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教学和实践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教学和实践的思考
【摘要】舞蹈课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舞蹈编创能力的骨干课程。
笔者基于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经验的梳理,指出一些存在突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思考,提出个人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学前教育舞蹈创编能力培养
舞蹈课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和技能课。
舞蹈课的教学侧重对舞蹈编导能力和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教学存在其特殊性,主要为幼儿园、幼稚园培育儿童舞蹈的编创人才,不同于社会舞蹈培训机构。
笔者通过对宝鸡、咸阳、西安4所高职院校学前教育舞蹈专业开设情况摸底发现,目前还存在学生基础差、师资匮乏,教学课时比较少,场地设施简陋,课程资源少,校外实习基地少,教学和实践有脱节等。
为此,我们如何才能提高学前教育舞蹈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很多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一直思考的重点。
一、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教学存在的常见问题
(1)主管领导对舞蹈课课程重视不够。
舞蹈课、美术课是培养一名合格幼儿教师的必修课程,通过这些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舞蹈欣赏、舞蹈编创、儿童画、幼儿手工等能力。
笔者走访了解,部分学校领导不够重视舞蹈课程,开设学时不够,其它课程挤占了舞蹈课时。
这样就造成了学生不能很好的、全面的掌握舞蹈这门艺术,今后也无法胜任所要从事的幼教工作。
反之,有些学校领导重视舞蹈基础课教学,能够足额开满课时,同时还积极组织学生技能展示活动。
(2)学生身体素质差异较大。
目前,一些高职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录取学生,是按照普招入学的。
不是按照艺术特长生录取。
舞蹈课开设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身体基础条件。
身体的软开度、柔韧度、体质都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舞蹈是人体表现艺术,是通过人体的动作来塑造艺术形象的。
对于专业的舞蹈演员和学生来讲,身高、体重及身体各部位的比例都有明确的标准,要求非常苛刻。
按照普招录取的学生身体差异很大,甚至部分高职院校面对人口减少和生源危机,大大放宽了录取的条件,一些身体有残缺的学生也被录取到学前教育专业。
普招的学生骨骼生长发育已经定型,对上舞蹈课训练有畏难情绪。
也形成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普遍问题。
(3)常规教学与专业实训实践有脱节。
一些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的舞蹈教学只是让学生了解一些舞蹈基础知识,加上学生的身体素质差,骨骼生长发育已经定型;还有音乐节奏感差,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她们的舞蹈教学能力。
并且很多学校都没有舞蹈训练场地,一定程度制约了教师教学质量提高。
同时,学校签约的校外见习实习基地数量少,在校期间学生也不能从事教学实习,这使得常规教学和实践实训有脱节。
(4)学校层面投入的专业建设经费不够。
近年来合并升级的高职学院是由一批中专合并升级而成。
一批师范类老牌中专,之前有部分音乐教育器材,保留有简陋的音乐乐器。
如今,社会的发展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奥尔夫教学、亲子教育、双语教学为学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发展空间。
专业的发展需要一些专业化、标准化的舞蹈教师、奥尔夫教室、语音教室、画室等等。
这些都需要学院给予大量经费的保障。
然而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这个方面的经费就不足。
二、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提出的建议
(1)主管领导要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重视。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倡导积极发展学前教育,2010年11月21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领导非常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
我们高职院校的主管领导也要重视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对该专业各方面的办学条件给予支持,用足用活上级部门的各种政策,获得上级部门的支持,不断完善办学设施。
(2)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让学生对舞蹈产生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的强化剂。
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所以说,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如果职业院校的学生对舞蹈十分感兴趣,那么学习起来就会有信心,舞蹈也会跳的越来越好。
也会克服自己身体上的残缺和不足,克服了畏难情绪。
这样,就解决了学生自身素质不高的问题。
(3)积极开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单位和就业市场。
学生的实训机会少,学生的实践技能差,一方面是学生的学生不足,另外一方面是学校提供的实习机会太少,顶岗实习单位少,岗位不足。
学生在校内,接受的理论教学多,课程实践少,有一位教育专家说的好,我们不能只在黑板上教车床,我们不能只在黑板上教汽车维修。
理论一定要在实践中得到运用。
所以,校方要主动拓展一批学生实习幼儿园,开拓大量的见习岗位,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达到增强技能的效果。
(4)改革优化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设计。
我们将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分为三大类:一是专业理论课程;二是专业应用课程;三是专业实训课程。
舞蹈课程隶属专业实训课程,突出考核操作能力。
对于学生的舞蹈课的见习、实训,应该开设多一些,科目设计灵活一些,实训活动开展频繁一些,使得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
将舞蹈课程按照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分阶段设置,层次推进式开课。
不间断地逐级逐层增加舞蹈编创能力的训练培养。
以笔者学校为例,第一学年课程设置学生的基本功训练;第二学年安排1月幼儿园实训,返校后开展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技能大赛活动,结合之前实训的课程,进行技能展示大比拼活动。
第三学年在幼儿园实训1个月,返校后,组织毕业作品技能展示活动,学生分阶段分层次实训,大大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在展示活动中,学生幼儿舞
蹈的编创能力得到大大的调高。
(5)重视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
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育不是培养专业的舞蹈演员、舞蹈艺人和舞蹈工作者,而是主要培养将来能够胜任幼教工作的幼儿教师。
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要具有一定的舞蹈教育教学能力。
笔者建议,首先要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其次要以实施模拟课堂教学来训练学生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霍力岩著.学前教育评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胡秋云.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研究[D].厦门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