家具达到鼎盛 时 期, 真正将 中国家具推向艺术顶峰 。优 良的材质 , 纯熟的工艺 , 这 些都是 明以前的家具所无法 比拟的。 中国家具 , 它们包括很广 , 通常指 “ 但 桌椅板凳” 之类 。 古人 是 席地而坐 , 内以床为 主 , 室 地面铺席 ; 再后 来 出现 屏 、 、 几 案等 家 具, 到商、 、 、 、 周 秦 汉 魏各时期 , 没有太多变化 , 有凳 、 出现 , 桌 但不 是主流 ; 直到汉代 , 胡床进入 中原地带 , 到南北朝时期 , 高型坐具 陆续 出现 , 垂足而坐开始流行 。 中国家具在唐宋两代有 了根本 的发展, 以后 明清家具的形 对 成 起了至关重要 的影 响。 五代 , 唐至 士大夫和名 门望族 们 以追求 豪 华奢 侈的生活为时尚 , 五代 时期家具已发展 地初步完善 , 中 为 国历史家具的最完美阶段打下了基础 。宋代家具 , 明清家具 的 为 发展奠定了基础 , 是家具空前 普及 的时期 。河北 巨鹿 出土 的宋代 桌子和椅子 , 就是较为完美 的代表作 品 , 体现 出宋代家 具艺术 的 发展水平。所 以,没有宋代 家具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 “ 就不会 出现 完美、 精湛的明式家具” 明式家具是在宋代家具发展 的基础上发 。 展起来 的。 明代手工艺的繁荣 , 对家具 的发展起 了推动作用。明代总结 各种工艺技术经验的专 门书籍逐渐增 多 , 指导 了家具形式的设计 和制作生产工艺的提高 , 并丰 富了家具制作的理论 。清代中叶以 后, 清式家具 的风格逐渐 明朗起来 , 家具也 出现 了新 的特征 , 与全 国的明式家具相互影 响 , 又有不 同于 明式家具 的独 到之处 , 总体 尺寸要 比明式家具宽大 , 形成稳定 、 浑厚 的气势 , 而样式也十分丰 富, 上求多 、 装饰 求满 、 华丽 , 求 常运用描 金、 彩绘等手法 , 出光 显 华 富丽、 金碧辉煌的效果 。 并注意与其 它各种工艺品相结合 , 使用 了金、 、 银 玉石 、 珊瑚 、 象牙、 百宝镶嵌等不同质材 , 追求金碧璀璨、 富丽堂皇 , 遗憾 的是 , 这一时期 的家具 , 有的由于过分追求奢 侈 ,
中国古代家具史(1)

明清家具-清代家具-靠背椅4
•苏式的靠背椅、背板也是实 板、座面为藤屉,下有素牙 子。
2021/2/3
39
明清家具-清代家具-屏背椅
❖ 它是靠背椅的 一种,但独具 特色。它的特 征是靠背为屏 式,背板下端 两侧有站牙, 整个靠背好似 一座独立的座 屏。它是清代 的特有品种, 而且唯独苏作 存在,京作、 广作都没有。
2021/2/3
34
明清家具-品种和造型-清代家具-官帽椅
2021/2/3
35
明清家具-清代家具-靠背椅
❖ 其造型特征是:只有靠背,没有扶 手,而靠背搭脑是不出头的。清式 广作黄花梨木、绳纹、狮爪靠背椅。 其整体风格,与以上苏式靠背椅显 然不同。它的靠背和后腿上部,均 由绳纹缠结而成。尤其座面以下, 工字枨、狮子爪,显然是受法国洛 可可风格的影响。这是晚清作品。
明清家具-方桌
明。黄花梨方桌一 方桌四腿直接桌面,腿间安罗锅枨,枨 上各施两组双矮佬。四腿及枨子均用圆材。 方桌造型简练舒展,具有浓厚的明代家具 特点。据档案记载,此桌曾在寿安宫陈设 和使用 。
2021/2/3
明。黄花梨方桌二 此桌具有典型的明代家具特点 造型简洁明快,稳重大方,无雕刻 装饰。
10
亮脚
绦环板
28
明清家具-家具的装饰-雕与嵌
浮雕夔龙纹
浮雕夔龙纹
透雕凤纹
2021/2/3园雕龙纹
卷草纹
嵌玉卡子花 29
明清家具-家具的风格特点-明代家具
对于明代家具风格特点的了解和掌握,是我们欣赏家 具、鉴定家具时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明代家具的风格特 点,细细分析有以下四点:
1. 造型简练、以线为主
2021/2/3
36
中国古代家具

家 具 图 组
檀木
清 镂雕 床榻
床榻
床榻
千 工 床
镂 雕 屏 风
结
束
明代及清代早期制作的高档家具大多是用黄
花梨木所制,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就有“榈
木出安南及南海,用作床几,似紫檀而色赤,性
坚好”的记载。由于前朝过量采伐,使得清代中
期以前黄花梨木材就急剧减少及至濒临灭绝,后
来采用酸枝木代替。从已出版的明清家具资料看,
黄花梨木有大材,宽半米、长两米的独板平头案
都可以见到。
现在市场上的旧式家具都是从民间收 集来的,再经过修复整理后出售。有的旧 式家具保存良好,零部件没有损坏丢失, 经过技术处理,得以恢复原貌。这样的家 具根据材质的不同,价格都不菲。还有的 是只有部分零部件,比如只有桌面部分是 真品,经过修复,重新制作配上桌腿等部 件,这两部分的家具都具有收藏价值。因 为原材料奇缺,从民间收购到的旧家具越 来越少,卖一件少一件,因而旧式家具是 只涨不跌
赞赏及回味。
明代家具多用紫檀、花梨、铁梨之类硬
木,也用楠、樟、胡桃、榆等硬杂木。这
些材料不仅坚实又富有弹性,而且棕眼细
密、纹理清晰、色泽柔和。加工表面时又
多用蜡而不涂漆,更加显露出朴素的“肌
理”之美,显现轻巧、挺拔、简洁的特色。
清代前期家具基本上继承了明代传统,但 由于当时宫廷极端追求装饰效果的风尚,使清 代家具,特别是北京故宫里的家具,日益趋向 繁缛。过多的雕饰破坏了家具的整体造型,也 减弱了家具的实用功能。清代家具的进步和成 就主要表现在雕漆、填漆描金家具方面,这些 工艺都是新的创造和发展。此时,家具同建筑 居室有了更密切的联系,一般厅堂、卧室、书 斋都有了配套常用家具。明代民间家具向更加 实用和经济的方向发展。
第二章中国古代家具简史初始阶段的家具形态

。其中《尚书·顾命》篇在叙述康王即位仪式时便提到“绘有黼纹的重篾席”、 “缀以杂彩边的重底席”、“画彩边的重丰席”、“粉以黑边的重笋(音笋,即 青竹篾)席”等。《礼记·礼器》在记“礼以多贵”寸则谓:“天子主席五重,诸 侯主席三重,大大再重。”这说明早在西周时期,“五席、五几”的等级差别就
已十分鲜明。
中国家具的产生可上溯到新时期时代。从新石器时代到秦汉时期,受文化和 生产力的限制,家具都很简陋。人们席地而坐,家具均较低矮。南北朝以后,高 型家具渐多。
唐代,高型家具日趋流行,席地坐与垂足坐两种生活方式交替消长。至宋代, 垂足坐的高型家具普及民间,成为人民起居作息用家具的主要形式。中国传统木 家具的造型、结构基本定型。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传统家具在工艺、造型、结构、装饰等方面日 臻成熟,至明代而大放异彩,进入一个辉煌时期,并在世界家具史中占有重要地 位。
其中的“俎”、“案”、和“元 案(圆几)”都是集实用器、礼器和 祭器于一体,而且都兼作饮食用具 (出上时上置饮食器、酒器或肉食品 等)。这说明及几、案、俎的出现最 初都应与饮食有关。
几、案、俎使用功能的分化是有夏至商、有商至周逐渐完成的。这几类承置 用具在商代后期已基本定型,西周时期则形成制度文化,特别是具有礼仪和祭祀 性质的木、石、铜俎(几)类更具有代表性。
因此,古代所谓“坐”的姿势,和现代人的“坐” 完全不一样。坐时要两膝着地,然后将臀部坐于后脚跟 之上,脚掌向后向外。古人的“坐”,实际上就是现在 的跪。在接待宾客中,每当“坐”着向客人致谢时,为 了表示尊敬,往往伸直上半身,也就是“引身而起”, 使坐变成了跪,然后俯身向下,就这样,逐渐形成了日 常生活中的跪拜礼。
国内外家具发展史

LOGO 新古典家具
风格特征:
以直线矩形为造型基 础
腿部为雕有直线凹槽 的圆柱
脚端有类似水果的球 体
式样精炼简朴雅致
曲线少,直线多
LOGO 新古典家具
路易十六时期储物柜
路易十五时期卧榻
LOGO 近代家具
近代家具发 展存在两个 平行线
星星艺术运动
新 艺 术 运 动
威廉莫里斯
工 艺 美 术
运 艺术家和工程师结合
风格特征
鼎和凳保持着明显 的古希腊风格,装饰纹 样上显出一种潜在的威 严感
庞贝出土的古罗马时期铜质三角鼎
LOGO 中世纪家具
14-15世纪,资 本主义制度萌 芽之前,欧洲 的封建时期
哥特式建筑风格 风靡欧洲大陆
由于教会宣扬禁欲,鼓吹清教徒般的生活方式,各种家具用品的制作都是很朴素甚至是 简陋的。另外,在设计上,明显表现出带有北方蛮族的粗野形态。
浪漫主义——洛可可(十八世纪)
纤细轻巧的妇女体态造型 华丽繁琐的装饰 有意强调不对称 装饰题材有自然主义倾向 色彩十分娇艳
LOGO 新古典家具
正是由于时代的需要,理论的推动和考古的发掘 几个方面的促进,十八世纪下半叶在法国掀起了 学习和研究古代艺术的热潮,出现了一场新的复 古运动,这个运动在艺术史中被称为新古典主义
兽脚
风格特征
造型别致,靠头的 一端稍稍高出,铜质零 件加以连接,必要时可 拆卸。兽形样的腿,且 前后腿方向一致
古埃及吉萨金字塔中出土的随葬床和椅
LOGO 古代家具
古埃及 ——多崇拜、人神同形和方向一致的
兽脚
图 坦 哈 蒙 的 法 老 王 座
风格特征
靠背上有贴金浮雕, 服饰用彩色陶片和翠石 镶成,结构严整,技术 精密、
中国传统古典家具-椅凳类的调研

中国传统古典家具-椅凳类的调研中国传统家具从明代至清前期(15~17世纪)发展到了顶峰,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而且在世界家具史上独树一帜,自成体系,具有显赫的地位。
这个时期的家具,采用了性质坚硬的硬木材料,在制作上榫卯严密精巧,造型上简练典雅,风格独特。
由于这一时期的家具具有共同的时代风貌与特色,而且制作年代以明朝为主,因而被称为"明式家具"。
明式家具整体造型概括:明式家具在造型设计方面力求符合人体各部的结构特征。
如:椅凳的高度要在四十五至五十二厘米之间,大体与人的小腿高度相仿。
大型坐具,因形体比例关系,坐面较高,但必须有脚踏相配合,人坐在上面双脚踏在脚踏上,实际使用高度(从脚踏面至坐面)仍是四十五至五十二厘米之间。
椅子的靠背大多与人体的脊背相等。
尤其是后背板,特地做成曲线形。
其他如坐宽,坐深,扶手的高低,长短,都要适合人体的各个比例,都有很严格的尺寸要求。
明清期间椅凳类主要分为宝座,交椅,圈椅,官帽椅,靠背椅,凳类等六种。
宝座:封建皇朝宫廷大殿上供皇帝使用的椅子。
形式多种多样,有些宝座的造型、结构和罗汉床相比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体较罗汉床小些。
一般都施以云龙等繁复的雕刻纹样,髹涂金漆,极度富丽华贵。
宝座又称宝椅,一般单独使用。
在明清一般置放于皇帝或后妃寝宫的正殿,后置屏风,边置香几、宫扇等。
宝座后面是一件廿四孝围屏,同是紫檀质地,雕工却非常细腻,尤其是屏风后面还贴了很多标记,经介绍是参与的艺人的标记,这一套家具是好几个艺人多半年的心血。
紫檀宝座是中式明式家具的经典,不仅用料考究,工艺也要求非常精湛,要将紫檀的大气和荷花的出污不染合而为一,非常不易。
宝座一般选择黄花梨或是香枝木制作而成。
这充分利用了黄花梨色彩华丽、卓尔不群的特色,把它的纹理和色彩发挥到最佳,既可以有大件宝座突出的气势,又不会使小宝座显得局促小气。
还有就是紫檀等珍贵深色木材制作的宝座,这类宝座除了雕工较多以外,镶嵌也很多,嵌物品类也很多,有象牙、黄杨、玉石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家具发展史
中国家具的产生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到秦汉时期,受文化和生产力的限制,家具都很简陋。
人们席地而坐,家具均较低矮。
南北朝以后,高型家具渐多。
至唐代,高型家具日趋流行,席地坐与垂足坐两种生活方式交替消长。
至宋代,垂足坐的高型家具普及民间,成为人民起居作息用家具的主要形式。
至此,中国传统木家具的造型、结构基本定型。
此后,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传统家具在工艺、造型、结构、装饰等方面日臻成熟,至明代而大放异彩,进入一个辉煌时期,并在世界家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清代家具体量增大,注重雕饰而自成一格。
20世纪初,因受外来家具的影响,出现了“西式中做”的新式家具。
50年代后,中国家具工业迅速发展。
80年代,在借鉴各国不同的家具风格和先进生产技术的同时,中国家具不断发掘传统技艺,并结合自己的国情民俗,逐渐形成一代新的家具风格。
秦汉时期,在继承战国漆饰的基础上,漆木家具进入全盛时期,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装饰工艺也有较大的发展。
常用家具有几、案、箱、柜、床、榻、屏风、笥(放衣服的小家具)、奁(放梳妆用品的器具)、胡床(坐具,又称交床,绳床)等。
这一时期家具的主要特点是:①大多数家具均较低矮。
②始见由低矮型向高型演进的端倪。
③出现软垫。
④制作家具的材料较为广泛,除木材外,还有金属、竹、玻璃、玉石等。
隋唐五代时期家具(589~960) 中国家具发展至唐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它一改六朝前家具的面貌,形成流畅柔美、雍容华贵的唐式家具风格。
至五代时,家具造型崇尚简洁无华,朴实大方。
这种朴素内在美取代了唐式家具刻意追求繁缛修饰的倾向,为宋式家具风格的形成树立了典范。
唐代家具以清新活泼、雍容华贵为特征。
在造型上,柔美别致;体量上,宽大舒展;结构上,许多家具仍沿用壶门结构;装饰上,常用螺钿、金银平脱、金银绘、木雕、雕漆、夹缬、蜡缬(蜡染)等装饰工艺。
唐代家具在工艺、造型、装饰等方面对日本家具产生过重要影响。
当时日本大阪盛产中国式家具。
至江户时代,仿中国家具已在日本广为流行。
至今日本奈良正仓院还珍藏有唐代传入的金银平脱漆箱、螺钿棋案、金银绘(日本称高莳绘)八角镜箱和大量仿唐漆木家具。
宋代是中国家具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时期。
首先是垂足而坐的椅、凳等高脚坐具已普及民间,结束了几千年来席地坐的习俗;其次是家具结构确立了以框架结构为基本形式;其三是家具在室内的布置有了一定的格局。
宋代家具正是在继承和探索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宋代家具以造型淳朴纤秀、结构合理精细为主要特征。
在结构上,壶门结构已被框架结构所代替;家具腿型断面多呈圆形或方形,构件之间大量采用割角榫、闭口不贯通榫等榫结合;柜、桌等较大的平面构件,常采用“攒边”的做法,即将薄心板贯以穿带嵌入四边边框中,四角用割角榫攒起来,不但可控制木材的收缩,而且还起到装饰作用。
此外,宋代家具还重视外形尺寸和结构与人体的关系,工艺严谨,造型优美,使用方便。
宋代家具有开光鼓墩、交椅、高几、琴桌、炕桌、盆架、座地檠(落地灯架)、带抽屉的桌
子、镜台等,各类家具还派生出不同款式。
宋代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组合家具,称为燕几。
它是一套按比例制成大小不同的几,共有3种式样7个单件,可以变化组合成25样,76种格局。
燕几在世界家具史上也是最早出现的组合家具。
清代家具多结合厅堂、卧室、书斋等不同居室进行设计,分类详尽,功能明确。
主要特征是:造型庄重,雕饰繁重,体量宽大,气度宏伟,脱离了宋、明以来家具秀丽实用的淳朴气质,形成了清代家具的风格。
自1902年始,全国各地官方或商人相继办起了许多工艺局、手工业工场。
至1920年,全国木器工场和作坊以及手工艺者已遍布各地,形成了一支浩大的手工业工人队伍,家具生产出现了中国传统家具与“西式中做”的新式家具并存的局面。
传统家具生产有久远的历史和广大市场,如江西赣县的彩绘皮箱、江西铅山河口镇的柳木器、上海的硬木家具、北京的雕漆家具、扬州的螺钿家具等,都在国内外市场享有一定声誉。
北京雕漆屏风曾于1914年获巴拿马博览会一等奖。
但由于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水准的提高,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传统家具价格较昂贵、加工工艺繁杂等原因,以致新式家具在各大城市中逐渐占据市场,传统家具则退居次要地位。
随着近年来家居装饰的不断升级,作为居室中最能体现设计和文化内涵的家具也在发生明显的变化。
家具已从过去单一的实用性转化为装饰性与个性化相结合,因此各种五花八门的新潮家具也相继应市。
家具将不再是单一的形态,而是可变化的,就像玩积木那样。
未来的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家具也日趋个性化、多样化、时装化。
人们更喜欢新鲜变化的东西,家具也应走一条新颖变化的路子,打破一成不变的家具式样,赋予家具以鲜活的变幻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