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一中2010届高三冲刺(理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一中2010级高三冲刺试题
理综2010.5.28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II卷作在对应学科的答题卷上,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Si-28 Mg-2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 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1.下列有关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泌蛋白的分泌需要能量但不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
B.小分子物质都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的
C.蛋白质等较大的分子只能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
D.当植物细胞液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浓度时会发生质壁分离
3.右图为某动物个体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示意图,该动物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
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A位于l号染色体上。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与该细胞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激素是雄激素
B.1上a的出现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也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C.该细胞减数分裂后可能产生3种或4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
D.该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分别是1和2,3和4
4.下图表示森林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物质循环的方向。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过程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若缺少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将不能正常进行
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甲、乙、丙、丁所含能量的总和
D.适当增加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
性
5.下图中甲、乙、丙三个有关的指标,甲的变化引起乙、丙的变化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甲乙丙
A 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B 物种丰富度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
C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程度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能力
D 光照强度五碳化合物三碳天化合物
6.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不涉
..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氯碱工业B.硫酸工业C.玻璃工业D.合成氨工业
7.某温度下,向PH=6的纯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2,对于该溶液,下
列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将该盐酸温度降低,pH不变
B.该溶液的浓度c(HCl)=0.01 mol·L-1
C.该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H+)=10-10mol·L-1
D.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pH=12的NaOH溶液,即可恰好完全中和
8.某些金属卤化物可跟其卤素反应,如KI+I2KI3(KI3易溶于水)。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在配制碘水时,加入KI可增大I2的溶解度
B .KI 3溶液可用于检验淀粉的存在
C .加入KCl 固体,会使I -3的浓度增大
D .KI 3溶液中加入AgNO 3溶液.会析出AgI 沉淀
9.据悉,奥运会上使用的发令枪所用的“火药”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经撞击发出响声,同时产生白色烟雾。
撞击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5KCl O 3+6P=3P 2O 5+5KCl ,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6
B .上述反应中消耗3 mol P 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l5 mol
C .因红磷和白磷互为同分异构体,所以上述火药中的红磷可以用白磷代替
D .产生白色烟雾是因生成的P 2O 5白色固体小颗粒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生成磷酸小液滴
10.某无色溶液中只可能含有①Na + ②Ba 2+ ③NO -3 ④Cl -
⑤Br -
⑥SO 2-3 ⑦SO 2-
4离子中的若干种(忽略水
电离出的H +、OH -
),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肯定有离子是④⑤⑥
B. 肯定没有离子是②③⑤
C. 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⑤⑥
D. 不能确定的例子是③④⑦
11.已知,常温下某浓度NaHSO 3稀溶液的pH<7。
则该稀溶液中下列粒子关系正确的是
A .c (Na +)>c (HSO -3)+c (SO 2-3)
B .c (Na +
)>c (HSO -3)>c (H 2SO 3)>c (SO 2-
3) C .c (Na +)+c (H +)=2c (SO 2-3) D .c (Na +)+c (H +)=c (HSO -3)+c (OH -
)
12.某有机物A 是农药生产中的一种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有机物A 属于芳香烃
B .有机物A 可以和Br 2的CCl 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C .有机物A 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D .1 mol A 和足量的NaOH 溶液反应,最多可以消耗3 mol NaOH
13.镁与100 mL 18.5 mol·L -1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镁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甲 33.6L (标准状况)。
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 L ,测得溶液的pH=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反应中共消耗1.8 mol H 2SO 4
B .气体甲中SO 2与H 2的体积比为4:1
C .反应中共消耗36g Mg
D .反应中共转移3 mol 电子
O
O
Cl
OH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在每小题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静止的导热汽缸和活塞共同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缸内活塞可无摩擦移动且不漏气.现将
汽缸从足够高处竖直上抛(环境温度恒定,不计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且运动过程中活塞始终没有脱离汽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由于失重,气体对容器壁和活塞压力为零
B .气体分子数密度增大
C .气体的压强增大,内能增大
D .气体对外界做功,同时一定从外界吸热
15.一物体从某行星表面竖直向上抛出.从抛出瞬间开始计时,得到物体相对于抛出点的位移x 与所用时间
t 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6m
B .8s 末物体上升到最高点
C .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4m/s 2
D .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4m/s
16.在变电站里,经常要用交流电表去监测电网上的高电压,所用的器材叫电压互感器。
如下所示的四个
图中,能正确反应其工作原理的是
17.随着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地球上的人们登陆其它星球成为可能。
假设未来的某一天,宇航员登上某
一星球后,测得该星球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2倍,而该星球的平均密度与地球差不多,则该星球质量大约是地球质量的
A .2倍
B .4倍
C .6倍
D .8倍
18.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某单色光束照射下,只能发出频率为v 1、v 2、v 3的三种光,且v 1<v 2<v 3,则
该照射光子的能量为
A 、hv 1
B 、hv 2
C 、hv 3
D 、h (v 1+v 2+v 3)
19.如右图为一列简谐横波的波形图,其中虚线是t 1=0.01s 时的波形,
实线是t 2=0.02s 时的波形,已知t 2−t 1=T 4
1。
关于这列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600m/s
B .从t 1时刻开始,经0.1s 质点P 通过的路程为0.8m
C .若该波波源从0点沿x 轴正向运动,则在x =200m 处的观测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将大于25Hz
D .遇到宽约3m 的障碍物时,该波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20.如图所示,AC 、BD 为一边长为d 的正方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
空间存在一与正方形
所在平面平行的未知静电场。
现有一带电量为+q 的点电荷,先从A 点运动到B 点,电势能减少了E ;又从B 点运动到C 点,电势能增加了E 。
下列关于此空间存在的静电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若为位于D 点的电荷量为Q 的负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则A
B 两点电势差为Q
E
B .若为位于D 点的电荷量为Q 的正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则B 点场强大小为
2
2d
kq
C .若为匀强电场,则场强方向垂直于AC 并由B 指向
D ,场强大小为
qd
E 2 D .若为匀强电场,则场强方向垂直于AC 并由D 指向B ,场强大小为
qd
E 2 21.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停放着一辆表面粗糙的平板车,质量为M 。
与平板车上表面等高的平台上
有一质量为m 的滑块以水平初速度v 0向着平板车滑来,从滑块刚滑上平板车开始计时,之后它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t 0是滑块在车上运动的时间,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滑块与平板车最终滑离
B .滑块与平板车的质量之比m : M = 1 : 2
C .滑块与平板车表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
3v gt D .平板车上表面的长度为56
v 0t 0
第II 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注意事项:各学科答题只作在对应的答题卷上。
22.(18分)(1)(2分) 实验室中有下列几个长度测量仪器:①米尺、②10分度游标卡尺、③20分度游标卡尺、④50分度游标卡尺、⑤螺旋测微器。
一个同学用其中一种仪器测量某工件的长度为8.116cm ,则他所使用的仪器为 (填仪器序号)
(2)(2分)如图所示为用一多用电表测电阻时的表盘示意图,该电阻的阻值是 Ω。
(3).(12分)为了测量某电流表A 的内阻(量程为50mA ,内阻约10Ω),提供的实验器材有:
B
A .直流电压表V(0~3V ,内阻约6kΩ)
B .定值电阻R 1(5.0Ω 1A)
C .定值电阻R 2(50.0Ω 0.1A)
D .滑动变阻器R(0~5Ω 2A)
E .直流电源E(3V ,内阻很小)
F .导线、电键若干
○
1实验中定值电阻R 。
应选用 (选填“R 1”或“R 2”); ○
2在如图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
○
3某同学在实验中测出7组对应的数据(见下表):
请在图示坐标中描点作出U-I 图线.由图象可知,表中
的第 次实验数据有错误,此电流表的电阻为 Ω。
23.(16分)如图所示,M 、N 为两块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金属板,两板间电压可取从零到某一最大值之间的各种数值。
静止的带电粒子带电量为+q ,质量为m (不计重力),从点P 经电场加速后,从小孔 Q 进入N 板右侧的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CD 为磁场边界上的一绝缘板,它与N 板的夹角为a=45°,孔Q 到板的下端C 的距离为L 。
当M 、
N 两板间电压取最大值时,粒子恰垂直打在CD 板上。
求:(1)两板间电压的最大值U m ;(2)CD 板上可能被粒子打中的区域的长度x 。
24.(19分)如图甲所示,光滑且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MN 、PQ 与水平面间的倾角 =30°,两导轨间距L =0.3m 。
导轨电阻忽略不计,其间连接有阻值R =0.4Ω的固定电阻。
开始时,导轨上固定着一质量m =0.1kg 、电阻r =0.2Ω的金属杆ab ,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B =0.5T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导轨面向下。
现拆除对金属杆ab 的约束,同时用一平行金属导轨面的外
力F 沿斜面向上拉金属杆ab ,使之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
电压采集器可将其两端的电压U 即时采集并输入电脑,获得的电压U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求:(1)在t =2.0s 时通过金属杆的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2)金属杆在2.0s 内通过的位移;(3)2s 末拉力F 的瞬时功率。
25.(20
分)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圆弧轨道和水平
轨道两部分相连. 水平轨道的右侧有一质量为 2 m 的滑块C 与轻质弹簧的一端相连,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竖直的墙M 上,弹簧处于原长时,滑块C 静止在P 点处;在水平轨道上方O 处,用长为L 的细线悬挂一质量为 m 的小球B ,B 球恰好与水平轨道相切,并可绕O 点在竖直平面内摆动。
质量为 m 的滑块A 由圆弧轨道上静止释放,进入水平轨道与小球B 发生弹性碰撞. P 点左方的轨道光滑、右方粗糙,滑块A 、C 与PM 段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5,A 、B 、C 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 .(1)求滑块A 从2L 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滑,与B 碰后瞬间B 的速度。
(2)若滑块A 能以与球B 碰前瞬间相同的速度与滑块C 相碰,A 至少要从距水平轨道多高的地方开始释放?(3)在(2)中算出的最小值高度处由静止释放A ,经一段时间A 与C 相碰,设碰撞时间极短,碰后一起压缩弹簧,弹簧最大压缩量为3
1
L ,求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26.TiO 2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重要用途。
I .工业上用钛矿石(FeTiO 3,含FeO 、Al 2O 3、SiO 2等杂质)经过下述反应制得:
其中,步骤②发生的反应为:2H 2SO 4+FeTiO 3=TiOSO 4+FeSO 4+2H 2O 。
(1)净化钛矿石时,是否需要除去杂质FeO ?答: (填“需要”或“不需要”)。
(2)净化钛矿石时,需用浓氢氧化钠溶液来处理,写出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 。
II .TiO 2可通过下述两种方法制备金属钛:
“方法一”是电解TiO 2来获得Ti (同时产生O 2):将处理过的TiO 2作阴极,石墨为阳极,熔融CaCl 2为电解液,用碳块作电解槽池。
(3)阴极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解过程中需定期向电解槽池中加入碳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是先将TiO 2与Cl 2、C 反应得到TiCl 4,再用镁还原得到Ti 。
因下述反应难于发生:
TiO 2 (s)+2Cl 2 (g)
TiCl 4(l)+O 2 (g) ΔH =+151 kJ·mol -1
所以不能直接由 TiO 2 和 Cl 2 反应(即氯化反应)来制取TiCl 4。
当往氯化反应体系中加入碳后,碳与上述反应发生耦合,使得反应在高温条件下能顺利进行。
(5)已知:C(s)+O 2 (g) = CO 2 (g) ΔH =-394 kJ·mol -1。
请填空:
TiO 2 (s)+C (s)+2Cl 2 (g) = TiCl 4 (l)+CO 2 (g) ΔH = ______________
(6)从化学平衡的角度解释:往氯化反应体系中加入碳时,氯化反应能顺利进行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鸡蛋壳中含有大量钙、少量镁和钾等元素。
实验室可用图示流程测定鸡蛋壳中钙、镁元素含量。
依据
的反应可以表示为:Ca 2+
+Y 2-
=CaY 、Mg 2+
+Y 2-
=MgY 。
回答下列问题。
(1)测定Ca 2+
、Mg 2+
总含量时,控制溶液pH=10。
若pH 过大,测定结果将 (填“偏大”、“偏
小”或“无影响”)。
(2)如果鸡蛋壳粉质量为m g ,溶液中Y 2+
浓度为c mol /L ,则鸡蛋壳样品中镁元素质量分数
是 。
(3)有同学提出可采用如下装置,通过测定鸡蛋壳与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就能测定鸡蛋壳
中的钙的总含量。
①采用该方法进行实验,各装置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依次1→2→____________(填各装置对应接口的数字序号)。
②若排除实验仪器和操作的影响因素,此实验方法测得的结果是否准确?答:________(填“准确”、“不准确”或“无法判断”)。
原因是 。
28.A 、B 、C 、D 、E 、F 六种元素均是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B 、F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
为其电子层数的两倍,D 、F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X 、Y 、Z 、W 、甲、乙六种物质均由上述元素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元素B 形成的单质M 与甲、乙均能反应(相对分子质量甲<乙)转化关系如图(反应条件略去),元素E 形成的单质是 “21世纪的能源”,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半导体材料。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M 与甲的浓溶液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X 、Y 、Z 、W 属于同一类物质,这类化合物固态时的晶体类型为 ;X 、Y 、W 都能与
Z 反应,则Z 的结构式为 。
(3)将X、W与D
按1∶1∶n的物质的量之比通入Z中,充分反应后无气体剩余或生成,则n= ,
2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与元素B形成的某种单质晶体类型相同,且在高温下能发生置换反应。
若反应中B (4)化合物ED
2
的质量为g。
的单质被破坏1 mol共价键,则参加反应的化合物ED
2
(5)元素B的另一种单质具有平面层状结构,同一层中的原子构成许许多多的正六边形,则12 g 该晶体中含有N
个正六边形。
A
29.有一可左右滑动的密封导热隔板,当拔起销钉后,两侧分别开始进行如图所示的可逆反应,隔板随之开始移动。
各物质的起始加入量
当x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均可因为隔板的导热作用而调节反应器左右两侧的温度,使两侧反应都达到平衡。
在整个反应过程中隔板始终左滑,一段时间后,隔板恰好处于反应器左端1/3处不动,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
试回答:
(1)化学方程式中R物质的化学计量数n为(填编号,下同)
A.3 B.4 C.5 D.6
(2)若x=6.5,则右侧反应在起始时向方向(填“正反应”或“逆反应”)进行;欲使起始反应维持向该方向进行,则x的取值范围为。
(3)若已知ΔH1<0,ΔH 2<0,x分别为6.5和7.0时,在这两种情况下,反应分别达到平衡状态(Ⅱ)时,请比较H2体积分数(分别记作φ(H2)、φ(H2’))的相对大小。
A.φ(H2)>φ(H2’)B.φ(H2)<φ(H2’)
C.φ(H2)=φ(H2’)D.不能确定
(4)若x=6.5时,左右两侧反应体系达平衡后,设法向左侧容器中再充入a mol氢气,当左、右两侧反应体系再次平衡时(隔板平衡点位置不变,下同)a的取值范围是。
(5)若x=6.5时,且左右两侧反应体系均达到平衡后,如向右侧反应体系中充入b mol氦气,片刻后,使容器两侧又均达到平衡。
则右侧化学平衡将向方向(填“正反应”或“逆反应”)移动;b的最大值应小于。
30.(20分)分析回答下列代谢与调节的相关问题:
Ⅰ、(11分)下图表示在25℃时,A、B两种植物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C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2)比较A、B植物呼吸作用,其中呼吸作用较强的是植
物。
当二氧化碳净吸收为0时,植物细胞中可以产生A TP的细胞器
有。
(3)当光照强度在达到Z点之前,限制A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
是。
如B是C4植物,其完成光合作用的细胞依次是。
(4)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不包括X、Y),假设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A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是(减少或增加)。
(5)对B植物而言,假如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平均光照强度在klux以上才能使CO2的吸收量超过CO2的释放量。
(6)若已知A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若将温度提高到30℃(其它条件不变),理论上图中P、M的位置如何变化?。
(7)某同学想探究温度对A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则应选择图中M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观察测量因变量的指标是。
Ⅱ、(9分)给动物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后最终导致下丘脑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
对此问题的解释有两种观点:
①促甲状腺激素直接对下丘脑进行的反馈调节;
②通过促进对下丘脑进行的反馈调节。
这两种观点是否成立?为此,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以下的实验进行探究。
(一)材料用具:实验动物、可能用到的试剂、药品、手术器械、测量仪等。
(二)实验思路:
(1)将实验动物平均分为A、B两组;A为实验组,B为对照组。
并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
(2)用手术器械将A组动物的器官切除,B组做切除手术,但不摘除此器官。
(3)对A、B两组动物注射。
(4)一段时间后,再测量A、B两组动物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
(三)实验结果及结论(支持的观点):
(1) 若A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不减少(或增加),B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
则;
(2) 若A组和B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的量相等,则;
(3) 若A组和B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的量不相等,且B组减少得要多,则。
31.(22分)Ⅰ、(14分)右图是神经系统的部分结构和胰岛细胞联系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中填序号,“”上填内容):
(1)饭后血糖浓度的升高会刺激下丘脑某一区域产生兴奋,兴奋部位的膜电位是。
兴奋传递到突触小体,使向突触间隙释放,促使胰岛细胞合成和分泌。
(2)与胰岛细胞中该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相关的具膜细胞器除了线粒体依次是和。
该激素从产生部位到起作用的部位所经过的内环境依次是→→靶细胞周围的组织液。
(3)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②能产生调节水平衡的激素
③可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④有体温调节中枢
⑤具有感受渗透压变化的感受器⑥有渴觉中枢
(4)⑧中的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这属于免疫;人体主要通过免疫清除进入到体内的细菌外毒素。
⑧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
Ⅱ、(8分)产前诊断是优生的主要措施之一,检查羊水和羊水中的胎儿脱落细胞,能反映胎儿的病理情况。
羊水检查过程包括细胞培养、生化分析、基因分析、染色体分析等。
甲图是羊水检查的主要过程,请据图回答:
(1)在羊水细胞培养时,通常在合成培养基中加入适量以补充合成培养基中缺乏的物质,同时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下进行无菌培养。
(2)在染色体分析时,通常选用处于(时期)的细胞,主要观察染色体的;在生化分析时,可以用DNA分子探针进行基因诊断,其原理是。
(3)乙图是患甲病(基因A、a)和乙病(基因B、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
假设II3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乙病为遗传病。
若III9与III12结婚,生育的子女患病的概率为。
物理参考答案
答案14.D15.A16.B 17.D18.C19.CD20.D21.AC 22.(17分)(1)④(3分)
(2)150 (2分)
(3)○12R (2分) ○2电路图如图甲所示(3分)。
○3U-I 图线如图乙所示。
(2分) 3 (2分) Ω0.9 (答
Ω-Ω4.94.8均给分)(3分)
L R R x )22(21-=-=
2分
24.解:(1)由图象可知,当 2.0,0.2t s U V ==时,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即通过金属杆的电流)
0.5U
I A R
=
= 2分
用右手定则判断出,此时电流的方向由a 指向b 1分
(2)由图象知U =kt =0.1t
1分
图甲
图乙
金属杆切割磁场运动产生电磁感应电动势:E =BLv 1分 由电路分析:R
U E R r
=
+ 1分
联立以上两式得:(0.1)R r R r
v U t BLR BLR
++=
= 1分 由于R 、r 、B 及L 均为常数,所以v 与t 成正比,即金属杆沿斜面向上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分
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20.11/R r R r
a U m s BLR BLR
++=
== 2分 则金属杆在2.0s 内通过的位移:
2211
12222
s at m =
=⨯⨯= 2分 (3)在第2s 末,2/v at m s ==
1分
杆受安培力2()0.075BL v
F BIL N R r
'==
=+ 2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对杆有sin30F F mg ma '--=
2分
解得:拉力F=0.675N 故2s 末拉力F 的瞬时功率 P=Fv=1.35W
1分
25.解:(1)对A ,由机械能守恒得:mg 2L = ------2分
v 0 -------1分
A 与
B 碰B A mv mv mv +=0 -------2分
22202
121B A mv mv mv += -------2分
速度交换,v B = v 0 ------1分
(2)要使滑块A 能以与B 碰前瞬间相同的速度与C 碰撞,必须使小球B 受A 撞击后在竖直平面内完成一个完整的圆周运动后从左方撞击A ,使A 继续向右运动。
设A 从距水平面高为 H 的地方释放,与B 碰前的速度为v 0 对A ,由机械能守恒得:2
02
1mv mgH =
----- 2 分 设小球B 通过最高点的速度为v B ,则它通过最高点的条件是:
L
v m m g B
2≤ ------- 2 分
小球B 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过程机械能守恒:
2202
1221B mv mgL mv += -------- 2 分
解得: H L 2
5
≥
-------- 1分 (3)从这个高度下滑的A 与C 碰撞前瞬间速度:gL v 50= ----- 2 分 设A 与C 碰后瞬间的共同速度为v ,由动量守恒:
v m m mv )2(0+= -------- 2 分
A 、C 一起压缩弹簧,由能量守恒定律。
有:
L mg mg Ep v m m 3
1
)2()2(212⋅⋅++=+μμ -------2分 解得: E p m g L =
1
3
-- ----1分
化学答案
6.C 7.D 8.C 9.C 10.D 11.A 12.D 13.B 26.(共15分)
(1)不需要 (2分)
(2)Al 2O 3+2NaOH =2NaAlO 2+H 2O (2分) SiO 2+2NaOH =Na 2SiO 3+H 2O (2分) (3)TiO 2+4e -
=Ti +2O 2-(或Ti 4+
+4e -
=Ti )(3分) (4)碳单质会与阳极产生的氧气反应而不断减少(2分) (5)-243 kJ·mol -
1(2分)
(6)碳单质与氧气反应减小产物浓度使平衡向右移动,导致反应顺利进行(2分) 27.(共11分)
(1)偏小(2分) (2)
%-m
)
(8.412V V c (3分) (3)①6—7—4—5—3或6—7—5—4—3(2分)
②不一定准确(2分) 如果蛋壳中钙元素全部以碳酸钙形式存在,且不再含有能与盐酸反应产生酸性气体的其他物质,则测定结果准确;否则不准确 (2分)
28.(共16分)
(1)C + 4HNO 3(浓) △
====CO 2↑+ 4NO 2↑+ 2H 2O (3分) (2)分子晶体(2分) H —O —H (2分) (3)3
4
n =
(2分) 4SO 2+4NO 2+3O 2+6H 2O =4HNO 3+4H 2SO 4(3分)
(4)15 (2分)
(5)0.5 (2分)
29.(共18分)
(1)D (3分)(2)正反应,6.0<x<8.0(每空3分)
(3)A(2分)
(4)0<a<0.25 (3分)
(5)逆反应,1.75(每空3分)
生物参考答案
ABDCC
30. (除标注外,其余每空1分,共20分)
Ⅰ、(1)(全对2分)
(2)A 线粒体和叶绿体(全对得分)
(3)光照強度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不能交換順序)
(4)减少(5)X (6)P点右移,M点下移(全对得分)
(7)温度(的不同)CO2的吸收量(或O2的释放量)
Ⅱ、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2分)
(2)甲状腺(2分)
(3)等量的适宜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2分)
结果及结论:(1)只支持观点②(2)只支持观点①(3)同时持观点①和②
31.(除标注外,其余每空1分,共22分)
Ⅰ、答案:
(1)a (1分)光反应(1分)
(2)色素的数量和五碳化合物的含量(1分)色素的数量(1分)五碳化合物的含量(1分)(3)①(共2分)温度主要通过影响光合作用的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光合作用强度(1分)
一定时间内,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的量可反映光合作用的强度(1分)
②一定时间内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气泡数(1分)
③(2分,曲线形状1分,标明坐标1分)
(4)b(1分)(5)三碳(1分)
Ⅱ、(1)血清
(2)有丝分裂中期结构、数目(全对得分)DNA分子杂交(3)伴X染色体隐性(2分)17/24(2分)。