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制备型综合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制备型综合实验
1.[2019新课标Ⅰ]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
述错误的是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2.[2019新课标Ⅰ]卷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
A. A
B. B
C. C
D. D
3.[2019北京]探究草酸(H2C2O4)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室温下,0.1 mol·L−1 H2C2O4的pH=1.3)
由上述实验所得草酸性质所对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H2C2O4有酸性,Ca(OH)2+H2C2O4CaC2O4↓+2H2O
B.酸性:H2C2O4> H2CO3,NaHCO3+ H2C2O4NaHC2O4+CO2↑+H2O
C.H2C2O4具有还原性,2MnO4-+5C2O42-+16H+2Mn2++10CO2↑+ 8H2O D.H2C2O4可发生酯化反应,HOOCCOOH+2C2H5OH
C2H5OOCCOOC2H5+2H2O
4.[2018新课标Ⅰ]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A B C D
5.[2017江苏]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
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SO2
B.验证漂白性
C.收集SO2
D.尾气处理
6.(2020·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3月网上统一月考)摩尔盐[FeSO4·(NH4)2SO4·6H2O]是一种能溶于水、难溶于酒精的浅蓝绿色晶体,常用于定量分析中配制亚铁离子的标准溶液,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摩尔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铁屑上的少量油污可用煮沸的饱和Na2CO3溶液洗涤,再用蒸馏水洗净
B.用标准摩尔盐滴定酸性KMnO4溶液时不需要外加指示剂
C.实验开始阶段产生的气体是用来排出装置内的空气
D.实验开始时应先打开K1、K3,关闭K2;待a中反应即将完成时,再打开K2,关闭K1
7.(2020·山东省德州市高三期末考试)MnSO4•H2O是一种易溶于水的微红色斜方晶体,某同学设计下列装置制备硫酸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I烧瓶中放入的药品X为Na2SO3
B.装置II中用“多孔球泡”可增大SO2的吸收速率
C.装置Ⅰ烧杯中溶液为饱和NaHSO3
D.用装置II反应后的溶液制备MnSO4•H2O需经历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过程
8.(2020·山东省济宁市高三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硫酰氯(SO2Cl2)可用于有机合成和药物制造等。
实验室利用SO2和Cl2在活性炭作用下制取SO2Cl2[SO2(g)+Cl2(g) SO2Cl2(l) ΔH= -97.3kJ/mol],装置如图所示(部分装置省略)。
已知SO2Cl2的熔点为-54.1Ⅰ,沸点为69.1Ⅰ,遇水能发生剧烈反应并产生白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P2O5,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中
B.装置甲应置于冰水浴中,目的是提高SO2Cl2产率
C.反应结束后,分离甲中混合物的实验操作是蒸馏
D.SO2、Cl2均可使品红试液褪色,原理不相同
9.(2020·山东省潍坊市高三期末)氢化钙(CaH2)是一种常用的储氢材料。
某化学兴趣小组制取氢化钙的实验装置如图:资料:氢化钙要密封保存,在空气中容易变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②和④中分别盛装碱石灰和浓硫酸
B.反应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通气一段时间再关闭活塞K
C.点燃酒精灯前,先用试管在⑤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
D.装置①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10.(2020·福建省泉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碳酸镧[La2(CO3)3]可用于治疗高磷酸盐血症。
某化学小组用如图装置模拟制备碳酸镧,反应为
2LaCl3+6NH4HCO3=La2(CO3)3↓+6NH4Cl+3CO2↑+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左向右接口的连接顺序:F→B,A→D,E←C
B.装置X中盛放的试剂为饱和Na2CO3溶液
C.实验开始时应先打开W中分液漏斗的旋转活塞
D.装置Z中用干燥管的主要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气体溶解
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
A项、若关闭K时向烧瓶中加注液体,会使烧瓶中气体压强增大,苯和溴混合液不能顺利流下。
打开K,可以平衡气压,便于苯和溴混合液流下,故A 正确;
B项、装置b中四氯化碳的作用是吸收挥发出的苯和溴蒸汽,溴溶于四氯化碳使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故B正确;
C项、装置c中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够吸收反应生成的溴化氢气体,故C 正确;
D项、反应后得到粗溴苯,向粗溴苯中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洗涤,除去其中溶解的溴,振荡、静置,分层后分液,向有机层中加入适当的干燥剂,然后蒸馏分离出沸点较低的苯,可以得到溴苯,不能用结晶法提纯溴苯,故D错误。
2、【答案】A
【解析】
A. 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无机小分子,则实验现象中不会出现分层,A项错误;
B. 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二氧化碳的洗气瓶,发生反应为:CO2+2Mg
2MgO+C,则集气瓶因反应剧烈冒有浓烟,且生成黑色颗粒碳单质,实验现象与操作匹配,B项正确;
C. 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S2O32-+2H+=S↓+SO2↑+H2O,则会有刺激性气味产生,溶液变浑浊,实验现象与操作匹配,C项正确;
D. 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的铁粉,铁粉会将溶液中所有的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使黄色逐渐消失,充分震荡后,加1滴KSCN溶液,因震荡后的溶液中无铁离子,则溶液不会变色,实验现象与操作匹配,D项正确;3、【答案】C
【解析】
A.H2C2O4为二元弱酸,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草酸钙和水,因此含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碱性逐渐减弱,溶液红色退去,故A正确;
B.产生气泡证明有CO2产生,因此可证明酸性H2C2O4>H2CO3,反应方程式为:H2C2O4+2NaHCO3=Na2C2O4+2CO2 +2H2O或
H2C2O4+NaHCO3=NaHC2O4+2CO2 +2H2O,故B正确;
C.0.1 mol·L−1 H2C2O4的pH=1.3,说明草酸为弱酸,故在其参与的离子方程式中要写其化学式,不能用草酸根表示,故C不正确;
D.草酸(又称乙二酸),其中含有羧基,因此其能发生酯化反应,反应方程式正确,
4、【答案】D
【解析】
A、反应物均是液体,且需要加热,因此试管口要高于试管底,A正确;
B、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和乙醇,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因此可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注意导管口不能插入溶液中,以防止倒吸,B正确;
C、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分液即可实现分离,C正确;
D、乙酸乙酯是不溶于水的有机物,不能通过蒸发实现分离,D错误。
答案选D。
5、【答案】B
【解析】
A.铜和稀硫酸不反应,A错误;
B.二氧化硫可使品红溶液褪色,B正确;
C.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应将进气管伸到瓶底,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错误;
D.二氧化硫在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不可用于吸收尾气,D 错误。
6、【答案】D
【解析】
A项,饱和Na2CO3溶液显碱性,且加热煮沸时,水解程度增大,碱性增强,故铁屑上的少量油污可用煮沸的饱和Na2CO3溶液洗涤,再用蒸馏水洗净,A说法正确;
B项,高锰酸钾溶液有颜色,且与亚铁离子反应生成锰离子,故用标准摩尔盐滴定酸性KMnO4溶液时不需要外加指示剂,B说法正确;
C项,实验开始阶段产生的气体为氢气和少量硫化氢,硫化氢被NaOH吸收,氢气是用来排出装置内的空气,防止氧化生成的亚铁离子,C说法正确;
D项,实验开始时应先打开K1、K2,关闭K3,产生氢气和少量硫化氢,硫化氢被NaOH吸收,氢气是用来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待a中反应即将完成时,再打开K3,关闭K1,产生的气体在锥形瓶中聚集,导致压强增大,致使锥形瓶中的液体进入饱和硫酸铵溶液中,D说法错误;故选D。
7、【答案】C
【解析】
A项,Cu与浓硫酸反应制取SO2需要加热,装置图中无加热装置,所以X 不可能为Cu;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钠、水、二氧化硫,所以装置I烧瓶中放入的药品X为Na2SO3,A正确;
B项,装置Ⅰ中用“多孔球泡”,增大接触面积,可增大SO2的吸收速率,B 正确;
C项,SO2是有毒气体,不能随意排入大气,可根据SO2是酸性氧化物,能够与碱反应的性质除去,所以Ⅰ中NaOH溶液可吸收尾气,而饱和NaHSO3溶液不可吸收尾气,C错误;
D项,用装置Ⅰ反应后的溶液为MnSO4,制备MnSO4•H2O,通过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及干燥可得到,D正确;故选C。
8、【答案】A
【解析】
A项,乙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碱石灰,吸收未反应的二氧化硫、氯气,防止污染空气,并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防止进入甲中导致硫酰氯水解,故A错误;
B项,制备硫酰氯的反应为放热反应,装置甲应置于冰水浴中,可提高SO2Cl2产率,故B正确;
C项,根据硫酰氯的熔沸点数据,反应结束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可以用蒸馏的方法,所以甲中混合物分离开的实验操作是蒸馏,故C正确;
D项,SO2、Cl2均可使品红试液褪色,二氧化硫可以和有机色质结合而具有漂白性,氯水中的次氯酸具有氧化性而具有漂白性,二者漂白原理不一样,故D 正确;故选A。
9、【答案】D
【解析】
A项,②用于盛装固体,可用碱石灰,④用于盛装液体,可用浓硫酸,故A 正确;
B项,反应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至固体冷却后再关闭活塞K,避免固体被氧化,故B正确;
C项,由于氢气参与反应,且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应避免不纯的氢气在加热时爆炸,则点燃酒精灯前,先用试管在⑤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故C正确;
D项,装置①在加热条件下进行,而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则装置①不能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故D错误。
故选D。
10、【答案】A
【解析】
A项,氨气极易溶于水,则采用防倒吸装置,E←C;制取的二氧化碳需除去HCl杂质,则F→B,A→D,A正确;
B项,装置X为除去HCl杂质,盛放的试剂为饱和NaHCO3溶液,B错误;
C项,实验开始时应先打开Y中分液漏斗的旋转活塞,使溶液呈碱性,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C错误;
D项,装置Z中用干燥管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氨气溶于水时发生倒吸,D错误;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