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和关节疾病患者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直接暴力 ②间接暴力
③牵拉暴力

跑步时,突然绊倒,

股四头肌猛烈牵拉,

髌骨发生骨折。
病理 性骨 折
骨质被肿瘤、结核、 骨髓炎等破坏,使 其硬度下降,在轻 微外力作用下导 致骨折。
肿瘤引起病理性骨折
发病机制
• 正常的骨具有一定的韧性又有一定 的脆性,当外力超过了骨的耐受性 时,即发生骨折,由于外力的作用 方式和方法不同,以及对周围软组 织的损伤程度不同,可形成不同的 骨折类型,发生不同类型的移位和 许多并发症。
闭 合 性骨 折
骨 折 的分类
• 3 .依据骨折的程度分类 (1)完全性骨折(complete fracture) 骨折后,
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全部中断,管状骨多见,骨 折后形成远、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骨折段。横形、 斜形、螺旋形及粉碎性骨折均属完全性骨折。
(2)不完全性骨折(incomplete fracture) 骨折 后,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仅有部分破坏中断。如 颅骨、肩胛骨及长骨的裂缝骨折,儿童的青枝骨 折等均属不完全性骨折。
• 内固定 螺丝钉、钢板、髓内针、克氏针、张力带
内固定
石膏绷带固定法
牵引固定、夹板固定
手术切开固定法:外固定 内固定
功能锻炼
• 分期:早期— 肌肉的收缩、舒张运动
中期— 临近关节的运动
晚期— 全面关节运动
• 原则:循序渐进、 由少到多、
被动到主动、局部到整体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 急性疼痛 • 躯体活动障碍 • 有感染的危险 • 焦虑 • 潜在并发症:休克、感染、压疮等
(8)青枝骨折(greensitck fracture) 多发生在 小儿,骨质部分断裂,骨膜及部分骨质未断,与 青嫩的树枝被折时的情形相似,有些在X线片上只 能看到折痕。
X线片
嵌插性骨折
裂纹骨折
青枝骨折
骨折后骨的愈合
• 可人为的分为三个阶段:①血肿机化期 这一过程 大约在骨折后的2~3周才能初步完成。这一期已 达到纤维愈合期,骨折端不易移位,但易再次断 裂,需要继续固定。②原始骨痂形成期 这一过 程一般需4~8周。X线片上可见骨干骨折四周包 围有梭形骨痂阴影,骨折线仍隐约可见。病人已 可拆除外固定,进行功能锻炼,逐渐恢复日常活 动。③骨痂改造塑型期 使原始骨痂逐渐被改造 成为永久骨痂,具有正常的骨结构。骨髓腔也再 沟通,恢复骨的原形,此时可进行正常的劳动。 这一过程小孩大约需要为1/2~1年,成人大约需 要8~12月。
骨折概 述
• 骨折(fracture)是指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的中断。

连续性的中断
完整性的中断。
病因和发病机制
骨折的病因:骨折的病因较多,但归纳起 来可有以下两种: 1. 外伤性骨折 2. 病理性骨折
病理性骨折
外伤性骨折
外伤 性 骨 折
• ①直接暴力:骨折发生在受力的部位,多 为横断骨折和粉碎骨折。②间接暴力:骨 折发生在远离暴力作用的部位,多为斜形 骨折、螺旋形骨折、压缩性骨折。③牵拉 暴力:当受伤时,肌肉猛烈收缩,牵拉其 附着处的骨质,使其发生骨折。④疲劳应 力:伤力较弱,但长期反复作用于骨的某 个部位,导致骨折。如行军足。
骨 折 的分类
• 1. 按照骨折端是否与外界相同可分为闭合性 骨折和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皮肤粘膜 的完整性存在,细菌不易侵入骨折端。开 放性骨折皮肤粘膜的完整性破坏,骨折端 与外界相同,易发生感染。
• 2. 根据骨折时间的长短分为新鲜骨折和陈 旧骨折,2周以内为新鲜骨折,2周以上为 陈旧骨折。
开放性骨折
(5)凹陷骨折 如颅骨因外力使之发生部 分凹陷。
X线片
粉碎性骨折
螺旋性骨折
骨 折 的分类
(6)嵌入骨折(impacted fracturer) 骨折后, 皮质骨嵌插入松质骨内,发生在长管骨干骺端皮 质骨和松质骨交界处,骨折端比较稳定。多见于 股骨颈和肱骨外科颈等处的骨折。
(7)裂纹骨折(crack fracture) 长骨干或颅骨 伤后可有骨折线,但未通过全部骨质。此类骨折, 稳定性较好,临床表现不明显,容易导致误诊或 漏诊。
两块夹板之间能容纳成人一手指。 • 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肿胀和疼
痛 • 告知门诊病人,如出现末梢麻木肿胀、活
动障碍等,及时复诊。
1.小夹板固定的护理
• 定期拍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 • 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
2.牵引病人的护理
(1)准备工作
• 向病人说明牵引的目的、作用、体位、持 续时间、可能出现的不适、并发症。
损伤、脂肪栓塞、骨筋膜室综合征、内脏 损伤、感染。 • 2. 晚期并发症包括:骨缺血性坏死、关节 僵直、骨化性肌炎、创伤新关节炎、畸形 愈合、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废用性萎缩。
(一)早期并发症
休克 感染 脂肪栓塞 血管损伤 神经损伤
骨筋膜室综合征
(二) 晚期并发症 坠积性肺炎 压疮 骨化性肌炎 创伤性关节炎 关节僵硬 急性骨萎缩 缺血性骨坏死 缺血性肌挛缩
• 指导病人配合医生操作
• 牵引前准备
牵引病人的护理
(2)协助牵引 • 摆好病人体位,协助医生麻醉、做牵引 • 保持有效牵引:
①设置对抗牵引,可将防置重量的床端抬高 15~30cm
②告知家属,不随意动牵引设备
(3)维护牵引
• 牵引线要在滑轮的滑槽内;被褥衣服禁止 压在牵引线上。
• 注意滑轮运动的灵活程度 • 皮牵引要注意有无胶带和绷带松散、脱落、
• 可用灯泡烘烤、可吹风机吹、红外线照射 • 避免硬物压迫,放置在平软的支托上 • 搬动病人时,保持原姿势不变,平行托起
病史 • 有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
(二)身体状况
1.一般表现 • 疼痛及压痛; • 局部肿胀及淤血; • 功能障碍; 2.专有表现(骨折特有的体征,只要发现其
中之一即可确诊)
• 畸形;
• 反常活动∶非关节部位出现活动;
• 骨擦音或骨擦感;
骨折后的畸形
3.并发症的评估
骨折并发症分为早期并发症和晚期并发症 • 1. 早期并发症包括:休克、血管损伤、神经
骨与关节疾病 概念
• 是指发生在骨、关节、肌肉、韧带、肌腱、 软骨以及营养和支配它们的血管、神经的 疾病。
• 这些疾病主要影响人的活动,给病人的日 常生活、工作、劳动、学习带来一定的困 难,严重时造成肢体残疾,给社会和家庭 造成一定的负担。
第一节 骨折病人的护理
包括:概述 和常见骨折两部分,每一部分包 括: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护理评估 3、护理诊断 4、护理目标 5、护理措施 6、护理评估
骨 折 的分类
• 4. 依据骨折在X线片上的形态分类 (1)横形骨折(transverse fracture) 在X
线片上,骨折线几乎与管状骨纵轴垂直。 多见于管状骨的骨干部。
(2)斜形骨折(oblique fracture) X线片 上,骨折线与长骨的纵轴有一定斜角。多 发生于管状骨的骨干部。
X线片
护理措施
• 骨折的现场急救护理 • 一般护理 • 病情观察 • 治疗配合 • 心理护理 • 健康指导
(一)骨折的现场急救护理
1.抢救生命 骨折病人出现呼吸心跳停止、休克、大出血 等时,应及时处理。
2.保护伤口 包扎伤口、止血、防止污染
3.固定骨折 小夹板固定,减少继续损伤,便于搬运
4.搬运转运 到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皮肤水疱等 • 颅骨牵引要注意牵引弓的螺母不能松动 • 骨牵引注意观察骨圆针位置不能左右移动,
不能与支托磨擦。
3.石膏固定的护理 (1)准备工作 • 向病人解释石膏固定的重要性、不适合注
意事项
• 清洁患肢皮肤,去除血迹和异物,伤口提 前换药
• 在石膏固定范围内垫棉纸或棉花,骨隆起 处放置棉垫
• 固定肢体于功能位,备温水
(二)一般护理
1.卧床护理 • 卧硬板床 • 抬高并制动 • 做好生活护理,预防压疮 • 鼓励病人进行肢体活动 • 指导病人深呼吸 2.饮食护理 •பைடு நூலகம்高蛋白、高能量、高维生素、高纤维饮食 • 多饮水
3.防止畸形
• 长时间外固定且卧床病人,应保持肢体功 能位
(三)病情观察
1.生命体征 • 创伤严重者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
• 准备石膏、绷带
(2)协助包扎
• 石膏绷带固定分石膏托固定和石膏管型固 定
(1)石膏托固定
用手掌托起石膏,切忌用手指捏、提, 协助医生固定好石膏托
(2)石膏管型固定 石膏绷带自肢体近端向远端包扎,松紧度适 中,每圈压前一圈的1/3,暴露肢体末端, 伤口处开窗。
胫腓骨超踝骨石膏托
(3)加速石膏凝固
• 解剖复位:纠正了骨折的各个方向的移 位,恢复了骨的解剖形态,是理想的复 位结果。
• 功能复位:骨折未能够达到解剖复位, 但在此位置骨折愈合后将无功能的影响, 称功能复位。
复位的方法
➢ 手法复位 ➢ 牵引复位 ➢ 手术切开复位
手法复位
牵引复位法
(traction)
切开复位
固定
• 外固定 小夹板固定、石膏固定、外固定架、牵引 固定(皮牵引、骨牵引、牵引带牵引)
缺血性骨坏死
舟状骨骨折
股骨颈骨折
(三)心理——社会状况
(四)辅助检查 1. 血、尿常规检查 2. X线检查对骨折具有确诊的价值,是任何
临床及辅助检查不能替代的。 3. 其他检查 CT、MRI可以了解脊柱骨折脊髓损伤的程度
(五)治疗要点及反应
• 治疗原则 • 复位 • 固定 • 功能锻炼
骨折复位的标准
骨折愈合的标准
• 1. 临床愈合标准:①骨折部位无压痛及无 肢体纵向叩击痛。②局部无反常活动。③X 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 骨折线。④外固定解除后伤肢能满足以下 要求 上肢能向前平举1kg重量达1分钟;下 肢能不扶拐在平地连续步行3分钟,并不少 于30步。⑤解除外固定活动,连续观察两 周,骨折处不变形。
骨和关节疾病患者护理
学习 指 导
• 本章重点是骨折病人的护理、髋关节脱位病人的 护理措施、化脓性骨髓炎病人的护理评估及护理 措施、骨关节结核病人的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 骨肿瘤病人的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截瘫病人的 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骨肿瘤病人的护理评估; 学习难点是如何理解牵引病人、脊柱骨折病人、 截瘫病人、化脓性骨髓炎病人的病理变化,根据 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制定护理计划、采取不同的 护理措施;在学习本章内容的过程中应注意理论 联系实际、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勤实践、勤观 察、勤总结。
骨折愈合的标准
• 2 . 骨性愈合标准:①具备临床愈合标准。 ②X线片显示骨折线消失或近似消失。
• 注意事项: 1. ④、⑤两项的测定必须慎重,解除外固
定后,可先练习数日,然后测定,以不损 伤骨痂发生再骨折为原则。
2. 临床愈合时间为最后一次复位之日至达 到临床愈合之日所需要的时间。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 病人有无外伤史及受伤的具体情况 • 病人的基本情况 • 有无骨结核、骨肿瘤、骨质疏松等骨骼疾
横断性骨折
斜形骨折
骨 折 的分类
(3)粉碎性骨折(splintered fracture) X线片上,骨折端碎裂成两块以上,称粉碎 性骨折。骨折线呈“T”形或“Y”形时,又称 “T”形骨折或“Y”形骨折。
(4)螺旋形骨折(spiral fracture) X线 片上,骨折线呈螺旋状。多发生在骨干部。
骨筋膜室综合征
• 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 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 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 产生的一系列早期征候群。
• 最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 常由创伤骨折的血肿和组 织水肿使其室内内容物体 积增加或外包扎过紧、局 部压迫使骨筋膜室容积减 小而导致骨筋膜室内压力 增高所致。
骨化性肌炎
血压 2.肢端血运状况 • 观察患肢末梢皮肤的色泽、温度,
• 有无肿胀、青紫、感觉异常及肢体运动障 碍情况
• 对比双侧肢体的周径,患肢的肿胀程度、 有无骨筋膜室综合症
3.伤口情况
• 伤口渗血情况、有无红、肿、热、痛、脓 等现象
(四)治疗配合
1.小夹板固定病人的护理 • 协助医生选择大小、型号合适的小夹板 • 夹板固定的松紧度以布带能上下移动1cm或
血肿机化期

(1)血肿机化期
原始骨痂形成期
(2)原始骨痂形成期
骨痂改造塑型期
(3)骨痂改造塑性期
影响骨折愈合因素:
• 影响骨折愈合因素可分为全身因素、局 部因素和治疗措施不当。全身因素有:年 龄、健康情况;局部因素有:骨折的类型 和数量、引起骨折的原因、骨折部位的血 运情况、周围软组织损伤的程度、神经功 能障碍 、感染、软组织的嵌入;治疗措施 不当有:过度牵引、复位不及时或复位不 当、固定不妥、手术操作不当、过早或不 恰当的功能锻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