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篮球运动性别差异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篮球迷消费现状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篮球迷消费现状的调查研究
方法:
本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大学生进行了广泛的调查。
问卷涉及篮球迷的基
本信息、篮球消费品的购买情况、篮球赛事的观看频率和购票情况等内容。
共收集到了1000份有效问卷,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结果:
1. 被调查大学生中,男性篮球迷占比高于女性篮球迷,男性占60%,女性占40%。
2. 大多数被调查大学生篮球迷都会购买篮球相关产品,如篮球鞋、篮球装备等。
篮
球鞋是最常购买的篮球相关产品,占比超过60%。
3. 篮球迷观看篮球比赛的频率较高,超过80%的被调查大学生称每月至少观看一次篮球比赛。
4. 大部分篮球迷购买篮球赛票的频率较低,只有少数人表示经常购买篮球赛票。
5. 被调查大学生中,有超过80%的人愿意参加篮球赛事相关的活动,如观看篮球比赛、参加篮球训练营等。
讨论: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可以看出,大学生篮球迷在篮球相关产品消费和观看篮球比赛上表
现积极。
篮球鞋作为最常购买的篮球相关产品,体现了大学生追求时尚和运动的特点。
购
买篮球赛票的人数相对较少,这可能与篮球赛事的门票价格较高有关。
商家可以考虑提供
更多的优惠和折扣,以吸引更多大学生购买篮球赛票。
许多大学生愿意参加篮球赛事相关
的活动,这为商家提供了开展篮球赛事和训练营等活动的商机。
性别歧视在体育领域的体现

性别歧视在体育领域的体现体育是人类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参与者还是观众,性别应该不应该构成体育活动中的歧视因素引起了广泛关注。
性别歧视在体育领域中是普遍存在的,从运动员的选拔到赛事组织的安排,都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对待。
本文将就性别歧视在体育领域的体现进行探讨。
一、运动项目的性别差异与性别歧视在体育项目的选择和分配中,性别往往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由于传统的观念认为女性体力较差,很多传统的运动项目被划定为男性专属,导致女性在某些项目上受到限制。
例如,足球、篮球等球类运动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男性运动,女性的参与相对较少,而女性专属的运动项目如芭蕾舞、体操等则受到更多的关注和赞赏。
这种性别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女性在体育领域的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机会,是一种明显的性别歧视。
二、体育赛事的安排与性别歧视在体育赛事的组织和安排上,性别歧视也时有发生。
一些重大赛事如奥运会、世界杯等,男子项目通常会获得更多的赞助、资源和曝光,女性项目则相对较少。
这样的差异和偏见使得女性运动员的付出和成绩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和回报,也影响了她们在体育领域的发展和职业生涯。
此外,一些传统的观念和规定也对女性赛事的发展带来了限制,比如女子职业网球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禁止进行五盘三胜的比赛,而男子比赛则没有这样的限制。
这些都是对女性运动员的不公平和歧视。
三、性别歧视对运动员的心理和身体影响性别歧视还对运动员的心理和身体产生了负面影响。
由于对女性运动员的期望和评价相对较低,她们在比赛和训练中往往面临更大的压力和困扰。
这种心理压力会影响到她们的表现和成绩,造成悲观和消极情绪。
另外,一些运动项目对女性的身体要求较高,如女子体操需要更大的柔韧性和平衡力,而男子篮球需要更高的身高和力量。
对这些身体要求的差异性评判也是一种性别歧视。
结论性别歧视在体育领域的体现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问题。
从运动项目的选择到赛事的安排,再到对运动员的评价和要求,性别差异和偏见都存在着。
体育与性别:性别在体育中的平等与差异

体育与性别:性别在体育中的平等与差异体育作为一种广泛受欢迎的活动形式,对于性别平等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体育界中,性别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和不平等。
本文将探讨性别在体育中的平等与差异,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一、体育中的性别平等性别平等是指男女在体育活动中享有同等的权利和机会。
根据联合国妇女权益委员会的定义,“性别平等是指男女在法律、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领域享有同等权利和机会。
”在体育领域,这意味着男女运动员应该受到同等的待遇和关注。
首先,体育赛事应该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无论是男子比赛还是女子比赛。
各国体育组织应该确保比赛规则和设施公正,并严格执行反性别歧视的政策。
其次,体育教育的性别平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和教育机构应该重视培养男女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并提供平等的机会和资源,以便他们能够发展自己的体育潜力。
此外,体育界应该鼓励男性和女性在管理和领导层面上的平等参与。
女性在教练、裁判、管理等职位上的参与度应该提高,以保证性别平等的实现。
二、体育中的性别差异尽管我们追求性别平等,但是在某些方面,性别差异在体育中是不可避免的。
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男性和女性的生理结构和生理功能的不同所导致的。
一方面,男性在某些体育项目上具有优势,比如力量型项目,如举重和撑杆跳。
由于男性的生理构造通常具有更大的肌肉力量和爆发力,因此他们在这些项目中通常比女性表现出更高的水平。
另一方面,女性在某些项目中也具有独特的优势。
例如,某些研究表明,女性在耐力运动中表现出更好的表现,如长跑和长时间游泳。
此外,由于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某些体育项目在男女运动员的参与度上存在差异。
一些传统上被认为适合男性的项目,如足球和篮球,在女性运动员中的参与度较低。
相反,一些传统上被认为适合女性的项目,如体操和花样游泳,男性运动员的参与度也较低。
三、促进性别平等的措施为了促进性别平等,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变体育界现状。
首先,鼓励性别平等的意识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社会性别角度对大学生篮球学习的研究——以河南省五所大学为例

值得一提 的是 ,男生和女生都充分 意识到 了篮球运 动的健身和 交友功能。不过是在学 习过程中遇到 的苦难 , 在男女 生这里得 到 了不同的理 解。比如 ,男生将动 作大理解为挑战 , 刺激 。女生则
认为是不雅观 ,不好学 。
在对篮球 运动的期待这一调查 选项 中,8 % 的女生表示学 2 习篮球仅仅是为 了修 学分或偶尔娱 乐。只有 6 和 1 % 的女生 % 2 将篮 球学 习作 为一 种锻 炼方 法或 是 出于兴 趣 的需要 。男生 方 面 ,有 4 % 和 3 % 的男 生认 为学 习篮球是 为了作 为一种锻炼 1 8 方法和 出于兴趣 的需要 。可 以推 断 ,造成如此 多的女生不喜欢 篮球的原 因不 只是对篮球 的认 知上 ,很大程度上应 归因于女生 在篮球学 习过程 中遇 到的苦难使她 们对篮球 失去了兴趣 。在造 成篮球学 习的困难这一项 中 ,男生将主要原 因归结 于身体条件 的限制和课后练 习少 ,还有就是 学校篮球场地等 的限制 。而在
2 01 2年 ( 2卷 ) 1 第 第 7期 只有 9 的男生 表示从来不打篮球 。访谈 中 ,超过 7 % 的男生 % 0 认 为很难理解女生专 门去 学习打篮球 , 她们如何训练 , 业余生活 怎 么过等都表示好奇。有6 %的男生认 为女性篮球运动 员 “ 75 缺 乏女人味 ” 。 图1 、图 2分别是关于 了解篮球 知识 的途径的女 生 、男 生 调查 结果 。从 图 1看 出 ,有超过 5 % 的女 生通过篮 球课 了解 0 篮球 ,其他各 占 14左右 的女生 从网络和伙伴 那里 学 习到关于 / 篮球 的知识 。 同图 2对比 ,4 % 的男生通 过媒体 和互 联网上 1 31 ;在篮球学 习的伙伴 关系上 ,8 % 的女生 表示很少有 同 % 7 学或伙伴陪她们打篮球 ,男生该项的数据是 2 %;有 8 %的女 2 6 生认 为篮球运动技术 动作大 ,不雅观 ,而只有 2 % 的男生认同 4 这一观点。在运动技术 的学 习上 ,有 8 % 的女生认 为教 师很 难 2 教会她们篮球技术 ,男生在这一项的比例是 4 %。有 8 % 的女 0 3 生认为篮球架太高 ,投篮困难 。男生的比例是 3 %。有 8 %和 9 2
篮球调查报告范文

篮球调查报告范文一、调查目的篮球是一项在全球范围内非常受欢迎的体育运动,而本次调查旨在了解人们对于篮球的喜好程度、参与水平和对于篮球发展的看法。
通过此次调查,可以为促进篮球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线上问卷的方式进行,共收集到1000份有效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对篮球的了解程度、对篮球赛事的关注程度、对篮球运动的参与程度和对篮球的发展看法等。
三、调查结果1.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根据问卷结果统计,被调查者中男性占比56%,女性占比44%。
年龄分布上,18-25岁的年轻人占比最高,达到40%,26-35岁的人群占比为25%,36-45岁的人群占比为20%,45岁以上的人群占比为15%。
另外,大部分被调查者受教育程度较高,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到60%。
2.对篮球的了解程度调查显示,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对篮球有一定的了解,超过70%的人表示了解“篮球是一种团队体育项目,使用篮球进行比赛”。
而在了解篮球规则方面,大部分人基本了解篮球的比赛规则和技巧。
但也有一小部分人对篮球了解较少,只知道篮球是一种运动项目。
3.对篮球赛事的关注程度关于对篮球赛事的关注程度,调查显示有60%的人表示平时关注篮球比赛,其中40%的人表示会观看篮球比赛的电视转播或线上直播。
相比之下,仅有30%的人表示平时不关注篮球赛事。
这个数字显示了篮球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4.对篮球运动的参与程度在对篮球运动的参与程度上,有45%的被调查者表示参与过篮球运动,其中20%的人表示曾经加入过篮球队、参加过篮球训练,25%的人表示经常和朋友一起打篮球或参加篮球活动,而55%的人表示没有参与过篮球运动。
5.对篮球的发展看法关于篮球的发展看法,大部分被调查者表示认为篮球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市场需求。
75%的人认为应该加大对篮球运动的宣传力度,提高篮球项目的知名度和普及度。
同时,也有人提出应该加强篮球基层培训,提高篮球运动的水平和竞技水平。
两性在体育运动参与度上的差异

两性在体育运动参与度上的差异近年来,体育运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体育运动参与度上,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探讨两性在体育运动中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一、参与度的差异1. 参与比例在各个年龄段,男性参与体育运动的比例普遍较高。
男性更倾向于选择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娱乐方式,以及追求个人健康和体魄的手段。
然而,相对而言,女性参与体育运动的比例较低,尤其是在一些高强度的团体项目中。
2. 运动项目选择男性更倾向于选择激烈、紧张的体育项目,如足球、篮球、田径等。
这些项目往往需要较高的体力和爆发力,更加适合男性的体质条件。
而女性则更倾向于选择柔和、优雅的项目,如瑜伽、舞蹈、游泳等。
这些项目注重柔韧性和身体的协调性,更适合女性的身体特点。
3. 参与动机男性在参与体育运动时,更注重竞争和胜利。
他们往往更喜欢与他人一较高下,证明自己的实力和能力。
而女性对于体育运动参与的动机多元化,包括健康保持、社交交流等。
女性更重视体育运动带来的身心健康和快乐。
二、差异的原因1.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对两性体育运动参与度的差异有重要影响。
长期以来,体育运动被视为男性的专属领域,而女性的参与则受到一定的限制。
这种思维模式导致女性在体育运动上缺乏自信和兴趣。
然而,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女性的地位逐渐提升,女性在体育运动中的参与度也在逐步增加。
2. 教育和培训男性在学校和家庭中更容易接触到体育运动,并接受相关的教育和培训。
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和掌握体育技能,培养体育兴趣。
相比之下,女性在学校和家庭中的体育培训和支持相对较少,导致她们在体育运动中的参与度相对较低。
3. 生理差异男性和女性在体力、肌肉力量和耐力等方面存在生理上的差异。
男性天生具备更高的肌肉含量和肌肉力量,使他们在一些需要体力和力量的项目中占优势。
而女性则更具有柔韧性和协调性,适合从事一些注重灵活性和技巧的项目。
三、解决方案1. 教育平等应加强对女性体育运动的教育和培训,推广女性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消除社会文化中的性别刻板印象。
普通高校男女高水平篮球运动员运动动机的比较研究

Sport年 月总第 期20181177普通高校男女高水平篮球运动员运动动机的比较研究王振涛,孙淑娟(山东农业大学体育与艺术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第13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篮球预选赛243名男运动员和253名女运动员运动动机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显示:男、女运动员均表现出主力队员运动动机最 强,替补队员其次,第6人最低的趋势;女运动员角色定位为“运动员大学生”的参与倾向显著高于“大学生运动员”;男“大学生运动员”参与倾向显著高于女“大学生运动员”;体育专业女运动员与非体育专业女运动员相比,具有显著的高参与、低回避的特点;体育专业的男运动员与女运动员相比,具有显著的低回避倾向和高参与的趋势。
关键词:高水平运动员;篮球;男女;运动动机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 (2018)01-036-02投稿日期:2017-11-26作者简介:王振涛(1962—),教授,本科。
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体育训练与管理。
通信作者:孙淑娟(1990—),助教,硕士。
研究方向:排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普通高校男女高水平篮球运动员运动动机。
1.2 研究方法1.2.1 文献资料法 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通过图书馆、中国知网查阅大量关于高水平运动员训练、就业及运动动机的书籍、期刊、论文、报纸等相关文献 资料。
1.2.2 问卷调查法 本文采用2001年张力为编制的《运动动机量表》,由回避倾向和参与倾向2个维度构成,每个维度共3题。
回避倾向总分越高,说明回避倾向越强;参与倾向总分越高,说明参与倾向越强。
此量表已进行过信、效度检验,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60份,回收522份,其中有效问卷496份,回收率为93.2%,有效回收率为88.6%。
其中男运动员243份,占总数的49%,女运动员253份,占总数的 51%。
美术专业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的性别和阶段差异及干预对策

美术专业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的性别和阶段差异及干预对策引言1.1 男女生理差异带来的影响男女生理结构存在显著差异,男生肌肉发达、体能强大,女生则偏于柔韧性和协调性。
这种生理差异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方式和偏好。
男生更倾向于进行有氧运动和重量训练,而女生更偏好瑜伽、舞蹈等柔韧性训练。
1.2 社会文化影响社会文化对于男女性别角色的塑造也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的差异。
传统观念认为男性应该强壮、健康,而女性则应该柔美、温柔。
这种传统观念使得男性更倾向于参与体育活动,而女性则更容易被限制在传统的女性形象中。
1.3 心理差异心理差异也是影响男女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的重要因素。
男性更倾向于竞争性、刺激性的体育项目,而女性则更注重舒适、放松的运动方式。
这种心理差异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兴趣和积极性。
2.1 大一新生大一新生由于刚刚步入大学,课程繁重,适应期较长。
他们有时候可能缺乏时间和精力参与体育锻炼。
而且,大部分大学生在未经过专业训练的情况下,往往没有较好的锻炼习惯和方式,导致缺乏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2 大二大三学生大二大三学生在接受了一段时间的大学教育后,开始慢慢适应了大学生活,并且学会了有效的时间管理。
随着课程的加重和专业性的加深,他们的学习压力也会逐渐增大,体育锻炼的时间可能会越来越少。
2.3 大四毕业生大四毕业生往往面临着毕业设计、论文等重要任务,学习压力较大,时间管理更为紧张。
毕业生也要面对找工作、考研等问题,整体心理压力较大,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可能会下降。
三、性别和阶段差异的干预对策针对性别差异,可以采取以下干预措施:(1)提供多样化的体育锻炼选择,既可以有适合男生的力量型训练,也可以有适合女生的柔韧性训练,满足不同性别学生的需求。
(2)推广体育锻炼的健康理念,教育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益处,消除性别差异带来的身体形象偏见,增加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鼓励男女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建立团队合作意识,增加男女生之间的体育锻炼共识,逐渐打破传统性别差异。
不同性别在体育运动中的差异

不同性别在体育运动中的差异体育运动是人类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可以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和健康益处。
然而,由于生理结构和生理机能的差异,不同性别在体育运动中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就不同性别在体育运动中的差异进行论述。
1. 力量差异男性在力量方面通常具有相对优势。
这主要归因于男性荷尔蒙水平的高峰期和男性体型的特征。
男性的肌肉质量比女性更高,骨骼结构更强壮,这使得他们在需求力量的体育项目中具备比女性更大的潜力。
例如,在举重、拳击以及足球等运动项目中,男性通常能够展现出更高的力量水平。
2. 柔韧性差异相较于男性,女性在柔韧性方面通常具有更大的优势。
这主要与女性的关节构造、肌肉弹性以及激素水平有关。
女性的关节相对较松,这使得她们在体操、芭蕾舞和瑜伽等柔韧性要求较高的项目中具备更高的潜力。
此外,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较高,有助于增强肌肉的弹性,从而使得她们更适合进行柔软度训练。
3. 耐力差异女性在耐力方面通常具有相对优势。
尽管男性在短程高强度运动中表现出更好的成绩,但女性在长时间持续运动中通常更能坚持。
这主要归因于女性激素对肌肉代谢的影响以及女性身体脂肪含量的相对较高。
女性相对较低的肌肉质量和相对较高的体脂含量可帮助其在有氧运动项目中更好地耐受疲劳,例如长跑、游泳和自行车。
4. 协调能力差异男性在协调能力方面通常具有相对优势。
这一差异可以归因于男性身体结构的特点。
男性更多的肌肉质量和骨骼强度使其在需要协调性的运动项目中更具竞争优势,例如篮球、足球和击剑。
然而,女性在舞蹈、花样游泳等需要高度协调的项目中也展现出很高的水平。
5. 志向和经济差异除了生理上的差异,男性和女性在体育运动中的差异还可能受到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在某些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男性往往被鼓励追求高强度、高风险和高回报的体育项目,例如足球、篮球和橄榄球。
而女性则更倾向于参与柔软度强调、柔和技巧优先的项目,例如体操、芭蕾舞和花样游泳。
大学生篮球运动性别差异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篮球运动性别差异的调查研究作者:吴议全江君来源:《科技资讯》2011年第02期摘要:篮球是现代社会的一项非常流行的运动,本文运用调查法,对大学生篮球运动现状进行调查,探讨篮球运动存在的性别差异,从篮球运动的意义方面分析其原因,为更好的推广篮球运动奠定基础。
关键词:篮球运动调查性别差异意义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1(b)-0246-01在我国,运用心理科学对篮球运动进行研究与探讨,有近二十年的历史,研究内容大多是论述对篮球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及其专项心理特征的方面,对篮球运动的性别差异研究很少见。
虽然篮球运动在男性中很普遍,女性很少会参与篮球运动,但并不代表女性对篮球运动是盲目的排斥,她们也会对篮球运动形成一种与男性不同的价值观,也有自己的独到认识,因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篮球运动的开展。
研究篮球运动的性别差异,使我们对篮球这项运动的认识进入一个较全面的层次。
通过问卷调查90位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的学生。
共印发了100份问卷,有效数达90份,其中男生45份,女生45份。
调查对象为长江大学学生,经过对他们的调查分析,不难看出大学生篮球运动的性别差异。
1篮球运动的性别差异1.1 篮球运动的参与调查的女生中有27%的喜欢打篮球,男生中有67%的喜欢打篮球。
45名女生中,仅有3位每周打篮球超过一次,其余的都没打过。
45名男生中,不打篮球的仅有8位,其余的每周打篮球的平均次数超过一次。
而且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看到,篮球场上少有女生打篮球,女生打篮球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体育课上,而且她们打篮球大都只是一种游戏的心态,不存在男生那种高对抗性的情况。
1.2 篮球运动的认识篮球运动性别差异最重要的就是认识上的不同。
根据调查的总体结果,男女性大都认为篮球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素质和加强人际关系。
45名男生中有22名都认为打篮球的目的是出于兴趣爱好,45名女生中只有16名认为打篮球的目的是出于兴趣爱好,大部分人不清晰。
篮球运动员不同类型损伤的性别差异的探讨

篮球运动员不同类型损伤的性别差异的探讨作者:韩伟来源:《神州·上旬刊》2018年第01期摘要:篮球是一项竞技类的运动项目,在世界范围内都备受欢迎。
在篮球比赛中很容易发生不同类型的身体损伤,对篮球运动员而言,探究不同类型损伤的性别差异有助于完善体育流行病学的研究,而且能帮助篮球运动员降低损伤发生的概率。
基于此,本文就篮球运动员不同类型损伤的性别差异进行探究,首先对研究的对象和方法进行简要阐述,然后对主要损伤类型的性别差异进行详尽分析,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篮球运动员;损伤类型;性别差异引言:篮球运动员在篮球运动中会发生不同类型的损伤,其中常见损伤类型为外侧踝关节。
从不同损伤发生的频率来看,女子篮球运动员和男子篮球运动员发生损伤的类型频率明显存在差别。
目前体育流行病学已经被大众广泛接受和认可,成为确定运动员评估损伤类型和潜在危险因素的重要工具。
本篇论文建立在体育流行病学的基础上,采用调查分析法对篮球运动员不同类型损伤的性别差异进行探讨,希望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国内一家知名运动医学院,主要调查从2010年9月到2017年9月之间篮球运动员由于体育运动造成的损伤病例,其中男性篮球运动员560名,女性篮球运动员520名,共统计调查1080份病例,并将年龄范围控制在12至42周岁,本文将所有病例分为三个年龄组,分别是12~22岁,23~32岁,33~42岁。
本文利用SPSS分析软件对性别、年龄、损伤类型等数据进行统计,进而得到篮球运动员不同损伤类型的男女比例和具体情况,然后对统计结果展开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二、主要损伤类型的性别差异(一)膝部损伤根据病例的调查研究发现,膝部损伤在篮球体育项目中十分常见。
根据SPSS分析软件的统计分析发现,男子篮球运动员在12~22岁年龄区域内的膝部损伤比例为37.2,而女子篮球运动员在此年龄区域内的膝盖损伤比例达到了53.3;男子篮球运动员在23~32岁年龄区域内的膝部损伤比例为33.5,而女子篮球运动员在此年龄区域内的膝盖损伤比例达到了54.2;男子篮球运动员在33~42岁年龄区域内的膝部损伤比例为61.2,而女子篮球运动员在此年龄区域内的膝盖损伤比例达到了71.3。
体育竞技中的性别差异与平等议题

体育竞技中的性别差异与平等议题在体育竞技的绿茵场上、赛道边、篮球馆内,性别差异与平等议题一直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从古至今,男性与女性在生理构造上的差异导致了在某些体育项目中的表现存在显著不同。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意识的进步,性别平等逐渐成为现代社会追求的重要价值之一。
不可否认的是,男性和女性在肌肉量、心肺功能、荷尔蒙水平等方面天生存在差异,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在力量、耐力、速度等体育表现上的不同。
例如,在需要爆发力的田径项目中,男性运动员往往能跑得更快、跳得更远;而在需要耐力和柔韧性的体操、花样滑冰等项目中,女性运动员则展现出了更为优雅和流畅的技艺。
尽管自然属性给予了两性不同的体育天赋,但社会文化因素也在体育竞技中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
长久以来,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女性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远少于男性,她们在体育领域的成就也常被低估。
性别刻板印象限制了女性在体育竞技中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观众对女性体育项目的关注度和赞助者的投入。
近年来,性别平等在体育界的呼声愈发高涨。
多个国际体育组织开始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竞赛环境,如国际奥委会推动举办女子奥运会,增加女性赛事的曝光率和奖励机制。
教育体系也开始鼓励女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消除性别偏见,为她们提供更多成为专业运动员的机会。
除了提供更多机会外,确保女性运动员的权益同样重要。
这意味着要在赞助和奖金分配、训练设施和医疗支持、竞赛规则和评选标准等方面实现男女平等。
一些进步的例子包括女足世界杯的奖金提高到与男足世界杯同等水平,以及网球界男女选手的同等比赛奖金等。
体育竞技不仅仅是一场场比赛的胜负,更是一种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体现。
当我们谈论性别差异时,我们也必须谈论平等——在赛场上,每个人都应享有相同的尊重和机会。
未来的体育界应当是一个无论性别如何,都能让运动员公平竞争、展现才华的舞台。
只有当性别不再成为制约因素,体育精神才能真正得到体现,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不懈努力和坚定信念。
不同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身体自尊影响性别差异的调查研究

不同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身体自尊影响性别差异的调查研究作者:段青林李孟华来源:《体育时空》2012年第11期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1-000-02摘要本文以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大二非体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体育锻炼(散打、篮球、羽毛球)对大学生身体自尊性别差异的影响,为改善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提供心理学上的参考。
关键词体育锻炼自尊由于身体自尊对研究体育锻炼参与的心理前因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在学校体育的教育情景中,学生身体自尊的发展与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体自尊的水平、心理健康的水平。
从影响因素着手,试图改变影响因素,这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以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因此,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身体自我评价偏差及其对身心健康的危害,对提高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和自我评价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大二学生,进行整群随机抽样,抽取羽毛球提高班、篮球提高班及散打提高班男、女学生各120名。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影响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概念的因素进行研究。
二、研究结论与分析为了考察大学生在身体自尊各维度上是否存在性别差异,采用身体自尊量表(Physical Self-PerceptionProfile,PSPP)徐霞(2001)修订。
对羽毛球提高班、篮球提高班及散打提高班的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作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本研究中,身体自尊主领域只在散打项目上出现了显著性差异,且总体上男生高于女生。
这与很多类似研究结论一致。
在次领域的各维度上,羽毛球提高班没出现显著的性别差异,这可能是因为羽毛球运动在长沙深受广大群众青睐,在本校也是一项深受男女生喜爱的球类运动,对这个项目的喜好本身就没有性别的差异;从健身健美的角度来说,既能强身健体,提高锻炼者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也比较符合现代青年人塑身健美的需要。
从性别角度探析郑州市大学生篮球学习现状

从性别角度探析郑州市大学生篮球学习现状作者:王鹏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7年第07期摘要:该文从社会性别与学校体育教学相互关系的研究视角,以郑州市6所高校的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大学生在篮球学习中的性别差异,并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论文着重从性别差异方面入手,分别分析了男生和女生在篮球的认知、篮球课和课后篮球锻炼方面的差别;调查了男女生如何看待异性在篮球学习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如何看待女性篮球专业运动员等;通过对男女体育教师的访谈了解了大学篮球文化的一些基本情况;分析了造成这种性别差异的社会原因等状况。
关键词:性别大学生篮球教学现状分析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3(a)-0056-02从研究的情况分析以及以往的研究来看,基于性别视角的大学生篮球学习存在很多理论和实践的盲角。
众多研究关注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女性个性独立以及在参与体育运动包括篮球运动方面存在问题,以及社会现代化及奥林匹克运动给女性参与体育活动带来的新的契机。
但更突出的问题是,在篮球学习过程中,已经定型化的关于男女两性的性别刻板印象,束缚了女性学习篮球的潜力和欲求。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男生与异性的交往空间,也不利于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拓展和学校篮球教学的发展。
尽管在传统文化对男女两性观念的影响方面,现在做的很多工作都显得掣肘乏力,但是一些细小的改变,也会对大学生,尤其是女生的篮球学习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现代文明构建于物质的极大丰富及沟通交流的极大方便上,但这种物质的丰富以及媒体文化,本身具有性别异化色彩。
从职业的选择,家庭角色的分担再到媒体对待男运动员和女运动员的不同态度,都显示出男性相对女性的绝对优势。
比如,社会的财富是男性积累的多还是女性积累的多?关键岗位上是男性主导还是女性主导?体育媒体是站在男性一边还是为女性说话?这些问题实在不是单领域的问题,既不是体育教学方面单独存在的,那就更不是篮球教学方面单独存在的了。
打篮球与性别关系的统计分析报告

《统计学》课程实践报告喜欢打篮球与性别的关系现在对于学生都要求不仅学习好,而且还需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然而现在学生中男生和女生对于运动的喜爱有很大的差异,但是现在对于篮球这一项运动不仅适合男生对于女生也是很不错的运动方式,可是在是否喜欢篮球运动真的受性别的影响吗?为此,我们就此问题进行统计分析,作出以下报告:一、分类数据分析(一)列联分析:独立性检验为了了解喜欢打篮球与性别是否有关联,从而对两个分类变量进行分析。
1. 列联表喜欢打篮球是否与性别有关,将调查的100位同学的数据按是否喜欢打篮球和性别构女生中喜欢打篮球的比重是43%说明:男生与女生喜欢打篮球的可能性存在差异性,男生喜欢打篮球的可能性大。
通过图表和数据分析可知:性别与是否喜欢打篮球有关。
(二) 数据分析步骤1.提出假设0H :性别和喜欢打篮球之间是独立的(不存在依赖关系)1H :性别和喜欢打篮球之间不是独立的(存在依赖关系)如果拒绝0H ,则意味着性别对喜欢打篮球没有显著影响;如果不拒绝0H ,则没有证据表明性别对喜欢打篮球有显著影响。
在此求取各个数据的期望值比例: 令:A=样本单元来自男生的事件B=样本单元属于喜欢打篮球的事件 根据独立性的概率乘法公式,有P (男生24)=P (AB )=P(A)P(B)=(32/60)(36/60)=0.32 0.32是男生喜欢打篮球的期望比例,其相应的频数期望值为:1.92∑-=ee f f f 202)(χ=6.432χ的自由度=(R-1)(C-1)=1令α=0.05查表知:20.05χ(1)=3.8415由于2χ大于20.05χ(1)故拒绝0H ,接受1H ,即性别和喜欢打篮球之间存在依赖关系,是否喜欢打篮球受性别的影响。
二、列联表中的相关测量法 (一)ϕ相关系数1.用字母表示性别与喜欢打篮球的列联表:喜欢打篮球 不喜欢打篮球合计 男生 ab a +b 女生 cd c +d 合计 a +c b +d a +b +c +d 样本容量 n =a +b +c +d 假设H 0:性别与喜欢打篮球没有关系。
篮球调研报告

篮球调研报告
篮球调研报告
调研目的:为了了解大众对篮球的兴趣和态度,以及对篮球产业的认识和期望。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向不同年龄层、性别、教育背景和地域的人群发放调查问卷。
共发放了1000份问卷,有
效回收980份。
调研结果:
1. 篮球的受欢迎程度:
- 87%的受访者表示对篮球有兴趣,其中男性占比高于女性。
- 年轻人群(18-35岁)对篮球的兴趣最高,占比达到92%。
- 受访者认为篮球是一项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运动,可以锻
炼身体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 篮球产业的认知和参与度:
- 60%的受访者表示关注篮球比赛和联赛,其中25%的受访
者会定期观看比赛。
- 45%的受访者表示曾经参与过篮球比赛或加入篮球俱乐部。
- 35%的受访者购买过篮球相关产品,如球鞋、球衣等。
3. 对篮球产业发展的期望:
- 80%的受访者希望篮球产业能够更加健康和专业化发展,
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
- 70%的受访者希望篮球比赛和联赛能够更加普及和丰富,吸引更多的观众和球迷。
- 60%的受访者希望有更多的篮球场馆和设施,方便进行篮球活动。
结论:
篮球在大众中具有较高的受欢迎程度,尤其是年轻人群。
大部分受访者对篮球产业的发展有期望,希望能够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丰富的比赛和联赛、以及更多的篮球场地和设施。
篮球产业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市场空间,可以进一步发展壮大。
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性别差异及其行为哲学分析

The difference of university student participating in the physical activity and their behavior philosophy
analysis
作者: 潘喜梅
作者机构: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体育部,河南郑州450002
出版物刊名: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94-97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12期
主题词: 大学生 体育活动 性别差异 行为哲学
摘要: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存在性别差异,此差异主要存在于意向活动的取舍上.同时,也导致了大学生在认知能力发展上的性别差异及其社会化进程的优劣.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性
别差异主要受传统文化背景下性别角色的社会期待心理所影响.现代社会要求大学生,特别是
女性大学生,改变其不合时宜的体育行为哲学,树立其科学健康的体育审美意识,培养符合时
代发展的运动文化素养.。
篮球调研报告总结

篮球调研报告总结篮球调研报告总结本次篮球调研的目的是分析和了解篮球在青年人中的受欢迎程度、篮球运动的普及情况以及对篮球运动的态度与看法。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和数据分析等方法,我们对不同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和地域的受访者进行了综合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篮球在青年人中非常受欢迎。
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超过7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喜欢篮球,并且有超过60%的受访者会定期参加篮球运动活动。
篮球的受欢迎程度在男性中尤为明显,超过80%的男性受访者表示他们非常喜欢篮球。
女性群体中,约有70%的女性受访者表示他们喜欢篮球,这一数字也是比较可观的。
在篮球运动普及方面,调研结果显示,虽然篮球在青年人中非常受欢迎,但是在一些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的普及程度还有待提高。
我们发现,在城市地区,篮球场地和训练设备相对比较齐全,篮球运动场馆也相对较为多样化;而在农村地区,篮球场地和训练设备相对匮乏,篮球训练场馆也不够完备。
因此,可以看出,在将来的发展中,需要加大篮球运动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力度,提供更好的篮球场地和训练设备,让更多的青年人有机会参与到篮球运动中来。
此外,关于篮球运动的态度与看法,我们发现大多数受访者对篮球运动持积极的态度。
他们认为篮球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并能够锻炼意志力和毅力。
同时,他们也认为篮球是一项很好的娱乐方式,可以减轻压力、放松心情。
与此同时,一些受访者也表示篮球运动对于培养青少年的兴趣和爱好非常有帮助,有助于引导他们远离不良娱乐和不良习惯。
综上所述,篮球在青年人中具有较高的受欢迎程度,但仍存在一定的普及不足,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因此,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和组织加大篮球运动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力度,提供更多的场地和训练设备。
同时,可以组织更多的篮球运动赛事和训练活动,以激发更多人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此外,还应该加强对篮球运动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大众对篮球运动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推动篮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篮球运动性别差异的调查研究
摘要:篮球是现代社会的一项非常流行的运动,本文运用调查法,对大学生篮球运动现状进行调查,探讨篮球运动存在的性别差异,从篮球运动的意义方面分析其原因,为更好的推广篮球运动奠定基础。
关键词:篮球运动调查性别差异意义
在我国,运用心理科学对篮球运动进行研究与探讨,有近二十年的历史,研究内容大多是论述对篮球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及其专项心理特征的方面,对篮球运动的性别差异研究很少见。
虽然篮球运动在男性中很普遍,女性很少会参与篮球运动,但并不代表女性对篮球运动是盲目的排斥,她们也会对篮球运动形成一种与男性不同的价值观,也有自己的独到认识,因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篮球运动的开展。
研究篮球运动的性别差异,使我们对篮球这项运动的认识进入一个较全面的层次。
通过问卷调查90位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的学生。
共印发了100份问卷,有效数达90份,其中男生45份,女生45份。
调查对象为长江大学学生,经过对他们的调查分析,不难看出大学生篮球运动的性别差异。
1 篮球运动的性别差异
1.1 篮球运动的参与
调查的女生中有27%的喜欢打篮球,男生中有67%的喜欢打篮
球。
45名女生中,仅有3位每周打篮球超过一次,其余的都没打过。
45名男生中,不打篮球的仅有8位,其余的每周打篮球的平均次数超过一次。
而且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看到,篮球场上少有女生打篮球,女生打篮球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体育课上,而且她们打篮球大都只是一种游戏的心态,不存在男生那种高对抗性的情况。
1.2 篮球运动的认识
篮球运动性别差异最重要的就是认识上的不同。
根据调查的总体结果,男女性大都认为篮球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素质和加强人际关系。
45名男生中有22名都认为打篮球的目的是出于兴趣爱好,45名女生中只有16名认为打篮球的目的是出于兴趣爱好,大部分人不清晰。
从微观的角度可看出男性和女性在对待篮球这项运动存在迥然不同的区别。
女性大都对篮球这项体育运动存在一种感性的认识,主要从功利性方面来看待。
她们认为篮球运动可以陶冶情操、缓解压力、适应现代生活,以一种欣赏性的眼光看待篮球运动,少数人认为打篮球可以增加男性对女性的吸引力,对会打篮球的男生有一种崇拜的心理。
当然也有个别存在较为偏激的看法。
男性对篮球运动是一种理性的认识,主要从价值观方面来看待。
p2 篮球运动的意义
2.1 运动心理学方面
现代社会,体育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们通过体育活动可以拓宽生活的时间与空间,发展身体能力,完善精神能力,追求卓越,展示才华,挖掘潜能。
通过体育活动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陶冶性情,磨练意志,满足不断增长的身心发展需要。
在运动的激励下,增强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进而丰富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篮球运动带有强烈的竞争性,具有观赏性、轰动性、职业化、商业化和社会化特征。
作为大众体育更是广大人群日常所参与的、以健身、娱乐休闲为目标的体育锻炼,重点是身体健康,身心愉悦,调节生活,提高生活质量[3]。
2.2 篮球技术训练的方面
2.2.1 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完成技术动作的先决条件,是培养正确篮球意识重要条件。
运动员在比赛中,对任何一项技术动作、战术的运用,都取决于能否周密地在瞬间内作出正确的观察、判断。
因此,在教学训练中,必须重视培养运动员的观察习惯和观察、判断能力,积极引导运动员扩大视野,合理运用技术,提高技战术效果。
2.2.2 培养快速反应能力
篮球比赛激烈,战术变化多端,特别是比赛双方如果实力接近,那就要看谁能在变化万千的一瞬间,作出恰如其分的决策,合理使用战术,谁就可能取得比赛的胜利,因此我们在战术训练时,不单纯的练习配合路线,要在对抗训练及教学比赛中,假设情况,提高所有队员在瞬间判
断的一致性能力以及跑动时机、方向、位置的掌握能力。
2.2.3 在对抗性技术训练中培养篮球意识
篮球比赛对抗性强、瞬息万变,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不可能打下牢固的技术基础,建立正确的动作定型。
然而,每个动作在运用中从结构特点到运用方式不可能一成不变,同一动作在对手不同制约的条件下,都可能造成动作结构、形态上的变异。
这就要求运动员要具有“对抗观念”,在正确动作规格基础上做到更具有实战性、合理性和实效性[4]。
2.3 个体方面
2.3.1 人格特征
篮球运动可促进更多人学习这项运动,通过练习和比赛,能使参与者的个性、自信心、情绪控制、意志力、进取心、自我控制与约束等方面都有良好发展,篮球这种动作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可以促进个体人格方面的发展。
奥吉利夫和塔特科在1967年的研究表明,与出色完成竞赛活动有关的人格特征有:(1)较高的成就动机;(2)忍耐力、坚持性;(3)抗干扰、承受打击和注意稳定的能力;(4)控制能力;(5)任劳任怨、富于吃苦精神;(6)自信、大胆、心胸开阔;(7)高于常态的智力水平[2]。
由此可见,良好的人格特征对篮球动作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起促进作用,个体的人格使其在这种活动中得到更好的展现,这种作用是相互的。
2.3.2 品德形成
篮球运动是一种集体性的项目,成员之间的交往需要、归属需要可以在这种运动中得到很好的满足。
个人的交往要获得发展,得到他人的帮助和团体的接纳,获得一种团体归属感,就必须学会与同伴的合作中,了解他人在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功能,了解他人的感受,充分配合教练布置的战术,培养良好的篮球意识,创造良好的进攻机会,减少自我中心倾向,通过自己和同伴的反馈,增强自己对道德准则的意义的理解。
培养团结拼搏、努力协作、文明自律、尊重他人等良好道德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3 结语
综上,篮球运动的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对篮球运动意义的认识上,男性不断通过亲身实践逐渐了解和喜爱篮球运动,而女性只通过表面现象去认识篮球运动,无法亲身实践,因而也无法培养她们的篮球兴趣。
参考文献
[1] 李可可,欧英书,陶江.我国篮球运动心理研究的现状与建议[J].湖北体育科技,1995(4).
[2] 莫雷.教育心理学[M].教育科技出版社,188,246.
[3] 王润平.运动心理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评述[J].广州大学学
报,2005,3,4(3).
[4] 叶巍.论篮球意识的培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